反腐倡廉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其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的特點要求我們必須緊密結合本單位實際,把階段性任務與戰略性目標結合起來,把領域拓展與方法創新結合起來,既要全面推進,又要突出重點,既要抓關鍵環節,又要抓薄弱環節。下面給家分享一些關于反腐倡廉心得體會,方便大家學習
實踐沒有止境,創新也沒有止境。我們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會突破我們。這是社會前進的必然規律。”黨的__大報告的這段話,一語中的地說明了為什么要“創新”、什么是“創新”、以及應該怎樣“創新”的問題。
當然正在深入開展的反腐倡廉,離不開創新,也必須突出創新。邵道生先生的《要“不斷推動反腐倡廉理論和實踐的創新》的文章,應該說抓住了問題的關鍵。正如吳官正同志所說的:“堅持制度建設、制度創新,是加強黨內監督工作的根本途徑,也是黨內監督工作持續、深入、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條例》正確處理繼承與創新的關系,突出了制度建設在黨內監督中的核心作用”。
對于為什么不斷深入開展的反腐倡廉工作離不開理論創新、也必須突出理論創新的問題,邵先生在文章中談到了五個“因為”。筆者在此想談的個人體會,是反腐倡廉理論和實踐創新的著力點、著眼點和關節點。
反腐倡廉理論創新的著力點。近年來, 我國的反腐倡廉工作取得了飛躍的發展,尤其抓住了制度建設這個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的“牛鼻子”。這不僅是對長期開展的反腐敗斗爭實踐進行總結的結果,而且也是不斷發展的反腐倡廉理論的創新的結果,是與時俱進的產物。實踐證明,“加強黨內監督必須有嚴格的制度,保證監督的質量和效果”,“黨內民主是黨的生命,也是黨內監督的基礎,對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帶動作用。黨內民主的狀況影響和制約著黨內監督工作的水平,如果黨內民主發揚不夠,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氣氛不濃,監督就不可能落到實處”。因此,《條例》規定了一系列具體的監督制度。這些制度有的是對過去的規定作了充實和完善,如“集體領導和分工負責”、“重要情況通報和報告”、“民主生活會”、“信訪處理”等;有的是把近年來實踐中的好做法、好經驗上升為制度加以規定,如“述職述廉”、“巡視”、“談話和誡勉”、“輿論監督”等。《條例》還對“詢問和質詢”、“罷免或撤換要求及處理”作出了規定。由此可見,當前反腐倡廉理論創新的著力點,應該是對實施黨內監督理論的總結、歸納、完善、提升以及“突破”,使各級黨政領導干部從心底里都能搞清楚,為什么“黨內民主是黨的生命”、為什么它“對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帶動作用”、以及為什么“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等諸多重大且現實的理論問題。
反腐倡廉實踐創新的著眼點。當前反腐倡廉實踐創新的主要著眼點應該在哪里?筆者認為,既然黨中央公開頒布且已開始具體實施的《條例》已經明確規定出了一系列具體的監督制度(有的是對過去的規定作了充實和完善,如“集體領導和分工負責”、“重要情況通報和報告”、“民主生活會”、“信訪處理”等;有的是把近年來實踐中的好做法、好經驗上升為制度加以規定,如“述職述廉”、“巡視”、“談話和誡勉”、“輿論監督”等。還對“詢問和質詢”、“罷免或撤換要求及處理”作出了規定),那求真務實地切實將這些制度規定付諸實施、落實到加強新世紀黨的自身建設的偉大實踐過程中去,應該就是當前反腐倡廉實踐創新的主要著眼點。筆者認為,“不論你怎么說,就看你怎么干”。說一千道一萬,對于各級黨政領導干部來說,當前能否求真務實地著眼于對《條例》及其一系列制度規定的具體實踐,是對其是否真心實意地堅持“三個代表”的最好檢驗,是對其是否在思想上切實與中央保持一致、始終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的最好考察,是對其是否真實地具備領導能力、領導素質、領導資格的主要考核標準。
反腐倡廉兩大創新的關節點。沒有及時進行理論思考和歸納總結的實踐,可能是蠻干,可能出現漫無邊際、缺失明確目標方向的狀況,不會有實際的效果;而缺乏實踐(或是不愿意緊密地去聯系實際、游離于實踐之外)的理論,則必然是無根之樹、無本之源,不外乎“山間竹筍”、“墻上蘆葦”,也不會有什么實際的效果。因此,不論是反腐倡廉的理論創新也好、實踐創新也罷,關節點就在“結合”。本著“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不斷循環往復的科學認識原理,反腐倡廉的實踐創新,是反腐倡廉理論創新的基礎;反腐倡廉的理論創新,是反腐倡廉實踐創新的提升。用__提出的要求來說,那就是要“求真務實”。這種求真務實,正如吳官正同志最近強調的:“《條例》公布后,一些同志擔心這個條例能不能落到實處。這一點確實非常重要。貫徹實施《條例》,關鍵在抓好落實。各級黨委要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精神,精心組織、周密部署,把學習貫徹《條例》作為一項長期任務,切實抓緊抓好。要采取多種形式,認真學習和大力宣傳《條例》,使黨的各級領導干部精通《條例》,全黨同志熟悉《條例》,全社會了解《條例》。黨的各級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要切實擔負起所在地區、所在單位開展黨內監督的領導責任,抓好各項監督措施的落實。各級紀委要協助黨委組織協調黨內監督工作,加強對黨內監督工作的督促檢查,同時自覺接受黨組織、廣大黨員、人民群眾和輿論的監督,促使黨內監督工作健康發展,努力取得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新成效”。無疑,這是當前檢驗我們各項工作的一條重要標準。
__大強調: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是我們黨堅持先進性和增強創造力的決定性因素。與時俱進,就是黨的全部理論和工作要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能否始終做到這一點,決定著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人們普遍相信,有黨堅強領導,有全體黨員干部的積極主動,有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監督,只要不斷堅持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并使之有機結合,我們的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必定會取得令世人矚目的巨大成就,也必將會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過程中發揮出越來越強的保證和助推作用。
近日,宜都市審計局黨支部組織全體干部職工一行,來到__市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進行警示學習和教育。該基地內以豐富的文字、翔實的圖片和視頻展現了那些昔日意氣風發、位高權重的領導干部,卻因把握不住私欲的膨脹,最終一步步淪為階下囚,高墻之下、鐵窗之內......一個個鮮活的腐敗案例,一個個催人警醒的反面典型,又一次為我們上了一堂反腐倡廉課,讓我們不但在心靈上得到了強烈的震撼和共鳴,精神上也得到了凈化和升華,腦海中獲得了更多深層次的啟示和警醒。作為一名中共黨員、一名基層審計工作者,我們要進一步加強學習,以案為鑒,筑牢抗腐防變的思想防線,努力做好以下幾點:
一、堅定理想信念,強化廉潔意識。始終堅持共產主義和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是共產黨員的立身之本,沒有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共產黨員就沒有了立身之本,就會失去精神支柱,失去靈魂。作為一名基層審計工作者,我們更是要守底線、守規矩,要自覺地進行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改造,堅定自己的信念,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提高自我約束能力,提高自我警省能力,堅決抵制市場經濟條件下物欲橫流的誘惑,過好權利關、金錢關、人情關,才能經受住各種考驗,抵御住各種誘惑,做到自尊、自重、自警、自省。
二、加強學習,時刻自省,提高自身道德修養。古人云,“策馬前途須努力,莫學龍鐘虛嘆息”,學習是文明傳承之途,人生成長之梯,政黨鞏固之基,國家興盛之要。重視學習、善于學習,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是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的重要保證。作為一名黨員,一名審計專業技術人員,我們要樹立正確的學習理念,牢記“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古訓,堅定不移地把學習作為一種終身追求。審計人員的職責使命特殊,理想信念必須堅定。在學習中,我們要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將反面案例與正面教育相結合,注重學習效果,提高自身的思想覺悟和道德水準。
三、以案為鑒,筑牢反腐倡廉之堤。原某市地稅局黨組書記、局長羅某,喜愛舞文弄墨,被人利用這一點,向其贈送大量價值不菲的古玩、字畫、書法作品,被紀檢干部評價為“收受雅賄”,令人咋舌;原某省地稅局黨組書記、局長楊某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不僅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定,搞“小圈子”、團團伙伙,還涉嫌受賄、瀆職,令人深省;原某省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局局長周某某,在嚴重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被調查后,與他人串供堵口,對抗組織審查,多次找算命先生卜卦,祈求神靈保佑自己“涉險過關”,信仰迷失,搞迷信活動,令人側目。他們從一個個“小紅包”到幾萬、幾十萬、幾百萬......最后鋃鐺入獄,追悔莫及。常言道: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反腐無小事,我們應該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時刻注意“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黨的紀律、各種法律、規定對任何人都是一樣的,在紀律面前沒有特殊黨員和特殊干部,必須嚴格遵守,模范執行各項黨紀國法,只有這樣,才能取信于群眾,取信于組織。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們應該時刻提醒自己,時刻牢記一個共產黨員的標準,強化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
作為一名審計人,我們必須要強化廉潔奉公的政治信念,自覺抵擋糖衣炮彈的侵蝕,甘于生活平淡如水,廉潔奉公,堅守廉潔從業底線;作為一名審計人,我們必須要不斷學習,學習崗位知識,學習黨的規章制度、紀律要求等其他相關知識,保持銳意進取的作風,時刻自省,提高自身道德修養;作為一名審計人,我們必須要以案為鑒,常思腐敗之訓,防微杜漸,筑牢拒腐防變思想防線,增強自身免疫功能,踏踏實實干事,向著審計人的崇高理想,不忘初心,砥礪奮進!
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永遠在路上,是我國改革開放過程中必須始終堅持的一項戰略性工作。后,以為的黨中央審時度勢、與時俱進,以強烈的歷史責任感、深沉的使命憂患感,提出了關于全面從嚴治黨及反腐倡廉的一系列新要求,其力度之大、影響之廣、成效之巨、評價之高都是空前的。本文試就后我國反腐倡廉的新理念進行初步梳理。
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基礎。黨要管黨,首先要從黨內政治生活管起;從嚴治黨,首先要從黨內政治生活嚴起。要改善政治生態,必須立“明規矩”、破“潛規則”,壓縮消極腐敗現象生存空間和滋生土壤,通過體制機制改革和制度創新促進政治生態不斷改善。
針對管黨治黨失之于寬松軟,提出要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指出:從黨的以來查處的中管干部違紀違法案件看,腐敗分子往往集政治蛻變、經濟貪婪、生活腐化、作風專橫于一身。以后,黨中央推進全面從嚴治黨,著力解決管黨治黨失之于寬松軟的問題。黨中央及時修訂了《巡視工作條例》《紀律處分條例》,出臺了《推進領導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規定(試行)》和《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明確了治黨管黨的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強力執行《黨內監督條例》等黨內法規。通過中央巡視組全覆蓋的巡視監督,管黨治黨嚴緊硬的局面正在形成。
針對某些領導干部理想信念缺失問題,提出要補精神之“鈣”。一段時間以來,少數黨員干部理想信念缺失,對黨的忠誠意識有所動搖。一些黨員不信馬列信鬼神、不問蒼生問“大師”、不信組織信個人。還有少數領導干部把對黨的忠誠變成對某個人的忠誠、對關系網的忠誠,培植個人親信、拉幫結派、搞團團伙伙、搞人身依附。強調: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理想信念堅定,骨頭就硬,沒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總開關”,“總開關”失靈,必然會信仰喪失、理想缺失、精神迷失、宗旨丟失。
針對一些領導干部家族式腐敗,提出要培育領導干部良好的家風。據中紀委監察部網站統計:從20__年2月13日至12月31日,該網站共發布34起省部級及以上領導干部紀律處分通報,其中21人違紀涉及親屬家屬,比例高達62%,家族式腐敗現象嚴重。有的將自己從政多年積累的“人脈”和“面子”,用在為子女非法牟利上,其危害不可低估。蘇榮腐敗案是典型的家族式腐敗。因此,強調,領導干部的家風,不是個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領導干部作風的重要表現。在培育良好家風方面,老一輩革命家為我們作出了榜樣。每一位領導干部都要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廉潔修身、廉潔齊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時,嚴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
針對嚴重的官商勾結腐敗,提出要建立“親”“清”新型政商關系。反腐敗實踐表明,大量的腐敗案件屬于權錢交易、官商勾結型的賄賂案件。黨的以來,在深刻闡述全面從嚴治黨時,多次強調“當干部就不要想發財,想發財就不要當干部”“要堅決遠離各種‘小圈子’‘小兄弟’,堅決杜絕低俗的投桃報李的行為”。后來,他進一步提出要用“親”“清”兩字構建新型政商關系。對領導干部而言,所謂“親”,就是要坦蕩真誠同民營企業接觸交往,對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多關注、多談心、多引導,幫助解決實際困難。所謂“清”,就是同民營企業家的關系要清白、純潔,不能有貪心私心,不能以權謀私,不能搞權錢交易。對民營企業家而言,所謂“親”,就是積極主動同各級黨委和政府及部門多溝通多交流,講真話,說實情,建諍言,滿腔熱情支持地方發展。所謂“清”,就是要潔身自好、走正道,做到遵紀守法辦企業、光明正大搞經營。
針對法紀不分現象,提出“法紀分開”“紀嚴于法”“紀在法前”。黨的后,紀檢監察機關在反腐倡廉工作中逐漸厘清了一個本屬常識卻經常混淆的問題:國家法律和黨的紀律(黨內法規)的關系,及時正本清源,提出了“法紀分開”“紀嚴于法”“紀在法前”等重要命題。堅持“法紀分開”。國家法律是任何組織和個人必須遵守的底線,模范遵守國家法律是黨員必須履行的義務;黨章黨規黨紀是全體黨員和黨員領導干部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堅持“紀嚴于法”。黨的先鋒隊性質和執政地位決定了黨規黨紀必然嚴于國家法律,必須讓紀律成為管黨治黨的尺子、不可逾越的底線。黨紀的標準一定要比公民遵守的法律要高要嚴,黨員干部守住“國法”底線不是標準,守住“黨紀”紅線才是基本要求。堅持“紀在法前”。黨員及黨員領導干部違法必先違紀,因此,必須克服慣性思維,把紀律挺在法律前面,以紀律為戒尺,發現苗頭就要及時提醒,觸犯紀律就要立即處理。
針對腐敗易發多發態勢,提出反腐敗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指出,當前,腐敗問題依然存在。有的仍心存僥幸,搞迂回戰術,賣官帽、批土地、搶項目、收紅包,變著花樣收錢斂財,動輒幾百萬、幾千萬甚至數以億計;有的欺瞞組織、對抗組織,藏匿贓款贓物,與相關人員訂立攻守同盟,企圖逃避黨紀國法懲處。“四風”在面上有所收斂,但并沒有絕跡。有的“四風”問題改頭換面、花樣翻新,出現了各種變異。種種現實表明,全面從嚴治黨任務依然艱巨,必須持續保持高壓態勢,“用最堅決的態度減少腐敗存量,用最果斷的措施遏制腐敗增量”,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堅決遏制腐敗現象滋生蔓延勢頭。
針對腐敗分子潛逃境外,提出境外絕非腐敗分子的避罪天堂。以后,中國政府加強反腐敗國際多邊雙邊合作,啟動“天網行動”,加大境外追逃追贓工作,窮盡一切外交和法治途徑,開展“獵狐”行動,將一批外逃多年的腐敗犯罪分子緝拿歸案,成效顯著。截至20__年10月,“百名紅通人員”已有35人落網。據統計,自20__年4月“天網行動”啟動以來,全國共追回外逃人員1400余人,追贓金額40多億元,首次實現追回人數超過新增外逃人數。20__年上半年,從40多個國家和地區追回外逃人員381人,追回贓款12.4億元
強化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是保證公權力正確行使的根本要求,也是確保權為民所用的有力舉措。“我們不僅要加大懲治力度,更要嚴密制度設計,嚴格監督制約,通過織密制度籠子防止權力腐敗。”
要圍繞權責法定、權責透明、權責電腦訊網,督促掌握公權力的部門和組織科學配置權力,落實權力清單制度,完善各類公開辦事制度,正確規范履職盡責,防止權力肆意任性、越界出軌。
沒有監督的權力必然導致腐敗。監督的目的就是盯住權力、看住權力、管住權力,防止權力濫用。
“我們黨強化自我監督,就是緊盯權力運行,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讓黨員干部和行使公權力人員習慣在受監督和約束的環境中工作生活,確保依法用權、正確用權、干凈用權,防止權力異化、變質、濫用。”
協同監督是完善權力配置和運行制約機制的重要保障。當前,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總體框架已經形成,下一步要著力實現各項制度的銜接協同,推動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治理效能。
近年來,紀檢監察機關和審計機關在推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方面開展了一些協作。“雙方已經形成了較為成熟的問題線索移送機制,建立了有關巡視與審計工作的協調機制,并對中央巡視辦移交的問題線索和意見建議認真研究部署、抓好落實。”宋依佳表示,這些協作配合,在反腐敗實踐中已經取得了較好成效,應當進一步堅持和完善。
當前,海南正在加快推進自由貿易港建設,監督在自由貿易港建設中的基礎性地位和保障作用進一步凸顯。“我們將計劃設立自貿區(港)建設重大公共工程項目和土地項目跟蹤監督領導小組,統籌運用紀檢監察、巡視巡察、審計財政、國資監管等各方面的監督力量。”“要開展重點項目跟蹤監督,緊盯關鍵環節,使廉潔成為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優勢。”
有句老話我們再熟悉但是了,“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堤潰蟻巢、氣泄鋒芒,“吃拿卡要”看似事小,實則害處無窮。在一些領導干部尤其是基層干部眼中,吃一點拿一點,似乎是“小事一樁”,殊不知,這對老百姓而言,有切膚之痛。作風建設永久在路上,反腐斗爭永久不停歇,要狠剎“吃拿卡要”不正之風,讓“四風”樹倒根滅。
“吃拿卡要”頻頻出現,主要還是有兩點原因:其一,權力的傲慢與任性。手中有權,并且權力又沒有得到有效的監督和制約,所以導致很多事情就是當權者說了算,而不是百姓說了算,這在必須程度上助長了當權者的為非作歹思想;其二,思想意識的滑坡。思想上松一寸,行動上就會散一尺,應對利益,一些領導干部難以抵御,出現跑偏、鋌而走險的行為舉止,攀比、欣羨、腐化,最終墜入不正之風的深淵,永久不能自拔。
毫無疑問,吃拿卡要現象,嚴重破壞了黨和政府的形象,影響了機關辦事效率,傷透了老百姓的心。“吃拿卡要”不正之風,務必治理,務必遏制,務必狠剎。
一方面,要建章立制,規范權力,注重精神洗禮與警示教育。牛欄關貓關不住,權力籬笆務必扎緊、扎牢、扎固,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不讓“吃拿卡要”行為有機可乘;要加強領導干部理想信念、黨紀國法的教育培訓,牢記宗旨使命,遠離不良引誘,從案件中吸取教訓,知敬畏、明底線,管好自己的手,收住自己的心,把好自己的嘴。
另一方面,要強化打擊,通報曝光,堅決鏟除不良習氣與土壤。對待“吃拿卡要”行為,要嚴厲查處,不姑息、不遷就,及時查處這些違紀黨員干部,讓他們“吃”到后悔,“拿”得扎手,“卡”住前途,“要”到處分;加大通報曝光力度,以儆效尤、以案示法,強化監督舉報,讓“吃拿卡要”分子無處遁形,最終還政治生態一片風清氣正。
反腐倡廉心得體會精選范文5篇800字以上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