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黨性修養是共產黨員的永恒課題,作為共產黨員,一定要“活到老、學到老、改造到老”,不能有絲毫的懈怠。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黨性修養學習得體會,方便大學習。
在建黨九十周年的喜慶生活里,回憶黨和人民在上世紀的奮斗歷程,我們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展望黨和人民在新世紀的偉大征程,我們充滿著必勝的信心和力量。對一個走過90年光輝歷程、擁有近8000萬黨員、在世界人口最多國家長期執政的大黨來講,黨員的自身修養咨詢題,是一個決定其生機與活力的重大咨詢題;而對每位共產黨員來講,在新時期,如何實現自我完善、自我進展和自我提升,也是一個伴其一生的“必修課”。通過學習,我對黨員的道德修養咨詢題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那么,新時代里如何樣做一名真正的共產黨員,如何樣加強黨性修養?我深深地認識到:共產黨員加強黨性修養與學習,是一個伴隨終身的長期過程。修養的效果如何,非常大程度上取決于我們每一個黨員能否堅持不懈地進行修養。只有一輩子堅持不懈地進行修養的黨員,才能永久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永久站在時代前列。
就我個人而言,作為一名年輕的黨員,就更要適應新的形勢,以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帶頭加強黨性修養,提高自身素養;要時刻想到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要對黨絕對忠誠,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同黨保持一致,跟黨同心同德,聽黨的話,做黨的事,堅決跟黨走;要增強組織觀念,自覺維護黨的團結,保持黨的政令暢通,使黨的意志和要求得到全面落實;要自覺參加組織生活,經常開展認真而不是敷衍的批判和自我批判,自覺主動的加強黨性修養;要正確看待成績,名利和地位,樹立正確人一輩子觀,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的終生追求和義不容辭的責任。加強黨性修養和鍛煉,保持黨員先進性,是我們黨不斷走向勝利的全然保證。使寬闊黨員要始終保持先進性,確保黨的肌體不受腐蝕,黨的戰斗力不受削弱,黨的形象不受損害,永葆黨的生機和活力。
結合工作實際,我深深體會到作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堅持黨性修養和學習,體現在工作、學習及生活中是十分重要的。所謂“言傳身教”,教師的語言傳遞了知識,教師的行為傳遞了態度和方式,而這知識、態度和方式的接收者是具有極強可塑性的學生,假如教師黨員通過自身的黨性修養和學習,進一步堅決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把遠大理想扎根心底,踏實地為實現黨的時期性目標而不懈努力;進一步增強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把學生及社會的“中意”與否,把是否有利于學生成長作為全然動身點,立志為教育事業奉獻力量;進一步提高業務能力,扎實苦練內功,不管專業素養依舊治理能力逐步提升,為教書育人奠定堅決的基礎;進一步體現教師的開拓創新意識,在教學方式上大膽嘗試,推進教學體制改革。那么,教師黨員的先進性將會得到充分體現,進一步樹立起教師在寬闊學生、學生家長及在整個社會中的良好形象,推進學校培養社會主義綜合型人才的進程。
其次,我要牢記“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一個教師高尚品行的形成,來自于他平常非常微小的表現。身處象牙塔里,教師的工作本身就是非常平凡的。可能校園角落的一張紙屑,就是考驗你是否‘善小’的一個試題。天下的大事,差不多上由很多的小事積存而成。集許多小善就是今后的大成。因此作為黨員教師要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首先要從周圍的小事做起。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只有不斷加強黨性修養鍛煉,永葆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切實履行好黨員的權利與義務,充分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才能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不斷推向前進,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必須堅定理想信念。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是我們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是我們共產黨人的力量源泉,是我們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我們共產黨人的傳家之寶,也是我們共產黨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體現。崇高的理想和信念,能夠為人們指明正確的前進方向。當年,井崗山精神“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燃遍全國,走向勝利;延安精神能聚集那么多志士仁人傳播馬列主義、探索中國革命的道路,革命先烈甘愿拋頭顱、灑熱血,開荒種地生產自救,奪取革命勝利。
二、必須堅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宗旨,也是每個共產黨人必須努力做到的行為準則。只要心中裝著人民群眾,一切為著人民群眾,我們黨就能獲得人民群眾的擁護、信任和支持,取得革命的勝利和建設的發展。歷史經驗證明了這一點。
三、必須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政績觀。政績觀直接反映領導干部從政的價值取向,是領導干部創造政績的思想基礎。政績觀正確與否,不僅會影響到一個單位、一個地區、一項事業的順利發展,也會影響到一個干部、一屆班子、一支隊伍的建康成長,進而影響黨群關系、干群關系、黨的執政地位和國家的興旺發達,關系社會的穩定,關系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關系到能否正確維護人民利益。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就是要有“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理念,為黨和人民踏實工作的奉獻精神。
總之,加強黨性修養,理論武裝是基礎,實踐是根本,黨員干部是重點,黨性修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作為一個黨員干部,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一定要堅持不懈地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求真務實,真抓實干,在平凡的崗位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為黨旗增輝,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法國哲學家薩特說過,世界上有兩種東西是亙古不變的,一是高懸在我們頭頂上的日月星辰,一個是深藏在每個人心底的高貴的信仰。“信念立黨,苦難興邦。正是有了堅定的信仰和對信仰的堅持,我們黨才能在一路硝煙一路戰火一路鮮血一路犧牲中堅持、發展和壯大起來,并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而戰勝重重艱難險阻,克敵制勝的法寶就是共產主義的崇高信仰。我們黨員干部更是要加強黨性修養,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從學習本領中加強黨性修養。學無止境,在讀書學習中增強黨性修養,弘揚黨和組織部門的優良傳統。首先,要繼承善于學習的優良傳統,爭做學習型組工干部。“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作為新時期的一名基層黨員領導干部,我們必須加強學習,優化知識結構,把學習本領作為領導干部的一種責任、一種追求和一種境界。
二是從思想觀念上加強黨性修養。加強理論學習,提高理論素養,特別需要把握三條:第一,要把加強理論學習作為政治責任和終生任務。第二,要在掌握科學的立場、觀點、方法上下功夫。力求完整、準確地把握理論的科學體系和精神實質,學會運用唯物辯證法的觀點、實踐第一的觀點、群眾路線的觀點、聯系和發展的觀點去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第三,要養成一個良好的學風。學風問題也是黨風和作風的問題,是加強黨性修養、樹立與弘揚優良作風必須解決好的一個重要問題。歷史證明,學風端正,事業興旺;學風不正,事業受損。要堅決克服那種學用脫節、言行不一、裝潢門面、應付檢查的不良學風,堅持用科學理論改造思想、指導工作。在當前,黨員領導干部只有在思想上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才能沉下心來,腳踏實地,多干對社會有益的事,多干對黨和人民有利的事。
三是從責任心上加強黨性修養。加強黨性修養貴在自覺,要身體力行、持之以恒。黨性修養首先是一個自我教育、自我約束、自我改造的過程,既不會一蹴而就,更不能一勞永逸。一個講黨性的黨員領導干部,絕不會在其位不謀其政、不盡其責,絕不會碰到問題不解決,遇到矛盾繞著走,對職責范圍內的事情該抓的不抓、該管的不管。一個講黨性的黨員領導干部,只有不斷增強工作責任心、事業責任心、社會責任心,不斷增強黨性修養,切實履行好一名黨員、一名領導干部的應盡責任和義務,才能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地完成好黨組織交給的工作任務。
四是從道德品行上加強黨性修養。對于黨員領導干部而言,黨性決定品行,品行體現黨性,而“德”的核心就是黨性。政治上的堅定正確和道德上的純潔高尚,是互為條件、不可分割的。作為一名黨員領導干部,只有在生活上重視小節,在工作上留意細節,處處嚴格要求自己,重品行,講操守,增修養,才能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浩然正氣。
總隊廣大黨員干部要把黨性修養教育活動作為黨性鍛煉的好課堂,從大處著眼、從小處入手,從自己做起,從點滴做起,負責任、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努力做出經得起實踐、人民和歷史檢驗的業績。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權力、地位和物質利益的腐蝕和誘惑比任何時候都更加突出。在這些嚴峻的考驗面前,作為年輕干部更要加強黨性鍛煉,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增強拒腐防變的能力,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和利益觀。
一、強化政治意識,堅定理想信念
學習是前進的動力,創新的基礎。中央領導同志指出:“理論上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標志,沒有理論上的成熟和堅定,就不會有政治上的清醒和堅定。”年輕干部解決理想信念方面的問題,首先要打牢理論根基,保持政治上的堅定。要緊密結合先進性教育、科學發展觀內容,“履行職責,加快了展”的內容,加強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等政治理論的學習。通過夯實理論根基,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堅持用黨性原則清除自身的污垢,重塑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和利益觀,做到言不出格,行不逾矩,不為私心所擾,不為名利所累,不為物欲所動,始終保持崇高的思想境界。其次,要自覺淡泊名利,努力實現人生價值。緊密聯系思想實際,經常想一想“現在當干部應該做什么,將來身后應該留點什么”明確自己的職責,堅持把個人的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與黨的奮斗目標緊密聯系起來,在為人民服務的實踐中充分體現人生的價值。再次,要破除私心雜念,切實擺正自己的位置。正確處理好個人奮斗與組織培養的關系;個人利益與黨和人民利益的關系;社會理想與個人理想的關系;遠大理想與當前現實的關系。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時刻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二、強化宗旨意識,堅持群眾路線
毛澤東同志指出:“我們的權力是人民給的,各級干部都是人民的勤務員。”就是要樹立群眾觀點,堅持群眾路線。首先,要牢記黨的宗旨,心中裝著群眾。“民如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因此,每一個年輕干部都應該自覺地維護黨的性質,牢記黨的宗旨,真正做到知民之所想,察民之所慮,親民之所愛,為民之所急,與人民群眾結成唇齒相依的“魚水關系”。其次,要恪盡職守,堅持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牢固樹立群眾觀念,時刻擺正自己同人民群眾的關系地,端正對群眾的態度,增進對群眾的感情,把群眾高興不高興、滿意不滿意、贊成不贊成、答應不答應作為想問題、干工作、辦事情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真正做到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落實到每一項工作中。堅持做到思想上尊重群眾,感情上貼近群眾,行動上深入群眾,工作上依靠群眾,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在重大決策之前,注意聽取群眾意見,集思廣益。要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根本路線。再次,以服務奉獻為天職,自覺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樹立克己奉公、執政為民的觀念,堅持做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把自己的一切無私地奉獻給黨和人民的事業。同時,還要自覺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堅決克服形式主義、享樂主義,并把它當作檢驗自己黨性純不純的重要尺度。
總之,黨員干部作風建設關系社會主義事業的成敗,作為年輕干部,要嚴于律已,廉潔自律,以身作則,進一步轉變思想、工作、學習、生活作風,真正做一名服務黨、服務人民的貼心人!
黨性與人性談的較多,從學習的一些案例以及現實中存在的現象,不妨再延伸到黨性與韌性、黨性與任性的角度。
先簡單談談黨性與人性。總的來說,黨性是人性的升華,黨性來源于人性又高于人性。人性是對每一個人的普遍要求,而對共產黨員的要求顯然是要更高。當然,基礎得先講人性。另一個角度,人性是人文性要求,黨性是政治性要求,人性與黨性是互相交融、相輔相承。心中對“人民”這兩個字是怎么看待,心中是否真正裝著人民的冷暖,能否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其實也是人性的題中之義。當然,人性本能的弱點是存在的,重點是作為共產黨員能否克服。
那黨性和韌性有什么關系?先看看韌性的定義,物理學概念是材料變形時吸收變形力的能力,我們在現實中又經常聽到物理韌性、數學韌性、醫學韌性、股市韌性(經濟上)、韌性餅干(食物)等等。對人的韌性,魯迅先生解釋說“也就是‘鍥而不舍’”,指頑強持久的精神,堅韌不拔的意志,是一種正能量。
國防大學教授金一南教授曾指出,“什么叫中國共產黨的韌性?這種韌性又從何而來?中國共產黨的韌性,從根本上說源于中國共產黨人的韌性。近代以來,沒有哪一個政治團體像中國共產黨這樣,擁有如此眾多為了胸中的主義和心中的理想,拋頭顱灑熱血、前仆后繼、義無反顧、舍生忘死的奮斗者。他們不為官、不為錢,不怕苦、不怕死,只為主義,只為信仰。他們在中華民族歷史上展現了空前頑強的生命力和戰斗力”。而黨員干部,也非常需要這種韌性。只有韌性的黨員干部,才能以頑強持久的精神、堅韌不拔的意志戰勝歷史性的挑戰及考驗,才能在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征程中作出更大的貢獻。
有韌性但絕不能任性。“韌”“任”,一字之差而言,卻謬以千里,稍不留神就會出差錯。___總理強調“有權不可任性”,指出權利是人民賦予的,必須在嚴格的監管下行使,不能有絲毫任性。縱觀黨員干部中的害群之馬,大都是漠視黨紀法規,脫離監督監管,任性為之。改革的關鍵時刻,反腐敗的攻堅時期,黨員干部他如果選擇“任性”面對,這對自己、對黨、對人民、對國家都不盡責、不盡職。要做到講黨性不任性,既要控好理想信念這個“總開關”,也要用好“三省吾身”這個校正器,更要緊握黨紀國法這把“戒尺”,自覺接受來自各方面的監督,不斷加強黨性修養,永葆黨員本色
黨性修養學習得體會范文900字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