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云南省紀委監委宣傳部、云南廣播電視臺拍攝的反腐警示專題片《圍獵:行賄者說》播出,大理州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結合實際,采取領導班子、機關干部職工集中觀看,子公司領導干部、項目現場員工自行觀看的方式,組織集團公司全員觀看了警示教育專題片,并就觀后感展開熱議。下面是由小編帶來的有關《圍獵:行賄者說》反腐倡廉專題片觀后感5篇,以方便大家借鑒學習。
看似“五光十色”,實則充滿討好、捧殺、誘惑、算計。脈脈溫情下隱藏的是猙獰面目。殷鑒不遠,在夏后之世,覆轍勿蹈。這是看完《圍獵:行賄者說》專題片我最切身的體會。
一個個曾經滿腔熱血對待事業和工作、一步一步走上重要領導崗位的黨員干部,在人生巔峰出彩時刻,卻因沒有抵制住“冷水煮青蛙”式的“圍獵”誘惑,不知不覺淪為他人的“獵物”,最終落入陷阱、無法自拔,以致失去自由、家庭和前途。
“在我們眼中,他就是我們獲取利益的一個工具。我們的目的,就是要從他們身上獲取更大的利益,沒有誰是抱著交朋友的目的去的”“他首先獲取了你的信任,之后才跟你一步一步地,提出小事情的幫忙,再到大事情幫忙之后再跟上重金的賄賂,我就錯在這一步”“不管他說得多甜言蜜語,喊你爹媽,喊你大爺,喊你恩人,你都不要當真,我就是當真了”不法商人和盤托出了他們“圍獵”領導干部的真實想法。而曾經的領導干部如今面容憔悴、神情淡然、悔恨交加……他們幡然醒悟,必定也觸動了電視屏幕前每一名黨員干部的心靈。對我而言,這種心靈的震撼與警醒是超出預期的。
閉屏沉思,感觸良多,心潮難平。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世上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但一些身處高位的公職人員,他們為何會陷入“冷水煮青蛙式”的“圍獵”?
縱觀一些領導干部的傾覆之路,不難發現,那些作風霸道、生活奢侈、毫無節制的人,往往容易成為被瞄準的目標。“圍獵”者不斷拋撒誘餌,挖空心思“圍獵”,投其所好、打“感情牌”, 循序漸進地登門拜訪、吃請送禮,關系緊密后,逐漸加大腐蝕的成本投入。此時,被“圍獵”者防御心態逐漸減弱,把“尋租”當成是朋友之間的幫忙,但掀開溫情面紗,真相往往是丑陋的:“圍獵”者所圖,是領導干部手中的權力。
然而,不少領導干部就是“吃”這一套。難道他們真的不知對方“有所圖謀”嗎?“圍獵”者手段真的很高明嗎?
專題片中政治騙子何清帆有過這樣一段話:“我經常去北京,在中南海、釣魚臺、人民大會堂這些地方拍個照發朋友圈,分享給公職人員,別人就以為我跟北京有關系,因為云南這邊信息相對要落后一些……”特意精心喬裝打扮成有來頭的中央領導女兒,何清帆打完“感情牌”,又打“影響牌”,在軟儂細語、燈紅酒綠之間,就輕易讓昆明兩個堂堂公安局局長在花式“圍獵”中繳械投降。“圍獵”者的所作所為背后都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或為尋求經濟利益,或為獲取人脈資源,或為攫取政治利益,各懷鬼胎,不一而足。
有句諺語說得好,“人來到世間沒有攜來鏡子,人是從別人中認識自己的。”反面典型是一面鏡子,能夠讓我們看到人性中的丑惡,從而使自己警醒起來。
覆轍不能重蹈,沒有警示就會迷失。《圍獵:行賄者說》無疑是今年末警示教育的重頭大戲,是一部構建風清氣正政治生態的鮮活教材。
在單位的安排組織下觀看了《圍獵:行賄者說》電視系列專題片,片中講述了幾位領導從道德模范到高官在到囚犯的歷程,從他們的自述中我感受到了他們內心的懺悔,增強了我對遵紀守法喝廉潔自律的能力,筑牢了拒腐防變思想的道德防線,此次警示教育活動對我觸動很大,感受頗深“警鐘長鳴,頭腦常清”是我最深刻的體會。專題片中,一個個行賄者和受賄者講述自己所做所為,從最初的有心防范,到不斷觸碰安全邊界,經濟邊界,紀律邊界,最終滑向深淵,嚴重后果難以置信、發人深省。對于圍獵與甘于圍獵相互交織,被動變主動,陷入泥潭不能自拔。你貪圖人家的錢,人家貪圖你的權,技高一籌,不擇手段,想方設法,用不正當的手段,從你身上獲得超常的暴利。從貪官的墮落軌跡我們不難看出,貪婪的閘門一旦打開,貪欲便如洪水決堤一瀉千里,一發不可收拾。一個人手中有了一定的權利, 就必然要喝金錢打交道,各個方面的誘惑也隨之而來,如何處理好奉獻與索取的關系是對每一個黨員干部的嚴峻考驗。
通過這次觀看《圍獵:行賄者說》警示教育片,特別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付加興,云南省文山州人大常委會原主任。我進一步加深了對反腐倡廉重要性的認識,進-步增強了廉潔從政意識,現在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淺談幾點體會:
一是“圍獵”往往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它隱藏在日常生活、友情或親情等外衣之下,比如以”感情”為幌子異乎尋常關心,以“朋友”之名違規吃請送禮,以“情誼”為遮羞布徇私幫忙,但掀開溫情面紗,真相往往是丑陋的。“圍獵”者所圖,仍然是領導干部手中的權力。“拋撒誘餌”的最終目的,是要“獵而食之”。
二是身為黨員,要加強學習,不斷改造,牢固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要努力改造自己的主管世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常懷律己之心,常修為官之德,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浩然正氣,在工作中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廉潔奉公。要從中吸取教訓,筑牢思想防線,在本職崗位上恪盡職守,廉潔從業。
三是作為黨員領導干部,應該明白肩負的使命和責任重大,要始終保持清正廉潔政治本色,做勤政廉政的表率;要時刻警醒自己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時刻牢記黨的宗旨,恪盡職守,防微杜漸,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四是要珍惜榮譽,謹慎行事,正確對待手中的權利。行政工作人員應時刻想到,手中掌握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權力越大,社會責任就越重,越應該更好地為人民服務。在運用權力時,要“如履薄冰、如臨深淵”,謹慎行事,自覺做到慎權、慎微、慎欲。
五是要一身正氣,兩袖清風,正確對待個人的利益。黨員干部只有時刻記牢黨的宗旨,把人民的利益擺在首位,才可能在各種利益誘惑面前不屈不移、保持政治上堅定、道德上的純潔。要時刻警醒,遵紀守法,克服思想認識上的誤區、人生觀的傾斜、價值觀的扭曲。
觀專題片《圍獵:行賄者說》有感 《莊子·山木》有語:“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掩卷沉思,感慨良多。為官者,當如何擦亮雙眼,慎交慎獨,慎始慎終,不與小人交,方能不入歧途?
近日在云南衛視、新媒體、全媒體推出的由云南省紀委監委宣傳部、云南廣播電視臺拍攝的反腐警示專題片《圍獵:行賄者說》給予了我們很好的啟示。行賄者的行賄過程猶如“圍獵”,受賄者的受賄過程便是被“圍獵”。在“圍獵”與被“圍獵”的角逐中,若為官者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缺鈣,在“圍獵”者“溫水煮青蛙”式給出的各種利益誘惑面前,思想極可能發生動搖、滑坡,成為“圍獵”者的“獵物”。于是,被“圍獵”者領導與“圍獵”者被領導的角色當即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很多事情發展便偏離了正確的軌道。“潘多拉的盒子”一旦打開,貪欲之念一起便如螻蟻潰穴。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也再次作出強調,要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對巨額行賄、多次行賄的嚴肅處置,堅決斬斷“圍獵”和甘于被“圍獵”的利益鏈,堅決破除權錢交易的關系網。一個社會的風清氣正與多種因素有關,親清政商關系的構建當是其中有影響力的一環。人民群眾對腐敗一向是深惡痛絕的,黨中央反腐的決心和有力行動是人民群眾堅決擁護的。
當今世界精彩紛呈,但也誘惑極多。如何在物欲橫流、競相攀比的社會怪相里始終保持一顆清醒的心,不偏離人生正確的軌道,始終做一條清流,不在各類誘惑里迷失人生的方向?
自古以來,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推動者,是人類與社會發展的基石。一切理應以人民為中心,摒棄人民的人,必將受到人民的唾棄和歷史的拋棄。作為黨員領導干部,應時刻謹記:“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唯有堅定這一人生目標,擺正人生的坐標,一切工作以“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反對不反對”為準則,而不是以個人利益為先,更不能以手中人民賦予的公權力去換取原本就不屬于自己所得的財物,方能在“亂花漸欲迷人眼”中的光怪陸離的社會萬象中始終秉持一顆堅定的心。識君子,辨小人,寧交“淡若水”的君子,也毋交“甘若醴”的小人,常懷一顆坦蕩之心,保持清醒的頭腦,與君子深交,與小人絕交,不被各種形形色色善于偽裝的“圍獵”者所花式“圍獵”,更不讓“得摩克利斯之劍”落下,方能不辜負組織的期許和人民的期望。
為官者,務必要謹記:“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務必要始終保持一顆對黨紀國法的敬畏之心,不能心存僥幸,千萬不要倒在了不法商人將你視為“獵物”的“圍獵”場上,因為,“槍聲一響,沒有贏家。”
近日,我通過參加縣人大常委會機關組織觀看的《圍獵:行賄者說》專題片感受頗深,該片主要深刻闡述了領導干部理想信念滑坡,最終成為不法商人獲取利益的“獵物”,走上了不歸路。通過以案為鑒,本人深刻反思,主要有以下體會:
一是深刻認識圍獵的危害性。圍獵行為不僅破壞親清政商關系、損害營商環境,還嚴重污染政治生態,敗壞社會風氣,必須堅決清除。《圍獵:行賄者說》既是對受賄者的警示,也是對行賄者的警示。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要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堅持重遏制、強高壓、長震懾,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堅決防止黨內形成利益集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要“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監察法規定,對涉嫌行賄犯罪或者共同職務犯罪的涉案人員,監察機關可以采取留置措施。要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清除“圍獵”土壤,確保黨風政風持續好轉、社會風尚不斷向上向善,促使風清氣正、真抓實干的氛圍成為常態。
二是作為人大干部要警鐘長鳴。俗話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天上不會掉‘餡餅’,我們是人民的勤務員,必須時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而不是僅僅將某個個體、某個人的利益放在心上。黨員干部一旦喪失信念、貪圖享樂,忘了自己的初心和使命,甘于被“圍獵”,那等待他們的將是冰冷的鐐銬和悔恨的人生。人大干部也沒有天然的免疫力,我們要以案為鑒,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忠實履行職責,主動接受監督,做忠誠干凈擔當、敢于善于斗爭的忠誠衛士,切不可為了貪圖小利而失了大節,逾規越矩、違紀破法。
三是遵規守紀不越紅線。片中的“圍獵”行為是披著人情往來的外衣,隱藏在看似脈脈的友情和親情之中,具有較強的隱蔽性。不少領導就是在權與錢的交換中,成了溫水煮青蛙。黨員干部要正確認識和處理好人際交往關系,凈化自己的朋友圈、社交圈、生活圈,做到交往有原則、有底線。“當官就不要發財,發財就不要當官”,作為黨員領導干部一定要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時刻對標黨章黨規黨紀和憲法法律法規,樹牢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同時要加強家風家教,堅持正心修身、律己持家、清白做事。以案為鑒,汲取教訓。不論身處什么樣的崗位,都必須全面加強自律,只有主動接受他律,牢牢守住道德底線、法律底線、紀律底線,才能提高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能力,帶動和促進社會風氣持續好轉。
四是落實人大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按照黨組書記負總責、班子成員各負其責的要求,明確了成員分工和職責,有效促進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的落實。一要嚴格落實領導班子議事決策規則和重要事項向區委請示制度,促使領導干部正確行使權力,推進源頭治腐、堅決懲治腐敗;二要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切實糾正“四風”問題,完善、改進調查研究方案,縮短會議時間,完善財務管理、公務接待、公務用車、厲行勤儉節約、保持廉潔操守等制度,推進了從源頭上治理和預防腐敗;三要增強風險防范意識。嚴格落實“一崗雙責”,努力構建適應人大機關工作實際的懲防制度,把反腐倡廉的要求和加強業務管理結合起來。深入改革、完善制度、規范程序、約束權力,做到制度安排無漏洞、科學管理無死角,使管理有約束力、有說服力,治理更具強制力。
大理州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錦海表示“片中的云南國有資本運營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劉崗等國有企業領導干部被不法商人甘健邑“圍獵”,一步步滑向萬劫不復之地的案例令人警醒,“圍獵“往往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它隱藏在日常生活、友情或親情等外衣之下,但掀開溫情面紗,真相往往是丑陋的;“圍獵”者所圖,仍然是領導干部手中的權力。最終目的就是要“拋撒誘餌”,“獵而食之”。作為一名國有企業領導干部,將始終牢記‘對黨忠誠、勇于創新、治企有方、興企有為、清正廉潔’的要求,進一步強化底線思維,嚴守黨的紀律和規矩,做到潔身自好、審慎用權、依法治企、合法經營,努力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
集團黨委委員、紀委書記,派駐監察專員張曉麟說。“欲知平直,則必準繩;欲知方圓,則必規矩。”黨員干部必須時刻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告誡,加強黨性學習教育,在教育中錘煉黨性,增強政治定力,嚴以律己,真正做到嚴格自律、心中有戒、心中有法,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周凱、劉崗等人甘于被“圍獵”,由省屬國企領導一步步淪為“片中人”的案例充分證明,“圍獵”者與被“圍獵”者的真實關系形象表述就是從“拍馬”“騎馬”,到“打馬”“落馬”“以勢交者,勢傾則絕;以利交者,利窮則散。作為國有企業的紀委書記、派駐監察專員,將堅持把監督挺在前面,不斷強化對集團黨員領導干部的警示教育,督促把紀律銘刻于心,繃緊紀律之弦,不該吃的堅決不吃、不該拿的堅決不拿、不該去的地方堅決不去、不該用的權力堅決不用,打消“圍獵”者拉攏腐蝕的念頭;時刻牢記履職用權有紀律、人情交往有原則,做到慎獨慎微,不斷凈化朋友圈,以律己修身的品格,增強道德定力,明是非、辨善惡、知廉恥,營造國有企業風清氣正的干事創業氛圍。”
集團旗下州醫投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段學武說“州醫投公司作為州醫院醫療核心區的融資、建設和管理主體,在項目開發建設過程中,需要與方方面面的部門接觸,與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如果稍有不慎就會成為‘圍獵’的對象。作為一名國企共產黨員,將始終保持對黨紀國法的敬畏之心,干干凈凈創事業、清清爽爽干工程,把州醫院醫療核心區打造成大理州廉政工程的典范。”
通過觀看警示教育專題片,集團黨員干部職工深受教育,紛紛表示: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當中,將以案為鑒、汲取教訓,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做到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把廉潔自律體現在擔當奉獻之中,為實現建投集團高質量健康發展提供堅強紀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