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指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進行分析研究,做出帶有規律性結論的書面材料,通過它可以正確認識以往學習和工作中的優缺點,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總結吧。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最新幼兒園元宵活動總結范文5篇,以供大家參考!
因為趕上元宵節,所以組織了一些家庭去泊虎媽媽樂園去包元宵、摘草莓。聽見天氣預報說有雪降溫,心里也是十分擔心,因為知道天冷就會很影響大家玩的情緒,小朋友也可能會凍病,所以之前特意提醒給小朋友們穿的暖和些。最后天氣還好,雖然夜里下了雪,可是因為沒有風,所以還不覺得不能忍受。
大家都如愿準時集合出發,先到泊虎家包元宵,進了院子,有心的泊虎媽媽準備了很多可以活動的項目,地上有很多粉筆、毽子、紙飛機還有兩臺刨玉米機(我起的名字),于是小朋友都開始分別玩了起來,刨玉米機成為小朋友的最愛,排著隊的等著玩,大人們也踢起了毽子,別說,踢了一會兒身上就十分暖和。
最后一個項目就是大家期待已久的摘草莓了,感謝泊虎媽媽特意給我們“寶寶玩吧”的會員留了一個棚。這個棚里紅的雖然不是特別多,但是確實頭茬的草莓甜呀!我的鏡頭忘了蓋蓋,所以剛一進草莓棚,鏡頭上就一層霧氣,照出來都像是做了羽化效果的。
感謝各位媽媽的配合,此次活動雖然氣候寒冷,但是氣氛熱烈,家長和孩子們都玩的很開心,期待下一次活動吧!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為每年農歷正月十五日,是中國春節年俗中最后一個重要節令。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彩,人們賞燈,猜燈謎,吃元宵,將從除夕開始延續的慶祝活動推向又一個高潮,成為世代相沿的習俗。因此,借著這一節日,-幼兒園元宵節系列活動在孩子們的一日生活中慢慢打開,元宵氣息撲面而來。
一、韻賞花燈展風采秀
為了讓元宵節賞燈更加有意義,托班以及小班的家長和孩子們一起制作完成花燈,將花燈布置在大廳,由全園的孩子們進行賞燈評比,選出我們的“花燈小明星”。在活動中,孩子們感受到節日的氣氛,體驗到傳統節日的魅力。
二、團團圓圓做湯圓
湯圓意味著新的一年合家幸福,團團圓圓,所以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必備美食。這不,看中班的孩子們動手忙活起來了!
三、猜燈謎
“猜燈謎”又稱“打燈謎”,每逢農歷正月十五,中國民間都要掛起彩燈,燃放焰火,后來有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而后猜燈謎逐漸成為元宵節不可缺少的節目。大班的孩子在老師的帶領下猜對了一個又一個的燈謎,成為我們的“燈謎小能手”。
四、吃湯圓
孩子們吃著自己親手做的湯圓,別提多香了!
團團圓圓過元宵,帶著祝福和期盼,和孩子們一起為今年的春節節慶畫上圓滿的句號,為新年開啟一個幸福的開端。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正月十五鬧元宵是中國由來已久的習俗,更是熱鬧歡騰的日子。為了讓幼兒能更好地感受到元宵節熱鬧喜慶的氣氛,感受元宵節的傳統文化,加深對傳統民間習俗的了解,20-年春季第一周,石獅市實驗幼兒園開展了“歡天喜地鬧元宵”系列主題活動。
各個班級根據不同年齡幼兒的能力和發展需要創設了各具特色的活動。孩子們從家中帶來了各種各樣的花燈,各具情態,異彩紛呈,給班級增添了節日的氣氛,拓展了孩子們的視野。“賞花燈、猜燈謎”、“畫花燈”、“做湯圓”等活動豐富多彩,孩子們徜徉在五彩繽紛的花燈海洋中,感受著元宵節歡樂、喜慶、祥和的氣氛,到處一片歡聲笑語、其樂融融!
此次元宵節系列主題活動,不僅讓孩子在實踐中加深了對我國傳統節日“元宵節”的認識,感受到的傳統文化和民俗習慣,也增強了他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更進一步激發了孩子們的民族自豪感。同時,做“湯圓”、畫花燈、自制花燈提高了孩子們的動手能力,讓其在活動中,體驗到制作的樂趣,感受到節日的快樂,起到了一舉多得的良好效果。
泰州有句老話“上燈圓子,落燈面”,意思就是在正月十三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親自做圓子,吃圓子,在正月十八的時候呢將會吃面,意味著新的一年真正的開始了。而今天正好是正月十三,所以我將“搓元宵”這節活動安排在了今天,希望孩子們更加深入的了解“元宵節”同時學會“搓元宵”
為了更加突出元宵節的這一氛圍,我提前一天讓小朋友將花燈帶到幼兒園,用花燈來裝扮我們的教室及幼兒園,有了孩子們五彩絢爛的花燈,使得節日的氣氛更加濃郁了。
活動開始我選擇讓每個孩子參觀我們的教室,讓他們討論“為什么要玩花燈”。孩子們像事先說好似的,一起說著是因為元宵節快到了,看來孩子們已經在家中從家人的口中了解到了元宵節要玩花燈的特點。可是當我問到“除了玩花燈還要干什么”的時候,孩子們歪著小腦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眼睛都盯著我的時候,我便告訴他們元宵節還要搓元宵。可能是因為方言原因,孩子們對于“元宵”這個詞匯不是很了解,后來向孩子們解釋了一下,孩子們終于了解了“元宵”=“圓子”。(從這里讓我知道由于方言的差別,以后對于孩子的語言還要加強引導,增加一定的詞匯量。)
搓元宵:當我出示濕糯米粉的時候,孩子們都很奇怪,因為他們沒有見過,等我解釋并告訴他們今天我們要用濕糯米粉制作圓子的時候,孩子們高興的叫起來了,當我講解如何制作圓子的時候,孩子們一個個把耳朵豎起來認認真真的聽著,眼睛睜得大大的,認認真真的看著。最后大部分的孩子都能夠將濕糯米粉搓成長條再分成幾段搓成元宵。當看著他們搓好的元宵時,我很開心和自豪,感覺真甜!(但是也有幾名幼兒沒有動手親自做元宵,好像是很害怕,而通過了解這幾名幼兒在家中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從此看出家園合作的重要性。)
因為時間關系,我把品嘗元宵作為延伸改成了下午品嘗元宵,孩子們吃起自己的元宵很開心很激動,有些孩子還說回家要教自己的爸爸媽媽呢。
在《搓元宵》活動中我們班上的小朋友積極參與,用他們的心,用他們的雙手來搓元宵,那認真勁兒,使這活動取得了成功。但也有幾點需在今后活動中加以改進,如活動中準備濕糯米粉的時間過長,占用了時間。班上有幾位小朋友不愿嘗試搓元宵,老師應該與家長多聯系,讓家園合作起到作用。
一、 活動的主題突出、計劃詳細
本次元宵節游-小區活動是一次創新,體現了大帶小活動,讓大班的哥哥、姐姐推著小推車,托班的弟弟妹妹坐在里面,中班的哥哥姐姐攙著小班的 弟弟妹妹,大家一隊一隊的游-小區,家長則跟在后面一同游小區,這樣的 活動是第一次,也是大膽的一次,因為全園那么多的孩子、那么多的家長,一 起參與,場面非常壯觀,讓住在-小區里的人們一同感受了元宵節的快樂。 另外本次的活動計劃詳細,考慮周全,使得活動中,那么多的家長和幼兒都井 然有序進行活動。
二、 團結一致、分工協作
這次的活動離不開全園老師的共同努力,活動前各班老師能帶著幼兒一次 次的熟悉游-小區的路線,需要的材料能發動各班家長進行收集,為幼兒園 開展此活動解決了后顧之憂,大家在游小區的時候,不僅照料的是自己班的孩 子,還要兼顧和自己相鄰的班級的幼兒,包括生活老師在內,大家分工協作, 為一個目的而努力,使得這次的元宵節活動讓家長們覺得老師考慮的很詳細。
三、 活動促進了幼兒園的發展
這次的活動走出了幼兒園,讓更多的人了解了幼兒園的教育理念,在這次的活動中也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成長,讓每位老師都有計劃意識,知道一個人的 行為代表的是全園的形象,在游小區的過程中,要維護自身形象和幼兒園形象, 要服從指揮者的指揮,聽從安排,正因為老師們的思想覺悟提高了,所以本次 的活動大家配合的默契,取得了成功。
四、 不足之處
任何活動都不可能完美,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問題,本次活動家長的熱情 太高,參與的人太多,使得隊伍拉的很長;當各小隊走在小區的南門時,就聽 不到音樂了,隨身帶的收音機聲音太小,不能將氣氛調動起來。
雖然有不足,但很開心,整個幼兒園到處充滿著快樂的笑聲,每個人的臉 上都洋溢著過年的喜慶、對孩子的成長欣慰地笑容和對這次活動所給予的熱情 支持與贊揚。我們也感受到:教育培養孩子不僅需要在平日的生活中,也需要 在每一次與家人親密合作的活動中,每一次的契機都是開啟幼兒興趣與拓寬想 象空間的機會。
提供給孩子參與、感受的機會,讓孩子們無時無刻地體會到快 樂在自己身邊。 這次元宵慶祝活動,以親子聯歡的形式進行,既融洽了師生與家長之間的 關系,也有了情感交流,既感受到在幼兒園過元宵節的快樂,也感受了大帶小 的關愛。在日后的活動中我們還需要不斷推出更新穎的活動內容,創新各個活 動形式,相信以后的活動將會越辦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