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改善生態環境和促進經濟發展的雙重任務。加快林果業發展不僅是林業建設的需要,更是實現地方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需要。為加快我縣林業發展步伐,拉長林果產業鏈,推進林業產業化進程,促進林業的跨越式發展,根據中國共產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和省、市、縣關于加快農業結構調整,培育壯大五大產業體系,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要求,結合我縣“十五規劃”,制定本規劃。
一、指導思想
按照“發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開放要有新局面,各項工作要有新舉措”的要求,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縣林業工作總的指導思想是:以創建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為目標,以優化區域布局和林業產業、產品、品質結構為重點,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進步和外向帶動為動力,以拉長林果產業鏈、加快林業產業化進程和實現農民增收為根本出發點,加快林果產業結構調整,實施重點工程帶動戰略,走大工程帶動大發展、產業化帶動現代化的路子,全面提高林業三大效益,逐步實現林紙林板一體化、果品加工經營一體化、苗木生產經營一體化、花卉藥材生產銷售一體化、森林生態旅游服務經營一體化,推進林果業跨越式發展。
二、發展方向和原則
(一)發展方向:依靠科技推動,建設生態網絡;調整優化結構,興辦林果產業;堅持林權改革,積極引資引智;堅持依法治林,培育保護并重;美化生活環境,促進富民強縣。
(二)遵循原則:一是三大效益并重的原則。一手抓造林綠化,增加林木資源,建設生態屏障;一手抓產業發展,實現高產高效,促進協調發展。二是市場導向的原則。建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林業管理體系和運行機制,依照市場需求確定產業目標和產品發展方向。三是改革的原則。全面推行林權制度改革,建立利益驅動機制,確保群眾植樹造林的合法權益。四是投資主體多元化的原則。放手發展民營林業,實施林業招商引資,“誰經營、誰投入、誰受益”。五是科技興林的原則。堅持科研、引進與生產開發相結合,應用先進技術,開發新品種。六是依法治林的原則。堅持依法保護和鞏固造林綠化成果。
三、總體目標
按照“貫穿一條主線,發展六大產業”的總體目標,全面落實林權制度改革,放手發展民營林業,推廣多種間作形式,不斷拉長林果產業鏈,形成比較完備的,林業一二三產業一體化發展的格局。力爭到__年,全縣林業面積達到21.8萬畝,其中:防護林6.5萬畝,經濟林6萬畝,用材林9萬畝,特用林0.3萬畝。苗木、花卉、藥材5萬畝,林木良種覆蓋率達到90%以上,林木覆蓋率達到28%,林業年產值達到5億元。形成“田成方、林成網、綠化苗木滿__”的良好生態環境,使__成為林業大縣和全國生態示范縣。
四、規劃布局和建設重點
根據我縣林業發展的方向和總體目標,林業建設布局按落實林權制度改革,發展六大產業進行規劃。
(一)林權制度改革
實施林權制度改革是加快林業發展、推進林業產業化、實現林業跨越式發展的必由之路。按照因地制宜,適度規模,分期分批,先易后難,公開公平競爭的原則,對全縣境內所有宜林地、溝、路、渠占壓地、河堤、村鎮隙地、小片林、四旁空閑地等,采取公開拍賣、租賃、返租倒包、股份合作等多種形式落實林權制度改革。簽訂合同,明確權屬,依法公證,發放《林權證》,解決群眾的后顧慮之憂。
(二)林果六大產業
以市場為導向,加快商品林基地建設,優化產業產品結構,逐步建成門類齊全,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的綜合性產業體系。
1、林下種養業。以卜集鄉林牧型速生豐產林和肖云鎮林藥間作模式為重點,大力推廣林果、林菜、林菌、林牧等各種間作形式,使林業長期效益和牧業等短期收益有機結合,逐步形成優勢互補,相互促進的發展格局。到__年,在全縣萬畝綠色通道下全部間作藥材;以卜集鄉、胡集鎮、羊山鎮為重點建設2萬畝的林牧型林下種養標準化示范基地;以肖云鎮、司馬鎮、興隆鄉為重點的3萬畝林藥間作基地。同時建設以北大溜、新萬福河、老萬福河、大沙河、新西溝等河堤為主的速生豐產林帶。
2、果品業。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加快發展適銷對路的名、特、優、新果品和時令果品以及錯季果品;調整樹種結構,穩定梨、蘋果等大宗果樹面積,適度發展油桃、冬棗、沙果、櫻桃等優質小水果、干雜果,壓縮中熟品種,增加早、晚熟品種比例。同時大力推廣保護地栽培等增效新技術,提高果品品質。到__年建成2萬畝優質小水果、干雜果基地和以__鎮、興隆鄉為主的桃、杏、葡萄等0.5萬畝保護地栽培基地。通過抓典型、建精品、樹樣板,促進果品生產上檔次、上水平,加快果品產業化步伐。
3、種苗業。按照道路和城鎮綠化的需求,以鄉鎮道路、城市綠色為方向,抓好名優稀特新品種的引進、繁育和推廣,形成速生、常綠、灌木多元化發展。到__年發展苗木萬畝,逐步形成以三個國有林場、苗圃為依托,集中連片、初具規模的林木良種繁育基地。
4、花卉藥材業。依靠科技進步和對外開放,發揮區位優勢,突出地方特色,堅持基地化生產、規模化發展、品種齊全、特色鮮明、名牌高檔,跨地區、跨季節,花卉藥材生產銷售一體化的生產模式,花、鳥、魚、蟲、草、根雕、藥材全面發展,逐步縮小同國內外先進水平的差距。發展布局上,以國有林場、苗圃為主優先發展盆花和鮮切花;以華裕制藥集團為龍頭帶動藥材基地發展。到__年,建成5萬畝藥材基地和以盆花、鮮切花、盆景、相結合的花卉基地。
5、林果產品加工業。林產品加工是延長林業產業化鏈條、增加林木附加值的關鍵環節,下步逐步調整林產品加工企業數量,限小扶大、優扶劣汰,提高技術、設備水平,提高產品質量、檔次。大力開發拼板加工、高密度板、膠合板、刨花板、纖維板、工藝品、木漿、家具、果品貯藏、果汁果脯等多種產品,逐步形成以雞黍鎮劉樓、張寨村為主,沿棗曹線發展的木材加工基地和以金德果蔬有限公司為龍頭的果蔬加工基地。規劃建設全縣木材交易市場,大力發展木材銷售專業村、專業戶,積極發展各種行業協會和中介組織,逐步形成集產加銷、內外貿、林科教于一體的多層次加工增值產業化體系。
6、森林旅游業。以國有林場、苗圃為重點,在堅持以林為主,發揮好示范帶頭作用的基礎上,立足土地資源、林木資源優勢,進一步搞好規劃設計,改善林場生態環境,創造有利條件,擴大種植、養殖能力,開發生態觀光旅游項目,加快交通、通訊和服務基礎設施建設,盡快形成獨具特色的森林旅游產業。鼓勵有條件的鄉鎮、村把苗木、花卉基地建設與發展觀光旅游農業結合起來,嘗試開展“農家樂”經營活動,探索新的農業經營模式。
五、主要措施
(一)提高認識,加強林業工作的領導。林業是生態環境建設的主體,具有生態、經濟和社會三大效益。抓好林果產業化是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是進一步深化農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民增收的需要;是貫徹中央和上級黨委、政府重大決策,爭創農村經濟發展新優勢的需要。__要發展生態農業、綠色農業、創匯農業,創建國家生態示范縣、創建綠色__、人文__,就必須大力發展林業,通過林業改善現有生態環境、改變__的對外形象、營造新的生態優勢。全縣上下一定要按照中央、省、市的指示和要求,從長遠的、戰略的、全局的高度,進一步深刻認識發展林果產業化的重大意義,進一步增強責任感、緊迫感,強化措施,狠抓落實,確保規劃目標的實現。堅持領導干部包保責任制,把發展林果產業、生態環境建設任務逐級分解,層層落實責任,作為考核政績的一項重要內容。要嚴格獎懲,對完成年度任務和規劃目標的,給予表彰獎勵,對責任心不中,措施不力,完不成任務的,給予通報批評或紀律處分。
(二)政策引導,建立靈活的運行機制。按照“明晰所有權、搞活使用權、放開經營權、保護受益權”的要求,全面落實林權改革,引入競爭機制,推行新的管理模式,用政策調動群眾植樹造林的積極性,因地制宜,宜賣則賣,宜包則包,宜統則統。把握好先易后難、適度規模、公開公平競爭的原則,在試點的基礎上全面鋪開,并建立樹權林權檔案,發放林權證,把資源管理納入法制化、制度化、規范化管理的軌道。放手發展非公有制林業,大力推廣訂單林業、民營林業等發展模式,加大政策、資金等扶持力度,打坡區域界限,通過招商引資,外引內聯的方式,鼓勵、引導民營企業、個體工商戶等投資興林致富,實現林業經營主體多元化發展。
(三)抓好基地,推進林業產業化進程。以市場為導向,在發展林果六大產業的基礎上,抓好林下種養、經濟林、種苗、花卉藥材四大基地建設,發展專項林果產業區,堅持把規模調大、結構調優,品種調新,檔次調高,突出特色,成為品牌,形成__優勢。鼓勵林果產品加工企業大力發展原料林基地,以滿足生產加工需要,逐步形成以龍頭企業為骨干,以林產品基地為依托,資源培育、加工、利用相銜接,特色鮮明,優勢突出,效益顯著的林果產業。
(四)培育龍頭,帶動產業結構調整。按照“多方扶持壯大一批、改制重組聯合一批、內引外聯新建一批”的思路,加快龍頭企業建設步伐。重點扶持金德果蔬、華裕制藥、亞龍木業集團和安利木業等一批初具規模的龍頭企業,瞄準國際國內先進水平,加強技術改造、加快規模擴張,打造林果產品加工企業的“旗艦”。聚合新的生產要素,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選擇一些有市場、技術有保證的新項目,及時立項,加大資金扶持,以項目為載體帶動產業結構調整,提高企業適應市場、把握市場的能力,增強其輻射和帶動作用。同時,強化農民合作組織建設,辦好林果產業協會。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與林果產業體系建設息息相關,是龍頭帶基地、聯農戶的重要紐帶,是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形式,是傳統林業向現代林業轉變的必由之路,積極推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推行“苗圃+農戶”、“苗圃+公司+農戶”、“苗圃+協會+農戶”等多種形式,使林業產業的產加銷逐步達到有機結合,相互促進,形成越來越多的貿工林一體化的經濟組織。
(五)強化科技,實施科技興林戰略。積極引進利用高新技術,重點抓好林果良種組培快繁、速生豐產栽培、果品增色提質、加工保鮮、林果病蟲害綜
合防治等一系列綜合配套技術的推廣應用,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建成一批科技含量高、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好的林業科技成果示范樣板,以點帶面,示范輻射帶動群眾,推進林業科技與生產緊密結合。采取多種形式培訓林農,提高技術素質。制定優惠政策,鼓勵科技人員到生產第一線,開展技術承包和技術服務,提高林業科技對林業發展的貢獻率。
(六)依法治林,確保林業的健康發展。強化林木資源的保護和管理,實施依法治林,是維護造林綠化成果的根本保證。要采取多種形式,廣泛深入地開展《森林法》和《森林法實施條例》的宣傳活動,使廣大群眾知法、懂法、守法,不斷增強法制觀念,大力營造“愛樹光榮,毀林可恥”的良好氛圍。嚴格執行林木限額采伐審批制度和木材采伐、運輸、經營加工以及林地使用許可證制度,實行林木采伐全額管理。要建立健全護林組織和護林隊伍,明確職責,合理解決報酬,調動護林員的積極性。公安、林政、公路、交通等部門相互配合,對亂砍濫伐、亂捕濫獵、亂占林地、故意毀壞幼樹的案件,從快從嚴從重查處,確保林業生產秩序的正常發展。要加強林木病蟲害的預測預報和依法防治工作,把病蟲害樹林木的危害減輕到最低限度,保護好來之不易的綠化成果。
一、__業園區基本情況:
商丘神火鋁廠投資10億元,于20__年成立,目前年生產能36萬噸,年銷售收入54億元;商丘陽光鋁材有限公司成立于20__年底,總投資16.7億元,設計年生產能力15萬噸,其中鋁坯料10萬噸,裝飾用帶材1萬噸,PS版基材3萬噸,空調泊1萬噸,項目完全投產后,可實現年銷售收入39億元。目前,一期5萬噸鑄軋生產線已建成并投產,一期5萬噸冷軋生產線已基本建成,馬上即可試車生產;商丘東南鋁業有限公司成立于20__年,總投資4000萬元,20__年正式投產運營,目前日生產各種型號鋁棒材300噸,可實現年銷售收15億元;河南鑫源鋁業有限公司成立于20__年,目前,日生產鋁棒材150噸,可見現年銷售收入7億元。
另有已簽約落地園區的商丘廣源運輸有限公司即將開工建設,投資5.6億元的商丘廣宇石墨有限公司正在做落地前的各項準工作,投資10億元的電解鋁陰極項目正在洽淡之中。
隨著市、區兩級政府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特別是制定了專門的__業園區發展規劃,力爭把鋁加工業作為我市的支柱產業等相關政策出臺后,園區的發展后勁更加有力,園區的發展步伐明顯加快,各種配套設施更加齊備,園區功能更加完善。
二、當前我國鋁加工業發展現狀:
改革開放特別是近幾年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及我國進出口貿易的快速發展,對作為現代經濟和高新技術發展支柱性原材料的鋁材更加需求旺盛,同時國外特別是發達國家對鋁行業的進一步限制,使我國的鋁加工企業如雨后春筍般的快速壯大起來,特別是在廣東佛山,短短一年多時間,競猛增了400多家鋁加工企業,__年來,全世界鋁材加工總。量為3000萬噸,而我國鋁產量為1300多萬噸,占全球總產量的40%還多,但我國的鋁加工企業多屬于高能耗,低附加值的加工企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不強,很多高精鋁產品仍需進口。同時鋁加工企業存在重復建設,盲目建設情況,出現了局部的產能過剩,真正的高精度鋁板帶,高強度汽車鋁輪,精密鋁鑄件,泡沫鋁、高壓電子鋁箔,優質彩色涂層板、鋁塑復合板管、特種鋁型材、微細球型鋁粉等產品嚴重供不應求,市場缺口仍然很大。
三、__業發展趨勢:
以美、日、德發達國家為代表,鋁加工業在20世紀已完成了優勝劣汰,兼并重組的整合過程,并成立了跨國集團,進行全球性的選擇、生產和經營。其中美鋁公司在全世界設有分支、囊括了高精鋁加工的全部行業,年加工能力為200萬噸,在鋁加工技術上處于全球領先地位。
通過對全球鋁行業縱向、橫向比較,多行業、多角度的分析論證,總體上講在今后一段時間內,電解鋁需求不會增長太多,鋁加工企業數量也不會有太大變化。但隨著經濟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對高技術高附加值的鋁產品需求將猛增。因此未來的鋁加工企業在加工工藝上,應向著更加精細化方向發展,在鋁加工裝備上,應向著更加智能化方向發展,在企業建設上,向著更加大而強和專而精方向上發展。
四、金融危機對鋁行業的影響:
__年底,__年初,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加上原材料價格上漲,出口下滑,電解鋁下游行業發展后勁乏力等影響,我國鋁加工企業受到了嚴重沖擊,單就我鄉__業園區內幾家企業來說就損失慘重:神火鋁廠的銷售嚴重下滑,庫存壓力陡增,最后不得不停止過半生產線,直到我省加大戰略儲備和國家率先實現企穩回升,才使神火鋁廠逐步渡過難關;商丘陽光鋁材有限公司生的鋁板也出現了滯銷現象,面對正在建設的冷軋項目,公司高層個別人士基至出現了猶豫思想;商丘東南鋁業的客戶需求減少80%,使其無法正常生產;河南鑫海鋁業公司干脆停產來應對危機。__年底至__年上半年上述四家企業共減少銷售收入近60億元,它們經歷了一次非常嚴重的經濟寒冬。隨著__年下半年我國經濟率先實現企穩回升,同時全球需求開始增長,__年第四季度及今年第一季度,它們的銷售收入分別比09年第三季度增長了10%和17%,目前已基本恢復到危機前的生產銷售水平。
為更加科學準確地反映林業生態建設和產業發展情況,充分發揮統計工作對林產業發展的指導、促進作用,按照省林業廳《關于開展林業產業統計調研工作的通知》(云林計財〔20__〕46號)文件要求,我局對以來的林業產業統計工作進行了調研,現將情況報告如下:
一、林業產業建設及發展情況
(一)林業經濟發展迅速,產業結構漸趨合理。至全縣完成林業總產值分別為1.45、2.96、2.59、3.07億元,結構比分別為99:0:1,47:0:53,63:10:27,52:16:32。總體來看,二、三產業比重逐年上升,產業結構變化較大。但結構仍然不盡合理,一產業比重大,二、三產業比重小。今后林業發展應當在抓實一產業基礎上,重點發展二、三產業,提高其產業比重。
(二)產業發展勢頭迅猛,龍頭帶動力逐漸增強。多年來,我縣高度重視林業產業建設,按照“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發展要求,積極建設100萬畝生態公益林、100萬畝速生商品林、30萬畝優質核桃、30萬畝油茶、1000萬株綠化苗木“五大基地”,著力打造木本油料、木材加工、生態旅游、苗木花卉“四大產業”。 至累計造林58萬畝,全縣建成公益林95.4萬畝,商品林基地146.5萬畝,商品林中:用材林面積114.8萬畝。經濟林10.5萬畝,薪炭林面積20.8萬畝,竹林面積0.4畝。
同時,通過龍頭帶動,非公有制林業發展快速,形成了以華海木業為龍頭的加工業基本形成(僅華海木業年銷售收入就達5000余萬元),以雙禾生態產業有限公司、海晏科技園為代表的綠化苗木培育業逐步壯大,經營面積3375畝,年產綠化苗木和生產性苗木2500余萬株。以為例,全縣木材加工及人造板產業企業總數37個,從業人數6240人,總資產8230萬元,年實現總產值7809.9萬元,年銷售收入7385.2萬元;特色經濟林產業企業總數2個,從業人數216人,總資產170萬元,培育核桃2萬畝;野生動物馴養繁殖產業企業總數8個,從業人數137人,總資產460萬元,總產值560萬元,銷售收入485萬元。以菌子山自然保護區為主開發的森林生態旅游業,年旅游人次達到35萬人次 , 產值達到9859萬元。
(三)林業投入增加,發展后勁提高。林業投入主要由四個方面組成,即各級政府投入、企業自有資金投入、貸款投入和林農投勞折資。經統計,各級政府累計投入2178萬元(不含天保工程、退耕還林工程投入),至分別為165、365、624、1024萬元;企業自有資金投入1.6億元,主要是引進龍頭企業,對原料林基地和林產品加工方面的投入;貸款投入375萬元,主要由林業企業、造林大戶及林農通過金融借款,對林業基地建設方面的投入。從投入看,各級政府對林業產業建設高度重視,經費投入逐年增加,林業產業建設得到快速健康發展。
二、機構設置及統計制度執行情況
(一)健全和完善統計機構。林業是一項基礎產業,公益事業,事關農民增收致富、事關農村經濟發展,詳實準確掌握林業產業發展情況、生態建設,科學分析經濟效益,是謀劃林業發展的基石,因此統計工作重要性日益顯得突出。為搞好林業統計工作,縣林業局在財務室、營林股各設置了兼職統計人員,負責嚴格按照統計制度對全縣的林業建設進行全面、準確統計。
(二)加強統計制度執行力。林業局始終把加強林業統計能力建設,規范林業統計制度,提高林業統計工作水平納入林業工作的重要日程。認真貫徹《云南省林業產業統計報表制度》等林業統計的有關規定,積極搞好與縣統計部門和有關業務單位的溝通和銜接,在提高林業統計數據的統一性、規范性和有效性的同時,注意抓好對統計數據的綜合分析,用好用活統計資料,為林業發展和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充分發揮林業統計工作在促進林農增收的支持作用。
三、存在問題及工作建議
(一)工作量大、面廣,難度增加。當前,隨著國家高度重視林產業發展,經濟主體日趨多元化,投資方式的多樣化,經濟結構的復雜化,城鄉間收入的差異化,個體私營等非公經濟的快速發展,統計調查對象不僅數量成倍增加,而且變動頻繁,統計工作量逐年增加,難度加大。
建議:加強統計管理,改革統計方法,科學合理制定統計報表制度,達到既便捷,又實用,更科學。
(二)機構不健全,統計人員缺乏。近年來,林業工作繁雜,任務艱巨,而我局從事林業統計工作僅有兼職的2位同志,由于統計人員的頻繁調整,水平不一,人員較少,加之培訓教育跟不上,統計口徑的理解差異大,不能適應統計工作需要。
建議:規范設置專門林業統計機構,劃定編制數額,專業化發展統計事業。
(三)培訓教育亟待加強。目前,全縣林業統計工作人員對統計法律法規及林業統計制度的執行情況不是很熟,對報表理解常有偏差,導致報表填報經常出現錯誤,無法做到及時、詳實、全面。
建議:加強統計法律法規等相關制度的培訓力度,定期或不定期舉辦培訓班,提高統計人員水平。
摘 要:未來CAD軟件的發展,將適應企業提高市場響應能力和產品設計水平兩方面的需要。產品設計模式特別是國內的企業,將由二維設計向深入的面向對象的三維實體設計轉化。三維設計采用直觀的三維模型表達方式,能清楚地描繪更復雜的產品結構,并能在產品概念設計和功能設計的同時,并行地進行優化分析和可制造性分析,這是現代制造業對時間、質量、成本、服務不斷追求的必然結果。
關鍵詞:CAD軟件行業;三維設計;云計算;移動互聯網
中圖分類號:TP391.72
1 行業概況
移動互聯網和云計算是當今IT業發展的熱點,已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也給軟件業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據Canalys的統計,全球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在2011年合計出貨量首次超過了傳統PC。IBM調查結果表明,2015年面向移動終端設備的軟件應用開發將會遠遠超過其它傳統計算機平臺。
國外CAD廠商陸續推出相關應用,歐特克已推出了Web、iOS、Android版的AutoCAD WS;SolidWorks也公布了基于云計算的三維CAD。
同時,設計的日益精細化和復雜化使得協同設計成為企業關注的熱點。它不止要關注設計質量和效率的提升,還需將設計數據聯接到生產、營銷、采購、服務等各種環節。但現有協同設計系統基于局域網,存在很多斷點和死角,遠程異地協作很難實現,設計與制造、施工脫節明顯。將云計算和移動互聯網技術應用到協同設計中,是技術和商業模式的完美結合,可以有效解決局域網系統的限制,使數據暢通無阻,是未來信息化發展方向,也是新技術帶給國產CAD的又一次發展機遇。
2 行業結構分析
2.1 二維CAD軟件
AutoCAD基本占據盜版軟件市場90%以上的市場份額,上世紀80年度末AutoCAD被引入中國,經過20多年的發展,其DWG文件格式成為中國乃至全球二維設計文件的標準格式。
中國大力實施軟件正版化政策后,中國CAD用戶面臨正版軟件壓力。以浩辰為代表的國產CAD平臺軟件廠商從2001年左右開始研發性價比更高、可替代國外產品的國產自主CAD平臺軟件。國產二維CAD自主平臺軟件推出后,應用習慣、軟件性能等方面都能滿足中國設計師的設計需求,且成本投入較低。以浩辰為代表的國產CAD軟件以較高性價比迅速打破了國外CAD軟件在中國市場的壟斷和控制。
2.2 三維CAD軟件
三維CAD軟件起步于上世紀90年代,隨著曲面造型技術、參數化技術、變量化技術的出現,CAD技術基礎理論的每一次重大進展,帶動了三維CAD軟件的更新和革命性發展。
目前代表性的軟件公司有法國的CATIA、美國的UG、Pro/E、Solidworks、Inventor等等。在三維CAD市場,沒有一家公司占絕對的壟斷地位。三維CAD行業并購頻繁,最近CATIA并購了Solidworks、西門子并購了UG。
目前,在三維CAD軟件市場,還沒有國產CAD軟件可以挑戰跨國公司。
3 行業規模
CAD軟件主要的目標市場主要是兩大行業:工程勘察設計行業(AEC)和制造業(MFG),同時也包括通信、電氣、家具裝飾、航空航天等其他行業的設計單位和個人。
在工程建筑業,全國注冊登記的勘查設計單位數量為1.5萬家左右,行業從業人數總量約150萬人,按照每人一套的裝機量計算,CAD平臺總裝機量在150萬套左右。
在制造業的單位數量更多,據《2005年中國中小企業IT應用及需求趨勢市場研究報告》中的統計,目前,國內中小企業共有1120萬家,制造業單位占30.9%,按照每個單位至少一套的裝機量計算,CAD平臺至少有超過300萬套的總裝機量。
在其他行業如電子電氣、通信線路、家具裝飾、航空航天,據測算至少也包含50萬套以上的裝機量。
需要購買正版CAD平臺的總容量在500萬套以上,這是一個龐大的市場容量。按照國產CAD軟件3000元~5000元/套,平均4000元/套的單價計算,市場規模在200億左右。
4 行業現狀及發展趨勢
CAD平臺軟件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市場,但目前90%以上的客戶均為非正版客戶,所以版權驅動是目前CAD平臺市場的主要特征。
未來CAD軟件的發展,將適應企業提高市場響應能力和產品設計水平兩方面的需要。隨著企業信息化的發展,跨專業、跨地域的基于網絡化協同設計,可以大幅縮短產品設計和周期,快速地研發出滿足市場變化和需求的產品,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同時,產品設計模式特別是國內的企業,將由二維設計向深入的面向對象的三維實體設計轉化。三維設計采用直觀的三維模型表達方式,能清楚地描繪更復雜的產品結構,并能在產品概念設計和功能設計的同時,并行地進行優化分析和可制造性分析,這是現代制造業對時間、質量、成本、服務不斷追求的必然結果。
以浩辰軟件為代表的國產CAD平臺軟件廠商從2001年左右開始研發性價比更高、可替代國外產品的國產自主CAD平臺,目的就是盡快打破國外公司在中國市場的壟斷和控制。從模仿創新到自主創新,按照分階段的實施目標,第一階段是盡快縮短與國外產品的差距;第二階段是以關鍵技術為突破,向智能化、協同化和三維設計方向發展,實現對國外主流產品的局部超越。
5 影響公司所處行業發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5.1 有利因素分析
中國的軟件產業主要局限于應用軟件層面,在操作系統、辦公軟件、CAD平臺等基礎軟件方面基本上為國外公司所壟斷,但基礎平臺軟件,卻是軟件技術的基礎和龍頭,具有高門檻、高利潤的特點,是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競爭的焦點。所以,在軟件產業成為國家優先發展產業的基礎上,基礎軟件又是國家政策中重中之重支持的領域,從事基礎軟件的企業,無論是在融資、產業政策、上市等方面,都得到了國家有關部委的重點支持。
(1)國家對軟件產業的資金、稅收支持。中國軟件產業是亟待發展振興的產業,近幾年的國家政策對軟件產業給予的重大的政策支持,包括研發、產業化資金的支持以及稅收優惠政策的支持,這些措施有力地支持了中國軟件產業的發展。
(2)國家在采購政策對于國產軟件的支持。08年初,由財政部制定的《自主創新產品政府首購和訂購管理辦法》和《政府采購進口產品管理辦法》同時開始實施,新法規明確鼓勵政府優先采購國內自主創新產品,并進一步規范政府采購進口產品行為,引導本國軟件市場購買行為。
(3)國家版權政策的支持。05年國家開始實施政府軟件正版化的工作以來,06年,中國政府又了《中國知識產權行動計劃》,對企業正版化又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和部署,這些版權產業政策對于基礎軟件企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幫助和支持。
5.2 不利因素分析
AutoCAD降價的風險:近兩年國產CAD軟件抓住正版化和優于國外軟件性價比的機遇迅速開拓中國CAD市場,打破了Autodesk公司的壟斷局面。同時,國家政府采購一系列政策相繼出臺,大力扶持國產軟件。鑒于此,從2008年初,Autodesk公司采取了產品打包降價的舉措,全新調整中國市場營銷策略。
參考文獻:
[1]數據來源:工信部網站[OL].
[2]中國軟件協會網站[OL].
[3]2013年中國軟件行業分析報告[R].
作者簡介:坤(1972-),男,上海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軟件、機械設計。
作者單位:民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05
【摘要】金融安防行業是安防技術應用的先驅,是規模化應用安防產品尤其是監控產品最早的行業。金融行業是要求音視頻監控系統更為安全、實時、流暢、清晰;是要求音視頻監控、廣播、通信、門禁、報警等各類軟硬件系統具有高度的聯動性;是要求軟硬件系統具有更高的穩定性、兼容性;是要求網絡系統分散建設具有更高的合理性和集中性。
【關鍵詞】金融安防;興業研究
一、金融安防行業現狀
1.行業發展現狀
金融安防行業是安防技術應用的先驅,是規模化應用安防產品尤其是監控產品最早的行業。經過20多年的發展,金融安防行業已經形成集研發、生產、銷售、工程與系統集成、報警運營與中介服務等為一體的朝陽產業。據統計,目前我國共有各類安防企業近3萬家,從業人員達到150萬人左右,行業總產值達到3250億元左右,其中安防產品產值約為1400億元,安防工程和服務市場約為1850億元。
2.行業競爭現狀
近年來,金融安防行業市場競爭日趨激烈,越來越多的骨干企業開始加大技術研發與品牌塑造,現代企業管理制度日臻完善,企業綜合實力與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據統計,目前我國產值過億的安防企業已達到100家以上,部分企業甚至達到了幾十億的規模;同時,約有20家安防企業成功IPO,約有30多家上市企業將金融安防列為主營業務之一,產業集中度大幅提高。
二、金融安防行業特征
1.行業特點
眾所周知,金融行業作為貨幣流通的基本場所,涉及大量現金、有價證劵及貴重物品的直接交易,普遍具有規模多樣化、現金量大、出入人員復雜、重要設施繁多、管理范圍廣等特點。因此,長期以來,金融行業都是安防產品應用的“金牌大戶”,金融安防行業也在金融監控系統升級和聯網中不斷發展。金融安防行業一般包括音視頻監控、廣播、通信、門禁、報警等各類軟硬件系統。
2.技術特點
作者單位:518000金元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場外市場部
與一般的安防行業相比,金融安防行業具有獨特的技術特點。一方面,金融行業對安防軟硬件要求更嚴格,要求音視頻監控系統具有更高的參數要求,從而實現對金融營業網點的無盲點監控;另一方面,與其他行業相比,金融行業網點分布廣泛,導致安防系統也較為分散,這就對安防系統的集中管理功能提出了更高要求。
3.技術水平
金融行業屬于重點安全防范單位,為高風險的防護對象。金融安防行業也因此具有更高的技術水平:一是要求音視頻監控系統更為安全、實時、流暢、清晰;二是要求音視頻監控、廣播、通信、門禁、報警等各類軟硬件系統具有高度的聯動性;三是要求軟硬件系統具有更高的穩定性、兼容性;四是要求網絡系統分散建設具有更高的合理性和集中性。
三、金融安防行業發展趨勢
1.金融安防未來市場空間將持續擴大
據統計,目前我國有各類金融網點超過35萬個,到2014年,我國ATM機將超過40萬臺;與此同時,更加便捷的ATM機和自助銀行將成為下一步各銀行發展的重點。而且,金融行業對安防軟硬件系統采取“五年一更新”,外加定期的設備更新、系統升級,已經形成了每年10億規模的安防市場,金融領域對安防的需求將保持強勁增長。
2.金融安防新技術新產品應用將更為廣泛
未來,隨著信息技術的持續發展,特別是智能化網絡設備的日趨完善,數字化、聯網型的安防軟硬件系統將更為普及,并逐步取代目前的模擬視頻監控系統。而且,金融安防產品與技術也將向智能識別、檢索、分析與控制的方向發展,大幅提升產品的清晰度、流暢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