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二季度,我鄉按照社會化服務機構消防隱患排查整治工作的要求,由鄉安監部門和屬地村(社區)聯合第三方機構,重點對轄區內學校及校外培訓機構進行了消防隱患排查,并對今年第一季度重點生產經營單位消防隱患整治成效進行了“回頭看”。目前,第二季度消防隱患排查工作已經結束,共檢查幼兒園11家、小學2家、校外教育培訓機構29家,檢查第一季度消防隱患整治“回頭看”生產經營單位23家,并針對各單位隱患情況下發了限期整改通知書。截至8月31日,經多次督催,超時仍未報送整改報告的有:
1、學校及校外教育培訓機構3家,分別為:青禾教育、恩波教育皖西分校、南苑山莊幼兒園。
2、一季度“回頭看”生產經營單位9家,分別為:光彩大市場一期、光彩大市場二期、光彩茶葉市場、義烏市場一期、義烏市場三期、鵬飛物流、綠籃子超市海亮官邸店、綠籃子超市振興城店、永安農貿市場。
當前,我鄉正聯合第三方機構,即將啟動第三季度消防隱患排查整治工作。下一步,我鄉將組織執法力量,對被檢查單位的消防隱患整改情況及時開展“回頭看”,對拒不整改、拖延整改的生產經營單位加大檢查力度,并將根據工作需要請求貴單位給予執法力量支持。
“治理隱患,防范事故”,是今年安全生產宣傳工作主題,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是做好安全工作的重要方針,國寧花園社區在三岔街道辦事處黨工委的正確領導下,做了如作。
一是明確目標、健全組織,確保工作順利開展。社區始終將安全生產工作當做一項大事在抓,專門成立了以社區支部書記為組長,社區工作人員的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健全了各項安全生產制度,并認真組織實施。為做好安全生產工作,遏制各類事故的發生,國寧花園社區在街辦黨工委的組織下,開展了安全生產專項檢查,并對轄區內的商業用房和住房安全集中排查。為進一步了解轄區內安全防范設施情況,社區工作人員進行了入戶排查摸底,經排查下、社區住房每個單元樓都安裝了安全設施和防范設施,如:滅火器、安全通道,預防了安全事故的發生。我們提醒居民,一定要注意安全,并給他們發放了安全宣傳資料,提高了他們安全生產能力。
二是狠抓落實、做好宣傳。以“安全生產月”活動為契機,精心組織,采取有力措施,確保活動取得良好效果。利用召開社區居民代表大會和安全生產例會的契機,傳達街道安全生產會議精神;在社區的宣傳欄里每月都更新安全生產宣傳欄的內容,及時向居民發布一些安全生產信息和警示,讓居民牢固樹立安全第一思想;在主要路口及人口密集處懸掛安全生產條幅;向群眾宣傳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極大的增強居民的安全保護意識。三是組織排查、治理隱患。把日常檢查和隱患整改作為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手段。社區每周輪流對轄區內的閑置、出租、自用房屋所進行一次安全檢查,針對檢查發現出來的問題,隱患進行了認真整改,做到檢查制度化,經常化。轄區共有住房948套,在用817套經居委會經常檢查、管促,安全防范設施齊全無重大安全事故發生。消防栓:8個完好,1個損壞;滅火器:160個完好的,22個損壞,已做好登記,盡快更換。做到防患于未然,為社區除隱患、保安全貢獻一份力量。
谷雨已過,天氣轉熱,即將進入夏天,為了確保在夏天到來時轄區內居民群眾用火用電安全。中大街社區4月27日對轄區內的木質房屋和重點餐飲場所進行了消防安全隱患排查。
在巡查過程中,社區工作人員發現,木質房屋中的消防器材擺放位置不對、消防器材過期等安全隱患,針對這種情況,社區工作人員耐心為居民進行消防安全知識的宣傳教導,并將消防器材放置規范,對已過期的消防器材,及時進行替換。針對無人居住的房屋社區會定期抽查,登記在冊;針對商家要將消防器材落實到位,更新補漏,確保消防器材能正常使用,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中大街社區書記鐘曉玲強調安全工作一定要做到位,要落到實處,這樣才能確保人民群眾自身利益不被損害。
4月27日,犀池社區工作人員對轄區重點場所進行消防安全隱患排查。
活動中,社區工作人員走進轄區企業單位及沿街門店進行了全面排查,重點排查消防滅火器是否配備到位;消火栓是否存在遮掩、封堵現象;供電電路是否老化和私拉亂接;是否存放易燃易爆物品,針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要求立即整改,不能當場整改的責令限期改正。同時提醒企業、商鋪經營者要提高安全意識,加強自查自糾,嚴格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增強安全防范意識,做好日常安全隱患檢查,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通過此次消防安全排查活動,進一步增強了轄區單位和社區居民的安全防范意識,下一步,犀池社區還將堅持開展消防安全檢查,整改火災隱患,積極做好消防安全隱患排查工作并落實到實處,為居民營造安全的居住環境。
認真吸取“響水”重特大爆炸事故經驗教訓,積極響應區委區政府關于創新基層社會治理,切實加強安全生產建設的工作部署,為建設平安曹山、美麗曹山打下堅實基礎,特將曹山街道安全生產隱患集中排查治理整治專項行動工作匯報如下:
一、工作目標
堅持街道黨工委統一領導,切實發揮街道安全生產網絡體系互聯作用,充分調動轄區單位和廣大居民主動性、積極性,形成“全民參與”新格局。進一步強化街道安全生產責任防控體系建設,進一步健全完善各項規章制度,推動街道安全生產規范管理“無縫隙”。進一步加強宣傳教育,通過開展安全知識講座、防火演習、張貼宣傳畫冊以及利用QQ、微信等新媒體及時推送安全用火、用電,防火自救等方面的知識,切實提升居民群眾安全意識。
二、創建內容及標準
健全社區安全生產管理組織制度
1.社區、村安全生產管理責任主體明確,強化基層安全生產組織建設,加強創建安全生產社區活動的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社區、村作為創建安全生產社區的實施主體,開展本轄區安全生產管理日常工作。
2.健全消防管理制度。社區、村要指導和監督履行消防安全責任,組織制定防火安全公約,完善社區消防宣傳教育、日常防火檢查、火災隱患整改、消防設施維護保養、消防工作會議建設管理等工作制度,建立健全消防基礎工作臺帳。社區、村工作人員要定期開展消防安全知識培訓、對重要三合一場所實行規范操作流程,切實做好安全保障。
3.落實綜合治理措施。將安全生產管理納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管理信息平臺,統一和規范基礎信息和日常檢查信息采集、錄入、報送、統計、分析等工作,提升安全生產綜合治理效能。
三.消防、安全排查工作
1. 結合六、七月份夏季雷雨天氣,對小廟子180戶、汽修廠宿舍六月份已經開始拆遷、仇崗130車隊宿舍80戶、二藥廠宿舍和農藥廠宿舍共200戶危房進行安全排查,由街道黨工委副書記段如云安排社區工作人員進行對危險房屋的住戶進行動員,勸其搬離。
2. 針對6月5日特大暴雨,社區工作人員對轄區危險房屋住戶進行排查,未發生任何受災和人員傷亡情況。
3. 針對街道轄區經營戶較多,上門進行安全消防排查,排查情況目前我轄區小企業有接近200戶,沒有消防器材的單位我們督促其安裝到位,停業整頓的有五戶。
4. 對轄區的三合一經營場所進行安全排查,由于我轄區有菜市場、批發市場,針對此情況逐一排查,經統計有20戶三合一經營場所,對其未安裝消防器材的經營戶,街道給其現場安裝,并向其宣傳怎樣注意安全消防知識及如何防范。
5. 街道對人口相對集中的場合進行排查,馬村村委會清真寺六月六日的開齋節,上門進行安全消防檢查,消防器材等設施齊全,安全規定制度等上墻,消防器材安裝全部到位,未發現消防安全隱患。
6. 針對臨時菜市場的消防安全隱患我們也進行了檢查,未發現有安全隱患。
7. 龍河路與鳳陽東路的板房,我們全部給予配備安裝了消防器材。
8. 針對小區內電瓶車充電的問題,街道安排了有物業的小區督促物業公司進行安全隱患檢查,沒有物業小區的,由社區網格員對其進行檢查并進行宣傳。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電動車行業迅速崛起。電動車企業緊緊抓住城市禁摩、石油漲價、政策放開、百姓消費升級等市場商機,不斷增產擴能,產銷一路上揚。以無錫市錫山區為例,全區擁有電動車生產企業186家,去年總產量為200萬輛左右,占全國產量的1/5,占江蘇省產量的70%,預計今年經濟總量將達100億左右,約占全區經濟總量的12%。目前,無錫市錫山區已成為全國最大的輕型電動車生產基地。然而,這些企業多數為私營企業,消防安全管理者意識淡薄,消防安全基礎設施建設沒有與企業的發展同步,消防安全隱患問題重重。經對全區電動車企業消防安全管理狀況進行調研,筆者談一些粗淺的看法和建議,以供參考并請批評指正。
一、電動車生產企業的消防安全現狀
電動車行業雖然起步較晚,但是發展迅猛。通過短短的幾年,無錫市電動車企業遍地開花,許多摩托車生產企業紛紛加入到電動車行業中,使電動車行業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然而行業的發展帶來了一系列的消防安全問題,一些消防安全違章違法行為大量涌現,給消防部門的監管帶來了難度。
(一)未經消防部門審核、驗收。一些電動車企業新建廠房時未經消防部門審核,擅自降低消防技術標準施工,使用防火性能不符合國家或者行業標準的建筑構件和建筑材料,用不合格的裝修、裝飾材料施工,建成后未通過消防驗收就擅自投入使用,致使留下許多先天性火災隱患。
(二)“習慣性”違法行為問題突出。許多電動車企業由于生產量很大,廠房空間有限,生產出來的電動車又沒有及時產銷掉,致使占用防火間距、堵塞消防通道的現象經常發生。一旦發生火災事故,很容易造成群死群傷。
(三)電動車電瓶使用不當極易起火。電動車電瓶分為鋰電池和鉛酸蓄電池兩種,它們的充電器不能通用,若一旦混用,很容易引起電瓶爆炸,而且電動車電瓶需要經常充電,電瓶使用時間過長,電能轉化成熱能,產生氣體,一旦電壓過高或長時間充電就極易導致膨脹,引發火災事故。目前,有的電動車企業對電瓶管理不嚴,電瓶擺放隨意,長時間充電的現象依然存在。
(四)企業員工消防安全意識淡薄。電動車生產企業業主普遍存在著“重生產、輕安全”的現象。從近幾年該行業的火災形勢看,造成嚴重損失的火災事故屢見不鮮,對很多電動車企業業主來說,由于行業競爭激烈,除生產投資外,不舍得對消防的投入,平時也不注重消防安全知識的學習和員工的培訓,導致消防安全的管理人和企業員工的消防安全素質不高,對消防法規以及遇到火災時如何處置知之甚少,無法履行消防法規所規定的安全職責,自救能力薄弱。
(五)消防設施達不到規范要求。一些電動車企業消防設施遭到破壞,滅火器過期、老化嚴重,生產車間和辦公區內消防設施不健全,警告、危險標識散亂,甚至有個別企業根本就沒有消防設施,業主認為企業早晚要拆遷,配備了消防設施也是浪費,等到拆遷新建廠房時再作考慮。
(六)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落實不嚴。在一些上規模的電動車企業中,消防管理制度不嚴是普遍存在的現象。一般來說,這些企業都會有一套《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但往往成為一紙空文。不少企業認為購置了消防器材就相當于買了消防安全保險,違規操作,電線亂拉亂接現象突出,用電用氣隨意性較大,消防安全措施得不到應有的保障。
二、電動車生產企業的消防安全管理對策
充分認識電動車行業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做好電動車生產企業的消防監督管理工作是確保該行業順利、穩定發展的有力保障。因此,消防監督執法部門要樹立超前意識,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早動手、早部署,切實做好電動車行業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提前介入,把好審核、驗收關,從源頭上加強管理。作為消防部門,要嚴格建筑消防審核,加強建筑消防工程督促檢查。幫助新申辦企業按照國家消防法律和技術規范的要求自覺把好消防安全關,防止留下先天性隱患,有效遏制電動車企業火災上升勢頭,加大源頭管理的力度,全力為電動車企業做好服務。
5月14日,社會法制委員會組織部分委員,在副主席的帶領下,調研我市城區消防安全工作。委員們先后視察了天潤城、中地國際小區、天勤醫用器材公司、消防大隊,并召開座談會,聽取了公安局、消防大隊主要負責同志關于我市消防工作情況的通報。委員們在實地察看和聽取通報的基礎上,就如何進一步做好消防安全工作提出了意見和建議。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消防工作,定期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解決消防工作重大難題,加強公共消防基礎設施建設,加大火災隱患檢查和整治力度,全市廣大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得到有效保障。20__年,我市消防工作在__市考核中獲“優秀”等次。
一是消防安全責任體系逐步完善。市政府將消防工作納入“十二五”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列為社會管理綜合治理考評內容。市公安、民政、教育、商務、市場監管、安監、住建、文化等部門明確責任,開展消防安全檢查,加大聯合執法力度,營造良好消防安全環境。各鎮街、開發區積極發揮屬地管轄職能,扎實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確保消防安全責任落實到位。
二是消防安全專項整治扎實開展。市消防大隊聯合教育、安監、住建、商務、文化等部門多次開展重大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勞動密集型企業消防安全專項治理、“守護平安—春季防火行動”以及“三合一”場所火災隱患排查整治等活動,廣泛深入開展消防安全檢查和聯合執法,深入推進消防監督管理“網格化”、“戶籍化”工作,大力排查火災隱患,指導隱患整改,社會火災防控能力進一步提升。
三是公共消防設施投入不斷加大。市政府不斷加大公共消防設施、消防裝備建設、保障經費的投入力度,提高抗御火災的整體能力。
四是消防安全培訓宣傳常年開展。廣泛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深入開展消防宣傳“進學校、進企業、進社區、進敬老院、進歌舞娛樂場所”活動。去年,利用移動終端發送手機短信宣傳消防知識3000多條,提升了全社會消防安全意識。
二、存在問題
一是源頭管控不到位,消防安全隱患難以根治。我市經濟發展迅速,作為__市經濟發展的領頭羊,各類企業集中建設,一些企業未取得規劃、建設部門手續直接開工建設、投入生產。一些企業消防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達不到消防審核驗收標準。有的企業先開工生產,后辦理消防手續,“先上車、后補票”現象突出,造成不同程度的消防安全隱患,整改難度較大,給消防安全工作帶來很大壓力。
二是責任意識不到位,消防安全合力沒有形成。消防工作涉及千家萬戶、各行各業。有些部門、鎮街和企業尚未樹立責任主體意識,認為消防工作僅僅是公安、消防部門的事,沒有承擔起消防工作的職責,對消防工作不重視。消防工作部門聯動、綜合治理的工作機制還不完善,管理合力沒有形成,導致違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法不治眾。有的企業、商場老板輕安全、重效益,消防投入不足,隱患整改不及時、不徹底。
三是宣傳教育不到位,群眾安全防范意識淡薄。公眾防火意識普遍不強,許多市民和企業員工對最基本的消防安全常識知之甚少,自我保護意識缺乏、麻痹大意,大部分人上崗前未經必要的培訓,缺乏消防知識,違章用火、用電、用氣、用油、占用消防通道、關閉消防設施等違反操作規程的事時有發生。
四是公共建設不到位,火災救援還有薄弱環節。近年來,我市的公共消防設施建設有所加強,但欠賬仍然較多。一些老舊小區消防設施不足,消火栓缺乏,消防水源不足,影響滅火救援;有的工程在建設過程中,由于消防工程與主體工程建設不同步,導致消防配套工程脫節和滯后;有的已建成的消防設施陳舊,管理維護沒跟上,破損嚴重,年久失修,成為擺設。特別是近年來我市高層建筑、商業綜合體不斷出現,50米以__層建筑已有48棟,最高近100米,我市現有的22米登高平臺車已不能滿足救援需求,消防裝備建設急需提升。
五是監督檢查不到位,疏忽僥幸心理依然存在。市相關職能部門盡管多次開展專項整改、聯合執法工作,但一些商場、企業和小區對火災隱患整改不及時、不徹底,有的當面整改,但時間一長依舊恢復原樣,特別是存在占用消防通道、消防設施維護不到位的現象;有的內部監督檢查不正常,一味依靠相關職能部門的檢查,對火災隱患不能及時發現;有的沒有配備專兼職消防人員,熟悉消防業務的人員變動后,消防管理跟不上。
三、意見和建議
1、壓實責任,進一步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消防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市政府要強化領導,加強協調,狠抓消防安全責任制的落實,督促職能部門牢固樹立“消防安全無小事”觀念,層層分解和落實責任,推進業主法律責任、管理部門監管責任、消防機關執法責任的“三落實”。強化消防責任主體意識,加大聯合執法檢查力度,齊抓共管,切實加強火災隱患的源頭控制。要建立透明的消防責任認定制度規范,健全考核獎懲機制,進一步落實責任倒查制度,加強檢查督辦,強化跟蹤問效,嚴格執法,違法必究。
2、嚴格管理,著力消除安全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消防安全設施要與城市建設同步規劃、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管理,對現有設施要管護好、用得上,發揮作用。對大型商場、工礦企業、住宅小區、醫院學校等重點單位,要強化消防管理人員崗前培訓,持證上崗,明確消防安全職責,要保證安全通道、安全出口、建筑消防設施和消防車通道暢通。消防部門要認真執行消防前置審批及工程驗收規定,依法對企業、在建商業網點和樓堂館所進行審查監督,建筑構件、建筑材料和室內裝修、裝飾材料的防火性能必須符合國家標準,建立健全消防設計、施工質量檔案,切實增強火災預防能力。
3、加強檢查,確保消防安全各項措施落實到位。對消防監督檢查要實行常態化,健全和完善監督執法運行機制,發揮專群結合、群防群治的作用,嚴格執行監督執法程序。要開展經常性專項整治活動,狠抓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對排查出的火災隱患,要通過電視、網站等媒體進行通報,督促相關單位限期整改,接受社會監督,切實消除火災隱患,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4、加大投入,進一步加強消防基礎設施建設。要把消防建設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并逐步增加對消防建設的資金投入,盡快配備50米以上的登高消防車,使消防事業與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新建廠房、商場、小區以及老舊小區改造,要按照國家消防技術規范要求進行規劃和建設,消防車通道、消防給水、消防通信等公共消防設施必須與小區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在居民住宅樓配備相關滅火救援設備。
5、強化教育,進一步提升全民消防安全意識。堅持以人為本,開展全民消防宣傳教育,廣泛組織社會、機關、企事業單位、醫院、學校等社會組織和群眾參與教育培訓,推動消防安全宣傳教育進機關、進單位、進社區、進農村、進家庭。要充分利用__電視臺、今日__、消防宣傳車、社區宣傳欄等陣地,深入開展消防法律法規、消防設施器材使用方法、防火安全基本常識、火場逃生自救等基本常識宣傳工作,積極開展創建“無火災企業、機關、社區”等活動,營造消防安全氛圍,使群眾自我保護意識和社會監督能力得以提高。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不斷深入,每年約有四五千人外來人口涌入廿里集鎮。外來人員因生產、生活而租賃房屋的數量急劇增長,不可避免地給我鎮消防安全工作帶來了諸多新情況、新問題。做好集鎮區域出租房消防安全管理及流動人口清查,落實居住出租房源頭管控,預防和減少火災事故特別是有人員傷亡的火災事故,創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基本情況
廿里鎮,東臨市綠色產業集聚區,北接衢州高鐵新城,區域面積62.58平方公里,轄21個行政村,現有人口4.4萬(常住人口有3.55萬,流動人口0.85萬),其中集鎮人口2.1萬,轄區內現有企業356家(規限上企業18家)、個體工商戶1288家,是衢南商貿集散中心。因距離衢州市中心僅10公里,緊鄰衢州市綠色產業集聚區,依托這一區位優勢,承接了大量的就業人口,流動人口比重大,同時因后溪、小湖南片區初中統一并到廿里初中,導致出租給陪子女就學的出租房增多,以上種種造成了廿里鎮居住出租房面廣量大,情況復雜,形勢嚴峻。
截止至10月10日廿里鎮共排查出租房359戶(其中“四類人員”52戶),其中335戶位于集鎮所在村,其中廿里村202戶、白馬新村85戶、佘塘頭村10戶、通衢村24戶及國有出入土地上14戶,房屋基本為6層以下自建房,這些房屋主要租用給廿里小學、初中陪子女就讀的家長,塘底齋堂、新村拆遷戶及外來務工人員等。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出租房數量多,漏管失控現象突出
根據公安部頻布的《出租房屋治安管規定》第六條規定“私有房屋出租的,出租人須持房屋所有權證或者其他合法證明、居民身份讓、戶口簿,向房屋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請登記;單位房屋出租的,出租人須持房屋所有權證、單位介紹信,到房屋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請登記,經審核符合本規定出租條件的,出租人向公安派出所簽訂治安責任保證書。”但事實上,由于集鎮區域內出租房屋相當多,很多沒有到公安派出所登記,而派出所由于警力少,上門登記數量嚴重不足,且租戶人員流動頻繁,出租房屋漏管失控現象較為突出。
(二)出租房使用情況復雜,火災隱患嚴重
廿里鎮出租房主要有以下用途:一是用作宿舍,這類出租房主要用于出租給外來務工員工,其中大多數人消防安全意識淡薄,人文素質狀況參差不齊,致使消防安全狀況十分復雜。因靠近集聚區承接了華友、曉星集團、元立等較大企業的出租用房,其中30人以上出租房5戶,以白馬新村為例,租住在白馬新村會議室樓上19人,均為承接華友沽業外包業務的員工,人員難以固定流動性大,人員消防意識淡薄,且出租人數多,一旦發生火災極易引起群死群傷;二是來料加工點眾多,集鎮區域內共有三個移民村,村婦女收益以來料加工為主。以白馬新村為例,涉及登記在冊的來料加工點8家,有些僅有一個安全出口,疏塞通道經常被物品堵塞,這些物品大部分為易燃品,一旦燃燒,逃生困難。
(三)消防設施短缺,火災隱患嚴重
據調查了解,廿里鎮出租房主要有以下這些隱患:一是大多數出租房屬于自建房,這些出租房由于使用年限長而導致房屋嚴重老化;二是大多數租房戶消防安全意識淡薄,消防知識缺乏,用火用電管理十分混亂,部分出租房屋存在集生產、儲存、生活于一體的“三合一”場所,火災隱患十分嚴重,一旦發生火災,極易發生群死群傷事故;三是規范疏散出口不能保證消防安全的需要,同時,還有一些堆放大量雜物阻塞消防通道;四是亂拉電線,線路老化嚴重,違章用電等;五是未配置相應的消防設施,有的雖然配備了簡易的消防設施,但是損毀嚴重,導致消防設施不能正常使用。
(四)租賃雙方消防安全意識淡薄
廿里鎮出租房大多數房主和承租人的消防安全意識淡薄,而且人員素質參差不齊,防控火災能力差,缺乏消防安全知識,在對出租房消防安全專項治理的過程中,發現房主和承租人消防安全意識和消防法制觀淡薄。缺乏安全用火用電常識,防火能力差,也不了解撲救初起火災的技能和基本的火場逃生技能。一些經營戶連起碼的安全用電常識都不懂,一旦發生火災,就會應缺乏自身自救的能力而成為受害者,也很容易造成群死群傷等重特大火災事故的發生。
三、對策及建議
(一)加強對出租房消防隱患排查整改工作
進一步完善消防隱患排查工作機制,把出租房消防安全整治工作與流動人口排查、農房整治“回頭看”、美麗城鎮和文明城市創建四項工作統籌推進,全面排查,不留死角、不走過場,對排查中發現的隱患,可以立即整改的督促出租業戶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按規定限期整改,并做好整改跟蹤工作,實現隱患排查治理的閉環管理。
(二)加強部門間聯合執法
充分發揮機構改革模塊化運行“統合”作用,由政府牽總,派出所負責,消防、綜合執法聯動參與,對轄區范圍內經整改仍達不到消防要求的出租屋進行集中清理,杜絕此類房屋進入出租市場,對未達消防要求,經清理仍在從事出租業務的,按照相關法律法規進行嚴厲查處,確保出租房市場的安全穩定。
(三)提升群眾消防安全意識
加強輿論宣傳,一是通過懸掛橫幅,發放消防畫冊、發送短信等宣傳工具進行防火宣傳;二是入戶宣傳,充分發揮村級網格員的作用,每家每戶對消防安全進行進門宣傳,三是通過安排部分居民參加消防安全演練,提升消防防火技能;通過上述手段,充分提升群眾的消防安全意識,將要求群眾干轉變為群眾自覺干,提升消防工作效率。
(四)建立消防安全長效監管機制
強化創新管理,結合廿里實際、立足長遠,構建廿里出租房標準化體系,規范出租房市場行為。一方面在和美、白馬等老舊小區按照規范要求,開展標準化出租房創建;另一方面依托齋堂新村安置小區規劃布局廉租房建設,力爭明年上半年投入市場;同時,以改村提升為契機,規劃建設塘底“農房集聚+物業經濟”項目,滿足廿里租賃市場需求,創建鄉村版未來社區。從源頭上解決出租房消防安全隱患,實現富民、壯村、強鎮、穩社會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