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23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國辦發明電〔20__〕16號),為便于各地、各單位及早合理安排工作,現將2023年端午節放假日期安排通知如下:
2023年6月22日至24日放假調休,共3天。6月25日(星期日)上班。
節假日期間,各地、各單位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衛、疫情防控等工作,遇有重大突發事件,要按規定及時報告并妥善處置,確保人民群眾祥和平安度過節日假期。
根據《勞動法》: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200%的工資報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端午當天3倍工資,其他兩天2倍工資。
對于大家而言每每節假日的額時候最為討厭的就是別人都在休息,自己卻在上班。這不馬上就要端午了嗎,端午節法定假日為三天,對很多上班族來說已經算是小長假,很多人希望能夠借此機會放松身心好好休息,但是有些工作性質需要端午節進行加班,這樣就必須對員工犧牲的休息時間進行補償,按照法律規定支付三倍的加班工資。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五節、天中節等,日期在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端午節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
端午節,起源于中國,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龍舟競渡形式祭祀龍祖的節日。因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端午抱石跳汨羅江自盡,后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個別地方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
(一)屈原投江
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居民為了不讓跳下汨羅江的屈原尸體被魚蝦吃掉,所以在江里投下許多用竹葉包裹的米食(粽子),并且競相劃船(賽龍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尸體。
(二)曹娥尋父尸
東漢孝女曹娥,因曹父溺江而亡,年僅十四歲的她沿江豪哭,經十七日仍不見曹父尸首,乃在五月一日投江,五日后兩尸合抱而浮起的感人事跡,鄉人群而祭之。
(三)白蛇傳
傳說白蛇白素貞,為了報答許仙的恩惠,與許仙結為夫妻的凄美的愛情故事,傳說端午節當天白蛇喝了雄黃酒,差點現出蛇形,加上法海白蛇及水淹金山寺的情節,都是膾炙人口的民間戲曲的曲目。
(四)伍子胥的忌日
傳說伍子胥助吳伐楚后,吳王闔閭逝世,皇子夫差繼位,伐越大勝,越王句踐請和,伍子胥主戰,夫差不聽,卻聽信奸臣言,賜伍子胥自殺,并于于五月五日將尸體投入江中,此后人們于端午節紀祀伍子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