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中國人民志愿軍在朝首戰之日,我們向全體共青團員、少先隊員隆重推出“致敬抗美援朝”主題云團課、隊課。歡迎觀看。下面是由小編帶來的有關“致敬抗美援朝”云團課心得體會5篇,以方便大家借鑒學習。
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美國隨即打著聯合國的旗號公然出兵干涉,并將戰火燒到了中國鴨綠江邊.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愿軍跨過鴨綠江,開赴朝鮮戰場,與朝鮮人民軍并肩作戰.10月25日,抗美援朝戰爭正式爆發.
三年的抗美援朝戰爭,中朝兩國人民取得了偉大的勝利,斃傷俘敵軍109萬多人,其中美軍39萬多人,擊落擊傷敵機12200多架.抗美援朝戰爭是年輕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美帝國主義的一次直接的軍事較量.它揭穿了美帝國主義不可戰勝的神話,維護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利益,鞏固和增強了新中國的獨立、安全和國防力量,顯示和提高了新中國的國威、軍威和世界聲望.
五十多年前,為了祖國的安危,為了民族的尊嚴,我中華兒女就是唱著這首雄壯的戰歌,毅然跨過鴨綠江,同以美帝國主義為首的侵略者進行了一場殊死較量!這是一場國力與軍力的較量,更是一場民族意志的較量!我中華兒女用他們的血肉之軀和大無畏的英勇氣概,迫使不可一世的美帝國主義終于低下了他那顆高傲的頭顱,也讓全世界都重新認識了站立起來的中國人民!終于為共和國今后的發展爭取到了五十多年的和平環境.
今天,回首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需要看到,中國人民保護自己國土的決心從未動搖,抗美援朝戰爭的必要性和正義性是不容抹殺的……
抗美援朝向全世界第一次顯示了新中國已成為維護世界和平與正義的重要力量而在朝鮮停戰以后,中國人民志愿軍又為了和平主動撤軍,至今在朝鮮沒有一兵一卒.歷史是公正的.誰在真正維護世界和平,抗美援朝戰爭就是一個證明!
今天,當朝鮮半島出現和平統一的新曙光的時候,我們紀念抗美援朝,就是期盼人為制造的悲劇早日成為過去,就是堅信正義終將勝利,英雄精神不朽.
讓我們永遠記住英雄的志愿軍戰士吧,讓我們用無限的思念永遠懷念他們吧,并寄托我們的哀思!
讓我們向所有在這場戰爭中做過貢獻的人們致以最崇高的敬禮吧!
在總結中國自1840年以來開始的追求國家解放和民族獨立的艱辛歷程時曾指出:一百多年來,世界上大大小小的幾十個帝國主義國家先后發動過侵略中國的戰爭,中國除贏得對日作戰這唯一一場民族戰爭的勝利外,其余的對外戰爭皆以簽定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而告結束。然而,即便這唯一一場勝利,也不被西方承認;因為在他們看來,日本是被美國主導的太平洋海戰和隨后投擲的原子彈制服,中國在二次大戰中所付出的巨大犧牲和發揮的重要作用因積貧積弱的往昔紀錄而不被普遍承認。正因為背負著倍受欺凌的屈辱歷史,以致擁有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國土、當時人口規模已達五億的新中國的傲然獨立并沒被看成是世界力量對比即將發生深刻變化的開端,相反,她再次被視作可輕易予以扼殺的對象。美國公然作出的全面卷入朝鮮內戰并將其第七艦隊開進臺灣海峽從而對中國形成南北夾擊的鉗形攻勢的戰略安排無疑是其蔑視中國主權和安全并企圖隨意凌辱中國的驕狂姿態的真切體現。
然而,具有超凡的軍事膽魄和洞微悉見的政治智慧的新中國統帥不僅毅然作出了出兵朝鮮的驚人決定,而且其麾下既英勇無畏又多謀善斷的將士更以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和變幻莫測的戰略戰術而使得這場力量對比極其懸殊的非對稱戰爭結出超越所有人意料的結果;能有效對抗在裝備、補給等各方面遠勝自己上百倍且訓練有素的強大美軍并最終迫使其第一次在未能取勝的停戰協定上簽字,已然奠定新生的人民共和國在新的世界格局中的大國地位。
可以認為,抗美援朝不僅重塑了一個全新的中國,同時也在世界范圍內開創了一個全新的時代;延續百年之久的中國聽任列強隨意宰割的屈辱歷史由此宣告終結,而向來被世界默默忍受的強大國家可以為所欲為的霸權體制也由此而發生根本性動搖。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世事的變遷,這場戰爭之于中國的發展與世界的和平來說,其所具有的積極影響則愈發顯得持久恒遠。很難設想,如沒有朝鮮戰爭所充分體現的中國人的勇氣和戰力,英國會心甘情愿的放棄對有東方明珠之譽的香港的控制;要知道,為了并不太知名的馬爾維納斯群島的控制權,英國不惜對阿根廷發動跨越大西洋的激烈海戰,并因贏得這場戰爭的勝利而至今仍舊將該群島的控制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毫不夸張地斷言,香港與澳門于上世紀九十年代的相繼順利回歸,在相當程度上是得益于從表面上看與其沒有直接關系的抗美援朝的潛在影響的。
“我愛親人和祖國,更愛我的榮譽!
我是一名光榮的志愿軍戰士!
冰雪啊,我決不屈服于你!
哪怕是凍死,我也要高傲的聳立在我的陣地上!”
這是一位叫宋阿毛的志愿軍烈士生前寫下的絕筆信。他是犧牲在長津湖戰場上129名戰士中的一員。他們在風雪中堅守陣地、阻擊敵軍六天六夜;他們以戰斗姿勢凍死在戰壕里,__口仍對著敵人;他們就是中國人民志愿軍偉大戰斗精神的升華——“冰雕連”!
這組讓敵軍見了也肅然起敬的冰雕群像,用血肉之軀筑起了祖國的鋼鐵長城;用堅毅與頑強凝聚起強大的中國力量,鑄就了中華民族魂。是他們用鮮血和生命證實了自己對祖國和人民的無限忠誠;用筆直的脊梁撐起了共和國,也撐起了我們今天的和平與安寧。他們就是我們心中“最可愛的人”。
這世上,從沒有天生的英雄,誰的生命都只有一次。可總有一群人,從未辜負自己的誓言。有一分熱,發一份光,把點點螢火匯聚成溫暖人間的星河;思想匯報范文把對祖國和人民的使命感、責任感薪火相傳。三尺講臺就是我的“戰場”,援疆之路就是我的新征程。秉承援疆初心,擔當肩上使命,嚴守各項紀律,努力成為我們這支“招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本溪援疆隊伍中合格的一員。援疆不僅僅是一種家國情懷,更是一種對黨和國家的忠誠,是我們駐守邊疆的一種責任與擔當。正因為我們援疆人能夠把祖國放在心頭,以祖國的利益為重,才能夠做到無怨無悔。我們矢志奮斗,淬火成鋼;縱然直面風雨,也能無畏堅強!
向“冰雕連”致敬!向中國軍人致敬!寫于“八·一”建軍節前夜
他們,戰無不勝;他們,毫不畏懼。把生命的滴滴鮮血點綴在偉大的祖國母親身上;他們,永遠把祖國放在第一位;他們,戰勝了叫做“紙老虎”的困難。
他們就是抗美援朝的志愿軍戰士們。
戰爭,永遠是殘酷的。我們的億萬同胞們,經歷了多少困難,才能贏得一點點生存的希望,和生命的曙光。
食物,對于他們來說,吃到一碗米飯。就是他們最大的奢望了。聽著曾爺爺在我們講他過去打土匪、打日軍、打美軍的故事。曾希賢爺爺作為部隊的大當家,想想當時的戰友們吃的是什么?玉米粥。玉米粥聽起來還不錯,但事實上卻是少許的玉米和熙熙攘攘的野菜。每一個人也吃不到多少。即使這樣艱苦的生活,曾希賢爺爺照樣帶領部隊的幾十名戰友英勇戰斗。來到了土匪的領地,曾希賢爺爺把戰友們分成了三排。“一排上!從東北方攻進寨里。二排上!主攻大門。三排上!來掩護所有成員。”他們毫不畏懼,沖鋒在前。最后把那些燒殺搶掠的土匪們打的落花流水,為人民立了功。
曾希賢爺爺如今85歲了。他還與我們分享了許多偉大的,感人的故事。生命垂危的戰士,在臨死的時候,都還想著任務,想著祖國。最后曾希賢爺爺還告訴我們要好好學習,爭做四有新人。我聯想到我的期中考試,對于抗美援朝的戰士們所面臨的困難。我是微不足道的,我要繼續努力。
曾爺爺還說:我們小學生是祖國的接班人,現在沒有戰爭了,但是我們要努力學習,要把自己學習中的困難當做敵人。你戰勝了困難就等于戰勝了敵人。聽了曾爺爺的話,我滿懷信心,也希望自己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我明白如今我們的幸福生活是曾爺爺他和他的戰友們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雖然現在的生活條件得到了改善,但,我們始終不會忘記你們:那些用生命來捍衛祖國的戰士們!
熒屏上的畫面,網絡上的資料,還有那銘刻的石碑——無不讓我驚訝!這樣一場戰役,這樣一場國與國之間幫助的戰役,傷亡竟有36萬余人!來自東方之都的中國血液,鋪撒在如今飛速發展、朝鮮的國土上!
驚訝之余,我也為中國自豪著。有多久,看到關于中國的字眼,都會不自覺的微笑;有多久,體味祖國千瘡百孔,會淚眼朦朧;有多久,看到中國作為禮儀之邦,在國際伸出救援之手,會心生感觸;有多久,每每見到那飄揚在世界還有那宇宙中的紅旗而驕傲、自豪?這個數字沒有界限,因為我是中國人,從出生的那一刻開始,我就履行著作為國人的義務、領略著作為國人的祖國山川美好!
這一刻,有多想贊美祖國——贊美您的博愛:在中國復蘇還沒有多久時,便站在了正義的角度,去幫助;這一刻,有多想緬懷先烈——正是因為那灑在異鄉的紅色血液,輝映著故國美好的前程!這一刻,有多想高聲說上一句——朝鮮,勿忘·勿忘中國,那個60年前為你們領土而付出的國度!
灑在朝鮮土地上的鮮血,留在祖國心中的名字。烈士們用握緊槍的雙手,守護著另一方國土。盡管,那土地上沒有我們端莊的方塊字、沒有我們熟悉的中國話,但我們仍然為它的興旺而驕傲,為它的沉寂而不平!因為,60年風霜雪雨,中國與朝鮮從未忘記!
中國,從未忘記。從未忘記冒著槍林彈雨為戰士送打糕的阿媽尼;中國,從未忘記。從未忘記那水火兩重天里,飄動的、聲勢的浩蕩!那是朝鮮人民對中國的赤誠,那是對英雄的贊歌!
朝鮮,從未忘記。不論是今天的中朝友誼,還是昨日的鮮血遍地。朝鮮,用它的旗幟輝映著東方——中國,生死兄弟!一份用幾十萬生命構筑的友誼,一篇用朝鮮新紀元換來的歷史足跡
觀看“致敬抗美援朝”云團課心得體會【5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