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抗疫精神貢獻青春力量》主題團課開課了!在這場同嚴重疫情的殊死較量中,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以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大無畏氣概,鑄就了偉大的抗疫精神: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下面是由小編帶來的有關《弘揚抗疫精神貢獻青春力量》主題團課心得體會5篇,以方便大家借鑒學習。
你是陽光,穿過陰霾,給我溫暖。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比疫情更可怕的是貪婪。有些人趁機哄抬物價、囤積居奇、以次充好,這樣趁火打劫、大發國難財的行為就像是陰霾,不僅有勃于道德法律,更令人寒心。所幸的是,貪婪戰不勝正能量,這個社會給我們更多地是感動、是患難見真情。在大喇叭里苦口婆心勸說的支部書記、挨家挨戶排查疫情的村網格管理員、默默向醫護人員支援愛心物資的無名人士……你們就像一縷縷陽光,匯聚起來形成了巨大的光與熱,溫暖了我們的心窩。
你是陽光,照進寒冬,許我花開。疫情肆虐之時,大部分人避之不及、閉門不出,可是醫護人員卻選擇了挺身而出,與疫情近距離接觸。你們每天超負荷工作,與病毒交鋒、與死神抗爭、與時間賽跑,你們是“疫”場上的“戰士”,是勇敢的“逆行者”。可是,我知道,你們也是血肉之軀,也會受到病魔侵襲,你們也有妻兒老小,你們在家人的牽掛中踏上了“逆行”之路。這個冬天,在你們的努力下,好消息頻頻傳來。你們是陽光,讓我們堅信寒冬即將過去,春天的花兒就要開了。
你是陽光,驅散黑暗,給我希望。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多次召開疫情防控工作會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 全國各個組織萬眾一心、共克時艱。各地醫護人員馳援湖北、企業日以繼夜地支援物資、相關行業爭分奪秒地建設火神山等應急醫院、基層組織全面落實聯防聯控措施,筑起抗“疫”的堅固堡壘。盡管確診病例還在攀升,但是全國空前團結就像是黑暗中的一縷陽光,給予我們磅礴的力量,照亮了我們戰勝疫情的信心與勇氣。
千百年來,中國人民以生命力的頑強、凝聚力的深厚、忍耐力的堅韌、創造力的巨大而聞名于世,中華民族也在屢經苦難中不斷奮起而凝結成偉大的中國精神、民族精神。
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穩,一個民族才能在歷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頭。五千年來,偉大的中國人民歷經重重厄難,始終昂起高貴的頭顱,坦然面對,從不向黑暗屈服,不向邪惡低頭。千千萬萬的中國人用自己的無私奉獻、自己的熱血和生命詮釋了什么是中國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在重要講話中指出,偉大抗疫精神同中華民族長期形成的特質稟賦和文化基因一脈相承,是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的傳承和發展,是中國精神的生動詮釋,豐富了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內涵。
古人云:“殷憂啟圣,多難興邦。”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艱難困苦,砥礪精神品格。災難使中國人民經受考驗,更加偉大堅強;災難使中國人民經受考驗,更加團結愛國;災難也使民族性格得到磨礪,中華民族更加堅忍不拔。正是因為中國人民經千難而前仆后繼,歷萬險而鍥而不舍,我們才能在列強侵略時頑強抗爭,在山河破碎時浴血奮戰,在一窮二白時發憤圖強,在時代發展時與時俱進,中華民族才能始終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今天,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光榮的歷史使命、宏偉的奮斗目標、復雜的國際國內環境,更加需要我們團結一致、同心同德、齊心協力、克難攻堅。
人民是黨執政的底氣,也是戰勝疫情最為磅礴的力量。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就有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必勝信心。連日來,在疫情防控戰斗中,我們看到有“不計報酬、不計生死”的凜然大義;看到醫護人員徒步七十里返回醫院的最美逆行;看到小伙到當地派出所放下500個口罩就跑、連民警也沒有追上的愛心之舉;看到各種愛心物資在醫院附近的快遞站匯聚,上面沒有收件人的名字,只有一句“給白衣天使”“請交給任何醫護人員”……中國人眾志成城、萬眾一心的意志堅不可摧,無數個守望相助、共克時艱的行動,點燃戰勝疫情的信心。
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就有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充足底氣。抗擊疫情是一場全民行動,人民群眾是這場斗爭中的主體力量。不論是奮戰在斗爭一線的專家和醫護人員,還是在交通運輸、防疫物資加工、快遞等多條戰線上堅守崗位的干部職工,還是許多放棄春節假期的基層工作者,每一個人挺身而出、盡銳出戰,為打贏奠定了堅實基礎。
當前,確診和疑似病例總數還在攀升,遠沒有到松口氣的時候。打贏這場硬仗,緊緊依靠人民,意味著要以更大力度織密聯防聯控的大網,筑牢群防群治的防線。一方面要實行網格化、地毯式管理,確保防控舉措得到切實落實、不留死角;另一方面要進一步動員社會各界、人民群眾參與到這場硬仗中來,激發干勁、凝聚力量。這樣的努力再多一點,我們就能距離打贏的目標更近一些。
敢于迎難而上,凝聚擔當力量。迎難而上的路途往往荊棘叢生、充滿坎坷,年輕干部要多一些乘風破浪的勇毅,少一些望洋興嘆的怯懦,多一些“沖鋒在前”的擔當,少一些“與我何干”的推卸,始終抱有一股以夢為馬的激情和中流擊水的勁頭,時刻保持“滿電狀態”,立足崗位職責,把工作當成追求,以敢于擔當的勇氣、鍥而不舍的定力、奮發有為的進取,勇擔當、善擔當,勇于到條件艱苦的基層、國家建設的一線、項目攻關的前沿,經受鍛煉、增長才干,真正做到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爭做“敢叫日月換新天”的排頭兵。
錘煉高尚品格,熔鑄奉獻力量。抗疫英雄在平凡崗位上的奉獻精神是我們年輕干部要參照的精神坐標,我們當從榜樣身上汲取奉獻精神,并以之為動力、以之為追求。要牢記“從善如登,從惡如崩”的道理,安于奉獻,安于本職工作,少一些私心雜念,定心定神,端正態度,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對工作和學習的思考中來。倡導社會文明新風,帶頭學雷鋒,積極參加志愿服務,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多做扶貧濟困、扶弱助殘的實事好事,以實際行動促進社會進步,在奉獻中收獲成就感、滿足感和幸福感,讓人生在奉獻中熠熠閃光。
展望未來,我國青年一代必將大有可為,也必將大有作為。這是“長江后浪推前浪”的歷史規律,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強”的青春責任。我們要堅持以“抗疫英雄”為榜樣,肩負時代賦予的重任,努力傳承新時代英雄的力量,從中萃取屬于自己的“磅礴力量”。
實踐是精神形成的沃土,磨難是精神升華的契機。在這場同嚴重疫情的殊死較量中,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以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大無畏氣概,鑄就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這種精神是中華民族長期形成的特質稟賦和文化基因的傳承,是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的發展,是中國精神時代內涵的注釋,匯集了抗擊疫情的磅礴力量,成為激勵全國上下抗擊疫情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的強大動力,書寫了可歌可泣的抗疫贊歌,積累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困難考驗了中國人民,也鍛煉了中國人民,面向未來新征程的重重考驗,我們必將更加堅定黨的領導,更加緊緊依靠人民,更加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情。我們必將發揚偉大的抗疫精神,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不斷提升國家治理能力和執政水平,聚合一切可以聚合的力量,團結一心、奮勇拼搏,向著“中國夢”的美好明天不斷闊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