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醫的學習方法與路徑,是一個需要首先探討的問題。很多朋友學習中醫之前沒有很好地思考這個問題,入門的方式五花八門,有的一頭扎進傷寒論等經典里,苦讀了數年,出口成章,大段的經文背得爛熟,臨床時,邊都摸不著,開口動手便錯,進而懷疑經典,懷疑中醫。
有的執迷于藥物學里,變成了草藥醫生,單方醫生,把個別中藥和處方視為絕密,越求越奇,以為不是深山老林里的神藥或者異人奇方就不能治病。
還有的求于易,求于道,將中醫和氣功,宗教混于一談,強詞奪理,故弄玄虛,不提也罷。
我想,這些不應該是朋友們學醫的初衷。
我雖然出生在中醫世家,卻也在醫學上走了很多彎路,對臨床療效的追求也曾經讓我倍感艱辛,回首這20多年的學醫路途,我的最大感悟就是——中醫本來是一個簡單明白,好學易用的學科,卻被有意無意的蒙上一層又一層的神秘面紗。
在這個處處追求效率的時代,還原中醫的本來面目,破除中醫迷信,節約后來者的精力和時間,就是我現在覺得最有意義的事情。唯其如此,中醫界方可吸引優秀的年輕人,才能發揚光大。
學習的方法和路徑———先從端正態度開始。
這個問題已經有很多人說過,而且各有各的道理,我要強調的是,下面這種學習方式適合有一定基礎,希望深入系統掌握中醫體系的人,也適合已經學醫幾年,或者讀完了中醫院校還一頭霧水,愿意重新鉆研的情況。
一,先宏觀后微觀。
一定要先對中醫的學術體系有一個整體的大概印象,先通過走馬觀花式的瀏覽,然后再去學習具體的知識而不是一下就陷入到各種秘方,技法當中,紛紛擾擾,一鍋漿糊。
臨床上遇到很多醫生已經號稱可以攻克絕癥了,結果自己得了感冒,還分不清是風寒還是風熱。基本的概念都是一塌糊涂,如何能夠登堂入室?
二,培養提高思辨能力,不要強調死記硬背。
中醫學讓人望而生畏的原因之一就是要背誦大量的內容,而這是否有必要呢?我的體會是中醫學里需要死記硬背的東西其實是不多的。遠遠不如法律,外語等專業。
很多內容,理解以后就會記得,而沒有理解,記來何用?當然,理解也是分層次來的,先淺后深,先一般后特殊。
中醫知識浩如煙海,人的精力時間都有限,一個醫生不可能面面俱到的學,也不可能什么病都會治,關鍵是能構建自己的學術體系,在一定的范圍內有所建樹,善莫大焉。
我記得當年背了好幾百個處方,但是臨床根本不怎么用,現在還能背的處方不會超過50個吧,也沒有臨床開不出方的情況,呵呵。
學習方劑的問題,我以后會單獨論述。總結起來一句話就是————一個臨床醫生真的不需要學那么多處方。千招會,不如一招精。一方融會可變數方,一法學透可變數法。
很多老醫生喜歡炫耀自己當年是如何過目不忘,博聞強記。先大量的背誦,以后慢慢理解,對于幼兒學醫,這個當然是有道理的。
但如果是成年人記憶力差,理解力強,就不應該這樣學。何況這些出口成章的老先生很多人臨床水平真心不怎么樣,可惜了背書受的那些罪喲。
傳統的學習方法,打雜三年,抓藥三年,抄方三年,動不動十幾年以上才可以出師。真正學醫的時間并不多,這些規矩里面,包含著對學徒勞動力的殘酷盤剝。
而我以為,一個完全沒有醫學基礎的人,中等資質,學習條件和方法合適,三年就可以達到一個比較高的水平。
這是我通過實踐得出的結論。至于執業醫師考試,我指導的幾個學生都能超分數線近一百分過關。也可以證明這一套方法對付應試教育還是同樣有效。
三,保持批判的精神學中醫。
一定在建立好自己的醫學體系以后,再去研究各家學術。
對前輩的經驗,帶著懷疑的態度學習,以臨床療效來驗證。
凡是科學的體系,一定有可以理解的邏輯,無法理解的東西,可以存疑,先放一放。
這是因為你沒有一定的基礎,無法分辨是非,輕易轉進中醫各家學術的嘴仗里,除了更糊涂,沒有別的收獲。
我常常說看一個人學醫的水平,看看他買了些什么書,可以得知___,也是這個意思。
20__年6月11日至6月12日,我有幸參加了四川省護理學會在成都舉辦的護理管理暨中醫護理技術培訓班。十分感謝領導給我這個機會,讓我在護理管理和中醫護理技術方面有了新的認識和理解。
這次培訓,由四川華西醫院護理部主任成翼娟老師、四川省人民醫院護理部主任溫賢秀老師等8位護理專家親自授課,學習了包括20__年優質護理標準解讀、質量控制新標準解讀、持續改進護理質量實現患者和護士體驗雙贏、靜脈輸液質量管理、護理安全用藥管理、中西醫結合護理在疼痛管理中的應用、多種中醫護理技術在糖尿病足防治中的應用等多方面的知識,通過此次培訓,我對護理管理的內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能夠掌握護管的工作思路、基本方法和管理手段,能合理有效的運用一切資源;此次培訓還使我對護理技術的要求更加規范明確,能夠以病人需求為導向,按照護理程序的方法,運用專業知識和技能,維護和促進病人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不斷提高護理服務水平和服務技術,讓護理質量持續改進。
兩天的培訓,使我感受到了護理前輩們對護理事業的專注、執著及無私奉獻,學習到了前輩們的專業品質、敬業精神、人文素養,同時也深深感受到了省護理學會、各位護理專家對我們的殷切期望以及我們所肩負的責任和使命。作為綿陽市中心醫院的一名護理工作者,必須要不斷學習、不斷思考、不斷前進,為進一步提升我院的護理質量作出應有的貢獻。
我是20__級電子信息班的一名學生,我學的專業是電子信息與科學技術(醫學方向),其實是喜歡學醫的,結果沒想到學的是與醫學無關的,所以希望在選修課上可以普及一些醫學方面的知識,所以選了《中醫醫學案概論》這門選修課。學習后深感醫學的博大精深,醫者的偉大。以下是我的學習心得及一些感想。
通過學習中醫學,我對它有了個初步的了解。中醫藥學有著悠久的歷史,是我國人民在生活、生產以及同疾病斗爭實踐的經驗總結。有其獨特的理論體系和豐富的內容。是我國寶貴的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我國人民的健康和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貢獻。
自古以來,行醫者十分注重道德修養,將“大醫精誠”封為圭桌,更以行動詮釋著,他們以德養性,以德修身,德藝雙馨,正因為他們畢生恪守著這樣的信念,才真正成為歷代醫學家和百姓敬仰的偉大先師。“精”為先,“誠”為輔,只有具備“精誠”著,可承大醫之名,“精”于高超的醫術,“誠”于高尚之品德。縱觀慢慢中華幾千年醫學歷史,出現了一代又一代的名醫:扁鵲濟世救人,敢于直言:華佗施人道不分貴賤:葉天士謙遜好學承先啟后重樹醫德。他們撰寫的每一篇醫案謹慎真實讓我懂得實踐真理的統一。醫者中的智者應是眾智者中的佼佼者,因為他們擔負著挽救生命和發揚中醫的雙重責任,每一篇醫案便是他們留給后人們最好的紀念品,價值是不言而喻的。
學習這門課后有一些小小的建議,希望老師可以看看。
有時候,對我們這種初學者授以長篇大論的醫學知識其實我們是吸收不了的,比如我相比之下更喜歡看一些圖片啊,實時的醫學視頻等,可以提高大家的興趣。所以建議老師可以在講課中給我們加一些相關視頻,或者相關圖片及新聞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興趣。其實在很多時候,不論是我們的這個專業還是醫學專業學生都會多少有些迷茫關于我們學習的這些知識可以用到哪兒,如何可以讓他們運用得更好,希望老師在講課時可以為我們指點一下。還有為了提高同學們的興趣,加深對中醫學的印象,老師可以在課程的初期給我們放一個有教育意義的影片引入到課程內,或者實踐教學,其實我們非醫學類專業的學生也想過把醫生癮,老師可以實際教我們如何把脈,如何辨別疾病的發生之類的,而醫學專業的學生可以提前實習。
以上是我對這門課的感想及建議。
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于印發<基層常見病多發病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實施方案>的通知》的相關精神,積極響應省、市、區衛生行政部門關于開展中醫適宜技術的推廣培訓的號召,推動中醫藥服務“進農村、進社區、進家庭”,充分發揮中醫藥適宜技術防治常見病多發病的優勢和作用,我院精心安排,周密部署,首次開展了涼州區中醫適宜技術護理培訓班,現將培訓情況總結如下:20__年5月26日,我院申請的省級繼續教育項目《中醫適宜技術護理培訓班》在我院六樓學術廳隆重開班。
此次培訓班邀請__省中醫院護理部主任__、護理部副主任__、武威市護理學會、__市人民醫院護理部主任王淑文、武威市中醫醫院__以及__區醫院等院內外中醫護理方面的專家,就中醫特色護理技術概況、護理查房、患者安全管理、小兒推拿、拔罐療法與刮痧療法、中藥的熏洗療法、濕敷療法和冬病夏治貼敷療法等中醫護理實用技術進行了講授,受到了220名年輕醫務人員的熱烈歡迎。中醫適宜技術,尤其是成熟的中醫適宜技術的推廣在醫院的各類工作中日益重要。中醫適宜技術的推廣近年來使各醫療衛生機構從中受益匪淺,發揚光大勢在必行,中醫適宜技術的合理運用解決了過去傳統中醫技術不能解決的問題,符合人民群眾對中醫中藥的健康需求。中醫藥適宜技術作為祖國醫學的寶貴財富受到主管部門的重視,也受到了醫務人員和廣大患者的歡迎。此次培訓班的開展,為我區的中醫適宜技術推廣開辟了新的局面。
一、進一步完善中醫藥服務體系,健全中醫藥服務網絡
由區衛生局組織發起的中醫適宜技術培訓班,培訓對象為區屬醫院,鄉鎮衛生院、分院,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從事臨床工作的人員。當前,中醫藥事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和挑戰,要振興中醫,實現科學、快速地發展,首先要弄清自身的優勢所在,而中醫藥適宜技術就有著十分明顯的特色優勢,讓基層醫護人員掌握中醫適宜技術,提高中醫藥服務能力,強化中醫藥服務網絡。
二、凸顯中醫藥“簡便廉驗”特色優勢,強化惠民措施
中醫藥事業發展的基礎在農村、在社區、在基層。因此,中醫適宜技術推廣工作的首步就是要做到醫療服務價格、質量、效果、態度、便捷、安全等全方位的綜合的便民惠民,也就是“簡便廉驗”。通過適宜技術培訓,學員們不僅掌握了應用推拿、按摩、拔火罐、針灸、簡便中草藥等中醫適宜技術在臨床方面的應用,而且對于全面提高學員所在農村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中醫藥專業技術水平起到很大作用。
三、推廣中醫適宜技術,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
培訓班對學員的悉心輔導,不僅使學員的技能得到提高,而且對活躍中醫的診療氣候,弘揚中醫特色,傳承中醫藥傳統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發揮了較好的社會效益,減輕了患者的負擔。此次培訓班通過對中醫特色的概念詮釋以及中醫特色護理過程中需遵守的原則,體現了中醫的整體觀念、辯證維護、獨特的中醫臨床操作技術與護理方法等特點。
同時,在農村和城市大力推廣中醫適宜技術,對進一步完善城鄉中醫藥服務體系,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與優勢,提高中醫藥服務能力,全面加強農村和城市社區的中醫藥工作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我是學中醫出身的,如果你是想進醫院,拿醫師資格證,成為一個中醫臨床醫生的話不防自考去實現,但是現在的就業形式對自考來說是不太合適的。如果你是為了興趣,并不以此作為謀生手段的話,我可以推薦幾本書你看:首先是《中醫基礎理論》這是必看的,這是基礎,是你踏入中醫殿堂的鋪墊。
必須認真的掌握。其次是《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這些是臨床基礎,也是必看的。中醫基礎血扎實了,學這些可以比較輕松,尤其是診斷。學中醫其實就像走路,一條道,分幾條岔路,等你完全掌握之后你會發現任何一條岔路都能幫你達到目的地。再次就是中醫的各個臨床應用的了如《中醫內科學》《中醫外科學》《中醫婦科學》《中醫兒科學》等等,值的一提的是《針灸學》很有用的,就算給自己保健也是不錯的。
最后如果想拓展,學習古代的中醫專著則《醫古文》要看,前人的精華太多了,如:《皇帝內經》《傷寒雜病論》《丹溪心法》《景岳全書》《脾胃論》等都可以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