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培訓活動,大大加深了兒園教師對于材料的了解、激發了其對于材料的探索熱情,相信每位教師都能發揮自己的智慧來分析、運用材料,提升幼兒的戶外游戲活動水平! 下面是小編帶來的有關幼兒園億童戶外培訓心得體會,希望大家喜歡。
更多的幼兒園戶外培訓心得體會內容請點擊下方↓↓↓
為了豐富幼兒體育活動,10月16日,錦州路幼兒園特邀億童培訓部的李老師來園為老師們做關于“區域體育活動”的專項培訓,全體教師共同參加學習,收到良好的效果。
幼兒體育活動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于增強幼兒體質、增進幼兒健康具有重要的意義?!?-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明確指出“要開展豐富多樣、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各種身體活動”。
李老師以豐富的案例為依托,從區域體育活動的價值、組織類型等方面,為老師們進行了趣味性的培訓,并重點解析了循環式區域活動的形式及如何組織。又在此基礎上,帶領老師們分組進行研討、設計循環式區域活動。從材料選取、場地布置等方面,再結合“億童戶外游戲區”材料,通過實踐操作,進一步讓老師們了解循環式區域活動。
此次培訓活動,不僅使老師在親身參與的同時獲得有關戶外游戲活動的直觀感受,更讓老師在組織幼兒活動時有了更加明確的目標和方法。億童活動材料的配備和使用,也將為我園幼兒戶外游戲開啟新的研究熱潮,使孩子們的幼兒園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幼兒園邀請了億童教育機構的崔老師在錦繡分園對全體教師進行了“運動包材料的投放和使用”的全方位培訓。
崔老師在培訓中詳細介紹和分析各種運動器械的多樣玩法,并進行實踐指導。老師們在崔老師的親自指導下,親身體驗、互動過程中獲得有關運動包材料的直觀感受。深刻體驗到“體育活動內容不一樣,形式不一樣,鍛煉到幼兒價值也不一樣的觀點”。
通過培訓活動,讓我對健康教育和運動器械都有了進一步的認識,為以后我們開展運動活動起到了很大的幫助。
本次培訓不僅提高教師的理論知識,還讓我體驗游戲的樂趣,了解運動器械的多樣化,也為我們開展戶外活動有了全新的設想和準備,獲益良多
戶外建構游戲活動是幼兒園游戲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為了進一步貫徹“游戲即學習”的教學理念,豐富幼兒的戶外游戲內容,4月16日下午,濱河第二幼兒園特邀武漢億童幼教機構戶外游戲專業培訓師——楊彬,為老師們進行了一場戶外建構游戲專題培訓。
首先楊老師對老師們進行理論知識的培訓,戶外游戲分5大類,建構類,運動類,表演類,美勞類,探究類,每類游戲都是在建構類基礎上進行的,戶外建構類游戲是其他游戲的根本。
隨后楊老師詳細的講解了戶外游戲的實施流程:發起,幼兒游戲教師觀察,總結,整理材料等,時間要求上要大于等于40分鐘,結合該園的實際情況,楊老師建議各班輪流進行建構游戲,并從材料投放、環境創設、組織步驟、游戲常規培養、教師指導策略等方面作了介紹和講解,提醒老師要做好活動前的材料、內容、分組、角色等方面的準備工作,注意在游戲過程中引導幼兒根據已有經驗、設計圖紙、探索操作。
最后指導大班幼兒進行實際建構操作,幼兒通過對各種材料的搭建,充分釋放天性,一件件稚嫩的作品產生了:城堡,停車場,游樂場……孩子們通過自己動手,實現自己搭建的需求及愿望,體驗與同伴共同搭建的快樂和成就感。針對在構建游戲中存在的問題,楊老師又對老師們進行了方法指導,老師們也更加深刻的體會到戶外建構游戲帶給幼兒的興趣和創造力,楊老師對開展戶外游戲的空間、場地、時間、注意事項等諸多問題提出了解決辦法,解決了老師們組織戶外建構游戲的困惑。
相信通過這次培訓,該園的戶外構建游戲活動將更大程度的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和創造力
9月,億童教育機構的老師對我們幼兒園在職教師做了關于億童區活動和操作材料的相關培訓,在半天的培訓中,讓我受益匪淺。
首先,老師帶我們學習了活動區的相關理論知識。對于相對枯燥、抽象的理論,蔡老師將很多互動游戲、討論活動滲入其中,使整個活動活躍有趣。我們先討論交流了自己對活動區的理解,分享了自己對活動區類型、特點的看法,然后老師再一一闡述億童教育理念下對活動區的定義,以及對活動區的分類及特點。接著,蔡老師還向大家展示了如何體驗活動區設置層次性和漸進發展、合理性和科學性、動態性,如何做好活動區創設,以及用活動案例舉例說明了區域活動的實施流程和方法。
其次,對如何做好活動區環境進行了詳細的講解,并用很多照片向我們展示了在億童教育理念指導下的活動區環境創設,可以看出,創設具有提示功能的環境,如人數提示、標示提示、操作提示,可以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還能幫助幼兒養成收拾、整理、歸納物品的好習慣。這是我們平常的活動區所缺乏的,需要努力改善的地方。
總的來說,這次的活動區培訓活動讓我對活動區的特點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以及對今后活動的設置增添了更多開闊的想法。
本次培訓資源豐富、內容合理,特別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培訓方式,讓我特別喜歡、茅塞頓開、受益匪淺。讓我想到我們幼兒園的環境創設特別能體現幼兒的自主性和操作性,尤其是我們每個班級的區角環境創設更是如此。區角活動是我園的園本特色活動之一,也是孩子們必不可少的游戲活動場所,那么在區角活動中如何進行指導、如何培養好孩子們的區角活動常規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首先要明確區角游戲活動的意義。區角活動的開展我們都很熟悉,就是在班里分別設立多個區域,一般每班設立7--8個區域,為了讓孩子們手里都有玩具可操作,比如美工區、閱讀區、數學區、科學區、益智區、表演區音樂區等等,讓孩子們自由選擇、自主游戲的一種活動方式。它既是幼兒的一種學習形式,也是教師組織教學活動的一種有效形式。它以其個別化的教育形式尊重了幼兒的個體差異,滿足了幼兒個體發展的需要,也是當前幼兒園落實《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所指出:“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兒發展進程中的個別差異”、“要珍視游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薄盀槊總€幼兒提供表現自己特長和獲得成功的機會,增強其自尊心和自信心?!钡淖钣行У拇胧?。對幼兒來說,區域活動意味著更多的自由和快樂,充滿了誘惑和刺激。
其實,一日常規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處處體現,所謂的常規,就是幼兒的一日活動中的各個環節應遵守的各項規則。區角游戲常規也就是在區角游戲中教師和孩子共同建立起來的游戲規則,可以有機地將教師的意圖滲透其中,在活動中起著組織、約束、調整幼兒行為,最大限度地保證幼兒活動權利,是保證區域活動有效開展的重要前提。
其次明確開展區角游戲活動的時間。區角活動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飯后活動”,主要是放在三餐之后進行,既讓孩子們人人有事做,又保證了孩子們的安全。但是有些時候我們是可以靈活把控區角活動的時間。比如:遇到大風、下雨等天氣,也可以有序的開展班級區角游戲活動;另外,它也是集體教育活動的補充和調整,是實施個別教育,促進幼兒個性發展的有效途徑。比如:在美工、數學等集體教學活動中,個別孩子先完成了自己的事情之后,老師就可以讓這部分孩子到區角游戲活動中自選玩具操作,既避免了孩子們的等待現象,又關注到了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整體性。因此,我們要做一個細心的老師,隨機調整自己的教育教學方法,關注到每一個孩子的表現,真正發揮區角游戲活動的作用。
然后明確區角游戲活動的常規要求。具體形象性是幼兒思維的主要特點。幼兒往往從直覺的、具體的方面去辨別是非、理解事物。區角、游戲活動中需要遵守哪些規則,該怎么做,在活動前就必須告訴幼兒,讓幼兒心中有數。因此,在游戲活動前、活動中和活動后要對幼兒的行為提出具體的、合理的、堅持一貫的要求。
最后針對要求,實施正確的教育策略和方法。由于幼兒受年齡特點的影響,他們的自覺性、自制力及堅持性都比較差。因此,教師應采用多種方法,啟發幼兒內在的積極性,加強對幼兒具體行為的指導,不斷地提出具體的要求,幫助他們克服困難,控制自己的行為,形成良好的規則意識。
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也明確指出,每個年齡班的區角、游戲活動,都是一個小小的社會縮影。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里的“規矩、方圓”就是指良好的常規和生活習慣。幼兒園的區角、游戲活動便是一個小小的社會,要想在游戲中和平共處、有所收獲,就要遵守一些必要的常規,而這些良好的行為習慣是靠從小培養的。良好游戲常規的養成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沒有整齊劃一的是非界限。在組織區角、游戲活動時,努力做到“四勤”(嘴勤、手勤、腦勤、眼勤)。更重要的是幫助孩子們逐漸形成明確、統一、靈活又具有可持續發展的規則意識,使孩子的個性和社會性相得益彰,養成使孩子終生受益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