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間是指封閉或部分封閉,進出口較為狹窄有限,未被設計為固定工作場所,自然通風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質積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間。有限空間作業是指作業人員進入有限空間實施的作業活動。下面是小編帶來的有關有限空間作業警示教育片觀后心得,希望大家喜歡
一、進入有限空間準備工作
1.作業和監護人員應充分了解潛在的危險,并且得到批準。
2.檢查和清理作業場所。存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氣體的空間應做好清洗或置換,保持穩定的通風量。
3.正確佩戴防護用品,進入積水環境要穿長靴或防水服;進行電氣作業時要做好絕緣防護,氧氣水平不足或存在有毒有害氣體時應使用呼吸器或面罩等。
4.選用合適的操作工具和照明電壓。
二、作業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1.作業人員必須有人監護,監護人員必須始終與密閉空間內的人員保持聯系。
2.定時測量有限空間內是否缺氧或有毒性和爆炸性氣體存在,根據結果采取相應對策。
3.在陰溝或下水道內作業時不能擦眼、手或口;發生外傷后應立即離開,以免感染細菌、病毒或其它有害物質。
三、異常情況處理
1.當作業場所呈現不安全狀態或有特殊氣味時,應立即離開。
2.在作業過程中發現有呼吸困難、心跳加快、嘔吐、頭暈等癥狀時,要及時呼救。
3.發現有人暈倒,監護人員應立即通知現場救護人員,采取措施使其盡快脫離現場。
4.發生人員中毒、窒息等緊急情況時,作業空間要進行強制通風、檢測氣體濃度。
5.搶救人員必須佩帶氧氣呼吸器進入,并至少留一人在外做監護和聯系工作。
四、操作規程
1.進入有限空間作業前必須辦理《有限(密閉)作業許可證》。
2.作業前30分鐘內,必須對有限空間氣體采樣分析,分析合格后辦理《危險作業申請表》,方可進入設備。分析的樣品應保留至作業結束。
3.作業中要加強定時監測,如發現情況異常應立即停止作業,撤離人員,同時取消作業許可證;作業現場經處理后,取樣分析合格,待重新開具作業許可證后,方可繼續作業。
4.遵守規程,使用適當的工具及設備。
5.重復測試,一定要在密閉空間外進行測試,從通風孔處插入檢測探槍。
6.檢測所有部位(頂部、底部、不規則形狀)。
7.檢測所有危險氣體(可燃氣、有毒氣)
8.如果檢測到危險氣體或蒸氣,則需通風和清洗,之后再次進行測試。
一:有限空間作業搶險指揮機構 二:有限空間作業搶險人員配置 三:有限空間作業搶險設備表 四:安全保證體系
五:安全事故報告程序流程圖 六:安全事故應急搶險援救程序 七:有限空間作業搶險范圍
八:有限空間作業搶險中的危害有以下特點 九:安全技術措施 十、恢復現場安全措施
十一、應急救援措施
一、有限空間作業搶險指揮機構
總指揮: _X 電話 __X 副指揮: _ 電話 ___
_X 電話__X
現場指揮:_X電話 ___ 二、有限空間作業搶險人員配置
三:有限空間作業搶險設備表
四、安全保證體系
搶險安全事故現場指揮機構: 總指揮:__ 電話 __X 副指揮:_X 電話 __X
成 員:_X 電話 __X
_X 電話__X
五、安全事故報告程序流程圖
事故發現人-->搶險現場指揮-->現場組織搶救人員-->搶險總指揮-->公司生產安全管理部門。
六:安全事故應急搶險援救程序
發現安全事故-->搶險隊搶救人員-->現場疏散、現場搶救-->傷亡人員送往最近醫院-->了解事故及傷員情況。
七、有限空間作業搶險范圍
1.1有限空間作業搶險劃分 1.熱力小室 2.熱力管線通行溝
有限空間是指存在危險有害因素(如缺氧、硫化氫、一氧化
碳、甲烷等有害氣體或粉塵中毒危險)且受到限制和約束的封閉、半封閉設備、設施及場所。 1.2有限空間作業環境分類
1.缺氧危險作業環境:是指空氣中的氧氣濃度低于18%的環境。 2.有害有毒作業環境;存在其他有害有毒氣體的環境。 1.3有限空間作業環境易導致的潛在事故 1.中毒事故。 2.缺氧窒息事故。
1.4有限空間帶熱作業環境易導致的潛在事故的范圍及后果
1.中毒事故危害范圍及后果
發生中毒事故,其危害范圍主要涉及到在有限空間作業環境中的作業人員、監護人員、援救人員;其危害后果主要會導致中毒人員昏迷……死亡(根據可能存在的危險物質)。 2.缺氧窒息事故
發生缺氧窒息事故,其危害范圍主要涉及到在有限空間作業環境中的作業人員、監護人員、援救人員;其危害后果主要會導致中毒人員昏迷……死亡(根據有限空間氧氣含量及消耗量的不同,其后果有輕有重)。 1.5作業危害分類 1.中毒
主要有一氧化碳、氰化物、苯、硫化氫……等造成急性中毒。中毒者一般會出現昏迷、驚厥、呼吸困難、休克等。引起全身各系統與組織(皮膚粘膜、呼吸、消化、循環、泌尿、血液、神經等)的損害,甚至造成中毒者死亡. 2.缺氧窒息
主要由于有限空間中空氣含氧量低,造成作業人員缺氧窒息。
八、有第一文庫網限空間作業搶險中的危害有以下特點
1.可導致死亡,屬高風險作業;
2.有限空間包含的種類比較多,搶險過程中主要涉及熱力小室和地溝;
3.有限空間作業的'一些危害難以探測;
4.可能有多種危害共同存在,如有限空間作業除了存在硫化氫危害外,還存在缺氧危害;
5.在某些條件下危害的出現具有突發性,如檢測時沒有危害,但是在作業過程中可能突然涌出大量有毒氣體。
九、安全技術措施
進入作業現場前,搶險作業人員首先要詳細了解有限空間現場情況和以往發生事故情況,有針對性地準備檢測與防護器材;進入作業現場后,作業人員首先應對有限空間進行氧氣、可燃氣體、硫化氫、一氧化碳等氣體檢測,確認安全后方可允許作業人員進入;對作業面可能存在的電、高(低)溫及危害物質進行有效隔離;通風換氣;進入有限空間時,作業人員應佩戴隔離式空氣呼吸器或攜帶氧氣報警器,佩戴過濾式空氣呼吸器。此外,作業人員還應攜帶信號良好的通訊工具,系好安全繩;生產經營單位還應在作業現場配專業監護員和應急救援人員,配備應急照明設備、救生索等。進小室施工前將小室上人孔井蓋打開通風透氣半小時,同時在小室另一個入孔安裝一臺送風機(共二臺:其中備用一臺),使小室內空氣產生對流,并將有毒氣體從另一個孔排出小室外。并對井下有毒氣體進行檢測,符合標準后作業人員方可進入小室。施焊時工作人員應佩戴販毒面具,墨鏡等勞動防護用品。井下作業人員與井上值班人員各配二臺對講機,每15分鐘或者30分鐘通一次對話,發現問題立即采取應急措施。點
焊機、氧氣乙炔氣可放在井室外面,氧氣、乙炔氣瓶相距5m以上,距明火作業不小于10m。
十、恢復現場安全措施
在恢復現場過程中往往仍存在潛在的危險,應做好以下工作: 1.辦理有限空間現場恢復審批手續。
2.先檢測,后進入,檢測方法:進入前半小時測一次:采取措施后20分鐘檢測一次,作業過程中實時監測。 3.保持出入口及緊急疏散、搶救通道暢通。
4.必須將有限空間內液體、固體沉積物及時清理和處理,,并保持足夠通風。
5.必須備好墜落保護架,安全帶、安全繩等防護用品。 6.對將進入有限空間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教育。 7.對將進入有限空間作業的人員身體檢查,有禁忌者,禁止入內作業。
8.準備必要的防火器材(消防器材) 9.嚴格執行安全技術規程。
10.安排訓練有素的專職人員進行空間氣體檢測,并作好詳細記錄。
11.安全監護人不能少于2人。
十一、應急救援措施
1.現場應急指揮負責人和應急人員首先對事故情況進行初始評估。根據觀察到的情況,初步分析事故的范圍和擴展的潛在可
能性。
2.使用檢測儀器對有限空間有毒有害氣體的濃度和氧氣的含量進行檢測。也可采用動物(如白鴿、白鼠、兔子等)試驗方法和其他簡易快速檢測方法作輔助檢測。
3.根據測定結果采取加強通風換氣等相應的措施,在有限空間的空氣質量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進入。
4.救援人員要穿戴好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呼吸機、工作服、工作帽、手套、工作鞋、安全繩等),系好安全帶,以防止搶險救援人員受到傷害。
5.在有限空間內作業用的照明燈應使用12V以下安全行燈,照明電源的線要使用絕緣性能好的軟導線。
6.發現有限空間有受傷人員,用安全帶系好被搶救者兩腿根及上體妥善提升患者脫離高危險區域,避免影響其呼吸或觸及受傷部位。
7.救援過程中,有限空間內人員與外面監護人員應保持通訊聯絡暢通并確定好聯絡信號,在搶險人員撤離前,監護人員不得離開監護崗位。
8.救出傷員對傷員進行現場救急,并及時將傷員轉送醫院。 1).由呼吸道中毒時,應迅速離開現場,到新鮮空氣流通的地方。
2).視情況對窒息者輸氧,或進行人工呼吸等,必要時嚴重者速交醫生處理。(打120電話)。
3).佩戴呼吸器者,一旦感到呼吸不適時,迅速撤離現場,呼吸新鮮空氣,同時檢查呼吸器問題及時更換合格呼吸器。
為認真貫徹市應急局關于開展工貿企業有限空間作業專項整治工作的要求,有效防范和遏制工貿行業有限空間企業安全生產事故,按照標本兼治、持續發力的原則,現結合我局工作實際,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今年來,我縣認真貫徹落實《有限空間安全作業五條規定》(國家安監總局令第69號)精神,認真組織開展了工貿企業有限空間安全生產專項整治,排查消除了一大批安全隱患,有限空間作業安全專項整治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二、強化教育培訓
為確保工作取得實效,縣局把對企業安全教育培訓工作作為此次專項工作的先導,通過發放宣傳資料、模擬考試試卷等方式開展安全教育培訓工作,并聘請安全服務公司專家對相關企業一線作業人員進行現場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的安全能力和操作水平。6月29日下午,縣局組織榮祺食品有限公司開展有限空間作業事故實戰演練,并邀請市局領導、相關企業負責人現場觀摩,此次實戰演練,進一步提升了我縣有限空間作業應急救援作戰能力。
三、強執法防事故
為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監管執法工作,根據市局“強執法防事故”方針,為堅決防范和遏制安全事故的發生,我局針對有限空間作業企業進行了專項安全檢查,對現場發現的隱患,責令企業在規定的時間內整改完畢。今年來,專項整治共出動執法人員48人次,下達執法文書30余份,責令限期整改企業14家。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局將進一步開展有限空間專項治理工作,加強宣傳教育,完善規章制度,加大監管執法,強化措施落實,切實預防和減少危害,以對從業人員高度負責精神,認真抓好全縣有限空間工作。
(一)繼續持續深入開展有限空間作業治理專項行動,鞏固治理成果,加大執法及宣傳力度,始終保持嚴打的高壓態勢。以專項行動為抓手,促進專項治理行動及時有序開展。
(二)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充分利用各種媒體,采取多種宣傳形式,繼續在全縣廣泛深入地宣傳有限空間作業相關知識。
(三)督促企業落實有限空間作業要求,對危害嚴重、安全生產隱患大、不能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和生命的違法企業,堅決依法查處。
一、總則
(一)為了確保進入有限空間人員的人身安全和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二)項目部負責對本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二、管理內容
(一)進入有限空間作業,必須填寫《有限空間作業記錄表》,辦理程序如下:
1、進入有限空間作業的施工單位提出申請,由所在項目的工程部負責辦理《有限空間作業記錄表》。
2、落實進入有限空間的安全防護措施,確認安全措施和有限空間內氧氣、可燃氣體、有毒有害氣體濃度的檢驗結果。
3、指派監護人員,監護人員與作業部門共同檢查監護措施、防護設施及應急報警、通訊、營救等設施,確認合格后簽字認可。
4、工程部負責人在對上述內容全面復查無誤,報項目經理審批后,方可進入作業。
(二)進入有限空間作業的綜合安全技術措施
1、作業前,應指定專人對監護人和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包括有限空間作業的結構和相關介質等方面的知識,作業中可能遇到的意外和處理、救護方法等。
2、切實做好有限空間的工藝處理,所有與作業點相連的管道、閥門必須加盲板斷開,并對設備進行吹掃、蒸煮、置換,不得以關閉閥門或水封來代替盲板,盲板應掛標志牌。
有攪拌器等轉動部件的有限空間內作業,電源的有效切斷可采取取下電源保險絲或將電源開關拉下后上鎖等措施,并加警示牌,設專人監護。
4、進入有限空間作業前30分鐘應取樣,嚴格控制可燃氣體、有毒氣體濃度及含氧量在安全指標范圍內,分析合格后才允許進入設備內作業。有毒有害氣體含量不得超過GBZ1-20_設計衛生標準規定的最高容許濃度,氧含量應為19。5%以上。如在設備內作業時間長,至少每隔2小時分析一次,如發現超標,應立即停止作業,迅速撤出人員。
5、取樣分析要有代表性、全面性,有限空間容積較大時要對上、中、下各部位取樣分析。
6、進入有限空間作業,必須遵守動火、臨時用電、高處作業等有關安全規定,《有限空間作業記錄表》不能代替上述各作業票,所涉及的其他作業要按有關規定執行。
7、有限空間作業出入口內外不得有障礙物,應保證其暢通無阻,以便人員出入和搶救疏散。
8、進入有限空間作業一般不得使用卷揚機、吊車等運送作業人員,特殊情況需報經公司批準。
9、進入有限空間作業應有足夠的照明,設備內照明電壓應不大于36V。在潮濕或狹小容器內作業應小于12V,所有燈具及電動工具必須符合防潮、防爆等安全要求。
10、作業現場要配備一定數量符合規定的應急救護器具和滅火器材。
11、作業人員進入有限空間前,應首先擬定和掌握緊急情況時的外出路線、方法,有限空間內人員應安排輪換作業或休息。
12、有限空間作業可采用自然通風,必要時可再采取強制通風的方法(嚴禁向有限空間內通氧氣或富氧空氣)。
13、對隨時產生有害氣體或進行內防腐作業的場所應采取可靠措施,作業人員要佩戴安全可靠的防護面具,由安全人員親自監護,并進行定時監測。
14、發生中毒、窒息的緊急情況時,搶救人員必須佩帶氧氣呼吸器進入作業空間,并至少留一人在外做監護和聯絡工作。
15、在檢修作業條件發生變化,并有可能危及作業人員安全時,必須立即撤出;若需要繼續作業,必須重新辦理進入設備內作業審批手續。
16、作業完工后,經檢修人、監護人與車間負責人共同檢查設備內部,確認設備內無人員和工具、雜物后,方可封閉設備孔。
(三)進入有限空間前應做一次全面檢查,凡是取樣分析不合格、無安全措施、安全措施未全面落實和工具行燈等不符合規定要求的,均不準進入內部作業。
(四)進入有限空間內進行檢修作業,應打開設備的所有手孔、人孔、風門、煙門,保持設備內空氣流通,必要時可向設備內通風;對于通風不良、容積較小的設備,作業人員要進行間歇作業,不準強行連續作業。
(五)進入罐、容器、塔、井內作業時,應按作業點的高度或深度搭設安全梯或配備救護繩索為應急救離使用,在作業中嚴禁向外投擲材料,以保證作業安全。
(六)進入含有有毒有害物質的有限空間內作業時,要按要求戴好個人防護用具。
(七)進入有限空間內作業的人員應清理衣兜,禁止攜帶與作業無關的物品,所帶入的工具、配件等必須登記清楚,作業結束后應一一清點,防止遺留在設備內部。
(八)在清理設備容器內的可燃物料殘渣、沉淀物時,必須使用不產生火花的工具,嚴禁使用鐵器敲擊碰撞且不準穿戴化纖織物。
(九)作業中斷時間在150分鐘以上或作業條件發生改變,需繼續進入內部作業時,應重新辦理作業票,作業者要嚴格按照作業票規定的時間進入內部作業。
(十)作業完成后,作業人員和現場監護人員必須共同對設備容器內外進行檢查,雙方確認無誤,且均在作業票上簽字后,方可封閉人孔。
(設備維護部電氣班 朱文徽)在公司組織安排下,我參加了受限空間特種作業培訓,通過這次培訓,我的安全意識有了新的提高,尤其是我觀看了安全事故教育片和學習了幾起安全事故后,現場的場景觸動了我的心,一幅幅畫面映入眼簾,內心此起彼伏,感受到生命的珍貴和安全的重要性。
安全事故給我們帶來的傷害是刻骨銘心的,對于事故我們不能好了傷疤忘了疼,無論自己的還是別人的事故都要汲取教訓,要避免在一個坎上絆倒兩次,事故教訓就是預防針,避免事故最重要的就是預防,預防最重要的就是安全措施,安全措施最重要的就是落實,落實最重要的就是我們自己。把自己的生命寄托在別人身上是不明智的,要時刻清醒認識到,我們可能隨時處于危險之中,如果能做到吸取別人的事故教訓,避免自己發生事故,這就是安全意識最高境界。安全生產前提是遵章守法,切實做到安全生產,從每一天工作做起,從一點一滴開始,職工在生產第一線,現場環境復雜,有時存在不確定因素,這就要求我們在工作和處理問題時,時刻保持冷靜頭腦,并不斷提高自身業務技能,能以不變應萬變,防范各種突發情況,每位職工都要有危機意識,事故時時會對思想麻痹者處罰,切莫讓一時的疏忽成為終生的遺憾!
在這次培訓中發現,受限空間作業多為群死群傷,一位知名跨過化工公司曾做過統計,受限空間作業事故中死亡人員50%是救援人員,因為救援不當造成傷亡擴大。這更讓我感到惋惜,就因為救援不當,就因為缺少救援知識,造成不可挽救的生命財產損失。這使我認識到班組安全管理是安全生產的重要保證,但凡涉及受限空間作業,必須嚴格執行有限空間安全作業的五條規定,避免不安全事故的發生,而造成不可挽回的生命財產損失。工作中,我們首先仔細分析危害辨識,再次對危險源實施隔離、清洗和置換,最后做到先檢測,后作業,在作業中要多留心作業人員情況,隨時掌握作業人員的情緒和行為變化情況,發現有波動者,必須采取不同方式加以疏導和解決。避免事故的發生,只有這樣,班組這個集體才會有活力,長期安全才有保障。
最后我認為:安全靠人。人必須有一定的安全素質,即道德修養,責任心,崗位技能和健康的身體,安全靠制度,必須用科學的制度來規范員工的行為,安全靠健全獎罰機制,逐級落實安全責任,實行重獎重罰,安全靠管理建立健全管理體系,重視過程控制,實行規范化,最終達到穩產,順產,安全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