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于明火,防范勝于救災,職責重于泰山”這是我們應當恪守的信念。要確保安全,首先必須強化人的安全意識。
它是我們電力安全生產的高壓線,是我們工作行為的準則線,是我們思想意識的警戒線,是我們生命安全的保障線。這四條線貫穿一個主題,就是“關愛生命、關注安全”的管理理念,是安全文化的補充,是對每個人安全行為的約束生產必須安全,安全促進生產。然而,在我們現實生活中,一些員工在安全問題上,總想體現出自我的“小聰明”,憑經驗辦事,為自我一次次地違業沒出問題而慶幸,甚至還有人不惜以自我的親身體會向別人傳授“經驗”。這樣做,最終為安全埋下了“定時炸彈”,一旦爆炸,后果難以想象,損失無法彌補。作為一名電力企業的員工,僅有用腳踏實地、求真務實的作風和一步一個腳印的態度扎實工作,才能有效地確保安全生產。
安全生產——關鍵在落實。安全生產不是口頭上的承諾,也不是書本上的幾段大話,而是一種踏實的工作態度,是我們實際工作中的每一個行動、每一句話,是我們為企業、為自我、為他人負責的一種永久性地表現。企業員工的執行力,直接關系著措施的落實、目標的實現。安全生產管理更要講執行力,對我們電力企業來說,安全生產是第一位的、必須常抓不懈。要保證安全生產,必須在管理上下功夫、提高安全保障的“執行力”。所以,要求我們每個人都要從細節做起,重視每個環節鏈,做到每個環節都執行到位。規章制度不僅僅要讓人看,讓人記,更要照著去做是對職工生命的關懷。違章與事故、與生命都是緊密相連的,一個小小的違章,很可能就斷送了自我的生命。安全生產工作如履薄冰,來不得半點疏忽和麻痹。關愛生命,就要先從遵章開始,關愛生命,就應認真學習、扎扎實實的落實十大禁令。
安全生產無小事,我們要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提高安全意識、規范不安全行為、杜絕各種習慣性違章,消除不安全隱患,努力做好安全生產工作。
電力生產是復雜的系統工程,一般而言,電力生產事故主要分為:“天災”、“人禍”和設備質量問題三大類。“天災”如雷電、暴風雨、地震等外力破壞,這些是不可抗拒的外力因素,是突發性的。“人禍”就是由人員違法、違規、違章等原因造成的,主要表現形式有3種:(1) 明知故犯,明知不符合規章要求,但圖一時方便或抱有僥幸心理的習慣性違章;(2) 對法規制度似懂非懂,知其一,不知其二,工作中又恰好在其二中發生了問題;(3) 對法規制度不懂裝懂,稀里糊涂,發生了事故才恍然大悟,后悔莫及。設備質量問題是由于制造、維護、檢修等不到位所導致,有其隱蔽性。
可以肯定地說,所有事故的發生都不是工作人員的主觀愿望。但從大量的事故分析來看,由“人禍”所造成的事故占相當大的比例,據不完全統計所占比例高達到80%以上,從業人員既是事故的制造者又是事故的受害者。因此,“我要安全”、“我想安全”也就僅僅是個良好的主觀愿望,要真正取得確保電力生產安全的客觀效果,就必須做到“我會安全”。
勿庸置疑,經過長期的生產實踐和血的教訓,形成了一套保證電力生產安全的規章制度。但是電力生產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從事生產的人又是這個過程是否安全的決定因素。而每個人的認識水平、接收能力、工作態度、經驗積累等差異,要把保證電力生產安全的規章規定變為每一個從事電力生產的職工的自覺行動,解決好“我會安全”的問題,是電力生產安全管理者與生產者面臨的長期而艱巨的任務。筆者認為:
(1)要為我而學,掌握充分的安全知識和應會的安全技能。安全既是電力生產本身的需要,更是從事生產的職工生存的需要。《安規》等規章制度是電力生產實踐的總結,它既反映了電力生產安全的客觀規律,又是對從事生產的人的法定要求和行為規范,確切地說,是生產者生命的“護身符”。因此,每一個從事電力生產的人員,都應明白學習安全知識和安全技能,既是企業的需要,更是自我的需要。
(2)要因人施教,建立健康的安全心智模式。近幾年來,雖然職工隊伍的整體素質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水平仍是參差不齊,不同職工的文化水平、生產技能和執行各項制度的自覺性也不同,要用正確的方法進行引導,鼓勵職工學習,使每位生產者從思維方式與思維習慣上,能辯證地分析和處理安全與其他各種情況的關系,能較好進行自我心理調節,從而有穩定的安全思維慣性和自覺規范的安全工作行為,做到事事會安全。
(3)要及時糾偏,建立良好的安全保證環境。電力生產存在潛在的不安全因素是正常的,關鍵是要正視問題和善于做到“見于未蔭,禁于未發”。發生了事故要查找原因,不要“摔了跤總怪路不平”。把別人的事故當作自己的教訓來接受,把小問題當著大問題來解決;把帶有傾向性和危害性的現象消滅在萌芽狀態。
“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轉變需要漫長的過程,而“我要安全”到“我會安全”更需要一個漫長而漸進的過程。愿我們在“安全”這個永恒主旋律下,人人講安全,人人想安全,人人會安全,使我們的企業興旺發達,家庭美滿幸福。
眾所周知,在傳統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始終貫穿著“三不放過”的原則,經過一段時期的運行之后,體會到追究事故責任者的責任不夠明確。因此,現在又將“三不放過”改為了“四不放過”,加大了發生事故后的處理力度。這不失為一種“前事不忘,后事之師”的好做法,有新意。
但生產安全事故一旦發生,將會帶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和不可挽回的經濟損失,即使再加多幾個“不放過”也為時晚矣。新出臺的《安全生產法》則體現了在安全生產管理上要強化“超前意識”、“預防為主”的理念,進一步明確了只有有效地預防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才能使安全管理工作達到最高的境界。
安全管理工作的“超前意識”,強調把安全工作的重點從事后處理轉移到事前監督上來。要建立完善的事前監督管理體系,在貫徹“安全第一”工作中必須遵循“預防為主”的原則和“防范勝于救災”的內涵。同時,也要形成建立積極向上的“安全文化”氛圍,這是安全管理工作事前監督體系的重要環節。“安全文化”追求的是一種各級領導干部身體力行現出來的安全管理理念,從而促使所有人員表現出較高的重視安全工作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并將安全生產工作放在自己的職業價值中去,從而使各項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成為自己工作的行動指南。把生產過程中發生事故的可能性消滅在萌芽狀態。
隱患險于明火,防范勝于救災,責任重于泰山”這是我們應該恪守的信念。要確保安全,首先必須強化人的安全意識。
我覺得條條都是治理安全違章的重點目的不是整治人,而是為了保障我們每位作業人員生命財產的安全,是我們建筑安裝安全生產的高壓線,是我們工作行為的準則線,是我們思想意識的警戒線,是我們生命安全的保障線。這四條線貫穿一個主題,就是“關愛生命、關注安全”的管理理念,是安全文化的補充,是對每個人安全行為的約束
生產必須安全,安全促進生產。然而,在我們現實生活中,一些員工在安全問題上,總想體現出自己的“小聰明”,憑經驗辦事,為自己一次次地違章作業沒出問題而慶幸,甚至還有人不惜以自己的親身體會向別人傳授“經驗”。這樣做,最終為安全埋下了“定時炸彈”,一旦爆炸,后果難以想象,損失無法彌補。作為一名建筑安裝施工企業的員工,只有用腳踏實地、求真務實的作風和一步一個腳印的態度扎實工作,才能有效地確保安全生,安全生產——關鍵在落實。安全生產不是口頭上的承諾,也不是書本上的幾段大話,而是一種踏實的工作態度,是我們實際工作中的每一個行動、每一句話,是我們為企業、為自己、為他人負責的一種永久性地表現。企業員工的執行力,直接關系著措施的落實、目標的實現。安全生產管理更要講執行力,對我們建筑安裝企業來說,安全生產是第一位的、必須常抓不懈。要保證安全生產,必須在管理上下功夫、提高安全保障的“執行力”。因此,要求我們每個人都要從細節做起,重視每個環節鏈,做到每個環節都執行到位。規章制度不僅要讓人看,讓人記,更要照著去做是對職工生命的關懷。違章與事故、與生命都是緊密相連的,一個小小的違章,很可能就斷送了自己的生命。安全生產工作如履薄冰,來不得半點疏忽和麻痹。關愛生命,就要先從遵章開始,關愛生命,就應認真學習、扎扎實實的落實十大禁令。
安全生產無小事,我們要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提高安全意識、規范不安全行為、杜絕各種習慣性違章,消除不安全隱患,努力做好安全生產工作。隱患險于明火,防范勝于救災,責任重于泰山”這是我們應該恪守的信念。要確保安全,首先必須強化人的安全意識。
我覺得條條都是治理安全違章的重點目的不是整治人,而是為了保障我們每位作業人員生命財產的安全,是我們建筑安裝安全生產的高壓線,是我們工作行為的準則線,是我們思想意識的警戒線,是我們生命安全的保障線。這四條線貫穿一個主題,就是“關愛生命、關注安全”的管理理念,是安全文化的補充,是對每個人安全行為的約束
生產必須安全,安全促進生產。然而,在我們現實生活中,一些員工在安全問題上,總想體現出自己的“小聰明”,憑經驗辦事,為自己一次次地違章作業沒出問題而慶幸,甚至還有人不惜以自己的親身體會向別人傳授“經驗”。這樣做,最終為安全埋下了“定時炸彈”,一旦爆炸,后果難以想象,損失無法彌補。作為一名建筑安裝施工企業的員工,只有用腳踏實地、求真務實的作風和一步一個腳印的態度扎實工作,才能有效地確保安全生,安全生產——關鍵在落實。安全生產不是口頭上的承諾,也不是書本上的幾段大話,而是一種踏實的工作態度,是我們實際工作中的每一個行動、每一句話,是我們為企業、為自己、為他人負責的一種永久性地表現。企業員工的執行力,直接關系著措施的落實、目標的實現。安全生產管理更要講執行力,對我們建筑安裝企業來說,安全生產是第一位的、必須常抓不懈。要保證安全生產,必須在管理上下功夫、提高安全保障的“執行力”。因此,要求我們每個人都要從細節做起,重視每個環節鏈,做到每個環節都執行到位。規章制度不僅要讓人看,讓人記,更要照著去做是對職工生命的關懷。違章與事故、與生命都是緊密相連的,一個小小的違章,很可能就斷送了自己的生命。安全生產工作如履薄冰,來不得半點疏忽和麻痹。關愛生命,就要先從遵章開始,關愛生命,就應認真學習、扎扎實實的落實十大禁令。
安全生產無小事,我們要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提高安全意識、規范不安全行為、杜絕各種習慣性違章,消除不安全隱患,努力做好安全生產工作。
一直以來,安全教育是我們工作地重中之重,幼兒日常生活中的每個環節我們都要從細節入手。 幼兒入園時我們要做好晨檢工作,現在正處于甲流的關鍵時期,我們要做到對孩子一日兩測的工作,如有情況馬上與校領導匯報并接同時要與家長取得聯系。在每天的晨間談話中強化安全教育工作,戶外活動時我們要組織好孩子有序的進行,關注到每一位孩子的舉動,孩子戶外活動結束后或如廁后進入教室老師要及時清點人數,孩子午睡時我們要隨時關注孩子的睡姿以及孩子的被子是否蓋好,如孩子有什么不良反應我們應該馬上與家長取得聯系,離園活動前十分鐘要檢查孩子臉上是否有傷痕以及衣服是否整潔、褲子是否有尿濕的現象,孩子離園時我們要與各個接送老師、司機以及站點維護人員做好交接手續。
在日常教學中開展安全教育活動。我們可以采取生動有趣的教學形式,如故事、兒歌等對幼兒實施安全教育。在故事《橡皮膏小熊》中,我們利用淺顯易懂的方式,教育幼兒懂得一些器械的正確玩法,知道運動時要注意安全。把安全教育滲透在一日活動的個環節中。安全教育不僅要在集體活動中集中進行,還在日常生活中隨機進行,應滲透在幼兒的一日活動中。如:如廁洗手時要小心、慢走;排隊時要按秩序進行,不擁擠;游戲時不隨便離開老師的身邊等。為幼兒創設安全良好的生活環境。無論在什么時候,安全工作一直是我們工作的基本點,沒有安全,其他什么都免談,于是,我們老師就要將工作做到最細微處。如:有個別孩子會將細小物放入嘴里弄著玩,我們就為孩子選擇一些較大的操作材料,避免孩子將異物塞入耳鼻口內等。
孩子的安全教育應該時時抓、刻刻抓,學期才剛剛開始,我們要時刻緊繃安全這根弦,注重日常教育教學中的安全教育,讓孩子們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樹立牢固的安全意識,促進幼兒健康和諧地發展。
歲末年初,當前正值安全生產工作關鍵時期。為全力保障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今天下午,南湖區召開安全生產工作會議,傳達了12月6日召開的全國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緊急視頻會議和全省安全生產工作會議精神,并就近期安全生產工作作出全面安排部署。副區長俞益東主持會議,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徐明良參加會議并對下一步工作作強調。
會上,區交通大會戰辦公室及區安委辦相關負責人分別就當前道路交通安全形勢和當前安全生產形勢作出分析。今年以來,全區生產安全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同比均下降45.5%,未發生較大及以上生產安全事故。
安全生產關乎著生命,是落實以人為本、以人民為中心的重要工作,更是一項政治工作。會議指出:
各級部門應充分認識到做好歲末年初安全生產工作的極端重要性,超前研判分析歲末年初可能出現的各種安全風險,制定采取針對性的管控措施。
同時,各主體、各部門要按照“誰主管、誰負責”和屬地監管的原則,組織力量集中對重點行業和領域、重點單位和部位進行檢查,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
各行業主管部門在落實安全生產責任的同時,也要加強部門協同,按照“適當歸類、整合力量”的原則,根據行業、領域類別,建立聯合協作機制,實行場所同檢查、問題同整治,實現執法資源高效利用,統籌推進安全生產工作。
徐明良要求各主體和相關部門要充分認識安全生產形勢的嚴峻性,同時做到舉一反三、汲取事故教訓,抓緊抓實當前安全生產工作,尤其是相關重點領域安全生產工作,確保歲末年初安全穩定。徐明良同時強調,安全生產綜合治理三年行動方案是指導南湖區安全生產工作三年的總綱,要進一步加強“三年行動”方案推進,確保工作落到實處,提升全區安全生產總體水平。
6月10日晚上8點,計算機系11級計1班全體同學在計算機樓101室開展了主題為“安全教育”的班會活動。此次活動目的是通過開展以“ 安全教育”為主題的安全知識教育班會,增強班內學生的安全意識,能懂會用一些基本常用到的校內外的安全知識,達到積極預防危險的發生并提高學生基本自我保護的能力。班會就大學生的日常安全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討論。
此次主題班會采用了學習十多種常用安全標志的圖片、利用貼近學生校內生活安全方面的兒歌《安全歌》進行學習、齊做安全知識的選擇題等新穎的方式。主要針對大學生的如下安全現狀:1、高校多采取的開放式管理,我們的校園內部,可能會充斥一些不良人員。“四通八達”校園交通,容易滋生一些偷盜行為等違法行為。2、大學生多是從“象牙塔”里出來,思想單純。有時容易受他人蠱惑做一些不良行為者損害自己的利益。新生入學的時候,經常有些人一賺錢為誘餌,拉學生如火,造成一些學生財產損失。3、一些學生的法制觀念淡薄,而做出的偷盜或傷害他人的行為。4、學生自己的麻痹大意、安全意識不強。造成的一些意外傷害事故。像乘坐校車發生的意外事故,過馬路發生的交通事故都是學生安全意識不強引起的。5、大學生心理沒有完全成熟,由于學業、情感引發的惡性行為。因此,我們可以看到開展“安全教育”主題班會的重要性。
個體要獲得充分的發展,安全和平的周圍環境是最基本條件。大學生安全教育課程,讓我們了解到了什么是安全及維持自身安全的要素。大學生,由于心理、身體還不是十分成熟,其對自身所處的周圍環境的一種不了解。
我國的高校大多采取的是開放性辦學,加之市場經濟對學校的侵入,容易滋生違法犯罪的不良行為。縱觀大學生的成長歷程,他們大多來自中學,其經歷比較單純,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自身利益受到侵害、或是出一些錯誤行為。當我們身邊發生一些事情的時候,采取怎樣的措施去面對問題顯得尤為重要。
學習大學生安全教育的好處是:1、使大學生充分認識到自己的所處的周圍環境,加強自我防范意識,減少危險的發生。2、隨時保持憂患意識,提供警惕,減少災害發生。3、當災害發生時可以采取正當的措施,減小傷害。4、增強安全意識,防止被騙或者被傷害,。5、正確的處理自己感情、事業上的問題,正確的看待自己。
生命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葆活力,幸福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具魅力。安全構筑了我們美好的家園,成為連接親朋好友的紐帶。通過學習《大學生安全教育教程》這門課程,我再一次深刻的休會到:在安全的問題上,來不得半點麻痹和僥幸,在安全的問題上,我們必須要防范在先、警惕在前,必須要警于思,合于規、慎于行;必須要樹立高度的安全意識,人人講安全,時時講安全,事事講安全;必須要筑起思想、行為和生命的安全長城。生命是惟一的,是寶貴的,世界因為有了生命而變的精彩!
由于在座的同學積極表現,使這次主題班會開得很有意義,很成功,希望能通過這次活動進一步增強我們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讓安全系著你、我、他;愿我們的生活每天都充滿陽光和鮮花;愿平安永遠著伴隨我們大家!
安全是保障各項工作的永恒主題,而安全隱患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就猶如我們身邊的違章現象仍是層出不窮,屢禁不止,高唱安全歌,懷膽僥幸心,不按操作規程進行作業??這些做法帶有一定的傾向性和普遍性,從而制約了安全生產。
一.教育內容:
(一) 堅持安全生產的一個方針、四個原則
1、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
2、管生產必須管安全,不安全不生產。
3、生產必須安全,不安全不生產。
4、先防護后施工,無防護不施工的原則。
5、發生事故“四不放”的原則。即事故原因查不清不放過;事故責任者和廣大群眾沒受到教育不放過;沒采取改進措施不放過;事故責任者和有關領導沒受到查處不放過
(二)做到三不傷害
1、我不傷害他人。
2、我不傷害自己。
3、我不被他人傷害。
(三)遵守如下規章制度、勞動紀律和安全注意事項
1、進入工地人員必須遵守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勞動紀律,嚴禁違章作業。
2、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帶)
3、兩米以上高處作業,必須掛好安全帶,或滿鋪架板
4、生產現場不準赤膊、赤腳或穿拖鞋、高跟鞋。
5、嚴禁酒后上崗作業。
6、特種作業人員應持證上崗。
7、不準在施工現場戲耍、打鬧或私自啟動機電設備。
8、不準在施工現場往下或往上拋擲材料、工具等物件。
9、施工現場一切安全設施裝置及安全標志牌,禁止隨意拆除或移動。
10、禁止帶小孩進入施工現場,禁止在危險區通行及停留。
11、不準亂動消防器材,不準在禁火區內動火。
12、嚴禁亂拉亂扯電線,未經同意不得使用碘鎢燈。
13、炊事員要持有健康證,經常對燃油灶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修理,防止發生事故。
14、熟悉施工環境,掌握本工種的安全技術操作規程等。
15、如有違章指揮或存在安全隱患的作業條件時,作業人員有權拒絕施工。
16、作業隊負責人及安全員要在班前對全體施工人員進行遵章守紀安全教育,并認真填寫班組安全活動日記。
17、作業隊帶班人員要在施工現場進行安全巡檢,發現問題及時處理解決,重大問題及時報告項目經理和專項安全員。
18、如發生安全事故,及時上報,搶救傷者,注意保護事故現場,按應負的責任接受處理。
(四)安全生產中常用的術語
1、五大傷害。所謂五大傷害是我們經常提到的。它是指建筑工地上最常出現的五類安全事故,分別是:高處墜落、物體打擊、觸電、機械傷害和坍塌傷害。
2、三級教育。所謂三級教育,指的是安全教育中的公司級教育、項目級教育和班組級教育。我現在給大家做的就是項目級教育。到了班組里面,各班組長還要對大家進行班組教育。
3、三違。所謂三違是指: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經律。違章指揮是指:不遵守安全生產規程、制度和安全技術措施交底或擅自更改這些條目的人。指揮那些沒有經過培訓、沒有“做工證”和沒有特種作業操作證的工人上崗作業的行為。指揮工人在安全防護設施、設備上有缺陷的條件下仍然冒險作業的;還有發現違章作業而不制止的,均為違章指揮。違章作業是指:不遵守施工現場安全制度、進入施工現圪不戴安全帽,高處作業不系安全帶和不正確使用個人防護用品;擅自動用機電設備或拆改挪動設施、設備、隨意爬腳手架等均為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是指:不遵守企業的各項勞動紀律,比如不堅守崗位,亂竄崗等行為。
4、三寶。所謂三寶是指:建筑施工防護使用的安全網、個人防護佩戴的安全帽和安全帶。堅持正確使用佩戴,可減少操作人員的傷亡事故,因此稱為“三寶”。
5、四不傷害。所謂四不傷害是指:在生產作業中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被別人傷害、不讓別人傷害他人。
6、四不放過。所謂四不放過是指:事故原因沒有查清不放過;事故責任者沒有嚴肅處理不放過;廣大職工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防范措施沒有落實不放過。
7、四口。所謂四口是指:樓梯口、電梯口(包括垃圾口)、預留洞口、通道口。有人說這些是張著的老虎嘴。多數事故就是在這“四口”發生的。
8、五臨邊。所謂的五臨邊是指:深度超過2米的槽、坑、溝的周邊;無外腳手架的屋面與樓層的周邊,分層施工的樓梯口的梯段邊;井字架、龍門架、外用電梯和腳手架與建筑物的通道和上下跑道、斜道的兩側邊;尚未安裝欄桿或欄板的陽臺、料臺、挑平臺的周邊。
二.體會:
事故不難防,重在守規章;最大禍根是失職,最大隱患是違章。只要我們真正把規章制度、操作規程當成生命之友,安全之傘,就能夠站在安全生產的主題地位上,實現安全生產。在我們日常工作中,因搶時間而忽視、忘記安全生產規程;對自己的熟練技術過分自信,心存僥幸,麻痹大意;逞強好勝,表現為膽大妄為的沖動,明知故犯;因為身體疲倦,精神松懈,注意力分散而顧不上安全生產規程等。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在平時的工作中我們要有這樣一個意識:懂得預防,懂得在事情沒有發生時做好準備,這樣才能降低事故發生的可能性。退一萬步講,如果事情真的發生了,我們也不會束手無策。人的行為都是受習慣支配的,好習慣是由日常工作中對待細微之處認真負責、追求完美的責任心培養而成的。從日常言行、點滴小事做起,逐漸具備規則意識,個人的整體素質才能提高,自然而然地做到遵守秩序少犯錯,減少事故的發生。習慣是后天養成的,但它足以成為人類潛意識中的巨大力量,良好的習慣與規則意識可以明顯提高我們的辦事效率和生活質量。如果監督或考核機制不合理,監督時有時無的話,一旦無人提醒,就會讓員工產生這樣的印象:“最近沒人對我嚷嚷,說明我干的不錯。”
無人糾偏容易造成員工各行其是。 首先,施工單位要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遵循沒有安全就沒有一切的安全生產理念,把安全生產擺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把原來忽視甚至遺忘的施工用電安全嚴肅地提到議事日程上來,統一認識,明確責任,扎實有效地落實各項措施。其次施工企業要切實加強對職工的安全生產教育知識培訓,增強職工對自我安全防范保護意識及能力,特別要嚴格執行作業人員持證上崗的制度。最后嚴格加強安全施工現場管理。
安全是永恒的主題,安全是生產的保障,有了安全才有效益,有著深刻的認識和體會。大力倡導安全文化,提高全員安全防范意識,加強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工作,營造良好的安全生產環境氛圍。
最后要感謝老師平時對我們進行的安全教育及唐建公司對我進行的三級教育。使我學到了怎么避免及應對安全事故。謝謝你們
近段時間,學校開展了學法知法活動。我通過傾聽學習,受益非淺,對依法執教 關愛學生 無私奉獻等概念的內涵有了更深層次的詮釋。下面,我就談一談學習的感想:
在學習了《義務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后,讓我更明確了,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該履行的義務和遵守的行為規范。在沒有法律約束的時候,教師的教育教學是憑職業道德 憑良心。為了取得比較好的教學成績,有的老師采取了一些過激的行為,如體罰學生等。
《教師法》對此給出了明確的界定。學校是培養教育下一代和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主要陣地,保護少年兒童健康成長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職責。對學生堅持正面教育,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必須遵循的一條重要原則。教師要面向學生,對全體學生負責,不要偏愛一部分人,歧視另一部分人。
對于優缺點 錯誤的學生,要深入了解情況,具體分析原因 滿腔熱情地做好他們的思想轉化工作。要善于發現 培養和調動后進生身上的積極因素,肯定他們的微小進步,尊重他們的自尊心,鼓勵他們的上進心,幫助他們滿懷信心的成長。
對于極個別屢教不改 錯誤性質嚴重 需要給予紀律處分的學生,也要進行耐心細致的說服教育工作,以理服人,不能采用簡單粗暴和壓服的辦法,更不得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為此教師法規定了教師體罰學生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對于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的教師,所在學校 其他教育機構或者教育行政部門,必須及時進行批評教育,幫助他們認識和改正錯誤,并視情節給予行政處分或者解聘。對于情節極為惡劣,構成犯罪的,要依照刑法的規定追究法律責任。
在學法過程中,我更進一步認識到,在教學生活中,教師要平等對待學生,關注個體差異,因材施教。特別作為一個學校班主任更應該對班級里的每一個學生多接觸,多了解,和學生們主動溝通,談談學生在生活中的困難或疑惑不解的問題。對學生能夠善于引導,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和知道是非對錯。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主動參與了過程,能比較好的完成學生德育工作的教育。
對于教師本身,一要注重自己的師德學習,二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技能。在《教師法》中,這兩點是教師的為師之本。平日里要主動多參加培訓和業務學習,多向優秀教師和老教師請教他們的經驗和優秀的教學方法,多聽一下優秀教師的課,增強自己的業務能力。
作為教師,知法是重要的權利義務,學法是重要的必修課程,守法是重要的師德內容,用法是重要的基本功架,護法是重要的基本職責。讓我們與法同行,做一名讓人民滿意的合格的人民教師。
通過事故的學習,我在為他感到惋惜和同情的同時不經在想,造成事故的原因是什么,我們該吸取什么教訓,從而避免重蹈他的覆轍呢?從本次及歷次事故來看,事故現象雖有不同,但導致事故都與當事人的主觀因素有著較大聯系:“違章、麻痹、不負責任”。此次事故主觀上即當事人安全意識淡泊,麻痹大意所致;客觀的原因諸如:工作負責人不負責、許可人許可隨意,監護不到位,危險點分析不足等等。
保證安全,首先就是要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這是保證安全的首要前提,如果我們的每一項工作都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可依的話,事故發生幾率必然會大大減小,如在一項具體工作中,工作前,認真進行危險點的分析,辦理工作票,做好安全措施,開好班前會,將各項制度履行到位,也就是把環境的不確定因素、物的不安全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造成事故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其次要提高思想意識,這是保證安全的根本。此事故中當事人的工作經驗不可謂不豐富,技術水平不可謂不高,但還是出了問題,就是因為他思想上有了松懈,才犯了這樣的低級錯誤。提高思想意識,即:開展形式多樣的安全思想教育,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把“三不傷害”確實貫徹到工作當中,變“要我安全”為“我要安全”,使安全深入人心,平時工作提高警惕。
另外,加強對規章制度及業務知識的學習,努力提高業務技能,這是安全的重要保證,《安規》、《兩票三制》這些都是保障我們工作安全順利開展的法寶,對此無論是管理者,還是我們員工自身都應自覺的認真學習,掌握。業務知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沒有它,我們工作就好比初生的孩子不會走路,難免碰壁、摔倒。為了使我們的工作更得心應手,不致于盲人摸象,我們必須不斷的學習,以適應變化更快的知識需求。
還有就是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工作中相互關心、相互幫助,人人為工作著想,為安全把關。
總之,我們應該把各自好的想法落實下去,不應只流于形式,停留在口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