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是國際護士節。今年我國的護士節主題為“致敬護士隊伍,攜手戰勝疫情”。白衣執甲,逆行出征,英勇無畏地投入疫情防控第一線,用實際行動踐行了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崇高職業精神。在這特殊日子里,讓我們向白衣天使、真正的英雄致敬!
今年年初,疫情突如其來。從正月初一開始,各地醫療隊分批馳援湖北,廣大護士沖鋒在前,勇于擔當。福建3名女護士,一到武漢就互相剪去長發;“00后”護士出發前沒敢告訴父母,直到要進入方艙醫院才發信息說,這個時候我不沖在最前面就對不起自己……一個個“逆向前行”的勇敢行動,都是白衣天使“以命相托”抗擊疫情的決心,更是她們“若有戰,召必回”的擔當。
在戰“疫”一線,護目鏡被霧水模糊、衣服被汗水濕透、臉頰上留下深深的勒痕,白衣天使不叫苦,不喊累,以“愛心、耐心、細心、責任心”對待每一位病人、做好護理工作。活潑的年輕護士在防護服上畫個“豬豬俠”,淘氣的舉動透露出幾分樂觀;巡視病房以手機照明的“提燈女神”,為患者帶去自信的“開心果”小護士,方艙醫院里輔導學生做功課的“大哥哥”……他們的每一次“出場”,如同黑夜里的明燈,用光和暖,讓生命重新點燃希望。
在這場戰疫中,醫護人員和病毒爭分奪秒,為生命筑起希望的港灣;他們遵守舍生忘死的諾言,沖向最前線與病魔激戰;他們冒著被傳染的極高風險、承擔著超負荷的工作任務,他們托舉生的希望,傳遞愛的溫暖,以大愛無疆的職業精神詮釋了救死扶傷的使命擔當,展現了新時代醫務工作者的良好形象。重癥監護室里,一位老爺爺用顫顫巍巍的手向醫生和護士敬禮;普通病房內,76歲的劉爺爺說:“我知道,你是江蘇隊的小可愛”。一個敬禮,一句暖心的話語,都是患者對護士們的肯定。
致敬新時代最可愛的人,需要深入基層一線開展調研和走訪慰問,特別是對在疫情防控一線、基層、條件艱苦地區工作的護士,有特殊困難的護士,送去關愛和溫暖,傾聽他們的意見建議,盡努力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和后顧之憂。在日常工作中,改善護士工作環境和后勤保障條件,讓護士勞逸結合,舒心、安心地開展工作,增強他們的職業榮譽感。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進入醫院、醫務站,配合護士的工作,尊重他們的勞動成果,才是對護士的致敬。
護士隊伍是我國衛生健康戰線上的中堅力量,對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增進全民健康福祉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我們當拿出實際行動,讓節日的意義貫穿每一天、每一次被護理之中,在全社會營造關心關愛護士、尊重支持護士的濃厚氛圍,激勵更多優秀醫護人才投身公共衛生領域,為社會服務,為建設健康中國貢獻力量。
“新冠疫情發生后,廣大護士義無反顧、逆行出征,白衣執甲、不負重托,英勇無畏沖向國內國外疫情防控斗爭第一線”。在國際護士節到來之際,向全國廣大護士致以節日的祝賀和誠摯的慰問,充分肯定其為打贏中國疫情防控阻擊戰、保障各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作出重要貢獻,用實際行動踐行了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崇高精神。
去時風雪,歸來花開。醫務工作者越過了冬天,在春天從戰場凱旋。國家衛健委的統計數據顯示,到湖北參加抗疫戰斗的援鄂醫療隊員達4.26萬名,其中護士2.86萬名,占了近70%;“80后”“90后”占護士總數的90%;女性護士有2.53萬名,占援鄂護士總數的近九成。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護士們用專業的護理技術配合醫生工作,執行抽血、咽拭子采樣、輸液、維護穿刺管路、監測設備、床旁透析等醫囑,完成拍背、翻身、搬運物資、24小時護理重癥患者等繁重瑣碎的工作。在護理軀體病痛的同時,他們還給患者心理支持,舒緩壓力,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為提高患者治愈率、降低病亡率付出了大量努力。“90后”“95后”年輕女護士沖鋒陷陣,用柔弱的身軀扛起了抗疫的重任,用青春和汗水在抗疫中留下不可磨滅的功績。
不久前,多名醫務工作者獲頒第二十四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大疫如大考,經受住考驗的醫務工作者,是我們心中的英雄,值得全社會的尊重和愛護。對待歸來的醫務工作者,各地在多個方面給予關愛。廣東多個城市啟動“綠色通道”,赴湖北編外醫療人員火線入編;安徽對在疫情防控中作出突出貢獻并獲得國家表彰的7名同志直接認定高一級職稱;多地授予援鄂優秀醫務工作者“五一勞動獎章”“五四獎章”等榮譽;湖北、山東、北京等地出臺政策,優先保障抗擊疫情一線醫務工作者子女升學;等等。這些傾斜和照顧政策對護士來說,意義重大。
護理工作是衛生健康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多年來,我國一直在努力培養和發展護士隊伍,2019年底,全國護士總數達到445萬人。護士的能力水平和專業素質也在不斷提升,在疫情防控中發揮出重要作用。廣大護士與醫生有效協作,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病亡率。今天,隨著老齡化加快、慢性病人數量增加,人們對護理的需求更加多元、多樣化。住院時,人們需要護士進行專業護理;居家時,老人希望護士上門指導服藥、量血壓、測血糖、輸液、進行生活護理等;一些患者去醫院看病也希望護士全程陪同。目前,一些地方著手探索開展家庭護理、上門護理服務,培訓護士更多專科護理技能,拓展身心整體護理理念,以期更加貼合人們的需求。我國長期護理保險已在多個城市開展試點,一些商業健康保險也瞄準人們的護理需求。未來,護理服務大有可為,將成為人們健康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抗擊疫情的嚴峻斗爭中,廣大醫務工作者堅韌不拔、頑強拼搏、無私奉獻,展現了醫者仁心的崇高精神,展現了新時代醫務工作者的良好形象,感動了中國,感動了世界。讓我們一起致敬“新時代最可愛的人”,給護士群體更多的關愛,營造更為寬松友好的執業環境,讓可愛可敬的護士們更好為健康中國建設添磚加瓦,為提高人民群眾的健康水平助力。
5月12日是國際護士節。今年我國的護士節主題為“致敬護士隊伍,攜手戰勝疫情”。白衣執甲,逆行出征,英勇無畏地投入疫情防控第一線,用實際行動踐行了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崇高職業精神。在這特殊日子里,讓我們向白衣天使、真正的英雄致敬!
今年年初,疫情突如其來。從正月初一開始,各地醫療隊分批馳援湖北,廣大護士沖鋒在前,勇于擔當。福建3名女護士,一到武漢就互相剪去長發;“00后”護士出發前沒敢告訴父母,直到要進入方艙醫院才發信息說,這個時候我不沖在最前面就對不起自己……一個個“逆向前行”的勇敢行動,都是白衣天使“以命相托”抗擊疫情的決心,更是她們“若有戰,召必回”的擔當。
在戰“疫”一線,護目鏡被霧水模糊、衣服被汗水濕透、臉頰上留下深深的勒痕,白衣天使不叫苦,不喊累,以“愛心、耐心、細心、責任心”對待每一位病人、做好護理工作。活潑的年輕護士在防護服上畫個“豬豬俠”,淘氣的舉動透露出幾分樂觀;巡視病房以手機照明的“提燈女神”,為患者帶去自信的“開心果”小護士,方艙醫院里輔導學生做功課的“大哥哥”……他們的每一次“出場”,如同黑夜里的明燈,用光和暖,讓生命重新點燃希望。
在這場戰疫中,醫護人員和病毒爭分奪秒,為生命筑起希望的港灣;他們遵守舍生忘死的諾言,沖向最前線與病魔激戰;他們冒著被傳染的極高風險、承擔著超負荷的工作任務,他們托舉生的希望,傳遞愛的溫暖,以大愛無疆的職業精神詮釋了救死扶傷的使命擔當,展現了新時代醫務工作者的良好形象。重癥監護室里,一位老爺爺用顫顫巍巍的手向醫生和護士敬禮;普通病房內,76歲的劉爺爺說:“我知道,你是江蘇隊的小可愛”。一個敬禮,一句暖心的話語,都是患者對護士們的肯定。
對奮戰在一線的醫務工作者給予高度的評價、熱情的贊揚,稱他們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致敬新時代最可愛的人,需要深入基層一線開展調研和走訪慰問,特別是對在疫情防控一線、基層、條件艱苦地區工作的護士,有特殊困難的護士,送去關愛和溫暖,傾聽他們的意見建議,盡努力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和后顧之憂。在日常工作中,改善護士工作環境和后勤保障條件,讓護士勞逸結合,舒心、安心地開展工作,增強他們的職業榮譽感。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進入醫院、醫務站,配合護士的工作,尊重他們的勞動成果,才是對護士的致敬。
護士隊伍是我國衛生健康戰線上的中堅力量,對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增進全民健康福祉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我們當拿出實際行動,讓節日的意義貫穿每一天、每一次被護理之中,在全社會營造關心關愛護士、尊重支持護士的濃厚氛圍,激勵更多優秀醫護人才投身公共衛生領域,為社會服務,為建設健康中國貢獻力量。
為深入發揚南丁格爾精神,展示__醫院護理隊伍良好的精神風貌和職業風范,激勵全院護士愛崗敬業、積極進取、勇于奉獻。在醫院領導的關心、支持下,__醫院舉辦了以深化“優質護理服務”為主題的5.12護士節慶祝、表彰活動,大力表彰在開展“優質護理服務”過程中取得突出成績的科室及個人。現在將此次活動總結如下:
一、總結經驗,開拓創新
在“5.12”護士節慶祝表彰大會上,醫院各位領導分別發言,向奮戰在一線的護理工作者致以親切問候,對__醫院在優質護理服務活動中取得的成果給予了充分肯定,同時亦向廣大護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期望與要求。
二、優質護理,成效顯著
在院領導的關心支持下,在全體護士的努力工作下,__醫院“優質護理服務”工作取得較大進步,截止到今年4月份,__醫院共開展了25個優質護理服務示范病區,開展率達92%,開展科室各具特色、成績顯著、亮點突出。隨著優質護理服務的進一步深化,醫院護理事業發展欣欣向榮。
在護理部的組織領導下,醫院首次創建護理文化建設園地,以豐富護理文化內涵,提升護士整體素質,拉近與患者的距離,為患者提供更為優質的照護。
三、角色互換,演繹和諧
醫院舉辦了以“假如我是一名病人”為主題的文藝演出,在此次演出活動中,表演者通過精彩的演繹,詮釋了白衣天使忠于職守、甘于辛勞、樂于奉獻的圣潔品質;展現了新時期__醫院護理隊伍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和切身為病人著想的服務理念。演出活動得到了各位領導、嘉賓的一致好評。
四、銳意進取,表彰先進
在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一年的時間里,醫院涌現出一批具有模范帶頭作用的先進科室及先進個人,為優質護理服務在醫院的全面推廣起到了帶頭作用。醫院優質護
理服務專家督導組根據優質護理相關標準及要求對開展的科室進行檢查,推選出大腸癌中心、頭頸科、干療科三個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先進病房及19名先進個人進行表彰。
這次表彰、慶祝活動的開展,為__醫院優質護理服務的深入推廣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不僅提升了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也提升了護理隊伍的整體素質;營造了積極活躍的服務氛圍,激勵著大家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活動由醫院黨總支副書記朱碧琳主持。朱碧琳副書記宣讀了《關于表彰“夯實護理感動患者”活動優秀科室的決定》,內一科、外五科、外三科、內二科、外二科獲成績優異B類科室,急診科、產房獲成績優異A類科室,李細茍副院長和彭文標院長分別為以上優秀科室頒獎。徐雙斌委員頒發護理崗位工作滿30年紀念證書,產科趙萍和供應室曾傳珍獲獎。隨后,優秀科室內一科、外五科、產房派代表作“感動服務”經驗分享。
接下來進行神圣莊嚴的授帽儀式,在南丁格爾肖像的見證下,新護士們手捧燭臺依次行禮,接受護理部主任蔡燕顏為女護士戴上潔白的燕尾帽,為男護士帶上戴上潔白的象征著團結和包容的圓帽。所有新護士右手握拳舉至耳旁,在蔡燕顏主任的領誓下,莊嚴地宣誓。
授帽儀式過后,全體與會人員共同觀看了由我院自編、自導、自演的專題微電影《期待》,該片講述的是一名急診科護士長忙于搶救病人,無法兌現與兒子共度生日的承諾。故事溫情而又讓人心酸,一些醫護人員看完后流下了動情的眼淚,感同身受。
接著,彭文標院長講話,他表示我院推行“二個一”工程中的優質服務工程離不開全體護理人員優質的護理服務,勉勵全體護理人員再接再厲,通過整體醫療來實現醫人為本,努力為患者提供更加優質、全面的服務。最后徐雙斌委員講話,他轉達了鎮黨委、政府對廣大護理工作者的感謝和節日的問候,肯定了我院近年來服務水平不斷進步,社會滿意度也不斷提高,希望廣大護理人員繼續努力,為促進我鎮衛生事業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本次活動激發了全體護理人員的榮譽感、責任感、使命感,增強了大家的凝聚力,將為我院護理工作的進一步提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當時光走進粉紅的五月,微風和煦,春暖花開,在這樣美好的季節,迎來了我們護士最美麗最值得紀念的時刻,新世紀2021年的國際護士節。5.12國際護士節是全世界護士的共同節日,是為了紀念近代護理的創始人——英國護士弗洛倫斯·南丁格爾而設立的。護士是神圣的職業,這種想法一直持續到我走出校門的那一刻也還銘記在心中。
18年前畢業于醫學院,我回到家鄉,少年懵懂,無所思量,心中的夢想,簡單而深邃的救死扶傷。接到單位面試通知,面對醫院各位領導,心情忐忑,同時又懷揣夢想。初入醫院,接受培訓;熟悉環境,銘記院章,為將來的臨床工作樹立堅定的方向。科室輪轉,大游八方;婦兒急診內外,出診保健下鄉;數不清的日夜,道不盡的滄桑;搶救病人,手術查房;白班夜班,頭暈腦脹;學術聽課,一直在路上;為病人康復感到高興,為病人離世感到哀傷。
我們的職業被人們尊稱為“白衣天使”,還在我剛剛受到醫學的啟蒙教育時,我的老師曾說,你選擇了這一行,就選擇了奉獻。假如我當時還不明白這“奉獻”二字的含義的話,那么,從我第一次進病房起,白色的燕尾帽一戴,白色的護士服一穿,我才明白這“天使”稱號的背后有多少人在無私的奉獻;從我的親身經歷中,我才真切的感到我們的工作中是多么的苦和累!打針、發藥、鋪床、輸液,在苦中感受著呵護生命的快樂;交班、接班、白天、黑夜,在累中把握著生命輪回的航舵。在醫院特有的氣味中,我們走過了清純的少女時代;從血染的傷口邊,我們走過了炙熱的青春年華;在白色蒙蒙的氛圍中,我們用一顆真誠的心來丈量無數個夜晚的漫長;在親人的期待和焦怨聲中,我們把自己奉獻給了一個個身患疾苦的病人。我們在工作中要忘卻自己作為妻子、母親、子女所肩負的責任。每天從上班的那一刻開始,我們的神經就是處于高度緊繃狀態。不僅是因為差之毫厘,謬之千里的工作性質,我們更要面對各種性格的病人、家屬的溝通。
婦產科是特殊的職業,我們的助產士迎接新生命的到來,拖起明天的太陽。我們的助產士每日穿梭在產房,認真的核對,緊張有序的進行各項工作,不分晝夜地迎接一個個新生命,產房每天都上演溫馨的一幕幕,有時忙起來一晚上能接生五六個,她們忙碌的身影詮釋崗位的堅守,世界上最美妙的聲音是寶寶出生的第一聲哭泣,我們最幸福的是見到母子平安的笑容,重任在肩,從未懈怠。
產房內發生的每件事情,對我都記憶猶新。曾有一個孕婦對于生產孩子的過程不了解,在緊張害怕引起的疼痛時,我們的助產士用導樂分娩陣痛儀緩解孕婦疼痛,我們對孕婦和家屬一對一的細心講解,耐心指導和陪伴,緩解了她的焦慮和害怕,最后孕婦順利的分娩成功。新手媽媽不會給剛出生的寶寶喂奶,我們助產士手把手地指導新手媽媽抱寶寶的姿勢、喂奶、換尿布、產后宣教等等。還有一位二胎媽媽來到醫院的時腹痛明顯,血壓很低,情況危急,因為她家庭困難,農合、準生證、低保均未帶,身上沒有帶夠錢,也沒有家屬的陪同,我們立即啟動“先住院后付費”,開通搶救綠色通道,給她輸液、抽血、產前檢查,幫其拿藥治療,最后患者手術成功,母子平安。在巡視病房的時候,發現產婦的老大,才兩周大,還沒有吃飯,就給她們買了食物,我們的值班護士還從家里把自己孩子小時候的衣服送給了她們,最后產婦及家屬出院時萬分感謝我們無微不至的照顧與關懷。
從病人來時的愁容滿面,到走時的眉開笑意,我們體現了自己的價值。從我們每天做的一件件小事中,體會到了平凡中的偉大,選擇了這一行,我無怨無悔!歲歲年年多少事,迎來送往何其多。有人算過,一個晚上,值班的護士全部走下來的路就有四五十里之多,那么,一年、十年、二十年……呢?中國有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長征之路、登極之路,我們腳下的路是否能與之媲美嗎?我想是的!因為這條路是用熱愛、執著、奉獻和犧牲刻寫著里程和路標!
唯有愛和奉獻,只有心中始終懷揣對護理職業的熱愛,并為職業奉獻的精神,才能讓我們從埋怨、責備、勞累的困難和挫折中走出來,把辛酸苦辣化為工作價值的幸福。護理職業本就是崇高的,當我們選擇護理職業的那天開始,我們就應該認識到,我們選擇的是愛與奉獻!
5月12日,是第109個“國際護士節”,不由自主想起了新冠疫情防控期間替我們負重前行的“白衣天使”,更忘不了目前仍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
舍小家為大家彰顯“醫者仁心”。新冠疫情爆發后,全國各地數以萬計的醫護人員冒著生命危險,沖在了戰“疫”一線,他們舍小家為大家,與死神賽跑,與病毒“讀秒”,他們為了人民,犧牲休息時間,選擇工作;犧牲自己團圓的幸福,選擇逆行;犧牲自己的安全,選擇面對危險。有擔使命、保安康,甘做“守護者”的張定宇、劉智明等;有守初心、感恩情,甘做“知恩者”的汶川人佘沙;有克時艱、不相忘,甘做“同行者”的劉凱。他們用自己一雙普通的腳走出鏗鏘有力的腳印,用自己的積極作為和主動行動扭轉疫情的“全局”奉獻一己之力,用自己的“負重前行”托起了患者的“歲月靜好”,用自己的“愛心”澆灌患者。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干部,要像醫護人員那樣,面對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時,敢于沖鋒在前,敢于用自己的“愛心”澆灌干群之花,干群關系越來越緊密。
用細致、耐心的態度照亮患者的“新希望”。新冠疫情期間,有的醫護人員跪地10余分鐘搶救病人;有的醫護人員制定了十幾頁的“護患溝通本”,只為破除醫患交流的語言障礙;有的醫護人員用漸凍生命與病毒賽跑……醫護人員們每次穿著防護服工作十幾個小時,每次脫下防護服都渾身濕透,每次摘下口罩、護目鏡,都滿臉勒痕。累了就席地而睡、靠柱而睡,時刻準備救人,即便患者喊出“孩子,別離我太近”,也會義無反顧地用細致、耐心的態度照亮患者的“新希望”。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干部,也應該以極大的耐心對待群眾,面對群眾的咨詢、提意見,黨員干部要耐心的聽,并細心、詳細地為群眾答疑;面對群眾的不理解、甚至是誤解,黨員干部要拿出足夠的耐心來包容,繼續做好本職工作,終有柳暗花明的一天。在為民服務的征途中,廣大黨員干部要像醫護人員對待病患那樣,拿出的耐心,用細致的態度打通干群之間的“最后一公里路”。
關鍵時刻“火線入黨”,扛起“救死扶傷”之責。越是關鍵時刻,越能錘煉黨性、叩問初心、踐行使命。在新冠疫情爆發時,有黨員干部發出“不計報酬,無論生死”,有黨員干部發出“我是黨員,我報名”“我是黨員,我先上”;在疫情關鍵時刻,無數醫護人員勇敢站出來、沖鋒在前,積極向黨組織靠攏,用汗水和熱血換取患者的生命安全與身體健康。戰“疫”路上,無數“白衣天使”用實際行動積極向黨組織靠攏,用血肉之軀為病患筑起“防護墻”,為患者帶去了“新希望”、為我們迎來了勝利的曙光,而這種高度的責任感和不畏艱險的擔當精神恰好就是共產黨人應該具備的。因此,廣大黨員干部要像醫護人員那樣,以“生命不休,奮斗不止”之態認真履職盡責,關鍵時刻沖得上去、危難關頭豁得出來。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工作、脫貧攻堅工作、鄉村振興等方面,以真抓實干的硬作風奮勇向前。
在特殊的節日里,把最真誠的敬意送給曾經為我們負重前行的“白衣天使”,同時傳承和延續醫護人員的救死扶傷精神,并從他們身上汲取高貴的精神品質,從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堅持不懈、奮勇向前!
在院領導的關心、支持下,我院舉行了“__醫院國際護士節知識競賽”,以慶祝一年一度的國際護士節。
在活動現場,醫務部主任代表醫院發表了熱度洋溢的講話,祝全院護士節日快樂,并對她們的努力工作表示感謝。門診、病房及手術室護士在王海瑩護士長的帶領下,重溫了神圣、莊嚴的護士授帽誓詞。
比賽開始后,門診護理、病房護理、手術室護理三支代表隊經過兩小時緊張、激烈地角逐,手術室護理代表隊脫穎而出,以400分的優異成績一舉奪魁,門診護理、病房護理分列二、三名。后勤部主任、醫務部主任及護士長向獲獎隊頒發獎品并向全體護士發放節日禮品。本次活動在熱烈的氣氛中結束。通過組織這次知識競賽,醫務部人員的組織協調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鍛煉,積累了經驗,同時,在組織活動過程中顯露出一些問題,需要認真總結:
一、組織活動經驗不足
本次護士節是醫務部第一次組織全院性質的活動,沒有經驗,組織過程中出現了分工模糊,責任不明的問題。雖然為了能夠考慮周全,醫務部專門組織開會,討論確定了活動計劃并進行了分工,且在組織過程的不同階段及時進行具體布置,但仍有些工作布置不明確,責任沒落實到人,使這部分工作沒有做好,影響了整個組織工作的進展,同時又無謂的加大了醫務部的工作量,醫務部忙于處理細節小事,以致對工作的整體情況把握不好。
二、對領導的要求沒有深入理解
院領導指示要通過知識競賽這種形式,激勵醫護人員的學習熱度,促進大家學習業務知識,達到提高我院醫護人員的綜合技術及服務水平的目的。但醫務部在組織題目的過程中,過于考慮活動的娛樂性,所以出題范圍增加了生活百科的題目,且所占比例比較高,約占總題量的30%。好在及時進行了調整,保證了競賽用題的質量。
三、未能集思廣義,發揮大家力量
在確定獎品的問題上,雖然也征求了部分護士的意見,了解到她們想要水杯、沐浴露、洗發水等較實用的東西,但沒有與各科室護士長共同討論確定獎品,而是在醫務部范圍內確定了獎品。在準備搶答器的問題上,醫務部向后勤部以及幾所學校詢問,得知不好找后,在組織開會時只是通報了詢問結果,沒有征求開會人員的意見,便屏棄了使用搶答器的方案。
上述不足之處,醫務部會在工作中加以克服,同時不斷提高組織能力、協調能力,為今后開展工作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