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這預示著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之后,將建立起來一個新的體系——“法治體系”。
自1997年的x大提出要在20x年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以來,我黨一直在不斷地推進法律體系的建設,時至今日這一目標已如期實現;此次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意味著中國未來要形成“法治體系”,這是一個歷史性的變化。
“法治體系”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應包含多方面內容:排在第一位的是黨的依法執政,然后是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社會共同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法治體系”的目標是實現國家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全面法治化。其意義在于充分保障公民權利、提升公共決策績效、建設和諧社會、維持國家長治久安。
這也意味著中國的法治建設的指導思想將從“國本”法律觀回歸“人本”法律觀。這一法律觀將使中國法治在價值理念上發生重大變化。
自x大以來,我國的法治工作有兩項基本成就:一是法律體系如期形成。中國僅用三十幾年時間就走過了他國三百年走過的道路,改革開放之初“無法可依”的局面已不復存在。二是人權事業全面發展,其成就可與經濟相媲美。
雖然我們取得了很多成績,但是也應當看到目前我們仍存在一些問題,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法律的實施特別是法律準確、有效、全面、統一的實施就成為法治建設新的主要矛盾。中國建設法治國家已進入攻堅時期,因此這些都是不容忽視的,也是必須要解決的。而要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要提高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能力。
法治思維是以合法性為判斷起點而以公平正義為判斷重點的一種邏輯推理方式。其包含四方面內容并要相統一:“合法性思維”,即任何行政措施的采取、任何重大決策的作出都要合乎法律;“程序思維”,要求權力必須在既定程序及法定權限內運行;“權利義務思維”,即以權利義務作為設定人與人關系及人與公共權力關系的準則;“公平正義思維”,即公權力要以追求、維護公平與正義為價值尺度。
報告重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就是要用平等的憲法原則去“反人治”“反特權”“反腐敗”。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是法治社會的基本特征。
報告強調的就是要把領導干部已習慣的行政思維、領導思維、管理思維轉變為法治思維。領導干部要成為學法、知法、守法、用法的典范。學會運用法治思維和運用法治方式應成為領導干部“依法執政”和管理社會的基本功。
中共提出到20x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要求,其中法治又有新目標:“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全面落實,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斷提高,人權得到切實尊重和保障。”
中國法治建設有三個關鍵問題:一解決黨的依法執政問題,只要黨能夠依法執政,法治國家就有保證;二是建成法治政府的問題,只要能夠依法行政,法治國家就有希望;三是司法公正問題,只有公正司法,人們才會信賴法律。
在推進依法治國的進程中要注意兩個“權威”一是法律的權威,即憲法法律至上;另一個是司法的權威,它是維護法律權威的權威。沒有后一種權威,前一種權威就樹立不起來。司法是法治的“最后一道防波堤”。
報告就此提出:“進一步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確保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
深化司法改革的關鍵,應繼續深化司法職權配置,把法治的重心建立在司法之上,黨和國家要逐步習慣通過司法實現長期執政和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將憲法賦予的司法機關獨立行使職權的原則落到實處;通過提升司法機關的政治地位和落實其憲法地位來樹立司法權威。
我校組織全體教師進行法制學習,增強了教師的法制意識,了解了一些法律常識,使我受益非淺。
從教多年,我認識到了依法從教的重要意義。身為教師,通過學習,更深刻地理解教師的權利與義務,努力做好教育教學工作的依據是不違法。教育教學法規不違法的基礎是學法、懂法到守法。針對教師就依法從教,在法律的權限內才體現什么是本職工作,即教師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何況學生呢。作為教師就應該允許學生犯錯誤,更應允許學生改正錯誤。人們常說,對學生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現在,倡導母愛式教育,對學生關愛、呵護而不溺愛,這樣用愛來教育、感化學生,因為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況且,今天的孩子是我們偉大祖國明天的接班人,現在用“體罰”或“變相體罰”的手段對待祖國的花朵,他們的身心會健康發展嗎?國家未來的接班人從小就受到這樣的摧殘,作為教師的我們于心何忍呢?
通過學習,認識上有了更大的提高,身為教師,必須真正做到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為人師表,教書育人,每位教師都應該學好用好《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在今天的法制社會里,教師若不學法、守法,依法從教,就妄為“人民教師”。
社會在不斷的進步與發展,但在當今社會里仍然充斥著各種誘惑,人的思想和觀念難免會受到金錢和利益的誘惑與腐蝕,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深知自己所從事的行業的特殊性,我們所面對的是學生,這就更需要我們能夠擺正思想,堅定信念,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通過法制學習,我不但更新了觀念,改善了思想,同時也更加了解了當前的社會形式及發展趨勢,今后在工作中將面臨更大的挑戰和考驗,只有在不斷的學習中才會進步,學習的過程也是我們成長的過程,更是使思想不斷成熟的過程。法制教育的學習應該繼續堅持下去,在學習中不斷進步,工作才會取得更好的成績!人生軌跡也才會留下更好的印記!
法律,一個有些嚴肅的詞語。常人總覺得法律是一個離自己遙遠的詞,其實,法律一直在伴隨我們生活中的任何一個舉動,一件小事上。人們時時刻在和法律打交道,無論生活,學習,還是工作中都是如此。
法律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都是神圣的,誰都是不能觸犯的,不論是學生、大人、國家的領導人,他們都必須遵守國家的法律,我們每一個人在遇到種.種危險時或其它事情時,都要用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利益不受傷害。學法用法之責任:
作為一位公民,我們應經常為自己增加法律知識,不要因為對法律的無知而走上歧途。可能會有人說你多慮了,我們是未成年人,只要不殺人放火,法律就約束不了我們。這是多么的無知啊!我想那些輕視法律的人是沒有認識到法律的重要性,有一句法律格言:“正義不僅應得到實現,而且要以人們看的見的方式家以實現。”法律就是實現正義,體現公平,正確規范人們的社會準則。當今社會人們在不斷淡化法律意識,甚至有人在討論一些傳統美德是否已經過時的問題,著不得不是我們呼喚法律來維護我們的社會秩序。
所以,我們在吸收法律知識的同時還要懂得有自制力。在面對沖突的時候,要懂得克制住自己的脾氣;在面對金錢誘-惑的時候,要懂得克制住自身的貪念。只有這樣,學習法律才有真正的意義。
我堅信法律永遠維護正義,當然就我國先階段的法律體制而言,的確存在著一些洞漏,也有一些人為了金錢為了一個“利”字背離職業道德,背離良心,鉆法律的空子。但我仍然要說我們的法律正在不斷健全和完善,我們應當毫不動搖的堅信法律的正義性并捍衛法律!
在遵守法律的同時,我們還要努力爭取自己的權利。當別人侵犯到自己的利益時,我們要拿起法律的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利益。
法律會伴隨著一個人的一生,約束著我們的行為,而我們要時時刻刻遵守法律,法規,做一名合格守法公民。為認真貫徹執行全國人大制訂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以及上級有關部門的相關文件精神,本學期我們泰山小學通過各種不同形式,多途徑,全方位地加強法制宣傳教育,不斷提高教師、學生自覺學法、懂法、守法意識及運用法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能力。把法制教育視為學校全面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抓緊、抓實、抓好.。學法培訓活動的開展,使全體教職工受到了良好的法律法規教育,收到了很好的學習效果。
在這次活動中,我們學習了《憲法》、《教育法》、《義務教育法》、《職業教育法》、《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安管理處罰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消防法》、《環境保護-法》、《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等。通過學習,使學校教師進一步提高了自己的法律意識,增強了師生的法治觀念和法律素質。我在學習中也收益非淺、感觸頗多,下面就個人學習所得談幾點體會:
一、教師要愛國守法,我們教師是教育過程中的主導力量,更應學法、知法、守法、用法,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不斷增強依法執教的意識,并把學法、知法、守法、用法的意識貫徹到自己的實際生活與教育教學工作中。
二、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身學習是師德師風建 設的重點內容。古人對教師的職責概括為:傳道、授業、解惑。這其實只指出了老師“教書育人”的職責中教書的一面,而“為人師表”則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
教師職業最大的特點是培養塑造下一代,因此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教師應重視自身的道德形象,重視教師職業的特質修養和個性魅力,要嚴格要求自己,做到以德服人,以身立教,在平凡的工作中要安貧樂教,甘于奉獻,為學生樹立起楷模的形象。
三、教師要愛崗敬業,關愛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自覺遵守法律法規,嚴格執行師德師風規范要求,有高度的事業心、責任心。堅持做到關心尊重每一個學生,用教師的愛心去化解學生的逆反心理和對抗情趣,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教師要自覺關愛學生維護學生的合法權利,不歧視學生,更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使學生在京口實小這個大家庭中健康、快樂地成長。
黨的明確提出,要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弘揚法治精神,形成自覺學法守法用法的社會氛圍。我是一名基層的公務員,所以自工作以來,在黨委的正確領導下,我結合自身本職工作,認真開展學法和法制宣傳教育工作,不斷提高法律素質。在實際工作中,我更加認識到要真正做到學好法用好法普好法。通過多年的學法普法,有以下幾點感想和體會:
一、學好法用好法有著重要的意義。首先,法為國之本,學法用法,提高全民法律意識,推進依法治國依法行政、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一項重大而長期的工作。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黨和國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國的核心是法治,必須依靠法律手段,來確保“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糾”方針的落實。其次,本職工作的需要。我的本職工作涉及多部法律法規,作為一名機關工作人員,要充分掌握國家法律法規,才能更好地干好本職工作。近幾年來,為提高百姓的法律水平,增強大家“學法、知法、懂法、守法”的法律意識,響應依法治國、依法治區的要求,團工委、婦工委組織開展“未成年人保護、”“三八法律維權周”、“送法下鄉”等法律宣傳活動。第三,自身建設的要求。作為國家公務員首先應該是國家法律帶頭執行者和遵守者,學法用法這個頭帶得好不好,直接影響到工作的成敗。第四是廣大群眾的愿望。通過多年來法制教育,廣大群眾要求社會依法行政,體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呼聲越來越高,作為一名國家工作人員,學習法律不是可學不可學的事情,而是非學好不可。
二、要會正確的學法、用法和普法。首先我們要認識到學什么法,要有針對性的學,不能盲目的學。針對我個人的工作,我重點加強了《公務員法》、《婦女權益保護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勞動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知識的學習,較好地掌握了公務員履行工作職責所必需的專業法律知識。針對群團重點工作,我又及時學習相關法律知識。開展機關婦女權益保障、青少年維權等方面知識的學習班和講座,提高他們的法律意識。
三、用好法律知識是管理和推進各項工作的保障。理論是實踐的基礎,實踐是理論的體現。只有將學法和用法有機結合,才能推進各項事業順利健康發展。因此,我們必須堅持學用結合、學以致用,努力做到“重大決策依法、開展工作合法、遇到問題找法”。要提高法制學習的實效性。首先要做到學法與依法決策相結合。通過學法認識到,決策活動是領導干部工作的核心內容,不能再靠主觀決策來決定重大政策。其次,學法與依法治區相結合。通過學習法律知識,深刻地認識到,只有加強法制才能開展好相關工作,這也是依法治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三是堅持自學與普及相結合,大力推進法制學習。一方面通過自學,向書本學習,另一方面通過法律知識系統培訓學習,獲得了法學本科學歷,為自己更好地開展工作奠定了基礎。雖然在過去的學法用法過程中,我做出了一定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法律在不斷更新而且法律的面很廣很寬。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更加努力地學習,堅持學以致用,不斷提升自己的法律素質,作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通過今年普法知識的學習,我受益匪淺,下面就個人學習普法所得談幾點體會:
一、教師是教育過程中的主導力量。因此作為教育工作者就更應學法、知法、守法、用法,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不斷增強依法從教的意識,并把學法、知法、守法、用法的意識貫徹到自己的實際生活與工作中。
二、教師必須也要有高尚的品德。教師職業最大的特點是培養塑造下一代。因此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學法、知法、守法、用法還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純潔的心靈,才能影響學生、感動學生。所以教師在平凡的工作中要安貧樂教,甘于奉獻。
三、教師還要有一顆愛心。教師的愛心具有巨大的感召作用和教化力量。她能化解學生的逆反心理和對抗情趣,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因此,平時的教育教法中,日常生活中,教師要自覺關愛學生,自覺維護學生的合法權利,無論何時都不能歧視學生,更不能心罰或體罰學生。應做學生的良師益友,使學生在多倫多國際學校這個大家庭中健康、快樂的成長。
總之,學法應該作為提高自身素質的自覺行動,不學法,就不知道相關法規的要求,就難以維護學校、教職工和學生的合法權益。熟知了各種法律法規,一旦出現了安全事故,就會按照法律法規的要求,在不違背教師職業道德的同時,進行妥善處理。
同時,由于現實社會的復雜性,我們教育工作者學法、知法、用法、維權既要堅持原則,又需靈活掌握。在不違法的前提下,保障學生健康發展,保障學校健康發展,這應是我們全體教育工作者樂而為之的。
下面就個人學習普法所得談幾點體會:
一、教師是教育過程中的主導力量。因此作為教育工作者就更應學法、知法、守法、用法,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不斷增強依法從教的意識,并把學法、知法、守法、用法的意識貫徹到自己的實際生活與工作中。
二、教師必須也要有高尚的品德。教師職業最大的特點是培養塑造下一代。因此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學法、知法、守法、用法還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純潔的心靈,才能影響學生、感動學生。所以教師在平凡的工作中要安貧樂教,甘于奉獻。
三、教師還要有一顆愛心。教師的愛心具有巨大的感召作用和教化力量。她能化解學生的逆反心理和對抗情趣,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因此,平時的教育教法中,日常生活中,教師要自覺關愛學生,自覺維護學生的合法權利,無論何時都不能歧視學生,更不能心罰或體罰學生。應做學生的良師益友,使學生在多倫多國際學校這個大家庭中健康、快樂的成長。
總之,學法應該作為提高自身素質的自覺行動,不學法,就不知道相關法規的要求,就難以維護學校、教職工和學生的合法權益。熟知了各種法律法規,一旦出現了安全事故,就會按照法律法規的要求,在不違背教師職業道德的同時,進行妥善處理。
同時,由于現實社會的復雜性,我們教育工作者學法、知法、用法、維權既要堅持原則,又需靈活掌握。在不違法的前提下,保障學生健康發展,保障學校健康發展,這應是我們全體教育工作者樂而為之的。
隨著依法治國方略的不斷深化,依法行政成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客觀要求。審計、行政執法人員和公務員是依法行使政府職能,管理社會公共事務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我們能否運用法律手段來規范和引導依法行政,將直接影響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順利發展和社會的和諧穩定。因此,新時期要求審計、行政執法人員和公務員必須增強自身法制意識,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真正實現由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才能潛移默化地為經濟發展和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法制引導和示范,做到研究問題先學法,決策問題遵循法,解決問題依據法,言論行動符合法,依法保障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為推進審計人員學法用法工作的深入開展,進一步提高審計人員的法律水平,促進“五五”普法規劃的全面實施。現將我在學法用法的體會如下:
一、積極參加各類法律學習,推進依法行政
從“四五”普法以來,我積極參加各類法律的法律知識培訓,參加培訓了審計法、公務員法、行政許可法、行政訴訟法、行政處罰和行政復議法等法律培訓。通過參加嚴格的培訓、考試,增強了我自身的法律意識和法律觀念。提高了學法用法的積極性,提高了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在工作中,真正做到依法審計、依法行政。
二、認真學習審計法,堅持依法審計
《審計法》頒布十多年來,我國審計工作取得的成功經驗和創新成果,特別是在加強審計質量控制和審計管理方面探索出的一系列做法,同樣需要以法律形式總結確定下來。因此,有必要對原《審計法》中一些不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形勢和審計工作發展現狀及要求的內容進行修改完善,以進一步健全審計監督制度。《審計法》的修訂對于促進審計機關全面依法履行審計職責,進一步強化監督力度,規范審計行為,提高審計工作質量和水平,推動審計事業的長遠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也體現了貫徹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的精神。《審計法》的修訂表明了我國審計事業已步入了新的階段。我們要把《審計法》學深學透,能全面掌握應用。切實履行好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大膽履職、敢于碰碰硬,堅持依法審計,規范審計行為,強化審計質量控制,確保審計結果客觀公正、實事求是,不斷提高審計工作的質量和水平。
三、學用結合,提高自身的法律水平
學法的最終目的在于自覺遵守并嚴格執行法律規定,表現在依法審計、依法決策、依法行政、依法辦事等各個方面。一是“四五”普法和“五五”普法通過開展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學習教育活動,使我自己認識到法律是管理經濟社會、處理各種疑難復雜社會問題最有力、最有效的武器。使我從學法用法的具體實踐中感受到自身法制素質有所提高,學法用法熱情也越來越高,使我從不主動學法到主動學法,增強了學法用法的積極性和自覺性。二是依法行政意識和水平有了全面提高。使我在工作中形成了“遇到問題先學法、決策之前找專家”的工作思路。
四、今后學法用法的努力方向
一是在學法用法中,要積極主動學習各類法律,掌握各類法律知識,在審計工作中,要有創新學法意識,切實增強學法的實效性,提高學法用法的能力和水平。真正體現依法審計,嚴格執法,規范審計行為,強化審計質量控制,不斷提高執法能力和水平。
二是在使用法律過程中,要以用促學,學用結合。我要把用法作為學法的著眼點和落腳點,真正做到學用結合,在“學”字上下功夫,在“用”字上出效果,模范地樹立憲法和法制觀念,增強法律素養和專業素質,提高依法審計、依法決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要努力遵循“重大決策依法、開展工作合法、遇到問題找法”這一思路,將法律意識貫穿于整個審計工作中,做到規范執法,依法行政。
今年是我國進入“六五”普法的第二個年頭,經過多年的法制宣傳教育,廣大人民群眾的法制觀念、法治意識和法律素質得到了顯著提高。然而在當前社會經濟發展中,我們更應該清醒地看到,學法用法工作中仍存在不足之處。作為一名公務員,更要努力學好法律知識,提高法律意識,不斷增強依法辦事的能力,下面結合自己本職工作,談談學法用法心得體會:
一、提升學法用法思想認識
提高全民法律意識,推進依法治國、依法行政、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一項重大而長期的工作。自覺學習、貫徹和宣傳法律,關鍵在于提高思想認識。一是領悟學法的重要性。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黨和國家的基本方略,人民公仆學法用法是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依法行政是政府工作的靈魂,是一切工作得以正常開展的基礎和重要保證,因此必須充分掌握所需法律法規才能保證各項工作規范有序開展。二是堅持學法的自覺性。政府機關的工作人員首先應該是國家法律帶頭的執行者和遵守者,同時,積極地學法用法對整個社會引領作用也顯而易見,如對規范社會秩序、培育公民品格、促進文化建設都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即維護了社會穩定,又促進了經濟發展。三是廣大人民群眾的迫切愿望。隨著法律知識的不斷普及,公民法律意識的明顯增強,廣大人民群眾要求社會依法行政、陽光行政,體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呼聲越來越高,作為一名在政府機關工作的人員,學好用好法律不單是個人的榮辱得失,而是與法治國家的實現緊密相聯。
二、增強學法用法實效
學法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用法,因此,應進一步完善形式、充實內容、健全機制,真正提高廣大公職人員學法用法的積極性和自覺性,不斷增強學法用法的實際效果。一是堅持與時俱進,講究學習方法,是學好法、用好法的重要基礎。學法是知法、用法、守法的重要基礎。在學法上,我堅持緊貼實際,持之以恒,與時俱進,扎實高效,法律素質得到不斷提高。通過學習,我更加明確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與民主法制的關系,提高了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嚴格依法辦事,是學好法、用好法的關鍵。只有將學法與用法有機結合,才能推進事業健康發展。為此我堅持學用結合、學以致用,做到“三個堅持”:即堅持依法進行決策;堅持依法推動工作;堅持依法解決問題。三是解決好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認真解決這些問題,可以充分體現法制宣傳為人民的要求,用事實對廣大群眾進行法制教育,堅持從實際出發,做好群眾思想工作,維護好社會穩定,做到了學法用法的和諧統一。
三、積極推進依法行政
當前依法治國觀念深入人心,政府機關的工作人員作為倡導者和實踐者的主力軍,一是應把依法行政這根弦繃緊,時刻按照“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原則行使人民賦予的權力。行政機關要嚴格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職權,逐步實現行政行為的規范化和法制化。二是建立和完善行政執法人員學法用法監督制約機制。完善監督措施,加大監督檢查和監督力度,每年至少進行一次行政執法人員學法用法檢查。三是以用促學,學用結合。行政執法人員要把用法作為學法的著眼點和落腳點,真正做到學用結合,在“學”字上下功夫,在“用”字上出效果,做到規范執法,依法行政。尤其要解決好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認真解決這些問題,可以充分體現法制宣傳為人民的要求。在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的背景下,一旦“法治精神”在人民群眾心中被破壞,就很難修復,我們要用事實對廣大群眾進行法制教育,堅持從實際出發。
四、今后學法用法的努力方向
一是在學法用法中,要積極主動學習各類法律,掌握各類法律知識,在日常工作中,要有創新學法用法意識,切實增強學法的實效性,提高學法用法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在使用法律過程中,要把用法作為學法的著眼點和落腳點,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在“學”字上下功夫,在“用”字上出效果,規范樹立憲法和法制觀念,增強法律素養和專業素質。三是要努力遵循“重大決策依法、開展工作合法、遇到問題找法”這一思路,將法律意識貫穿于整個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