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獲以后,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這樣就可以通過不斷總結,豐富自己的思想。優秀的學期學習心得總結600字是什么樣的?下面給大家帶來學期學習心得總結600字,供大家參考。
今天在網上和孫巧雯一起閱讀了《最棒的玉米》這篇短文,這篇文章以擬人的手法敘述了整個故事,自以為最棒的玉米開始對自己極度自信,也有一定的堅持,相信自己很完美,但后來發現和自己想的不一樣時,它懈氣了,埋怨了,甚至想到自暴自棄放棄自己,雖然最后玉米想明白了,老婆婆是想讓它成為種子的,它有更好的另一種用途和歸宿。
我看后笑了。且不說這個最棒的玉米最后怎樣,這個玉米的成熟過程讓我情不自禁的想起了孩子,孫巧雯今年小學畢業,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她都處在一個小十字路口,往前走生活她將逐漸長大,會慢慢獨立。在這個過程中,她會徬徨,會疑慮,會奮斗,會收獲。像最棒的玉米一樣有自信固然好,但要適度,不要過分相信完美,她從小我就對她說:“做人一定要自信,有自信不一定成功,但沒自信一定會失敗。”
我覺得最棒的玉米還有一點是不可取的,不堅持,喜歡走極端,由過于自信到想要自暴自棄,這一點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尤為重要。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挫折,體現在學習上就是進初中、高中后,學習任務加重孩子成績上不去,如果放棄那就可惜了,所以堅持不懈,對自己有信心,很重要,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要養成樂觀豁達的人生觀。
孫巧雯是我一手拉大的,沒離開過我,讓我慶幸、欣慰的是她學習習慣良好,學習責任心強,缺點就是嬌氣、要強,碰到挫折就抹眼淚,不堅強。在學習中,我總是不斷的鼓勵她、肯定她,讓她學著去克服解決問題,讓她充滿自信的去挑戰。雖然過程不怎么完美,收獲不是很多,但看見她健康的陽光的笑容。我們也很欣慰的為她驕傲,我們希望她快樂健康的成長著。
讀了意大利作家埃迪蒙托·德·亞米契斯德《愛的教育》這本書,我很感動。特別是《要懂得愛老師》這篇文章,說的是恩科利的老師在課堂上很不耐煩,還狠狠地訓斥了做小動作的同學,恩科利對老師很不滿。爸爸知道這件事后,給他寫了一封信,信的內容讓我很受啟發。爸爸說“老師有時心情不好是可以理解的。老師為我們是那么辛苦,有的甚至辛苦一輩子培養了多少個高尚的人,富有情義的人啊!有些人上課講話、做小動作,不尊重老師的勞動。圣人孔子還對一個白天睡大覺的學生生氣,說他‘朽木不可雕也’,何況老師也有生病、苦悶的時候,我們有誰注意過老師呢?”
一起讀書吧~
說的沒錯!是老師在我們的心里播下了知識的種子,使之生根發芽!校園里時時響著我們清脆、明亮的讀書聲,我們是多么的幸福啊!是老師把所有的愛給了我們。
當我們失敗時,是您在鼓勵,而我們的成功就從此處起步;在我們取得好成績沾沾自喜時,是您在叮嚀:同學們,別忘了奮進啊!老師您不僅帶著我們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更重要的是教會了我們要學著去感恩別人。這點點滴滴,一個個動人的情景把我們的生活點綴得精彩美麗,也把我們的記憶鞏固得刻骨銘心。
雖然我們只是一輪初升的太陽,我們也要學著釋放溫暖,更要用一顆感恩的心去思考、行動,畢竟老師為我們付出得太多太多。在這里,我要對所有的老師道一聲:老師,您辛苦了!
好書是偉大心靈的寶貴血脈。-----彌爾頓
花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我終于把《愛的教育》讀完了,讀完后,我的第一感觸那就是――愛!
這本書是以一個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記,來透視日常生活中的學校和家庭關系,老師和學生的關系以及父母,兄弟姐妹間的天倫之愛。愛的教育文字雖然十分簡單,所描寫的也是在生活中經常見到的人物,但是,其中流露出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感,會讓人感動不已。列如《佛羅倫薩的小抄寫員》這一篇,就是個典型的例子,講的是:朱里奧的家庭貧困,父親為了維持家人的生活,為別人抄寫定單。朱里奧為了不讓父親辛苦,就利用爸爸睡覺的時間幫爸爸抄定單。因為朱里奧抄定單要熬夜,白天上學時很不精神,父親不知情,反而責罵朱里奧。一天,他發現是兒子幫助他抄寫定單時,真是十分悔恨。就這樣,父子之間的情感越來越親密了……
“愛”是我們每個人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個字,可是,有時候,我們也常會忽略周圍的愛:如父母對子女無微不至的愛、老師對學生的諄諄教導、朋友間互相幫助……這些往往都被我們看為理所當然的東西,可是卻沒有細細地加以體會。而如果你加以體會,你會感覺到,人生,是多么美好啊!
有時候,當我們遇到挫折時,常常會傷心,就好像能夠靜下心來,細細的思考我們周圍的一切,一定會發現,在這個世界上,居然有那么多人疼我、愛我、幫助我、我多幸福呀!當你能夠感受那份極為普通的愛的時候,相信你一定會付出你的愛心給一些需要幫助的人,是不是?
朋友們、請你帶著一顆圣潔的愛心,投入到全世界中。你會發現: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