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的意義在于總結個人經驗、反思成長過程、提煉學習技巧、提升自我認知,從而更好地指導實踐,提高自身能力。寫好大學生三下鄉心得800字要注意什么?小編給大家分享大學生三下鄉心得800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有幸觀摩三位漳州市十佳教師的課堂風采,受益匪淺。回味三個活動,真是各有千秋、各有所長。
一、圖文并茂、賞心悅目的語言活動
卓玉香老師的語言活動《問答歌——我唱歌兒騎大馬》》,總體下來給人一種感覺就是“圖文并茂、賞心悅目”。
1、教具充足、功能強。如自制竹馬,從開始的活動引入、中途的游戲到結束的離場,無一不讓幼兒樂在其中。而且還引用生動的媒體,并借助形象的板書畫面,讓幼兒能很快理解并熟悉兒歌內容。
2、環節活潑、緊湊,面面俱到。教師從“騎馬”激趣,引出內容——熟悉理解兒歌內容(提醒幼兒注意翹舌音)——學習用各種形式朗誦兒歌——理解問答歌的形式及認識兒歌名稱——借助玩具、材料表演兒歌至結束。環節雖多,但教師都能自如帶過,最重要的是孩子們在活動中都能玩的盡興,學得開心。
二、形式多樣、民主自由的計算活動
整個活動中,趙春瓊老師能明確活動的目的——引導幼兒學習5的組成,而且能努力營造活潑、有趣、民主、自由的活動形式,如:師生兒歌對答、幼兒分工合作、配樂游戲、自主選擇操作材料再次練習等。因此雖看似較單調、枯燥的計算活動,幼兒卻能興趣濃厚、積極參與,也是一個成功的活動。
三、生動活潑、自然有序的音樂活動
孫婉貞老師的音樂活動《小老鼠打噴嚏》,雖然只是一段短短的樂曲,但是卻給孩子們帶來了一個廣闊、有趣的音樂空間。
1、取材不錯,方法恰當。
樂曲節奏分明,曲調詼諧、有趣,再加上老師生動的故事引入、逐段的講解演示,還配上形象完整的樂譜和生動有趣的動作,讓人發覺原來這短短樂曲中竟然蘊含著如此生動的內容,讓人浮想聯翩。因此不但讓臺上孩子們熱情參與,也讓臺下的老師蠢蠢欲動。
2、引導有方,收放自如。
如:利用小道具——手鏈,讓幼兒快速理解并熟記表演的隊形方向(省掉老師很多的工作量)。而且教師能借助啟發性的問題,循序漸進地引導幼兒了解樂曲形式、節奏、內容,并積極參與模仿及創編動作。因而整個活動給人一種生動活潑、自然有序的感覺。
通過這次的活動,我感到自己對留守兒童的認識有了很大的改變。作為一個父母常伴身邊的青年,在參加這“關愛留守兒童”活動之前,我對于留守兒童的生活和情況一直都只是停留在新聞和自己的想象上。我也曾設想過,如果自己的服務不在身邊,那么我的生活會變成什么樣子。當時我還覺得就自己的感受而言,已經是非常難受的事情了。但如今真正的見到了這些的孩子之后,我才明白,自己還是不懂得他們的.心情。
在活動中,我看到他們的生活環境情況并不算好,大部分的留守兒童的家庭情況都有些不便,也正是因為如此,孩子們的父母才會出門,拋下孩子和老人在家去社會尋求工作。雖然對孩子們而言是非常可憐的事情,但我卻更能感受到父母在這份抉擇中內心的糾結。孩子離開父母固然不舍,父母離開孩子,心中也一定十分痛苦。
而在監護人方面,許多孩子又都是由爺爺奶奶來撫養。但生活方面,獨居的老人尚需要照顧,更何況要額外照顧一個小孩呢?但令我感到感動的是,通過和“爺爺奶奶”們的接觸,我了解到其實不少的孩子早早的就學會了獨立,能在家里主動幫助爺爺和奶奶們做事,主動的擔起家中的一份責任。尤其是當我看到孩子在熟練的準備午飯的時候,這是我難以想象的。
回顧自己過去的生活,在生活方面,盡管我父母的工作也十分辛苦,但在生活中卻將我照顧的十分周全,更別提在這么小的時候洗衣做飯!也許現在的我都不能比小小的__做的更好,更勤快。
通過這次的活動,我認識到留守兒童的環境和思想。他們的問題并不僅僅只是缺乏父母的關愛和圓滿家庭的環境。因為環境的緣故,他們不得不提前學會了長大,學會幫助家庭。這會讓他們缺少和朋友們相處的時間,容易在集體中產生疏遠,也同時會失去許多童年的樂趣。
為此,需要幫助他們的,不僅僅是生活上的一些照顧,更需要多一些的陪伴和關心!我雖然在這類活動中還只是一名“新人”,但在今后的時間里,我也會盡自己所能,多去陪伴留守兒童,讓自己也能給他們貢獻一些溫暖,洗完給他們能在生活中更加的幸福!
“繽紛七月,夢想飛揚”,為了豐富大學生生活,傳遞大學所學的知識,為了能更好地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我參加了“情系敦文”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我們的服務熱情堪比天高、銳意創新讓樂民鎮敦文村浛洸在這個七月里煥發出別樣的風采。下面是我的個人心得體會:
一、充分準備支教的內容,并能很好的運用。
在這次下鄉中,我主要的參加了支教這部分活動,在下鄉之前對自己支教的內容做好了充分的準備,雖然各種活動的安排導致我所上課的時間都占去,但是在這次支教中,我能把自己所學的知識和所準備的內容很好的傳授給學生。
二、積極配合后勤工作,工作中互相扶持。
在這次下鄉中,我積極配合隊長所分配的任務,積極配合后勤工作,協助隊友的一些工作。這樣增強了他們的責任感,同時也可以培養當代大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不管是烈日之下還是雷雨之中,不管工作瑣碎還是簡單,我都在規定時間內按質按量的完成了既定任務,從中我獲得的更好的樂趣,體會到到了不怕辛苦,無私奉獻的精神。
三、在這次下鄉中,我深深體會到人與人之間重要的是要交流與溝通。
雖然我和隊友們都相處得和睦融洽,但是作為班主任,我沒有和學生很好的交流和溝通,沒有很好地抓住他們的`心理特征去和他們融為一體,和他們形成一種很良好的師生關系。
四、我結識了新朋友,收獲了新友誼,我們慢慢一點點地靠近,歡聲笑語在流水間不斷傳唱。
這次下鄉活動加強了我和各二級學院同學的交流,互相交流了各自的專業知識,深深體會到他們的多才多藝。
五、積極主動為村民做好事辦實事并得到一致贊同。
秉承“傳承大學精神,構建和而不同新農村”的精神,積極配合隊長分配的任務做好相應的后勤工作的同時,我們也有機會幫助村民清潔公共場所、修理花草、搬走絆腳礙眼的石頭、清理垃圾堆等等,美化農村環境,為村民營造一個環境舒適優美的公共環境。和隊友們一起為人民服務,構建和而不同的新農村的精神得到了村民委員會和村民的一致認同,受到了他們的稱贊。自己的內心也是美滋滋的。
為期七天的暑期社會實踐轉眼即逝,突然覺得有些失落,仿佛有什么東西從心里慢慢的離去,我知道這意味著我更加的成熟。
這次的三下鄉和以往的不同,我們沒有深入農村的去體會那份艱辛,可是在進入社區為人們服務的同時我一樣感受到了那種付出的快樂和充實。我們去每家每戶分發健康調查問卷、幫助居民維修小家電、去幼兒園和小朋友做游戲…
當中最令我難忘的是去敬老院:剛進敬老院的大門,我們就受到了敬老院院長的熱烈歡迎,院長把我們帶進老人們的客廳,讓我們和老人們見面。老人們見到我們都很開心,我們也很激動。我們進入到老人的圈子里與他們面對面的&39;交流,深入到他們的內心世界以及日常生活。老人們主要和我們聊他們的生活現狀,衣食住行,還和我們說他們心中的煩惱與生活中的不幸。我們為老人提供了一個說話的機會,讓老人有了傾聽的對象,把心中的不愉快發泄出來。就像有位老師說的一樣,老人家不需要我們做其他什么,只要陪他們說說話談談心就好了!在聊天的同時,我們為老人們進行才藝表演。通過隊員們的各種才藝表演,包括唱紅歌,說相聲,讓敬老院的老人家們看到我們這一代人的活力,調動現場氣氛。最后,我們和老人們合影留戀,依依不舍地離開了敬老院。
在三下鄉活動中我們也遇到了一些困難,特別是在發放健康宣傳知識和進行健康知識問卷調查的時候,因為現在街上很多發放小廣告的,所以居民對于我們的健康資料沒有特別重視,加上天氣炎熱大家一般都在家里很少出來,所以在健康宣傳這里沒有取得應得的效果,
其實,在這次三下鄉中,最想說的的就是感謝。感謝隊友,在我遇到困難時默默的支持著;感謝老師,一直在我們身邊無微不至的關心著;更感謝學校,給我這次機會,讓我更進一步的完善自我。
10月14日,陽光明媚的一天,漢昌學區組織的“送教下鄉”活動來到了我們金塘學校,給我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絕倫的課堂享受。
雖然只有短暫的一天,但我感受頗多,受益匪淺。這一天,我們一共聽了三節課,二年級胡老師的語文課《歡慶》,四年級劉老師的數學課《三位數乘以兩位數》,三年級宋老師的英語課《Lookatme》,聽了她們的課讓我在心里對自己進行了一個反思與吸收,知道了以后該怎樣駕馭課堂。
一、應對教學充滿激情
孩子是天真可愛的,你怎么對他,他就會怎樣反饋給你。你在課堂上以孩子為主體,通過他們的思維思考問題,投入你的熱情、動作、笑容、表揚,那孩子們也會很好的反饋給你。英語課《Lookatme》對每個孩子的問好,語文課對孩子的表揚與鼓勵,數學課的一視同仁讓我感受到每個孩子都是快樂的天使,應當把快樂傳遞,在快樂熱情的課堂里教學。
二、小學階段應多注重孩子的行為習慣培養
小學是孩子的啟蒙期,培養期,小學的好習慣、好行為受益終生。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小細節,仔細認真的對待孩子的一言一行,培養好他們的握筆動作、寫字姿勢、文明、衛生、禮儀等等,要耐心細心的對待每一位的孩子。
三、應精心準備課堂
聽了三位老師的課,精彩又實在,她們沒有使用多媒體,但就是充足的準備,簡單的卡片,惟妙惟肖的語言和動作就讓課堂活躍起來,讓孩子們跟著她們的腳步一步一步的吸收知識,使我真正感受到了寓教于樂的教學理念。而這種樸實的課堂同時也適用于我們這種山區小學,以后我可以進行遷移模仿,提高教學效率。
“送教下鄉”活動送來的大餐,讓我品味良久,反思許久。作為一位新教師,一名特崗老師,她們的到來,使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讓我知道教好學生應吃透教材,吃透學生,應加強對新課改理論知識等方面的學習,多聽課,多探討,虛心請教,及時進行反思,與孩子一起努力學習,積極向上!
在這個暑假,我是非常幸運的。我非常有幸能在大一的時候就能外出實習,非常有幸,我實習的公司是懷化正大。實習,讓我最開心得一點,并不是看到了許多新奇的事物,也不是學到了什么實用的技能,而是讓我更加了解自己的專業,讓我有了自己大學四年的的奮斗目標,讓我看到了未來的曙光。
作為被征集的對象,和眾多的畢業生不一樣,當我拿到湘農動科的錄取通知書時我是并不開心的。當時的我并不知道動物科學這一專業是干什么的,學它又有什么用?帶著一連串的疑問,去問度娘,看著眾多前輩那消極的回答,不是說跑市場賣飼料就是幫豬洗澡很累!心中頓時就陷入了迷茫之中。在此之間,我做了許多單純又可笑的事情:為了不要這個專業,我暑假準備過復讀,事先準備好了專業申請,并入學以后,我參加校級組織的初衷也是為了尋找一份適合自己的專業……
迷茫是好的,說明自己對自己的未來還充滿著期待,不好的是自己一輩子活在迷茫中。在進入動卓這個班前,我是很迷茫的,在進入懷化正大實習之前,我是帶有絲絲迷茫的。一個月后,你會發現自己原來只是一只井底之蛙。懷化正大是外資和當地政府合作創辦的一家現代化的飼料加工企業。公司投資了1000萬美元,占地108畝。從外國引進的先進生產線,年產能力181萬噸,生產全過程實行電腦控制,生產自動化。在公司內部,高度統一的著裝,團隊執行力強度和向心力的強度,外方內圓的企業文化,面對任何一個難題,每個員工都從不會當一位靜靜的旁觀者,把自己的利益融入到企業利益中。如此高規格的生產模式,高規格的管理模式,難免不會觸動著你的心靈……原來動物科學并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么臟亂差。
當從懷化正大走出來的時候,內心對動物科學從沒有過的堅定,對自己的未來從沒有過的信心!我相信自己的未來會感謝這個暑假的一個月!路好不好走,只有自己走了以后才知道。其實,當你慢慢走近了動物科學,你會我漸漸發現,當初是自己的執念太深。
為期七天的暑期社會實踐轉眼即逝,突然覺得有些失落,仿佛有什么東西從心里慢慢的離去,我知道這意味著我更加的成熟。
這次的三下鄉和以往的不同,我們沒有深入農村的去體會那份艱辛,可是在進入社區為人們服務的同時我一樣感受到了那種付出的快樂和充實。我們去每家每戶分發健康調查問卷、幫助居民維修小家電、去幼兒園和小朋友做游戲…
當中最令我難忘的是去株洲市敬老院:剛進敬老院的大門,我們就受到了敬老院院長的熱烈歡迎,院長把我們帶進老人們的客廳,讓我們和老人們見面。老人們見到我們都很開心,我們也很激動。我們進入到老人的圈子里與他們面對面的交流,深入到他們的內心世界以及日常生活。老人們主要和我們聊他們的生活現狀,衣食住行,還和我們說他們心中的`煩惱與生活中的不幸。我們為老人提供了一個說話的機會,讓老人有了傾聽的對象,把心中的不愉快發泄出來。就像馬麗華老師說的一樣,老人家不需要我們做其他什么,只要陪他們說說話談談心就好了!在聊天的同時,我們為老人們進行才藝表演。通過隊員們的各種才藝表演,包括唱紅歌,說相聲,讓敬老院的老人家們看到我們這一代人的活力,調動現場氣氛。最后,我們和老人們合影留戀,依依不舍地離開了敬老院。
在三下鄉活動中我們也遇到了一些困難,特別是在發放健康宣傳知識和進行健康知識問卷調查的時候,因為現在街上很多發放小廣告的,所以居民對于我們的健康資料沒有特別重視,加上天氣炎熱大家一般都在家里很少出來,所以在健康宣傳這里沒有取得應得的效果,其實,在這次三下鄉中,最想說的的就是感謝。感謝隊友,在我遇到困難時默默的支持著;感謝老師,一直在我們身邊無微不至的關心著;更感謝學校,給我這次機會,讓我更進一步的完善自我。
七月,一個驕陽似火的季節,在這炎炎夏日的假期中,我院共有15名學生參加了本次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在本次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中,我獲得更多的就是幸運和感動——幸運的是學院老師能夠給自己這么一個社會實踐的機會,感動的是在這個看似并不起眼的偏遠小村里遇見了一群熱情的爺爺,奶奶們。雖然這次的活動僅有短暫的三天,但給我們的卻是一段成長路上的美好回憶,同時也是人生路上的重要經歷。
我們這次暑期社會實踐“三下鄉”活動的地點坐標是在山西省晉中市和順縣李陽鎮榆圪塔村,該村不僅在地理位置上較為偏遠,而且交通不便,這在很大一部分程度上阻礙了村子里的發展。據我們本次實踐活動得知:在自然地理位置上,該村的地理位置雖然偏遠,但自然環境卻是一流,無論是在村容村貌還是自然地理條件都有著當地獨特的風光;在經濟發展中,由于受到外界環境因素的制約,村子里出現的另外一種情況是留守老人多,而青壯年多在市、縣打工賺錢,養家糊口,此時老人的贍養問題也是一個比較難www..net以解決的事情,而扶貧工作隊積極成立了老年人活動點,在經濟和精神上盡可能給予了老人們幫助和關懷;在基礎教育上,我們了解到村子里大多孩子們都就讀于縣城里面的學校,這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更多的老人留守農村,老齡化的問題更加嚴重。
本次社會實踐活動給我們提供了廣泛接觸農村生活的機會,體驗了農村的土炕、窯洞。我們深入到農村,與村民深切交談,在交流中擦出新的“火花”。我們應該將在書本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把個人命運同社會、同國家的命運結合起來,才是我們大學生成長的正確道路。通過社會實踐,使我在實踐中不斷發現了自己的不足并提升了自己能力,充分發揮了自身的價值……
在這短短的三天實踐活動中,我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盡管非常的辛苦,但是咬牙堅持,一切挫折都不算什么。我們只有在不斷的實踐中,才能將我們在學校所學到的知識融入到生活中去,為老百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斷提高自己,為將來自己在職場生活等方方面面的競爭中打下更為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