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愛崗是我們的職責,敬業是我們的本分,青春是我們的資本,奉獻是我們崇高的追求。讓我們滿懷激情和希望,愛崗敬業,共建和諧,把青春年華奉獻給光榮的檢驗檢疫事業,共同建設更加美好的明天!接下來小編在這里給大家帶來學習愛崗敬業心得,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學習愛崗敬業心得1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愛崗敬業——做平凡的社區責任網格員。
2009年11月6日,鳳陽縣小崗村書記沈浩同志因積勞成疾永遠的離開了我們。天地為之動容,日月為之含悲。我們為祖國失去這樣一位優秀的干部而惋惜,為人民失去這樣一位貼心的書記而悲痛。
記得沈浩書記生前參加江蘇大學的大學生村官就業典禮上曾引用這樣兩句詩——“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兩句詩詞雖短卻深刻的包含了一名共產黨員對農村土地的熱愛,對農村工作的熱情和“愛崗敬業、激情奉獻”的精神。愛崗敬業作為公民道德和職業道德的基本規范要求,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要一生一世的堅持做到愛崗敬業,要學會調整和處理好自己的理想期望與現實工作及生活之間的關系,通過分析權衡,正確的認識自己,正確的對待工作,找準自己的定位,切實立足本職,發揮好自己應有的作用。奉獻精神是我國勞動人民的一個優良傳統,作為一個從業人員,無論在什么工作崗位上,都需要必要的敬業奉獻精神。所以,立足本職,愛崗敬業,挑戰自我,奉獻社會,是每一個從業人員都必須要做到的基本要求。
愛崗敬業,激情奉獻是一種態度,是一種精神,更是一種境界。大多數人都希望企業或者單位能夠給予自己一定的發展空間和展示平臺,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而要把這種意愿變成現實,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在自己平凡崗位上的愛崗敬業。德國著名作家歌德曾經說過:“你要欣賞自己的價值,就得給世界增加價值。”平時不要總想自己得到多少?而要問自己做了什么?奉獻了多少?當我們將愛崗敬業當作人生追求的一種境界時,我們就會在工作上少一些計較,多一些奉獻,少一些抱怨,多一些責任;有了這種境界,我們就會倍加珍惜自己的工作,并抱著知足、感恩、努力的態度,扎扎實實的去工作。因為只有愛崗才會敬業,只有愛崗敬業才會無怨無悔做出無私奉獻。你我堅持愛崗敬業,科學發展,激情奉獻的實際行動,必將成為推進社區事業健康快速發展的的強大動力。只有認真做好我們的工作,才能有我們今后更遠的發展.
愛崗敬業體現在我們每一個平凡的工作日,體現在每一個普通的崗位上.如果我們人人都能成為一個愛崗敬業的人,把工作當成一種享受,把工作當成一種使命,在平凡的崗位上實現人生的價值。做一個敬業愛崗的員工吧,在平凡的崗位上盡情展現你的才能和智慧吧。因為社區的發展就是我們的明天!作為一個社區責任網格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努力做到“以人為本,傾心本職,熱忱服務,甘于奉獻”。學習沈浩精神,自覺愛崗敬業,服務科學發展。讓社區居民有個良好的生活環境,將自己所學到的知識和技能用在廣大社區群眾身上,把工作的觸角延伸到了社區的角角落落,及時了解居民的需求,及時解決一些矛盾和問題。讓我們社區更加和諧美好,讓我們的廣大群眾都能滿意,都能生活的開心幸福!
謝謝大家!
學習愛崗敬業心得2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行業競爭日益加劇,銀行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得以快速發展,員工個人要想在企業中得以生存,得以發展,就要求我們每位員工必須提高個人素質,弘揚愛崗敬業的精神。
把敬業當成自己的習慣,懂得高效學習,自我升值。 愛崗敬業,不只是在槍林彈雨中的輝煌,不只是在緊急危難時的高揚,它更應該是一種默默的奮斗,一種高尚的理念,一種強勁的精神力量。敬業就是要恪守“七多七少”原則,即多一些踏實,少一些計較;多一些準備,少一些盲目;多一些奉獻,少一些索取;多一些完美,少一些缺陷;多一些務實,少一些浮躁;多一些擔當,少一些推諉;多一些認真,少一些糊弄。
將合規作為日常的行為準則、提高服務質量 記得有這樣一個失敗王國的戰爭故事,因為丟失了一個釘子,壞了一只鐵蹄;因為壞了一只鐵蹄,折了一匹戰馬;因為折了一匹戰馬,傷了一位騎士;因為傷了一位騎士,輸了一場戰斗;因為輸了一場戰斗,亡了一個國家。這個故事發人深省,有誰會注意一個小小馬釘的疏忽竟然導致了一個國家的覆滅。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合規的重要性,也就是我們的管理理念:細節決定成敗,合規創造價值,責任成就事業。合規就是要從釘子做起,不忽視工作中的任何一個細節,嚴格遵守規章制度,不能因為馬釘而失去國家。在金融業機構競爭日益嚴重的今天,我們要牢記我們的風險理念,違規就是風險,安全就是效益。
當然,在合規的同時,我們也要提高我們的服務質量,很多時候,在既要盡心為客戶服務讓客戶滿意,又要嚴格遵守規章制度之間難以平衡,這就需要我們依靠鐵一樣的規章制度來靈活的服務我們的客戶,比如最常見的必須本人辦理的業務,顧客因種種原因不能來銀行辦理的,不管多遠的路程,我們的領導和我們的工作人員都會親自登門拜訪,經客戶本人確認后盡心的為客戶辦理相關業務。這樣即遵守了我們的規章制度,同時也提高了服務質量。
總之,我們必須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擁有良好的敬業精神和合規的職業習慣,這樣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農行員工。最后,讓我借著今天這次演講的機會莊嚴承諾,作為農行的一名員工,我承諾,感恩、敬業、合規將是我永恒的追求!
謝謝大家!
學習愛崗敬業心得3
愛崗奉獻可以是一件平凡的小事,也可以是一個驚天地的狀舉。但它集中體現了人們崇高的精神,它更是一個國家的推進器。
愛崗奉獻可以是一件平凡的小事,也可以是一個驚天地的壯舉。但它集中體現了人們崇高的精神,它更是一個國家的推進器。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忘不了清晨老師陪我們早讀,忘不了操場上的風吹日曬,更忘不了老師嘔心瀝血地為我們備課、答疑解難。數十年如一日,老師似乎把這看得很平常,每天早上微笑著走上講臺,晚上微笑著離開教室。而每當我們問起老師累不累時,老師總會輕松地笑著說:“習慣了……”
是啊,那個講臺舉起的是別人,奉獻的是自己。
“我是搞核試驗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現在最需要的是時間!”他就是我國工程院院士林俊德。參軍52年來,參與了我國全部的核試驗任務,在軍事科技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2012年5月4日,他被查出“膽管癌晚期”。在他有限生命里,為了不影響工作他拒絕化療,一心撲在工作上,在他病情惡化時,仍堅持住普通病房,并先后九次要求家人和醫護人員扶他起來工作。他需要整理和移交自己一生積累的科研經驗和技術資料。5月30日,在人們的攙抬下,他艱難地走向數步之外的桌子,坐在椅子上的他進行著人生中最艱難、最有意義的沖鋒。5個小時后,他心電圖上的生命曲線變得平直,林俊德完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沖鋒。
沈飛集團殲-15總設計師羅陽,憑著一股不服輸、不懈怠的勁頭,不知疲倦,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為殲-15的成功上艦做出了突出貢獻。
敬業奉獻的精神無處不在,大到林俊德、羅陽的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小到清潔工、工廠一線職工的兢兢業業。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正是由于林俊德、羅陽們的無私奉獻,我們的國家才能繁榮昌盛。
我們這些正刻苦學習、積累知識的青年學生,也要有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只要祖國需要,我們就會義無反顧地為國家和人民貢獻自己的一切。
學習愛崗敬業心得4
為培養造就一支愛崗敬業、誠實守信的職工隊伍,內聚人心、外塑形象,實現公司建設與發展的戰略目標,提高廣大職工的綜合素質,培養良好的敬業誠信行為,實現公司快速、持續、健康的發展。公司黨委決定在全公司開展“愛崗敬業誠實守信”主題教育活動。究竟什么是愛崗敬業呢?從字面上看,愛崗,就是熱愛自己的工作崗位,熱愛本職工作,就像熱愛自己的生命一樣。敬業,就是用一種嚴肅的態度,敬重自己的企業,敬重自己的工作,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忠于職守,盡職盡責。一句話,就是要有一種忠誠、奉獻、創新的精神。
首先,愛崗敬業,就是要我們具有忠誠勤奮的精神。我們在生活中需要忠誠,在工作中更需要忠誠。蔡元培先生曾經說過:“人之所以為人者,在德在才,且以德為先,德之不存,才從何而來。”我們也無數次聽到這樣的教誨:“成事先成人”,“人才人才,人在前才在后。”一個人無論成就多大的事業,人品永遠是第一位的,而人品的第一要素就是忠誠。我們要忠于公司,結合自己的工作崗位,就是要樹立正確的理想,腳踏實地,不怕困難,忠于職守,團結協作,認真完成各項工作任務。關心公司就是關心自己,只有與公司同舟共濟,同甘共苦,同心同德,才能為我們個人謀求最大的發展空間和利益保障。
我國古代思想家說過:“人之生不能無群”。近代思想家嚴復也說過:“能群者存,不能群者滅,善群者存,不善群者滅”。這些充滿哲理的話,充分說明了個人和集體是分不開的,說明了團隊協作的重要。只有以公司為家,與公司相互依存,為公司著想,為公司的利益努力,才能更好地實現個人價值,才能盡其所能地發揮每個人的聰明才智。作為燃運工人,我們不僅要獻出自己的全部智慧和熱情,更要和同事團結起來。以不懈的努力和百倍的勤奮完成工作任務!
其次,愛崗敬業,就是要我們具有無私奉獻的精神。古往今來,奉獻被多少仁人志士定為人生的坐標,又被多少報國英豪奉為座右銘而矢志不渝。從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到譚嗣同仰天大笑出門去;從李素麗小小車廂灑溫馨,到王順友千里跋涉為萬民,一個個奉獻著樸實的人生,卻迸射出耀眼的光芒。焦裕祿,孔繁森、任長霞等一大批黨和人民的好干部,在本職工作崗位上嘔心瀝血,勤政為民,激勵著數代人為之感動和振奮。非典肆虐,白衣天使用丹心妙手與死神爭奪著同胞的生命;洪濤洶涌,解放軍戰士血肉筑長城,守護著國家的財產和人民的安危。還有那些默默無聞,依然在奉獻著的普通勞動者,他們譜寫了多少感人肺腑的壯麗詩篇。
愛崗敬業是人類社會最為普遍的奉獻精神,它看似平凡,實則偉大。一份職業,一個工作崗位,就是一個人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保障,也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需要。我們每個人都應在平凡的崗位上奉獻自己的聰明才智,激發自己的原始潛能,把一點一滴的小事做好,把一分一秒的時間抓牢,就拿推煤機司機來說吧,就是在工作中,為斗輪機趕好用煤,平好煤場,松好煤堆,保質保量完成混配煤任務。這就是敬業,這就是愛崗。
再次,愛崗敬業,就是要我們具有主動創新的精神。《沒有任何借口》這本書,我們都讀過,書中有兩句話,相信大家都記得,“不要被動服從,而要主動完成”、“主動性就是不用別人說就能出色地完成任務”。的確,主動性是出色完成任務的必要前提。在工作中,我們只有主動接受任務,主動想盡辦法,千方百計把任務完成的'更好,才能從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知識和寶貴的經驗。當然,我們主動工作的同時,更應該不斷地學習,吃透精神,悟出道理,找出辦法,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業務水平,增強工作能力,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把握未來。我們要堅持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運用科學的發展觀指導我們的工作,自覺地把創新作為一種不懈的追求,始終保持一股闖勁,沖勁,韌勁。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寬闊胸懷與氣度,開拓創新;以鍥而不舍的精神,飽滿的熱情,積極的心態,百折不撓的意志,投身于燃運的工作中去。只有這樣,才能發揮和體現出我們推煤機職工的人生價值,才能使青春無愧于我們金色的年華。 1 2
敬業,就是愛業,從古至今,大凡成就偉業者,無一不是從愛崗敬業開始。魯迅先生崇尚“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精神,使愛崗敬業的內涵上升到民族的振興大業;六十年代的雷鋒更是愛崗敬業的楷模,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以“螺絲釘”的精神,把青春獻給了祖國最壯麗的事業。今天,我們推煤機人更要在平凡的崗位上為公司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燃運推煤機工作雖然瑣碎,雖然重復,雖然時間不固定,但在很多的時候,我們總會為自己是一名推煤機人而感到無比的自豪。因為我們一直用心血和汗水,不分白天黑夜,不分春夏秋冬,不論嚴寒酷暑,默默地為公司奉獻著自己的心力。
推煤機工作是臟、是苦,更是快樂的,臟苦中我鍛煉了能力,增長了工作經驗和社會閱歷;快樂中,我們體驗了生活的真諦,充實了奉獻的人生。正因為如此,我們更加愛崗敬業。
學習愛崗敬業心得5
愛崗奉獻可以是一件平凡的小事,也可以是一個驚天地的壯舉。但它集中體現了人們崇高的精神,它更是一個國家的推進器。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忘不了清晨老師陪我們早讀,忘不了操場上的風吹日曬,更忘不了老師嘔心瀝血地為我們備課、答疑解難。數十年如一日,老師似乎把這看得很平常,每天早上微笑著走上講臺,晚上微笑著離開教室。而每當我們問起老師累不累時,老師總會輕松地笑著說:“習慣了……”
是啊,那個講臺舉起的是別人,奉獻的是自己。
“我是搞核試驗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現在最需要的是時間!”他就是我國工程院院士林俊德。參軍52年來,參與了我國全部的核試驗任務,在軍事科技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2012年5月4日,他被查出“膽管癌晚期”。在他有限生命里,為了不影響工作他拒絕化療,一心撲在工作上,在他病情惡化時,仍堅持住普通病房,并先后九次要求家人和醫護人員扶他起來工作。他需要整理和移交自己一生積累的科研經驗和技術資料。5月30日,在人們的攙抬下,他艱難地走向數步之外的桌子,坐在椅子上的他進行著人生中最艱難、最有意義的沖鋒。5個小時后,他心電圖上的生命曲線變得平直,林俊德完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沖鋒。
沈飛集團殲-15總設計師羅陽,憑著一股不服輸、不懈怠的勁頭,不知疲倦,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為殲-15的成功上艦做出了突出貢獻。
敬業奉獻的精神無處不在,大到林俊德、羅陽的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小到清潔工、工廠一線職工的兢兢業業。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正是由于林俊德、羅陽們的無私奉獻,我們的國家才能繁榮昌盛。
我們這些正刻苦學習、積累知識的青年學生,也要有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只要祖國需要,我們就會義無反顧地為國家和人民貢獻自己的一切。
學習愛崗敬業心得2020精選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