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教師只有對自己的學生充滿執著的愛,才能激發出做好這一工作的高度責任感,才能堅定不移地辛勤耕耘,獲得豐碩的育人之果。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關于師德培訓心得感悟,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增強教師職業道德,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推進教育改革、實施素質教育的前提和保障。為了踐行高尚師德,助推專業發展,提高全體教師的師德水平,一年一度的暑假師德培訓再次為我們搭建了一個學習的平臺,以黨的__大精神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僅僅圍繞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要求,以“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為準則,以提高教師思想政治素質、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水平為重點,積極弘揚高尚師德,力行師德規范,強化師德教育,造就一支讓人民滿意的教師隊伍。
這次培訓我們不僅進行了教育政策法規的學習,還共同學習了《做最好的老師》和《葉圣陶教育名篇》兩部教育著作,并進行讀書交流,同時在8月26日聆聽了__教授關于《教師的素養》的專題講座,受益匪淺。通過幾天的學習,自我師德剖析和相互交流等,我對師德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和體會。我們深切感受到了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須在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不僅要加強師德教育,增強自己的敬業精神,適應教育發展和需要,真心擔負起教書育人的重任。還必須要了解教師的素養要贏得學生的尊敬和信任,必須要有一顆熱愛學生的心,因此,重新認識我們的教育對象是很有必要的,學生對教育信息是有選擇的,他們有正常的心理需要,希望別人的尊重與理解,這就要求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和差異,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平等、健康、主動的發展。
現代教育是以人為本,要用教師的人格力量感召學生,學生受教育的過程實際上是完善人格的過程,因此,教育應用自己人格力量去感召學習,對學生進行正面的思想政治教育,但需要的是言傳身教,為人師表,教師在教學過程,要求學生為祖國而學,自己必須為祖國而教;教師要求學生要有事業心,熱愛自己的專業,自己必須熱愛教育事業,愛崗敬業,教師要求學生關心他人,自己必須關心他人愛護學生,讓學生積極地接受教育,就是主動地學習,觀察與思考。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只有優秀的高尚的教師才能培養品學兼優的學生,現在我們關注的是否有利于學生主體的全面發展,知識的無限性促使我們去關注學生能力增長思維發展新人格的塑造,一切本著利于全體學生身心和諧健康發展的原則,這是對學生對事業高度負責的表現。因此,教師要有扎實的業務知識和專業技能,真正掌握教書育人的本領,尤其是必要的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積極參與教育科研,在教學實踐中要有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探索問題的新途徑,新方法,以教師的創造性勞動力來實現增強共有創新精神和完成能力的學習目標。
在今后的工作中,作為一位青年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思想修養,嚴格要求自己,自覺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和有關規定,以德服人,以身作則,以身立教,為學生樹立起楷模的形象。在新學期里一要好好工作,好好學習,好好生活,作一名讓人民滿意的教師。
一、依法執教
我們的學校是培養二十一世紀的社會主義接班人,要完成這個任務,首先要求教師必須身正為范。作為一名教師,本人始終全面貫徹黨教育方針政策,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忠誠黨的教育事業。始終牢記人民教師的神圣職責,愛祖國、愛人民,忠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以培育人才,發展先進文化和推進社會進步為已任。把個人的成長進步同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同祖國的繁榮富強緊密聯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會變革和豐富的教育實踐中履行好自己的光榮職責。
二、愛崗敬業
做讓人民滿意的教師,要熱愛學生,教書育人。本人始終以人為本、尊重、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對學生嚴格要求,耐心引導,因材施教循循善誘,認真貫徹教育方針,積極實施素質教育,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師的首要任務是教學,神圣職責是講好課。教師必須有崇高的職業道德,良好的教風,嚴明的教紀。我的教學態度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是無私奉獻,向學生傳授知識。因此,我要盡力培養學生超過自己。其次是盡可能對教學內容和方法精益求精,這是培養高質量學生的重要途徑。最后是嚴格要求學生。中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早就說過,教不嚴,師之隋。歷史證明嚴師出高徒。在嚴格要求學生中,我一直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學生,教學相長。
三、熱愛學生
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平等、公開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格要求,耐心指導,不諷刺、挖若、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保護學生合法權益,促進學生全面主動、健康發展。
教師工作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是充滿著朝氣、生動活潑的青少年兒童,他們有主動能動性,他們千差萬別,而且正在成長過程中,我們要認識青少年兒童的特點才能做好教育工作。我們要愛護每一個學生,相信每一個學生都能成長。相信學生、理解學生、尊重學生,這是我們的天職,也是教師的信條。我認為那種把學生從小分成三六九等的做法是不對的,不僅會傷害大多數學生,而且會使少數學生滋長優越感,不利于他們的成長。
為人師者,必有德。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傳到授業解惑”是我們的職責;“為人師表”更是我們的使命。所以,高尚的品德是我們必備的素養。
在__年的暑期師德專題培訓會上,__局長作了深刻的'報告,他對廣大教師提出了嚴格的要求,更是對教師們寄予了厚望。
一、他希望教師們能增強“三感”,踐行使命。首先,對學校要有認同感,包括認同意識、團體意識和。惟其如此,教師才能把“教學”當成一項“事業”,用心經營,而絕非僅僅只是“謀生”的一份職業。其次,對學生的責任感,包括對教師職業的敬畏、對成長中生命的尊重,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定基礎。高中時期的學生,正值人生中對重要的階段,他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在這一階段通過他所接觸的人、事、物而逐漸定型,而在這一階段,陪伴學生最多的是老師,故而對學生影響最大的也是老師,所以,在平時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本著“負責”的原則,以德為先,妥善處理。再者,是對職業的自豪感,包括發現職業的價值、尋找過程的幸福和點燃創造的激情。如此,才可使得教師在工作中獲得幸福感、滿足感和成就感。
二、他希望教師在教書育人之中能提升“三力”即學習力、創造力和引導力。學習力包括把學習作為自覺追求、加強專業閱讀及團結互助。《新課程標準》中要求學生要有自主學習的意識,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只有如此他們才會自覺學習,從而提高他們的專業閱讀量,并提升他們的團體意識。教師的創造力表現在探索“以學定教“的新型課堂,并要經常性地開展教學反思。創造,對于任何一個團體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尤其是教師,千篇一律的教學方式難免會讓學生產生厭煩情緒,要保證課堂永遠是年輕有活力的,就一定要有創新,在創新中讓學生獲得知識,汲取養分。引導力,包括引導學生具備優秀的道德品質、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引導學生確定正確的人生規劃。引導者的身份,何其重要!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要時刻關注著學生的身心健康,認真細致地將他們引導到正確的人生道路上,盡可能地為他們的美好未來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三、他希望教師在為人處世中能胸懷三心:愛心——博愛、尊重、寬容并嚴慈相濟;耐心——尊重規律,認真傾聽、學會等待;細心——關注每個教書育人的細節、每個學生成長的足跡、每個學生的心理健康。無“心’之事必不能成。尤其是教育教學,“心向往之”,才會有燦爛的陽光,才能開出美麗的花朵,才能勾勒出美好的未來。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是一項偉大的工程,而我有幸能成為其中的一員,我愿修養品德,提升專業素質,盡己所能,使我的學生擁有更美好的未來。
經過本學期的德育學習,我對師德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師德師風對一個教師特別的重要,因為,教師是學生行動的標準。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對于師德師風問題,我們清楚地意識到:正確認識自身的職業價值,倡導愛崗敬業,強化責任意識,是社會對教育職業道德的必然要求。
一、關愛學生
教師最崇高的愛是全心去愛每一個學生。熱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也是對教師職業道德評價的重要標志。沒有對學生的愛就不會有真正的教育,愛是教育學生的前提。所以教師要真正實意關心、尊重、信任并嚴格要求學生,教師才會事事從學生的利益出發,處處為學生著想,維護他們的自尊心,在他們需要幫助時伸出援助之手,在他們取得點滴成績時投去贊許的眼光,同時教師的愛能拉近師生間的距離,是增強師生關系的潤滑劑。
教師尊重學生,愛學生,不僅意味著最終贏得學生的信任和擁戴,提高教育的功效,也還意味著教師能虛心地向學生學習,在教與學的過程中,與學生一起成長,共同進步。我注意尊重學生的人格,了解學生的個性,相信學生,關心學生,既統一嚴格要求,又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區別對待,對程度、水平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關愛每一個學生,特別是差生,使每一個學生都學有所得,不讓一個學生掉隊。
二、熱愛事業
教育要發展,教師是關鍵。一是教育要以育人為本,學生是教育的主體。干一行,愛一行,工作勤勤懇懇、兢兢業業,服從領導,不打折扣,認真、圓滿完成學校領導教給的各項工作任務。工作中,我嚴于律己,寬以待人。時時處處對自己嚴格要求,查找不足,及時糾正,對別人的缺點,則盡量寬容。
為人師表是師德的靈魂。教師在教育中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學生總是以老師做為模仿效法的對象,老師的思想、品德、行為、習慣都會在學生的內心深處留下烙印,對學生的成長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師必須十分注意自身的修養,嚴格要求自己,把做人與育人統一起來,時時處處做學生的良好榜樣,以大方得體的儀表,穩重端莊的舉止,親切和藹的態度,文明禮貌的語言,嚴謹持重的行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等,形成一種無聲無形的教育動力,去感召學生,啟迪學生,最終達到為人師表,教書育人的目的。
三、知識廣博
作為一個光榮的人民教師,必須具備高深的學識和高尚的情操。首先要具備高尚的師德和無私的奉獻精神,還要具有淵博的知識。在工作中,虛心向有老教師學習、請教,取長補短。大膽實踐,勇于創新,認真鉆研教材,探討教法,選擇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知識無止境。在我的工作中,我注意從各個方面來充實自己。
在舉國上下、大力提高民族科學文化素質的今天,對于從事教育工作的教師來說,提高師德師風,做一個好的教育工作者顯得十分重要,而好的教師一定要愛崗敬業,在強烈的職業感、責任感和事業心上狠下功夫、富有成果。
責任感是師德師風的基矗對教育工作的強烈責任感是一種高尚的職業道德情感,也是愛崗敬業,熱愛教育的師德師風原則的具體體現。一個人只有當他感到自己所從事的職業對社會對人民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時,他才會全力以赴地去奮斗。我認為,教師的責任有三個方面。一是對社會的責任,我們是在為國家為社會培養有用的人才,目前國家現代化建設正如火如荼地進行,我們就是要用自己辛勤的工作源源不斷地輸送人才;二是對家長負責,家長把子女交給學校,交給老師,就是希望學校老師能把小孩培養成才,幫助他們學到各種知識,家長希望教師做到他們無法做到的事情;三是對學生負責,學生來到學校應該是有所求,不管他們的目的如何,他們的行為如何。在這一點上,教師就應該想方設法,幫助他們發現自己的長處,讓他們在知識,做人各方面得到發展。從事教師工作的人,一定要有強烈的責任感,這是我對師德師風的一些體會。我自己要從以上各方面努力。
職業感是師德師風的前提。社會上有許多種職業,其中教師職業最神圣最受人敬重。一個熱愛教育、獻身教育的教師必然對教師這一職業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認識。在這個職業中工作的人,如果沒有良好的師德師風,怎么能夠擔當起社會的重托,怎么對學生的身心施加特定的影響的人?怎么為國家培養有用人材?有職業感的教師,他首先會把自己的職業與國家的發展、民族的振興聯系在一起。
認識到自己的職業不僅僅是教書,而且是為國家培育新人。職業感讓教師明確自己是一個接受社會重托、對學生身心施加特定影響的人。教師的言行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的一言一行,學生均喜歡模仿,這將給學生成長帶來一生的影響。因此,教師一定要時時刻刻為學生做出好的榜樣,凡要求學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堅持嚴于律己。教師只有形成強烈的職業感,才能發揮出人生價值,才能對社會有所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