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爆發以來,醫護人員作為最前線的戰士,每一天都在醫院和看不見的敵人進行著生死搏斗,努力讓一個個本該開心過春節卻躺在病榻之上的人恢復生命的活力。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有關收看紀錄片《武漢日記2020》觀后感心得精選【5篇】,希望大家喜歡。
當新年里的第一抹陽光射出地平線,當熟悉的爆竹聲在窗外響起,2020年,我沒能等到從外鄉趕來團圓的親人,卻等到了身為醫生的家人春節取消休假的通知;我沒能看到舉國歡慶春節的熙熙攘攘,我只看到街上帶著口罩的行人驚慌的目光;我沒能聞到酒店里年夜飯的香味,只聞到了和空氣里消毒水一樣越來越濃重的焦慮;我沒能聽到商圈里熱鬧的音樂,只聽到疫情逐漸蔓延到整個國家的消息;我的手里仿佛還像是攥了一塊冰,連著心臟也被壓迫的喘不上氣,就像今年的春天一樣的荒蕪。
當春天的溫度不足以溫暖這慘淡的事實,當春節的意義被病毒沖撞得七零八碎,請不要忘記,你在,我在,我們都在,即便是西伯利亞的嚴寒封凍了這個世界,即便是冠狀病毒的魔爪禁錮了整個中華,我們也要用我們的血,我們的夢,我們的歌點燃希望,溫暖這本該生意盎然的春日!
“縱使你腳下有一千名挑戰者,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即便疫情肆虐,我們也不能絕望啊,因為希望才永遠是這春的顏色啊!春日的綠色是希望,但是醫師服的白色更是一種希望,就像是一道屏障震懾住病魔,迎來了健康。
我是一名醫學生,我的家人已經在抗擊疫情的前線晝夜不停地奮戰。2003年的那場瘟疫,是他們在守護著我們的生命,現在我們也成為了醫學院校的學生,也應在這并不熱鬧的春日給予希望,如果病毒非要讓生命失去顏色,那么別忘了我們入學時最先記住的八個字——“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2020年的春日,雖然你以一個慘淡的模樣向我們走來,但是請相信,我們會用心中的希望,頭腦里的知識,為你刻下最璀璨的印章。
2020年,對于14億中國人來說,是一個非同尋常的一年,因為一場病毒的侵襲。俗話說:“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疫情之下,我們感動著他們的感動。
十七年前的抗非典猛士鐘南山先生,再次出征,耄耋之年的他,卻還能青春不老。百姓更相信這樣的專家,在鐘南山的哽咽聲里,我們看到了恐慌,也讀出了一位老人的擔當與憂患。
一個個熟悉又陌生的身影活躍在抗疫一線,一幀幀精彩的感人畫面定格在瞬間,他們溫暖了我們,感動了神州大地。
他們是白衣天使,風雨兼程趕往武漢;他們是醫務工作者,日夜守候在病床。他們用白色編織成紅色的關愛,累了、困了,干冷的地板就是他們溫暖的床。所謂白衣天使,只不過是一群孩子換了身衣服,學著前輩的樣子和死神在搶人。
一聲令下,火神山醫院六天按期建成,解放軍戰士整裝出發,奔赴武漢。疫情就是命令,命令就是天職。他們無愧于最可愛的人。
請看看社區的工作人員,在勸導百姓注意安全,為隔離人員送去生活必需品。小區的喇叭響起來了:各位居民,出行請帶好口罩,室內注意消毒、通風……
有人偷偷地捐獻錢物不愿留下名姓,有人冒著危險為百姓送去溫暖,有人在風雨里義務清掃街頭,有人在反思著人與自然的和諧……
在我們這個國度,危難之下,總有人挺身而出,為他人、為國家奉獻著自己。在我們這個國度,危難之下,百姓充分感受到民族之團結、國家之昌盛。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我們就能干大事。
我們的國家叫中國,我們的民族叫中華民族。
新春佳節,本是闔家團圓的日子,這突如其來的疫情無情的打碎了這原本美好又和諧的氛圍。在這期間,公務員與醫生可謂忙得不可開交,這幾天網上關于最美逆行者的熱搜從未跌過,看到這些新聞,心中不禁對他們多了一份敬意,同時看著不斷增加死亡的數字,著實為他們捏一把汗。
說實話,看見網上那些關于最美逆行者的新聞,看著那些瀕臨死亡卻不曾對生活失去希望的普通人,心底最多的還是一些同情與惋惜。可一個看似普通的夜晚改變了我心中的看法。
在那樣一個月黑風高,四周靜悄悄的晚上,凌晨三點半,我去上廁所,可剛出去發現我爸爸的房間里隱約向外透漏著些許光亮,當時我臉上看似風平浪靜,心底卻早已波濤洶涌,睡意早已煙消云散。我屏住呼吸,向我爸爸房間走去,走到門前,聽見里面我爸爸打電話的聲音,仔細一聽,竟是在工作!當時我心里別提什么滋味了,煙波浩渺。沒想到爸爸竟如此辛苦,自責與心疼不禁涌上心頭。
昨天晚上爸爸工作到凌晨一點半才回來,回家后又工作到三點多,第二天還要早早的上班去,卻依然要笑著面對生活。不禁感慨到生活不易呀。
今天中午偶然知道爸爸這兩天才睡了一個多小時,又想到上級的苛刻要求,群眾的不理解,人們的不配合,爸爸都在默默承受,我知道他心里難受,只是不愿讓大家知道,不想讓我們擔心罷了。
“世界很大,幸福很小。希望如期而至的不止春天,還有疫情過后健康快樂的你。”愿一切美好都如期而至!春天來了,萬物更新!除了關注目前疫情,我們還有生活,做好該做的,保持心情愉快,笑面人生。
春節,本應該是中華兒女共享團圓的節日。然而,一場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卻不期而至,從武漢蔓延開來。很多人避而不及、爭相遠離武漢。網絡發達,使每個中華兒女都知道了。
一些省份的人囗中說著"武漢加油″,但只要一聽到身邊有武漢人,就立馬變臉,唯恐避之不及,甚至驅逐武漢人。他們沒有想過那些站在一線的醫護人員,他們沒有想到那些逆行者,他們顧不上與家人一起吃年夜飯,但他們無怨無悔,讓世界看到中國醫護人員的堅強與偉大。
湖北省中醫院醫生盧振華卻寫下一封請戰書,自請額外排班、不計報酬,在這份僅有178字的請戰書中,他寫道:本人將克服家庭一切困難,投入到這次抗擊病毒的戰斗中,為奪取勝利貢獻自己的一點力量!
除夕,正當神州千家萬戶共享團圓之時,各地一支支的“逆行隊伍”卻在行動,無數醫護人員都摩拳擦掌,紛紛請戰,一份份“請戰書”上摁下的一個個鮮紅手印,表達著他們戰勝病毒的鐵血意志。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他們是醫護人員,他們也是社會普通的一員,他們也是普通人,他們為人子女、為人父母、為人夫、為人妻,過年了,誰不希望與家人共享天倫,但危急時刻,他們毅然選擇站在第一線,因此才有了更多人的健康安全,才有了更多家庭的天倫之樂。
他們以“逆行”詮釋“救死扶傷”的高尚精神,以“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詮釋社會大愛,他們的勇敢,讓我們看到全民族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希望,更感到中華大家庭的溫暖。
逆行者們是我們值得尊敬的人,為了不讓更多的人擔心,我們要用我們的行動告訴他們,我們一直在你們后方,不讓自己添亂,即使沒有在第一線,我們依然會用自己的方式去努力,去奮斗,讓武漢知道,我們與武漢同在,中國與武漢同在,中國不會拋棄任何一個城市。
今天,我們之所以能夠過一個平安、祥和、團圓和年味十足的春節,只因有著無數“逆行者”的付出。向那些逆行者們道一聲謝謝,你們辛苦了。正是:從來都沒有什么歲月靜好,只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中國以前那么多的困難都挺了過去,這次,也一定會挺過來的。中國一定會贏。武漢加油!逆行者加油!中國加油!
疫情來襲,仿佛平靜的海水面突然起了一場運動,海底的魚浮了上來,水面的魚沉了下去。各種聲音爭先恐后:生氣的,指責的,罵人的,出離憤怒的,消極絕望的,抹黑的,洗白的,借機發私憤的,還有明著暗著帶節奏的,說祖國怎么怎么樣……同樣,各種行為也都出來了。
身為一介凡民的我們,更多的是面對一日三餐,而不是家國大義。這時候,我們該怎么辦?請相信我們的國家,我們的人民,我們自己;努力做好自己該做的、能做的。
無論他人怎么說,我們的國家就在這里崛起。
她無烽火照狼煙,無戰火彌漫,人民勤懇努力,國家繁榮昌盛。從一窮二白,白手起家,篳路藍縷,到國富民強,她是一步步,腳踏實地走過來的。即使她還有這樣那樣的不足,可是她一直在調整自己努力的步伐,堅定地朝著星辰大海的理想穩步前行。這次的疫情,縱然存在很多問題,但是我的國,她仍舊能夠以最快的速度調動一切可調動的物資,動員一切可行動的力量,迎難而上,直面病魔。相信她,這次戰“疫”,她會贏。
無論他人怎么說,我們的“戰士”都義無反顧。
當疫情襲來,最早判斷出疫情的張繼先,邊診治邊堅持上報;身患絕癥的張定宇院長,與病毒賽跑;女醫生張旃,寫下“本來處處都是戰場”;三軍醫療隊,除夕夜奔赴武漢;堅守著“若有戰召必回”誓言的退役軍人,同樣沖鋒在前。多少醫護人員直接以血肉之軀擋在了最前面,多少無畏的子弟兵沖向了一線,多少基層工作者夜以繼日,堅守在村口門口。無數封印著鮮紅手印的“不計報酬,無論生死”請戰書,晝夜奮戰在火神山醫院工地的上千名工人,加班加點生產和服務抗疫產品的企業員工……每一滴汗水都折射太陽的光芒,每一份付出都照亮明日的天空。正是各行各業的守望相助,義無反顧,為抗擊疫情提供了堅實保障。
無論他人怎么說,我們都要做好自己。
人,不會因為摔倒一次就拒絕走路,不能因為一個不好的人就對所有人失望,同樣,更不能因為一次疫情就怨天尤人進而絕望。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當我們只能待在家里,看起來什么也做不了的時候,不妨靜下心來,清醒地看待這次疫情,不盲聽盲從,不信謠傳謠,自覺擔起責任,做該做的事,做力所能及的事。同時回望自己的初心,整理行囊再出發。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讓我們一起面對,聚沙成塔,眾志成城,讓病毒在萬眾一心面前潰敗,讓春暖花開的日子早點到來!
相信我們的國家,相信我們的人民,相信我們自己。一切都會好起來!
收看紀錄片《武漢日記2020》觀后感心得精選【5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