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贏脫貧攻堅戰,已經到了最后的緊要關頭,奪取全面勝利的沖鋒號已經吹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有關脫貧答卷學習心得以及個人感受范文【5篇】,希望大家喜歡。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脫貧攻堅的任務能否高質量完成,關鍵在人,關鍵在干部隊伍作風?!碑斍埃蜈A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近在咫尺。廣大幫扶干部要繼續手捧三顆“真心”,深入到群眾中去,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切實為人民排憂解困。
手捧一顆堅韌之“心”,越挫越勇
2020年扶貧大考,時間緊、任務重。但在基層幫扶人員中,大多是近幾年考入鄉鎮的年輕干部,很多都沒有經歷過磨煉。面對如此復雜而又艱巨的脫貧攻堅任務,要么出現畏難情緒,要么臨陣脫逃。一次次的“大排查”“回頭看”,需要幫扶干部腳踩泥濘、風吹日曬,深入貧困戶家中,摸清情況;一張又一張貧困戶信息表格,需要加班加點填寫上報,讓有些剛來時還干勁十足的幫扶干部們,在自嘲“表哥表姐”中磨掉了最初的斗志。
扶貧是根難啃的“硬骨頭”,越是前路艱險,幫扶干部越要牢記自己的“初心”,不能只是把扶貧當做交辦到手中的工作,應付了事。只有常懷一顆堅韌的心,“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迎風成長,磨練出百折不撓的斗志,才能真正完成脫貧攻堅“大任”。
手捧一顆關切之“心”,俯下身子
貧困戶,大多是老弱病殘群體。不少幫扶干部,在探訪貧困戶的時候,嫌臟嫌臭,不想多了解、多關心,往往只是問候幾句后扭頭就走,再草草填寫幫扶手冊,完事大吉。而對于貧困戶真正的訴求,卻并沒有關切。除了簡單的缺衣少食,以及硬性的條件,如房子修好沒有、莊稼收獲沒有、入戶路修通沒有等等問題需要了解之外,貧困戶的生活細節、精神需求,如吃的藥能否買到、是否有創業致富想法、子女有沒有經常問候、日子過得開不開心等,卻并沒有過問。
幫扶,需要幫扶到貧困戶的心坎上,真正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把他們當親人去問候、去關心,擺脫“官架子”思維,不怕臟、不怕苦、不怕累,與貧困群眾同坐一條石板凳,聊家常、察實情,真正走入他們的生活點滴。只有常懷一顆關切的心,把貧困戶的“滿不滿意,高不高興,答不答應”作為工作指標,才能幫助貧困戶“脫真貧”。
手捧一顆體貼之“心”,對癥下藥
在幫扶中,過腦、過心尤為重要。有些幫扶干部不切實際,憑想象去幫扶,導致出現“夏送冬被、冬送蚊帳”這樣毫不動腦的笑話出現,只圖一送了之,還照相“作秀”,對貧困戶過筋過脈的實際情況不了解。如果不針對貧困戶因病致貧、因學致貧、因殘致貧等原因因戶施策、精準幫扶,不了解群眾的所憂所愁,對癥下藥,那么只會越幫越窮,給脫貧攻堅添亂、添堵。
幫扶干部要真正俯下身子、邁開步子,深入到貧困戶中去,一片冰心在玉壺,切實了解他們貧困原因,他們的所思所想和實際需要,用心思考貧困戶目前存在哪些問題,才能真正解決貧困戶家中的實際困難。只有常懷一顆體貼的心,引導他們致富,幫助他們主動“造血”,才能避免出現“返貧”,避免“等靠要”思想。
“手捧一顆真心”,幫扶干部要“用心用情”扶貧,牢記“初心使命”,走入貧困戶中,發揮“領頭羊”作用,用“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下一番“繡花功夫”,實實在在地解決貧困群眾的實際問題,以更大決心、更強力度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在扶貧事業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跨入2020年,脫貧攻堅戰的沖鋒號已經吹響。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也是每個貧困村、貧困戶的夢想和期盼,這是今年必須完成的硬任務。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這一歷史性的偉大目標,亟須精準開展強有力的政治監督。
強化政治監督,要提高政治站位,堅決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確保黨中央政令暢通,確保脫貧攻堅政策真正落地見效。防止搞不切實際的高標準,防止以會議落實會議,防止以簡單的“輸血”代替“造血”;
強化行業扶貧政策落實工作,強化部門監管職責,強化駐村干部的管理,強化精準施策,強化貧困村“三務”公開,強化扶貧領域反腐長效機制建設;
盯住“在監督檢查脫貧攻堅工作成效過程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在督查頻次、重過程還是重結果、留痕管理上把握好尺度。
強化政治監督,要督促責任落實,發揮好“通報”這一督促責任落實的“警示牌”作用。打贏脫貧攻堅戰是重大政治任務,需要能力素質,考驗忠誠擔當。各級黨組織、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扶貧干部,必須把自己擺進去、把責任扛起來,清醒地把握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困難和挑戰,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一鼓作氣、盡銳出戰、精準施策,集中力量攻克貧困的難中之難、堅中之堅,確保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對于通報反映的扶貧領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要舉一反三、攬鏡自鑒,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切莫等靠要貽誤戰機、捂蓋瞞養癰為患,讓問責的板子落在自己身上。
強化政治監督,要扭住問題不放,嚴肅認真查擺。聚焦巡視“回頭看”,就是要緊扣專項巡視反饋問題的整改落實情況開展監督檢查。同時,要把巡視整改與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結合起來,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目標,緊盯老問題、發現新問題,深化扶貧領域問題的專項治理,以“監督常在”倒逼巡視整改常態化、長效化。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組部部長陳希在電視電話會議上強調,組織部門要扎扎實實做好抓黨建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各項工作。這要求組織部門始終堅持以“黨建+”為統領,以“抓黨建、強基礎、謀發展、興產業、促脫貧”為主線,將抓黨建促脫貧攻堅有機結合,確保實現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為脫貧攻堅注入黨建力量。
建強基層黨支部,聚合力促發展動能。基層黨支部作為黨在社會基層組織中的戰斗堡壘,其作用直接影響黨的領導力、組織力、凝聚力、向心力及戰斗力。如同支部建在連上,更多的支部早已建在村上,按照農村基層黨建工作的總體要求,堅持理論武裝,聚焦抓黨建促脫貧攻堅、促鄉村振興、促基層治理“正確方向”,全面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力,推動農村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今年,各地區要立足各自職能和特點,發揮組織體系政治優勢“硬杠杠”,把控基層黨建“主戰場”,實施網格化管理“一張網”,構筑戰“貧”堅強戰斗堡壘;
堅持以服務民生為導向,堅持力量下沉一線,打通群防群治“最后一公里”;
堅持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并進,深入推進“一抓兩促”工程,以“思想共識”力量凝聚起“促發展動能”強大力量。
建強基層主力軍,抓頭雁促生機活力。從人抓起,關鍵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的“牛鼻子”。要發揮“關鍵少數”頭雁效應,必須選準、用好、嚴管、培優干部,有目的選拔一批優秀選調生到鄉鎮班子任職,選拔一批機關優秀年輕干部到鄉鎮掛職任職;
持續實施村級組織帶頭人整體優化提升行動,全面清理不合格、不勝任、不盡職的村干部;
不斷吸收優秀青年、致富能手進入黨員隊伍,培養壯大黨員“致富帶頭人”隊伍,讓黨員干部成為發展生態扶貧產業、推進鄉村振興的“標配”,推動黨建引領村務善治。同時,抓頭雁落實基礎保障,形成統一規范標識、掛牌和功能室設置,體現黨“服務性質與服務功能”的元素,如組建“黨支部+基地+集體經濟+農戶”模式發展富民產業、“黨旗領航+農村電商”模式釋放消費能力,提高村級組織各項工作運轉效能。
建強基層駐村隊,顯關懷促支撐體系。鄉村振興“文明號角”已經響起,要通過全面走訪慰問、提升生活保障、提拔重用干部等措施彰顯黨和人民的關懷,切實構建激勵廣大駐村干部擔當作為支撐體系,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提供組織保障。組建由選派單位領導、縣委組織部干部組成的工作隊,到全縣所有村(社區)對全體駐村干部進行走訪慰問,進一步鼓舞駐村干部的士氣,堅定他們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信心和決心。堅決貫徹落實《激勵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工作隊員擔當作為決勝決戰脫貧攻堅若干措施》,嚴格落實駐村條件達到“九有”標準(即有床鋪、有廚房飲具、有冰箱、有桌椅、有熱水器、有衛生間、有空調或風扇、有安全設施、有電動車)和每人每天100元的標準發放駐村補貼,安排全體駐村干部免費體檢一次,并為他們購買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同時,對表現優秀的駐村干部優先推薦提拔重用或給予職級晉升,或在職稱評審、崗位聘用上傾斜,激勵干部在脫貧攻堅一線干事創業,真正創造“有為才有位,有位須有為,有位更有為”的社會環境。
象棋中的“卒”是不可以回頭的,那是游戲規則!“棋祖”韓信作為一個將軍,他知道兩軍作戰時,每個士兵只有無畏地向前沖鋒陷陣,才能取得戰斗的勝利,“韓信點兵,多多益善”,其成功正是依托于那些勇往直前、義無反顧的“卒”。現階段,脫貧攻堅已進入攻城拔寨、全面收官的緊要關頭,我們的扶貧干部要發揚“卒”子精神,以踏石有印、抓鐵留痕的力度,發力脫貧攻堅。
決戰決勝要有“日拱一卒”的韌勁。“卒”是中國象棋中數量最多也最不起眼的棋子,它代表了勇往直前,不曾退縮,低調務實的突擊精神。我們的扶貧干部要有“日拱一卒無有盡,功不唐捐終入海”的氣魄,要有沖勁、有活力,不懼怕困難艱辛和前路漫漫,永遠沖鋒在前,拼搏在先,要懷揣事不避難、勇往直前的責任擔當,有百折不撓、越挫越勇的剛強韌勁。要站在新的起點,趁勢而上,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拼勁,聚焦老問題,應對新挑戰,凝聚盡銳出戰、迎難而上、決戰決勝的強大動力,一鼓作氣攻克脫貧攻堅的最后堡壘,如期取得決戰決勝的全面勝利。
決戰決勝要有“過河卒”的恒勁。在象棋中有一句俗語:“過河的卒子當車用?!币驗檫^河卒有一個特點,只能前進,無法后退。如今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進入倒計時,實現這一目標任務還有不到8個月時間,脫貧攻堅的實踐證明,打贏脫貧攻堅戰沒有任何捷徑可走。我們要充分發揮“過河卒”的恒勁,要把更多資源、資金、項目等要素向深度貧困地區傾斜,重點發展貧困人口能夠受益的產業,下最大決心抓好扶貧移民搬遷,下大功夫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以背水一戰、決戰決勝的決心和氣概攻下深度貧困這個“堡壘”。
決戰決勝要有“身先士卒”的干勁?!皦粝氩粫詣映烧妫捌粕ぷ硬蝗鐢]起袖子”。歷史一次又一次向我們證明,社會主義不是喊出來,而是干出來的,人民的幸福生活不是想出來,而是奮斗出來的。肩扛千斤謂之責,背負萬石謂之任。實施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實實在在的利民之舉、福民之措,是我們黨初心與使命的具體實踐,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面對脫貧攻堅“大決戰”,不是靠報表、數字就能實現的,唯有堅持“實”字托底、“干”字打頭,腳踏實地、真抓實干,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而惟以求真的態度作踏實的工夫。
“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后,努力向前,向著標桿直跑?!边@是小卒精神的最好寫照,也應該作為我們廣大扶貧干部的座右銘。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順利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衡量尺”與“任務書”。越到最后越要繃緊這根弦,不能停頓,不能大意,不能放松,要一鼓作氣、乘勢而上奪取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
近日,一則“幼兒園賣燒烤自救”的新聞成為廣大群眾熱議的話題。疫情期間雖然有政府部門的補助和支持,但該幼兒園在沒有開業的空窗期,憑借有場地、有餐飲服務許可證、有桌椅板凳的條件通過“臨時轉行”做出了一番事業。為擔心家長們“被迫”捧場,便選擇了悄悄開業、默默經營。機構的主動求變、綠色經營,最終得到廣泛支持。幼兒園臨時轉行成功自救的背后,是該機構因勢而謀、應勢而動的智慧和自立自強、主動思變的風范。
2020年是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受疫情影響,我國各行各業均遇到不同程度的損失,黨委、政府給予了大量的政策支持、資金支持、人才支持,幫助貧困戶渡過難關,在外在條件持續優化的氛圍下,如若能配上貧困戶自身的內在動力,內外兼修,或許能激發出更多的活力,創造出更優的成果?!白灾?,天助之”,從“轉行自救”下看脫貧,我看到了自強、看到了希望。
變“被動脫貧”為“主動求變”,激發“我要脫貧”的源動力,脫貧更有希望?!稗D行自救”的幼兒園已經申請轉變為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審核認定后可以享受到疫情期間政府的扶持政策,但其并沒有仗著“背靠大樹好乘涼”,依靠索取、無所作為。脫貧是塊“硬骨頭”,部分貧困戶面對艱苦的現實環境漸漸表現出無動于衷與無可奈何,形成思想上的崩塌,事實上,黨委政府的幫扶更多的是擺脫物質貧困上的幫助,在思想意識上更多的是加強引導,真正要擺脫思想上的貧困,還需要貧困戶發揮“主觀能動性”。思想是行動的“指南針”,如能從思想上深化“自立自強”的意識,由思想的內在動力源源不斷地激發為用雙手創造美好生活的愿望,這類群眾在黨委政府的引導下就能變“輸血”為“造血”,變“被動”為“主動”,把“精氣神”提起來,把“積極性”調起來,做到“真脫貧”,脫貧就更有希望。
把“得過且過”變為“力爭上游”,培養“我能脫貧”的真本領,脫貧一定可期。除了上熱搜的濟南幼兒園外,麗江、保定等地區的幼兒園也在積極通過臨時轉行尋求自救,細細研究可以發現,正是因為這類機構有設備、有員工、有資質,才有“自救”的底氣。脫貧攻堅任務復雜繁重,根本原因是多數貧困戶物質條件不足、資源缺乏,空有想發展的心,卻苦于技術不足、能力不足,漸漸地陷入了“我不行”的自我矛盾、惡性循環。借助于“六穩六?!钡摹懊撠毺撞汀?,如能幫他們樹立依靠“強筋骨、長本領”來創造未來的理念,提升他們的技術水平,就能通過邁出“行動的一小步”,坐上政策的“直達電梯”,收獲“幸福的一大步”,從“我不行”變為“我可以”,用行動搭建“致富橋梁”,脫貧就更有希望。
決勝脫貧攻堅的道路上,每個人都是參與者。調動起群眾的積極性和自信心,輔以“六穩”“六?!钡耐饬Γ撠毠砸欢苡瓉盹L雨彩虹。
脫貧答卷學習心得以及個人感受范文【5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