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活動是從長遠著手,出人、出物或出錢贊助和支持某項社會公益事業的公共關系實務活動。公益活動的宣傳是目前社會組織特別是一些經濟效益比較好的企業,用來擴大影響,提高美譽度的重要手段。下面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社區公益活動心得體會范文五篇,希望大家喜歡!
由上海少年警校和上海云開優素質小小踐行家聯合開展的“遠離低頭族,牽起孩子的手”公益活動,在全市拉開帷幕!今天一早,我帶著3位小伙伴,趕到889廣場,也加入了隊伍。
開始,我的團隊一行四人,高舉著公益宣傳牌,信心實足的出發了。可見到路人卻害羞起來。眼睜睜得看著路人一個個從我們身邊走去,就是張不開口。心里很焦急!咦,一位阿姨坐在店門口,我們紅著臉,壯著膽圍上去,手忙腳亂的宣傳開了。出乎意料,得到了阿姨的支持,還和我們合影了!
原本緊張、膽怯的心一下子松弛下來。接著看見路人,我們就大膽的圍上去。可好些路人,沒聽我們說完就離開了。我和伙伴們又調整思路:分工合作。我負責用真誠、親切的語言先開口宣傳,其他三位伙伴分別舉牌、貼小星花、給路人簽字。嗨!井井有條后,成功指數蹭、蹭的上升了。
今天,雖然刮著冷風、下著雨。我們全然不顧,干勁十足。被采訪的爺爺、奶奶、阿姨、叔叔、姐姐、工人、警務、商務管理、舞蹈老師、游客……聽了我們的倡議后,提問啊,交流啊,氣氛融融,連連夸我們講的好,真棒!短短兩個小時,我們記錄本上竟留下了43位路人的簽名。并愉快地和我們合影呢!
今天的公益宣傳,讓我們邁出了參于社會公益的第一步,增強了自己的社會責任心。讓我們懂得了①要克服膽怯,勇敢邁出第一步,這是成功之母。②團隊精神,必不可少。③只有用真誠的心、親切的語言、甜甜的微笑宣傳公益,才會被公眾認可,公益活動才會取得好效果。
景山學校大隊輔導員張老師、九貫班主任王老師和九年級貫通班的同學們,來到了北京市通州區人工耳蝸培訓學校,進行貫通五班團支部獻愛心公益活動。師生一行在早上九點半抵達了耳蝸學校。這是同學們第二次來到這所學校,上次公益活動是在去年的十月。時隔半年,耳蝸學校設施增添了不少硬件設施,環境也有了一些改善。再次見到這里的老師和小朋友們,不少同學都表示有些激動。首先,兩所學校舉行了物品捐贈和簽約儀式。
九貫的同學集體捐贈給耳蝸學校兩臺空氣凈化器和六只校服熊,兩所學校同時在此簽字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
正是如此——公益活動不只是偶爾的一次拜訪,更應該是人與人之間心靈上的長期交流與奉獻。未來,九貫的同學會經常到耳蝸學校進行公益活動,景山的學生與耳蝸學校的小朋友們也會“一對一,結對子”,建立長期的友誼。捐贈儀式結束后,同學們紛紛走進課堂,和耳蝸學校的學生一起上課。耳蝸學校的學生年齡在3到30歲不等,課程共分為三種:小班課堂、大班課堂、大齡課堂,分別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老師還會根據學生的進度開展一對一訓練課,幫助他們訓練聽說能力。九貫的同學也分為三組,和小朋友一起做“毛毛蟲”、玩滑梯;和“大朋友”們一起上體育課。有些同學還有機會參與了一對一訓練課。耳蝸學校的老師們會以各種游戲和鼓勵的形式來訓練孩子的聽能、認知、表達、思維等綜合能力,也十分耐心的為我們進行了相關知識的講授。在一點一滴的相處與交談中,每一個九貫的同學都被孩子們的開朗陽光的心所觸動和震撼。
午飯時間,耳蝸學校還貼心地為大家準備了西瓜。用過午飯后,同學們又坐車前往耳蝸學校的“桃園”,開展了“尋找拼圖”的活動。全班同學被分為兩大組,兩到三名同學和一名耳蝸學校的同學組成一對,在桃林中尋找拼圖碎片。在游戲中,大家分工明確,互幫互助,輕松愉快的氣氛促進了我們與耳蝸學校同學們的交流,合作比拼中我們之間的感情也更深了一層。游戲結束后,九貫的同學也為耳蝸學校的同學表演了歌曲和魔術,收獲了大家的掌聲。活動的最后,我們依依不舍地和那里的小朋友們告別,也把我們精心為他們準備小禮物送到了到他們手里。
一天的交流即將結束,此時此刻,看到他們發自內心的歡笑,我們也感觸頗多。同學們在學校門口合影留念,與那里的老師和孩子們揮手道別。
公益活動就像是一盞燈,溫暖著前進的路。公益活動的意義在于我們自愿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而不求任何物質上的回報。當然公益活動涉及廣泛,無論事情大小,他可以是集體的有組織的活動,也可以是個人性質的貢獻自己的時間與精力。形式不同,但是內涵并無太大的差別。
20_年10月,我加入__,做一名志愿者,幫助特殊時期的人解決他們的困惑,然而不會去索取一分一毫的利益。志愿者這樣的公益活動的內涵并未因此而變質,它依然是人們心中的一份凈土。
20_年2月25日我參加宿松公益協會為特殊兒童送去新春祝福活動,我收獲的是一種奉獻的快樂,一種幫助別人之后由衷的欣喜。
我加入__一年多了,每次參加組織的公益活動,我不敢說我學到了什么,但是,從參加的活動中,我收獲了許多,總會有一種奉獻的喜悅。志愿者的工作看起來是普通而平凡的,我感悟到:我們做每一件事都帶著認真負責的態度,帶著一份發自內心的關愛,即使在平凡瑣碎的工作中,我們也能找到快樂。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在幫助別人的同時自己真的能夠感受到一種幸福的感覺,雖然沒有報酬,也許很累,但是享受到得快樂,卻是什么都換不來的。讓自己融入這個社會,也多多鍛煉自己,讓自己成長,也許,這就是我參加志愿者活動給我留下最深的印象,__我們繼續前行吧!
一年一度的春節又快到了,大家都興高采烈地忙著準備年貨。大家有沒有想過,那些無依無靠的孤寡老人是多么需要我們的關愛和幫助啊!
今天的天氣有些寒冷,我們都知道臨近過年,大家都是很忙的,但是我們也不能忘記那些無依無靠的孤寡老人。
安新縣愛心公益志愿者協會組織了慰問孤寡、貧困老人的活動,我也借此機會去看望那些無依無靠的老人。我的心中就是這樣想“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會變成美好的人間”。
我和幾名志愿者從早上8點出發,一直到下午5點半返回。這一天走訪了十來個村,二十多戶人家(第二天慰問的活動我沒有參加)。看到那些老人是孤苦伶仃,我的內心頓時感到十分傷心。這些孤寡老人在惡劣的環境中生活。他們的臉上布滿了皺紋,腰也彎了,腿腳也不靈活了,有的老人甚至臥床再也起不來了。這些老人見到充滿愛心的志愿者,會想到他們再也不是無依無靠的人了,有志愿者時時刻刻關心他們,老人就不會覺得孤單了。這些孤寡老人是社會的弱勢群體,我們應該堅持不懈地關愛他們,以報答他們曾經為社會做出的貢獻;同時也在盡我們的微薄之力將我們的中華傳統美德代代傳承下去。
學校組織的公益活動讓我從中學到很多,也學到了許多深刻的為人處世的道理。學校讓我們利用寒假把社會作為實踐的場所,讓我們參與社會,在公益活動的實踐中有所啟示。因此,我在寒假的時候找到當地的敬老院去參與社會實踐活動,使我在公益活動中受到教育,有所感悟,引導我去積極了解社會、感受社會。
這天,我來到了我們鎮上的敬老院,看到了許多住在那里的老人。首先,我先找到那里的工作人員,說明了此次來的目的,得到了他們的同意,然后,便聯系相關的負責人員,請他們幫我安排一些工作。當老人們看到我時,立刻關心起來,詢問我在學校及家里各方面的情況,體現出了老一輩對年輕一代殷切的希望和關懷。我也詳細詢問各位老人的生活起居情況,與老人們聊起了家常,幫助他們打掃衛生,很快就融入其中。我并沒有因為寒冷的天氣埋怨過一句,取而代之的是滿腔的熱情。因為這次看似普通的活動其中實際上蘊含了巨大的人性價值,它是一種美德,更是老人與大學生之間心與心的交流與溝通。
在敬老院中,我毫不嫌臟,耐心、仔細地幫助老人們整理好房間衛生。這些都讓我們體會到了老一輩的孤獨、我們的幸福和自私。我在那里盡可能地多和老人聊天、談心,竭盡所能使老人感到溫暖。公益社會實踐活動是不記報酬、不謀私利、不斤斤計較的;公益社會實踐是忘我的勞動,也是培養我們關心公共事業熱情的。參加公益社會實踐的光榮感,塑造自己美好的心靈。
處于這個時代的我們,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對待一些人際關系和自我評估的方面都有所欠缺。而這次的社會公益實踐活動,讓我親身體會到了勞動的光榮感。這些都促進了我努力改正自身錯誤,正確認識自己。讓我親身體會到了勞動的艱辛,避免了我形成好逸惡勞的壞習慣。公益社會實踐活動也同樣加強了我的勞動觀念,幫助我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社會公益實踐活動同樣培養了我們的競爭意識和開拓進取的精神。
我們講的社會公益實踐活動,就是以不記報酬為前提的;那是根據以公共利益而勞動;我們必須為公共利益而勞動,自覺要求進行勞動。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是為社會盡力,是熱愛勞動的表現。
當今社會,不知道孝敬老人的人不在少數,他們忘記了他們的父母含辛茹苦的把他們拉扯,在自己有能力掙錢吃飯后,就將年老的父母給拋棄!任由他們艱苦度日。在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來到這里,是一種教育,也是一種鍛煉,老人需要社會的關心,社會也應該給予這些老人一定的關注。敬老愛老應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常抓不懈的工作,我們當代大學生有必要和老人們多交流溝通,明白老人的苦處、難處,這有利于提高當代大學生的思想素質和道德素質。老人,他們是社會的弱者,可曾經他們也是社會的創造者,祖國之棟梁!
到敬老院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將自己活力釋放的同時,我們感到一種充實。這些活動很好的展現了當代大學生的風采,在我們鎮上也贏得的一致好評。一方面培養當代大學生關心他人,敬老愛老的美德,另一方面也是接觸社會,了解社會,鍛煉自己,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去關心他們,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
老人,是需要我們關心的一個弱群體,我們應該不懈努力的為他們創造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以報答他們曾經為社會做出的貢獻!也將我們中國的傳統美德繼續更好的傳承下來!
老人們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默默無聞的奉獻了一輩子,現在盡管子女都不在身邊,但是依然保持了一份堅強、樂觀的心態,在生活中老有所為。這次的社會實踐活動讓我們受益匪淺。作為后輩的我們,應該力所能及的去幫助他們,關心他們的晚年生活,或許這些老人的處境還算好。讓我們攜起手來,獻出自己的應有力量吧。奉獻我們的愛心,培養關愛生命、服務他人的美好情操,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青春和力量。
實踐活動提高了我們的社會實踐能力。引導了我們接觸、了解社會,增強我們的社會責任感和社會適應能力。而學校組織的勞動,更讓我們明白了學會獨立的重要性。在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對于我們這些出生牛犢的中學生們,獨立的培養和社會的洗禮是多么的重要。在這個更新速度超快的今天,如何適應社會也是我們即將面臨的困難。對于現在的我們,越早接觸這個日新月異的社會,就意味著我們越能適應它。
社區公益活動心得體會范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