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辦的大型博覽會,中國政府堅定支持貿易自由化和經濟全球化、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重大舉措。下面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參加中國進口博覽會心得體會范文五篇,希望大家喜歡!
總書記在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主旨演講非常的振奮人心,對中國經濟不斷開放的論述,擲地有聲、意蘊深遠。從幾天前的民營企業座談會到今天的進博會,短短幾天里,總書記的兩次重要講話,都對推動民營經濟發展有著重大的歷史意義,將開創廣大民營企業在新時代創新發展的新局面。此次主旨演講中,總書記有多達52次提到開放,這是對世界的宣誓,更是對我們廣大中國企業的殷切囑托。
總書記對經濟全球化發展大勢的重申和強調、對中國參與全球化經濟發展的信心和舉措,猶如雨后暖陽,灑向世界各地,這既是中國的機遇和信心,更是世界的機遇和信心。總書記連續用三個“不能停滯”強調中國經濟不斷開放、加大開放的品格,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事實證明,中國經濟也正是在不斷深化的改革開放中由小到大、由弱到強。作為改革開放的見證者和參與者,這一過程中,我們深切感受到中國從“世界工廠”向“全球超市”的轉變,今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預計將突破40萬億的大關,有望與美國持平甚至趕超,成為世界第一消費大國,這正是中國與世界包容互惠、合作發展的成果。演講中,總書記提出的五大開放舉措,將按下中國改革開放進一步深化的加速鍵,具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當前,我國消費結構升級的步伐不斷加快,我們需要世界市場更大的支持,同時世界經濟也需要中國企業的參與,隨著五大舉措的落地,必將推動海外企業掀起新一輪的中國發展潮,推動中國企業與世界市場迎來一次全面且深度的接軌,這將是一次全球性的發展機遇。
作為中國的商業零售企業,我們不僅在十年前就已經啟動了海外市場的發展,相繼拓展了日本、美國和歐洲等國家和地區,而且近幾年率先探索并實踐的智慧零售也已成為全球零售行業的趨勢。借助此次進博會的召開,我們將嚴格貫徹總書記的講話精神,全面加速企業的海外發展步伐。接下來,我們將立足中國市場,協同世界企業,推動基于新技術、新需求驅動的下的新合作秩序的構筑,未來三年,我們初步擬定了一百億歐元的全球采購計劃,打造智慧零售驅動下的新一代“全球智能供應鏈”,我們相信,隨著中國改革開放進程的不斷深化,蘇寧在海外市場的合作效率會越來越高、合作規模會越來越大。
今天的黨課顧老師就“中國_進博會給予我們的啟示”話題展開了演講,顧老師將內容分為了兩個部分:一、中國為何要舉辦進博會,二、學習習近平主席在_進博會開幕式的演講主旨,內容豐富給了我很大的思想領悟,接下來我來分享一下自己本次黨課學習的感想吧。
本次進博會以“__”為主題,習近平在進博會開幕式致詞上表示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今天,包容普惠、互利共贏才是越走越寬的人間正道,再次強調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獲得了世界各國人民的高度贊同,這告訴我們,中國能在世界上立足并且越走越遠與習近平總書記的崇高人格密不可分,也說明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完全正確的選擇。
通過本次黨課的學習,我又再次深刻地認識到,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真好呀!中國現在在世界上的舞臺越來越大,開放已成為當代中國的鮮明標識,進博會將世界高端產品引入中國市場,這個主題不一般、內容不一般、形式不一般、作用不一般的盛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優越性的充分體現!我為生活在中國的土地上而自豪,我愛我的祖國!
為做好_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籌備、舉辦工作,我被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借調,參與設于虹橋郁錦香賓館分新聞中心境外記者服務溝通工作。該分中心工作團隊主要由黃浦區新聞辦同志、我和另一位向明中學英語老師組成,為來滬采訪進博會的境內外媒體提供領證、交通、住宿、咨詢等各方面服務保障工作。
我們從11月1日正式入駐分新聞中心,主要做好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境內外媒體記者領取證件和媒體包的工作,前后共接待中外記者1000余人次,60%以上為境外媒體。二是做好進博會期間分新聞中心公告欄所有公告文件、住店媒體溫馨提示、每日上海天氣情況等起草、翻譯工作,共張貼文件50余篇,為記者提供實用有效的信息。三是配合公安做好遠端安檢工作。開幕式當天,共協助近200名記者、工作人員完成遠端安檢。四是做好媒體班車協調安排。11月5日至11月10日,共組織媒體班車41班次,方便媒體記者出行采訪。五是接受媒體咨詢,發放宣傳資料,布置辦公環境,提供茶歇服務,解答媒體關于進博會情況、上海城市景觀、園區活動安排等各方面的問題。
在整個新聞分中心服務保障中外媒體的工作中,每個工作人員都體會到上海這座城市對首屆進博會的重視。面對繁重的工作任務,我們始終保持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飽滿昂揚的工作熱情,充分發揮以往外事接待工作中積累的經驗與做法,以自身行動做到宣傳進博、服務進博,切實保障分新聞中心平穩運行。
工作的過程是艱辛的,也是充實的。難忘開幕式前一天,很多境外媒體當天夜航抵滬,各地記者短時間內高密度前來分新聞中心報到、領證。第二天清晨三點,我們又要為報道開幕式的記者們啟動遠端安檢服務。我們整個分新聞中心的小伙伴們分工明確、通宵加班、全力以赴,有的接待媒體報到,有的張貼公告信息,有的回答記者提問,有的幫助解決電腦技術問題,有的發放宣傳資料,有的指引遠端安檢,我們緊張忙碌又井然有序,各司其職又互相幫助,用自己的辛勤付出為境內外媒體提供了真誠周到的服務,最終順利圓滿地完成了任務。
分新聞中心雖然在園區之外,但卻是很多境外和外省市媒體抵達上海后的第一站,是進博會工作的前沿,我們的工作一定程度上構筑了他們對上海的第一印象。令人欣慰的是,通過團隊的共同努力,我們贏得了境內外媒體的一致認可,在留言本上留下了滿滿的贊揚和感謝。看著留言本上暖心的話語,我深切感受到參與進博盛會的自豪和感動。雖然工作任務重、時間長,但是在聽到一聲聲的thankyou,看到一張張滿意的笑臉后,我為自己是進博會的一份子,是上海的一份子而驕傲,這一段忙碌且充實的進博會時光也必將成為一段美好、難忘的回憶。
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舉行。屆時將有來自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0多家企業參展,規模和品質均將超過首屆。
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第一大貨物貿易國,開放的、高速增長的中國市場已經成為國際市場中舉足輕重的一部分,許多國家和企業都把拓展中國市場作為重要的發展機遇,進博會為他們搭建了的進入中國的平臺。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對高品質產品和服務的需求迫切,進博會上展示的進口商品滿足了消費者對美好生活的需求。隨著進口市場的空間不斷擴大,中國進口的增長更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進博會真正實現了“買全球、惠全球”。
首屆進博會期間,按一年計,與會參展企業和采購商達成了578.3億美元的意向成交額,今年這一數字有望顯著擴大。不斷擴大的規模彰顯了進博會的號召力和影響力。畢竟,在外部經濟環境不確定性增加的當下,進博會帶來的效益有目共睹,企業都想搭上進博會的快車,掘金廣闊的中國市場。
不少參加過首屆進博會的企業表示,進博會為國內外企業打造了一個包容開放、廣闊高效的合作新平臺。作為進博會的“回頭客”,來自法國的依視路集團將帶來一系列先進產品和解決方案。依視路大中華區總裁杜馬諾表示,進博會是一個的開放平臺。作為全球的眼視光企業,依視路將依托進博會大平臺,再次為中國消費者展示眼視光領域的前沿科技和完整的眼健康管理解決方案。
中國不以追求貿易順差為目標,真誠希望擴大進口、推動貿易平衡發展的努力,得到了外國政府官員和專家學者的一致認可。白俄羅斯總統辦公廳副主任_去年率團參加首屆進博會,見證了白中兩國簽署大量合作協議。他表示,白俄羅斯參加進博會、中國對白俄羅斯高品質食品開放市場并對白俄羅斯大量食品企業進行認證、利用中歐班列裝載貨物和電子商務的發展等都有助于挖掘兩國經濟合作潛力,帶動白俄羅斯經濟發展。泰國副總理兼商業部部長朱林也在公開場合表示,中國是泰國的貿易伙伴,也是泰國最重要的貿易市場。這次進博會對泰國非常重要,為泰國向中國展示產品提供了很好的機會。
美國伊利諾伊理工大學經濟學教授哈伊里·圖爾克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進博會為美中兩國經貿合作搭建了平臺,為美國出口商向中國出口商品和服務打開了大門。中國增加進口的努力將對全球總需求增加產生顯著影響。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科奇大學學者阿爾泰·阿特勒也表示,不少國家,尤其是經濟依賴于原材料和初級產品出口的國家,都因能夠向中國大量出口而獲益良多,中國生產的部件和半成品在支撐著包括土耳其在內的其他國家的生產和出口。
舉辦進博會是中國著眼于推動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作出的重大決策,是中國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重大舉措。中國經濟結構轉型使得中國在高端科技、服務貿易等領域的需求大幅增加,既給海外企業帶來新的契機,中國企業也通過與外商的合作迎來新的發展。
很多傳統企業在轉型升級過程中需要大量的先進制造設備,以提高生產線的競爭力和生產力,進博會讓他們不出國門就能采購到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和設備,通過引進進博會參展企業的技術和設備,提升了國內產品的競爭優勢。首屆進博會上,智能及高端裝備展區成交額,達164.6億美元;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展區成交57.6億美元;服務貿易展區成交32.4億美元。商務部副部長、世博會組委會辦公室主任王炳南介紹,今年,還將有更多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全球首發、中國首展”,專(業)精(品)尖(端)特(色)產品精華薈萃。國內外采購商和專業觀眾有望超過50萬人。這意味著更多全球前沿技術、產品、服務來到中國,助力中國產業轉型升級。
主動擴大進口,受益的還有廣大中國消費者。一大批優勢和特色產品通過進博會進入中國市場,滿足了中國國內消費升級的需要。首屆進博會上,食品及農產品展區最為熱鬧,來自澳大利亞的牛肉、法國的紅酒、阿根廷的紅蝦、馬來西亞的榴蓮吸引人們駐足品嘗,而進博會后,這些“洋美食”將走入超市、電商平臺,走上中國消費者的餐桌。
進博會帶來了消費貿易的“雙升級”。如今,電商成為聯結進口商品與中國消費者的重要橋梁。數據顯示,電商平臺交易已在我國進出口貿易中占據了相當的比重,電商平臺成為消費者選購進口商品的重要渠道。京東大數據研究院首席數據官劉暉表示,首屆進博會期間,以京東集團為主體直接簽約并采購總金額近1000億元的進口品牌商品。第二屆進博會京東集團將繼續派出規模龐大的“買手團”,覆蓋更多進口商品品類,也計劃與多家國際知名品牌商簽訂采購協議,在雙方資源優勢互補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合作。
毋庸置疑,中國仍舊是全球成長性的市場。中國創辦,世界共享,相信在第二屆進博會的平臺上,參展商、采購商都將有更大的收獲,將有更多海外品牌進入中國,從展品變為商品,更加開放的中國將帶給世界更大的機遇。
時隔一年,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在改革開放前沿的上海拉開帷幕。作為中國“買全球”“惠全球”的抓手,進博會如同一扇開放的大門,讓世界再次看到一諾千金的中國行動、惠己達人的中國機遇和計利天下的中國擔當。
擴大開放,中國說到做到。進博會不是一般的會展,而是中國主動開放市場的重大政策宣示和行動,是推進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大決策。進博會上展示的不僅有各國的商品,還有新技術、新服務。中國企業有更多機會接觸國際上的先進技術和理念,更多渠道引進最新設備和服務,推動自身發展和產業升級。進博會向世界傳遞出明確信號: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中國不會止步。
還有1天,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又將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拉開帷幕。昨天,記者從第二屆進博會新聞通氣會上獲悉,第二屆進博會參展企業展覽面積位列前十位的國家和地區依次為美國、日本、德國、中國香港、韓國、意大利、法國、澳大利亞、瑞士和英國。
統計數據顯示,從參展企業平均展覽面積上看,本屆進博會每家參展企業平均擁有展覽面積近90平方米,遠高于首屆的74平方米。“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首屆進博會的企業商業展給企業帶來了實效,同時讓第二屆進博會的參展企業的質量和實力得到提升。”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副局長孫成海表示。
為支持最不發達國家參與全球化,實現包容性發展,共享中國發展機遇,第二屆進博會對參加企業商業展的40個最不發達國家,每國提供兩個免費標準展位。另外,中國香港地區共有200家企業參展,比去年上升40%,參展面積2.23萬平方米,同比增六成,七大展區都有中國香港企業參加。第三屆進博會企業商業展的報名也于今年8月啟動,截至目前已經有115家報名,面積超過6萬平方米。
本屆進博會境內外采購商專業觀眾注冊超過50萬,大大超過首屆。專業觀眾覆蓋國民經濟各個行業。其中,來自制造業的占比31%,來自批發和零售業的占比23%。從采購商注冊性質看,境內企業中,中小民營企業占比67%,明顯高于去年。境外采購商注冊人數的快速增長也成為本屆進博會的亮點之一。首屆進博會境外采購商到會3600人,而截至目前,第二屆進博會境外專業觀眾報名注冊已超過7000人,約為首屆進博會的2倍。這充分表明了進博會的國際吸引力和影響力,首屆進博會的成功舉辦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
記者從昨天舉行的第二屆進博會新聞通氣會上獲悉,為進一步突出專業化辦展方向,今年進博會將不再設置社會公眾日。為滿足廣大市民熱切的觀展愿望,感受精彩的進博盛會,國家展將在進博會后進行延展,于11月13日—20日(9時30分—16時30分)向社會觀眾免費開放。
據市政府副秘書長、進博會城市服務保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尚玉英介紹,通過前期網上預約,8天觀展場次已全部預約完畢,觀眾總數40萬人,上海市民占比85%,中國港澳臺人士1000人,國外人士2000人。目前,有關方面正在進一步研究細化觀展路線、策劃制作導覽手冊,確保實現“展示延展國發展成果、滿足社會觀眾觀展愿望、放大進博會溢出效應、確保延展安全有序順暢”的目標。
延展過程中,社會觀眾可以通過參觀柬埔寨、捷克、法國、希臘、印度、意大利等64個參展國的展館,充分領略各國獨特文化和產業競爭力,以及投資、旅游、人文、科技等信息;還可以參觀開幕式會場、中心廣場的非遺和老字號展區,以及網紅拍照打卡地——國家會展中心南廣場。
參加中國進口博覽會心得體會范文相關文章:
★ 會議心得體會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