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簡稱中共一大會址,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會址位于上海市興業路76號,是一幢沿街磚木結構一底一樓舊式石庫門住宅建筑,坐北朝南。下面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參觀一大會址心得體會范文五篇,希望大家喜歡!
1921年的中國,猶如一艘“無一處沒有傷痕”的破船,積弱積貧。7月23日,上海興業路76號,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這里舉行,毛澤東、董必武等13名熱血青年,在中國近代史最黑暗的時代,代表當時全國53名共產黨員,在這時秘密開會,指點江山、慷慨陳詞,指明了關系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重要綱領,并制定黨章、黨的奮斗目標等。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的一大會址、嘉興南湖紅船是我們黨夢想起航的地方。我們黨從這里誕生,從這里出征,從這里走向全國執政。這里是我們黨的根脈。”黨的一大會址,是中國革命原點,在神州大地上永遠閃耀著指引未來的光芒。近期,在全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之際,我有幸參加了單位組織的中國共產黨一大會址瞻仰活動,沿著早期共產黨人的足跡,追尋紅色的回憶,探尋精神的密碼,翻開那風云激蕩的紅色篇章,在歷史中汲取力量,牢記使命、永遠奮斗。
走進會址,回顧歷史,銘記奮斗歷程,不忘初心。一大會址在冬日暖陽的映照下莊重肅穆。一入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參加一大會議的十三位代表巨型銅雕,英雄輩出,大浪淘沙,令人感嘆。接著導游介紹了一大會議前的國際國內形勢、歷史環境等情況,以及中國共產黨成立與中共一大會議召開的歷史必然性等。拾階而上,進入二層展廳。一件件飽經滄桑的珍貴史料、一張張定格歷史的資料照片、一個個再現原貌的模擬場景,都讓每一位參觀者放慢腳步,用心去體會、去品味展品中銘刻的光榮與輝煌。在一大會議室原址,這個18平方米的房間按照當年會議場景復原布置,毛澤東主席稱這里是中國共產黨的“產床”,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一路走來,細節中處處標注著黨孜孜以求的奮斗精神,讓我們感受到一種來自歷史的信念和激情,深知“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那顛撲不破的真理。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96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這值得驕傲和自豪。事業發展永無止境,初心永遠不能改變。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歷史、告慰先輩,方可贏得民心、贏得時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無前。
走出會址,展望未來,擔當崇高使命,矢志奮斗。從一大到十九大,中國共產黨駕駛“中國號”巨輪,向著“民族復興”的彼岸,劈波斬浪,銳意改革,始終保持“亂云飛渡仍從容”的戰略定力,黨和國家事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歷史性變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取得了“風景這邊獨好”的輝煌成就。黨的十九大在新的歷史階段繪就了偉大夢想的新藍圖。盛會繪藍圖,逐夢正當時。我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思想建設的首要任務,自覺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在工作崗位上勇于擔當創新干,馬不停蹄接力干,擼起袖子加油干,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不斷前進。
近日,在參加無錫、常州地稅納服專題培訓班期間,我有幸與諸位領導、同事一起參觀了上海中共一大會址,追尋革命先輩的足跡,回顧黨的歷史。
上海中共一大會址位于上海市興業路76號,這座飽經滄桑的石庫門建筑由青色磚瓦砌成,烏漆的大門上一對黃銅吊環,拱形的石雕門框質樸厚重,在這繁華的現代化都市中顯得格外莊嚴肅穆。_年前,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這里舉行。在那個中國近代最黑暗的時代,毛澤東等13名熱血青年代表當時全國53名黨員,在這里秘密開會,指點江山,慷慨陳詞,孕育成立了中國共產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黨的誕生讓當時處于黑暗和痛苦之中的人民看到了新的曙光和希望。
走進一大會址的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中共一大代表群像浮雕,毛澤東、李達、李漢俊、董必武、陳潭秋、何叔衡、王盡美、鄧恩銘、劉仁靜、陳公博、周佛海、包惠僧等十三位代表讓我們的思緒似乎回到了那艱苦卓絕的年代,仿佛親身體驗到在時空的另一端正在發生著的驚心動魄的歷史事件。隨后我們參觀了“偉大開端——中國共產黨創建歷史陳列”、“前赴后繼、救亡圖存”、“風云際會、相約建黨”、“群英匯聚、開天辟地”等專題展區,展區陳列著大量實物和圖片,有的還有雕塑和沙盤,這些展區展品無不讓我們回望歷史,心潮澎湃。題為《追夢》的視頻短片,更是濃縮了我們黨波瀾壯闊的奮斗歷程,“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紀念館宣誓廳懸掛著巨幅中國共產黨黨旗,每一名共產黨員面對黨旗,重溫入黨誓詞,那堅定的信念再次在我們的內心燃燒。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入黨誓詞字數不多,記住并不難,難的是終身堅守。每個黨員要牢記入黨誓詞,經常加以對照,堅定不移,終生不渝。
作為一名團干部,我自認對于黨的歷史知道不少,但當我參觀完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后感觸頗深,此次參觀學習不僅僅是讓我再一次接受了黨的教育,更讓我對黨從建立、發展到成熟有了更深一層的了解,也更堅定了共產主義的信念。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我們一定要永遠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繼續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
20_年1月19日,我們物業支部組織參觀了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使我們思緒萬千、感觸良多。在走進了這幢老上海風格的石庫門樓時,也見證了中國自此開天辟地的歷史時刻——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在那個中國近代最黑暗的時代,毛澤東等13名熱血青年代表在這里秘密開會,指點江山,慷慨陳詞,孕育成立了中國共產黨。通過參觀,這不僅僅是讓我接受了一次黨的再教育,更讓我系統的了解了我黨建立、發展到成熟的革命歷程,進一步豐富了我們的精神文化生活,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使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氣概,經歷了一次夢境般的心靈滌蕩。
紀念館宣誓大廳懸掛著巨幅中國共產黨黨旗,我們面對黨旗,重溫了入黨誓言。我們牢記入黨誓言,深切體驗到今天的生活來之不易。我們要繼續發揚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光榮傳統,求真務實、腳踏實地、做好本職。以服務發展大局、牢記民眾為本、肩起泰山之責,弘揚正氣、崇尚厚德、開拓創新、爭先進位作出積極的貢獻。也更堅定了走共產主義道路的理想信念,這更讓我深刻的體會到,作為一名預備黨員,要不斷加強自己的黨性修養,堅定自己的立場,時刻不忘記黨的宗旨。
回歸本真,回歸我們黨建黨初衷,不忘初心,砥礪奮進,那就是不忘共產黨人的初心,時刻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思想上先人一步,把黨的章程、路線、方針、政策學好、學精,自覺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真正做到言行一致,體現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在行動上爭先進位。“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在日常工作中,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以積極向上的熱情去開展工作,爭做排頭兵。進一步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淡泊名利,無私奉獻,永葆黨性純潔。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中共一大會議室原址時說,“毛澤東同志稱這里是中國共產黨的‘產床’,這個比喻很形象,我看這里也是我們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6月8日,我有幸跟隨分院黨支部赴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參觀學習,追尋革命先輩的足跡,回顧黨的歷史,感悟新時代賦予青年的使命與責任。
懷著激動而又崇敬的心情,走進這幢老上海風格的石庫門樓,漫步在中共一大會址的展廳,用心去體會、去品味一件件展品中銘刻的榮耀與光榮,思緒仿佛回到了1921年那個艱苦卓絕的年代,仿佛親身體驗到在時空的另一端正在發生著的驚心動魄的歷史事件。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3名平均年齡只有27.7歲的青年才俊,克服千難萬險,成立了中國共產黨,從此開啟了中國革命新的偉大征程。可以看出,中國共產黨是一個有“青年精神”的政黨,作為一名青年黨員,不能忘記自己的來路,不能忘記昔日的理想,自當牢記使命,以夢為馬,不負韶華。
十九大報告指出:“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國夢是歷史的、現實的,也是未來的,是我們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終將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斗中變為現實。”這是對青年的殷切希望,是時代在召喚青年牢記新使命,展現新作為。作為新一代青年黨員,我們要繼承和發揚老一輩革命家堅韌不拔、頑強拼搏、勇往直前的大無畏精神,做新時代的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
涵養矢志不移、始終不渝的思想境界,做理想信念的堅定者。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馬克思主義是共產黨人的信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我們要堅持不懈強化理論武裝,學習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學習領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牢牢擰緊思想上的總開關,保持在理想追求上的政治定力。
彰顯鍥而不舍、永遠奮斗的意志品質,做勇攀高峰的奮進者。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沒有遠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產黨員;離開現實工作而空談遠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產黨員。”做合格的共產黨員,就要大力弘揚行勝于言的實干精神,發揚偉大的奮斗精神,以滿腔熱忱和沖天干勁投入到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中去。2017年11月,施建石局長在全省測繪地理信息科技創新大會上發出了打造一支高素質、聽黨話、能戰斗、善取勝的新時代“測繪蘇軍”動員令。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測繪工作者,我們要立足本職崗位,腳踏實地,拿出青年人的干勁和拼勁,加強學習,努力奮斗,發揚“熱愛祖國、忠誠事業、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測繪精神,勇攀測繪地理信息事業發展的高峰。
保持勇于擔當、敢闖敢試的精神狀態,做不畏困難的搏擊者。13名平均年齡只有27.7歲的熱血青年,不畏強暴,舍生取義,誓要改天換地,捍衛中國的萬里江山,硬是在舊世界中闖出了一條通向光明的路,實現了中國歷開天辟地的大變化。他們照亮了理想之光,照亮了青年之路。作為新時代的青年黨員,我們要像老一輩革命家學習,抓住學習、實踐、提升的黃金時期,立足本職工作,勇于承擔責任,敢于創新,敢于挑戰。善于在工作中發現新問題,探索新方法,尋求新突破,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積極投身于“測繪蘇軍”先鋒隊的建設中去,爭做“測繪蘇軍”排頭兵。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共一大會址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這里是中國共產黨夢想起航的地方,是中國共產黨文化基因、精神靈魂、歷史記憶的所在,是中國共產黨人接續奮斗、攻堅克難、開拓進取的支柱。作為新時代的青年黨員,我們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指示要求,高舉理想之旗,把牢思想之舵,從正確認知歷史中走向未來,從延續建黨精神中開拓前進,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以夢為馬,不負韶華,將個人夢想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結合起來,在測繪地理信息事業的沃土上盡情揮灑青春汗水,書寫無愧于時代、無愧于歷史的美好人生,共筑屬于我們的中國夢!
為建黨_周年,信息集成部支部于7月21日-22日組織了參觀中共一大會址的活動,21日下午,在繁華的大都市中間我們到了一處十份并不喧囂的空間,映入眼簾的是一幢老式的二層樓,這就是九十多年前發生在中國歷開天辟地的大事的中共"一大"的會址,同時也是在這里中國共產黨誕生了。
中共"一大"會議對于中國共產黨乃至全中國都有著極其重大的意義,它代表了當時中國最先進的思想理論,會議起草了黨的綱領,規定了黨的組織原則和黨的紀律,標志著第一個完全新式的,以實現共產主義為奮斗目標的,以馬克思主義為行動指南的工人階級政黨在中國產生了。
在展覽館,首先看到的是正面一幅大型浮雕和側面一幅鮮紅的黨旗,它帶給人一種無言的威嚴以及無盡的遐想,仿佛一下子把人又帶到了我們這代人只有在電視和歷史書籍中才能看到的那段歷史,同時也感受到了它也蘊含著責任與犧牲,信念與希望。我們黨支部在大型浮雕下合了影,以此記錄這一莊嚴又神圣的時刻。隨后我們跟著講解員走入了展覽廳,里面排放了一些革命時期的歷史文物,收集了很多革命戰爭時期的戰況,展示了中共革命前輩的照片,通過這些資料和照片,我們仿佛親身體驗到在那一年代的歷史事件,每一張照片后都記錄著它的故事,我們看著每一張照片,都不由自主的都在思考著它背后的故事。
我們不難想象,從鴉片戰爭開始,那樣一個積貧積弱的國家,發展到現在一個世界上第二經濟體的國家,已經充分證明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帶領中國人民走上了富強的道路,同時也付出了很大的犧牲,尤其在革命戰爭年代的黨員同志們,他們的理想信念有多么堅定在敵人的刺刀面前,在敵人的各種誘惑之下,他們寧可犧牲自己寶貴的生命,也不出賣同志,出賣黨,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實踐著當初入黨時的誓言,當我們走完了整個展覽廳之后,又參觀了他們當年在一起開會的那個小房間,感受當時那些一心救國于危難之間的迫切氣氛。
通過參觀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我對黨的歷史有了更深的了解。今天,中國共產黨已由建黨時的五十多人成長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執政黨,擁有八千多萬黨員,重溫中國共產黨的創建歷史,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從1921年到2018年,_年中,中國共產黨歷經革命,建設,改革三個大的歷史階段,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把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建設成為一個欣欣向榮的新中國,無可辯駁的事實證明: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堅持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發展中國,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實現偉大的中國夢。
歷史的紅色旅程是由革命先輩們開創的,未來的紅色旅程,則要靠我們新時代的人們去努力開創。我們要肩負起新時代賦予的責任,不忘初心,踐行入黨誓言,爭當一名優秀共產黨員。
這次參觀活動,我在思想上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內心觸動很大,進一步加深了對中國共產黨_年光輝發展歷程的了解,深刻體會到了:"只有共產黨,才能發展中國",才能實現偉大中國夢!
參觀一大會址心得體會范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