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至17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下面是由小編帶來的有關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心得體會5篇,以方便大家借鑒學習。
強調了堅持依法治國,必須堅持依法執政。確保黨依憲治國執政,這是實行依法治國的關鍵。四中全會提出:依法執政,既要求黨依據憲法法律治國理政,也要求黨依據黨內法規管黨治黨。黨依據憲法法律治國理政,依據黨內法規管黨治黨的前提是堅持“憲法至上”,“法律至上”。一方面黨領導人民制定憲法和法律,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通過憲法法律來治國理政,以確保國家政權運行的制度化、規范化、有序化。另一方面,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必須符合憲法法律的規定。最近中央對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進行的清理,檢驗的就是我們的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是否與憲法和法律相一致的問題,凡與憲法和法律不一致的地方,需要修改和廢止,以保證黨規與憲法、法律的一致性。做到黨規與憲法和法律相一致,是我國憲法原則的體現,是依法執政和依憲執政的要求。只有讓黨規既符合黨章又符合憲法法律,才能保證黨性與人民性的高度統一。我國是一個堅持共產黨領導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國家,領導下的多黨合作和民主協商制度;人民代表大會是中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為執政黨的執政行為,既要按照黨章、黨規辦事,更要按照憲法和法律辦事,這就體現了黨性與人民性的高度統一。
習近平法治思想內涵豐富、論述深刻、邏輯嚴密、系統完備,就主要方面來看,就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議上重要講話中精辟概括的“十一個堅持”:這“十一個堅持”,系統闡述了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的戰略思想和工作部署,深刻回答了新時代為什么實行全面依法治國、怎樣實行全面依法治國等一系列重大問題,是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重要時間節點召開的重要會議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發出了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的動員令。那么,奪取新勝利靠什么保障?靠什么護航“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
當然要靠法治。
五中全會閉幕后,不到20天的時間,就召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其中傳遞的信號,不言而喻。
法治,是規范,是保障,具有基礎性地位。就“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而言,沒有全面依法治國,國家生活和社會生活就不可能有序運行,就難以實現社會和諧穩定。
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征程,迫切需要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
發出建設更高水平法治中國“動員令”
這次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部署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必須抓好抓實的重點任務,提出一系列具有全局性、基礎性的重大舉措,發出了建設更高水平法治中國的動員令。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持續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對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
如同一輛加速行駛的汽車,車速越快,車輛的“底盤”必須越牢靠。經濟社會發展提速,人民群眾期待和要求提高,法治保障必須更堅實穩固。
從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的發展歷程看,我們之所以創造出經濟快速發展、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同我國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
黨中央作出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的重大決策,是加強黨對法治中國建設統一領導的一項重大舉措,對于更好堅持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領導意義十分重大。關于黨的領導和法治的關系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黨和法的關系是一個根本問題,處理得好,則法治興、黨興、國家興;處理得不好,則法治衰、黨衰、國家衰。在我國,法是黨的主張和人民意愿的統一體現,黨領導人民制定憲法法律,黨領導人民執行憲法法律,黨自身必須在憲法法律范圍內活動。黨和法、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是高度統一的。堅持在黨的領導下依法治國、厲行法治,同時堅持黨在憲法法律范圍內活動,這樣才能真正實現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國家和社會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進。要把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這件大事辦好,最關鍵的是要堅持黨的領導,這樣才能有堅強有力的政治保證。
萬山磅礴必有主峰,龍袞九章但摯一領。回顧歷史可以看到,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們在堅持黨的領導的同時,重視加強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相繼頒布了婚姻法、“五四憲法”等一批重要法律法規,為國民經濟的迅速恢復和新生政權的鞏固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始終堅持黨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的領導核心地位,同時把依法治國確定為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把依法執政確定為黨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保證了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這艘航船順利前行。我們之所以能創造發展的奇跡,之所以有今天這樣的良好局面,其中很重要的一條經驗就是,正確地處理黨的領導和法治的關系,為事業發展提供了重要保證。歷史充分證明,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事業不斷發展的“定海神針”,必須始終堅持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地位不動搖。
黨中央作出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的重大決策,是加強黨對法治中國建設統一領導的一項重大舉措,對于更好堅持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領導意義十分重大。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民主法治建設邁出重大步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日益完善。但全面依法治國是一項復雜系統工程,涉及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國防軍隊建設、黨的建設等各領域,涉及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各個方面,必須從整體上強化統籌協調、總體設計,從而有效克服全面依法治國進程中的諸多問題和挑戰。面對法治建設中的各種復雜環境,迫切需要從黨中央層面加強統籌協調。只有堅持黨的領導,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作用,才能加快我國民主法治建設進程,實現全面依法治國的目標。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在這一背景下應運而生,作為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大潮中的“重頭戲”,其產生的目的正是進一步加強黨對立法、執法、司法、守法等環節的集中統一領導,統籌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工作。下一步,加強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領導,還要健全黨領導全面依法治國的制度和工作機制,繼續推進黨的領導制度化、法治化,把黨的領導貫徹到全面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從嚴治黨提供長期穩定的法治保障。
“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是一項長期艱巨復雜的任務。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有決心、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在黨的領導下始終堅持正確方向,真正把黨的領導貫徹到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大力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建設好法治中國,確保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文章指出,當前,我國正處于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需要依靠法治,更加需要加強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領導。黨中央決定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加強黨對全面依法治國集中統一領導的需要,是研究解決依法治國重大事項重大問題、協調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和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的需要,是推動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法治保障的需要。要健全黨領導全面依法治國的制度和工作機制,繼續推進黨的領導制度化、法治化,把黨的領導貫徹到全面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從嚴治黨提供長期穩定的法治保障。
文章強調,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對全面依法治國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提出一系列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明確了全面依法治國的指導思想、發展道路、工作布局、重點任務。一是堅持加強黨對依法治國的領導;二是堅持人民主體地位;三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四是堅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五是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六是堅持依憲治國、依憲執政;七是堅持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八是堅持處理好全面依法治國的辯證關系;九是堅持建設德才兼備的高素質法治工作隊伍;十是堅持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是馬克思主義法治思想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必須長期堅持、不斷豐富發.
★ 2020學習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精神心得體會范文五篇
★ 關于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精神學習心得體會2020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