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同學們都觀看了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導師馬駿講授《疫情之后帶來的挑戰》的直播課,大家也一定收獲頗多,那你知道國家安全教育課大學生觀后心得感言需要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國家安全教育課大學生觀后心得感言5篇精選。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國家安全教育是對公民進行國家安全意識、國家安全觀念、國家安全知識和自覺維護國家安全的教育。在本次講座中,馬老師和我們講了國內外疫情發展的情況以及未來我國安全防控的工作需要。
2020年的疫情蔓延全球,這是人類的一次大災難。今年是國家第五個國家安全教育日,疫情當前,我們更應該重視國家的安全。
國家安全是國家發展的最重要基石、人民福祉的最根本保障。從“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亂”的古訓,到今天一些國家和地區深陷戰火和苦難,再到恐怖主義帶來的巨大危害,都在告訴我們,沒有安全的基礎、穩定的環境,什么都搞不成。
我們要時刻關注疫情下國家的安全問題,保護我們的祖國!
國家安全的理論有溫度。國家安全的理論知識完善,讓我構建了對總體國家安全觀的理論思維體系。知道了我國的總體國家安全體系與時俱進,涵蓋的范圍廣。還有新形勢下的國家安全風險,如生態安全、資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生物安全(重大疫情如:2019年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等。
在這次講課中重點提到了新冠疫情。對面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這也嚴重的危及了國家安全。從2020年1月7日確認致病原因為新型冠狀病毒開始,緊接著出現首個死亡病例,號召全民戴口罩,再到武漢封城等等,到今天火神山醫院治愈最后七名患者出院。整整經歷三個多月的疫情,對我國的不同行業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最嚴重的是文化休閑及旅游業,損失超過5000億元。還有疫情后的中國國際政治環境的變化,疫情的爆發讓各國左派政治勢力都在呼吁“供應鏈回流”,我國外企撤離風險大幅提升,威脅我國社會穩定。
做好小我,方能成全大我。我們在這次疫情中,也學到了很多,在院士的講課中也給我們提了建議。首先,利用假期豐富自我,做好心理調控。自疫情起,我們大學生也開始上網課,云課堂學習,宅在家的日子也不忘充實自我。還有提升辨別信息的能力堅決不造謠、不信謠,聽中央指揮,科學防控,并安撫身邊的人。作為大學生更應該關心國家大事,增強自身本領,積極對社會做貢獻。
今天我觀看了國防大學馬駿教授的安全日講座,馬駿老師的課講得非常生動,全情投入。開篇馬駿老師向我們提問,什么是國家安全。國家安全是國家生存發展最重要的前提,之所以提出國家安全理論,是因為當前國家面臨了安全的威脅。當今我國正在完成未統一的國家崛起,獨、獨等民族分裂主義是我國面臨的第一個挑戰。與此同時我國存在的軟實力短板,以及國際格局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系,凸顯國家安全的重要地位。政治安全的核心是政權的穩定,在我國即執政黨地位的穩定。文化安全實際上發揮著潛移默化的作用。社會安全,如交通事故,中國是國際上交通事故發生最多的國家。生產安全,如天津爆炸案,對百姓造成巨大的沖擊。還有信息安全、生命安全等都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這次新冠疫情突如其來,徹底改變世界格局,這一高風險疫情造成的風險是長期性的。怎樣在不斷變動的格局中維護國家安全是未來巨大的機遇與挑戰,作為大學生的我們也應通過力所能及的方式維護國家安全。
國安民方安,民安國即安。在第五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來臨之際,我收看了中國工程院院士范維澄教授主講《總體國家安全觀視角下的疫情防控》高校公開課,感慨良多。
聽完范維澄院士的講課,我了解到了新形勢下國家安全已經不是我所認知的只有軍事、政治跟國土了,它已經發展成為一個龐大的體系,它包括經濟、文化、社會、科技、信息和資源等各個子領域。從中美貿易戰的打響,美國的貿易壁壘對中國已經沒有太大威脅。就可以認識到,中國已經站起來了。隨著新冠疫情的爆發,中國,也向國際證明了我們的政治力量,和我們全國一心,眾志成城的氣勢。
作為一名安全專業的研究生,我切身感受到了這次疫情給我們國家安全形勢帶來的沖擊,疫情當前,我們國家以犧牲經濟的代價換得當前疫情防控的安全形勢,使得萬千人民生命安全得以保障,彰顯了大國風范!但是疫情引發的連鎖反應仍然給我國的安全形勢帶來嚴重沖擊,尤其是全世界疫情蔓延帶來的一系列針對我國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網絡等等非傳統安全威脅尤為嚴峻。我深刻的感受到,在現今社會形勢下,國家安全不是特定的群體去維護和捍衛的,而應該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關心和參與的!
山河無恙在我心,作為新時代背景下的大學生,我們應努力充實自我,提高自己的“國家安全”意識,我們每個人都是中國人,讓我們一起創新前行,相信我們在成長的路上,都會實現自身的韌性增強和境界升華!為國家安全添磚加瓦,我們應該積極主動學習與國家安全相關的權利和義務,掌握應對風險的能力,主動維護國家安全,我也想再次呼吁:國家安全,人人有責,人人可為
馬駿老師在安全教育講座說安全是一種狀態,習近平總書記也說老百姓幸福感有了就有了安全感,那么國家安全概念是什么?保衛國家的安全,防止外來入侵就是國家安全。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總體國家安全觀,國家安全是國家生存和發展最重要的前提,表明我們國家在新時代時面臨了新的安全挑戰。國家發展起來了就會面臨安全的困局,就像我們國家還沒完成統一的崛起,之所以有很多社會問題,是因為軟實力的社會積怨。我覺得解決這些問題首先要避免他失控,同時不能草木皆兵,確保經濟穩定的發展慢慢予以解決,才能打好這安全勝仗。
通過觀看安全日談安全:疫情之后的安全挑戰,通過教授的講述,我對疫情時的負面情緒這塊較有感觸,當時疫情爆發時,微博上的負面情緒就很多,就如同教授所說的集體性的怨氣、怨恨、怨言積累會主宰政治意見,我認為我們經歷這次疫情之后要學會理性對待,對世界格局也要保持清醒的認識,還有文化自信,只有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政黨對自身文化價值充分肯定,才能獲得堅持堅守的從容,煥發創新創造的活力。那么在中美關系惡化、重新洗牌后,我們仍然能夠保持自己的文化自信,不忘本來,吸收外來,著眼將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