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同學們都觀看了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導師馬駿講授《疫情之后帶來的挑戰》的直播課,大家也一定收獲頗多,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國家安全教育課”活動心得總結優秀范文,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今天我觀看了國防大學馬駿教授的安全日講座,馬駿老師的課講得非常生動,全情投入。開篇馬駿老師向我們提問,什么是國家安全。國家安全是國家生存發展最重要的前提,之所以提出國家安全理論,是因為當前國家面臨了安全的威脅。當今我國正在完成未統一的國家崛起,臺獨等民族分裂主義是我國面臨的第一個挑戰。與此同時我國存在的軟實力短板,以及國際格局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系,凸顯國家安全的重要地位。政治安全的核心是政權的穩定,在我國即執政黨地位的穩定。文化安全實際上發揮著潛移默化的作用。社會安全,如交通事故,中國是國際上交通事故發生最多的國家。生產安全,如天津爆炸案,對百姓造成巨大的沖擊。還有信息安全、生命安全等都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這次新冠疫情突如其來,徹底改變世界格局,這一高風險疫情造成的風險是長期性的。怎樣在不斷變動的格局中維護國家安全是未來巨大的機遇與挑戰,作為大學生的我們也應通過力所能及的方式維護國家安全。
窗外高樓中的人仿佛多了起來,久坐家中的人們也紛紛走上了街頭,去掉了厚重的大衣,褪去了心中的膽怯,但仍然去不掉臉上的一只只口罩。告別疫情留下的創傷,人們在勇氣的鼓舞下走向新的開始。
抗疫戰爭正值最后時刻,長長的煎熬似乎終于有了出路。當我們靜坐家中,享受著歲月靜好,等待著遠方傳來勝利的捷報時,你可曾想過,是誰在疫情瘋狂爆發時冒著生命危險抵抗著?是什么讓一位位白衣天使在死亡的威脅下仍然義無反顧地堅持在防疫的第一線?
海明威曾說過:“勇氣是壓力下的美德。”驅使著他們進入疫區的正是這勇于擔當的勇氣!太膽小就無用,過于大膽又無異于莽撞,倘若二者兼得便是有勇有謀。在生命面前,他們沒有退縮的理由;在勇氣的指引下,縱使來自死亡的威脅也不能使他們退縮半步。
勇氣不僅是敢于奉獻,更是敢于承擔責任。“出于虛榮心、好奇心,或是貪心去冒生命危險的人,不是勇敢的人。”無論是幾個世紀前頻頻出入黑死病災區、樣貌可怖的鳥嘴醫生,還是今日抗擊新冠的白衣大夫,他們都在無形之中承擔起了對生命的責任。勇氣讓他們明知會有生命危險,但仍然逆流而行;勇氣讓他們甘愿奉獻生命,卻無怨無悔。縱使危險就在身邊,卻仍然砥礪奮進。勇氣筑起了人們心中的堅固防線,守護著心中的圣物。
正如托爾斯泰所言,勇者的驅動力并不是金錢名譽,榮華富貴,真正的驅動力是面對困難敢于堅持以及不安于現狀,永遠放眼未來的目標。作為一名學生,勇氣也驅使著我們繼續向前邁進。因為新冠疫情,我們不能在寬敞的教室里學習,我們不能和老師面對面交流,不能擁有過往的學習氛圍;但我堅信,擁有勇氣的我們一定能克服這些暫時的困難,我們永遠不會滿足于當前的學習,會一直敢于朝著下一片位置的領域進發。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不放棄,明知前路艱險、漫長,卻能義無反顧的繼續走下去。
新冠的陰霾逐漸褪去,但我們的勇氣決不能也隨著即將消失的病毒一起被我們拋之腦后,時刻銘記那些危難之中的逆行者,傳承他們可貴的勇氣。不論是學習,還是生活,都需要勇氣點亮。漫漫人生,或許將有許多諸如此類的困難等著我們,只有抱有一顆勇敢的心,我們才能在人生路上越走越遠。
勇敢是人類可貴的品質,是人性的閃光點。許多英雄的故事是勇氣的故事,但真正的勇氣絕非魯莽,勇氣的背后往往是內心深處的思考,是理想與現實的權衡,是人的覺悟。
勇氣是壓力下的美德,是理性下的覺悟。有勇氣是對英雄的贊許,但即使是英雄,在做出某個英勇的舉動前,也會迫于現實的壓力,進行激烈的心理斗爭,他們的勇氣往往來源于高尚的奉獻精神。新冠疫情爆發后,各省的醫生,從來都不是簡單的“我要去”或“我想去”給了他們奔赴前線的,承擔生命危險的勇氣。他們是因為不想看到國家被病毒拖累,不想看到眾多同胞的生命受到威脅。因為他們是醫生,有能力在這特殊時刻救助他人,因為他們知道國家能給他們盡可能周到的保護,他們有憐憫之心、純粹的奉獻精神,所以他們做出了用自己的安危換來更多人安全的勇敢的行為。
同樣的,疫情期間,有些工廠改裝原來的流水線,轉而生產口罩。而賣口罩換來的錢,還不夠企業回本。這同樣是勇氣,同樣做出了損失自身利益換來集體利益的覺悟,同樣來源于純粹的奉獻精神。這些企業同樣是英雄。
在前線抗擊的醫護人員也好,在他們身后堅持崗位的平凡人也好,他們做出的每一個令人贊許的行為,都是經過深入思考的。勇氣來源于切實的高尚品德,真正的勇氣所展現出的覺悟,令它被眾人所贊賞。
“出于虛榮心、好奇心,或者貪心去冒生命危險的人,不是勇敢的人。”托爾斯泰的這句話,講明了出于私心的勇氣,并非真正的勇氣。擁有這種勇氣的人沒有真正理解勇氣,更做不出讓人歌頌的覺悟。這種勇氣往往是無用的。極限運動愛好者詠寧為了刺激觀眾的腎上腺素,吸引更多粉絲賺更多的錢,鼓起了勇氣去挑戰無裝備攀爬高樓,最終不幸掉落身亡。這樣的勇氣是盲目的,人們不會珍視它,最多給予憐憫,之后沒過多久就忘卻了,這樣的“勇氣”又有何意義?
真正的勇氣是高尚的品德,是深入思考后的覺悟。它讓一些人在平淡的歷史中熠熠生輝。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也可能不得不做出需要勇氣的事。記得,讓美好的覺悟引領勇氣,而后讓勇氣創造偉績。
國家安全的理論有溫度。國家安全的理論知識完善,讓我構建了對總體國家安全觀的理論思維體系。知道了我國的總體國家安全體系與時俱進,涵蓋的范圍廣。還有新形勢下的國家安全風險,如生態安全、資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生物安全(重大疫情如:2019年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等。
在這次講課中重點提到了新冠疫情。對面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這也嚴重的危及了國家安全。從2020年1月7日確認致病原因為新型冠狀病毒開始,緊接著出現首個死亡病例,號召全民戴口罩,再到武漢封城等等,到今天火神山醫院治愈最后七名患者出院。整整經歷三個多月的疫情,對我國的不同行業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最嚴重的是文化休閑及旅游業,損失超過5000億元。還有疫情后的中國國際政治環境的變化,疫情的爆發讓各國左派政治勢力都在呼吁“供應鏈回流”,我國外企撤離風險大幅提升,威脅我國社會穩定。
做好小我,方能成全大我。我們在這次疫情中,也學到了很多,在院士的講課中也給我們提了建議。首先,利用假期豐富自我,做好心理調控。自疫情起,我們大學生也開始上網課,云課堂學習,宅在家的日子也不忘充實自我。還有提升辨別信息的能力堅決不造謠、不信謠,聽中央指揮,科學防控,并安撫身邊的人。作為大學生更應該關心國家大事,增強自身本領,積極對社會做貢獻。
這是一場特殊的戰斗,個人與家庭、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息息相關、休戚與共,每個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散發光和熱;這是一場必勝的戰斗,全國上下一盤棋,全國人民一條心,每個人都是戰士,全力奮戰、英勇奮戰、團結奮戰,為疫情防控工作有力開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推動力。
通過這次觀看,我受益匪淺,不僅了解到了有關國家安全的含義,更讓我學到了這次突發的疫情對國家安全帶來的影響以及給我們帶來的啟示。
新型冠狀病毒爆發引發的疫情則嚴重危害了我國乃至世界的國家安全的方方面面,這其中不僅包括公共衛生安全,甚至威脅到了我國的經濟安全和政治安全,這次疫情帶來了巨大的挑戰,但從中我們也能看出它給我們國家安全帶來了很多啟示,而我們大學生能做到的,就是利用假期豐富自我,做好心理調控,提升信息辨別能力,為維護國家安全盡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