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學習新時代高校輔導員先進典型,激發廣大輔導員的榮譽感、責任感、使命感,長江師范學院于10月29日組織全體輔導員集中學習了重慶市2020年“最美高校輔導員”事跡。
全體輔導員集體觀看了“重慶教育”公眾號推出的重慶市2020年10名“最美高校輔導員”的事跡報道。大家對重慶大學袁利老師50多萬字的談心談話周記、重慶郵電大學蔣琳老師分級分層科研育人體系、重慶理工大學龍婷老師的青年紅色根據地、電子工程職業學院白玥婕老師的安全教育模式贊賞不已。西南大學葉海燕老師“讓每一個學生成為幸福進取者”的理念、四川美術學院楊洋老師“讓學生感受真善美的溫暖”的尋覓、西南政法大學簡敏老師“只有成就學生才能成就自己”的感嘆、重慶師范大學胡小強老師“成就學生就是成長自己”的座右銘、重慶文理學院牟芷老師“不斷學習才有和年輕生命對話的資格”的經驗、涉外商貿學院史麗濤老師“讓自信成為學生的精神底色”的追求,讓我校輔導員十分敬佩。
學習了10名重慶市最美輔導員先進事跡后,我校四名輔導員老師現場分享了學習心得體會。她們表示既有贊嘆、感動,更有思考。最美輔導員事跡和精神為大家指明了輔導員職業化、專業化、專家化發展的方向,也激勵著大家在輔導員崗位上深愛學生、深入研究、創新工作、創造佳績。已在輔導員崗位上堅守十五年的王瑜老師說:最美高校輔導員的事跡讓我們堅信輔導員工作大有可為,我們要干一行、愛一行,在把學生基礎性工作做扎實的同時,要深入思考研究、積極行動,做到發展性特色工作。
學生處處長王東輝對集中學習做了總結,他說:重慶最美高校輔導員,讓我們看到了她們堅定的政治信仰、良好的職業素質、敬業愛生的職業情感、甘于奉獻的職業素養、專業化的職業能力。他希望我校輔導員強化職業認知、做好職業規劃、加強工作研究、樹立精品意識,在輔導員隊伍發展政策如此好的時代背景下,發揮個人努力,堅守立德樹人初心,做學生最好的引路人。
吐爾遜麥麥提·艾麥提江在學生當中還有一個特殊的稱呼——“吐爸爸”。作為輔導員,他主要職責并非通常意義上“授業”的任課教師,從某種意義上說,更像是操心學生生活的“保姆”。
他從早到晚和學生在一起,住在學生宿舍,對全系學生的情況了如指掌,如數家珍,誰是什么性格,學習成績如何,誰有什么特長,誰的家庭情況怎樣,誰最近心情不好,甚至誰可能會犯什么錯誤他都知道。在系部擔任輔導員工作的20年間,他培養了80多名各民族學生黨員和700多名入黨積極分子;他年過半百,皺紋烙進了額頭,放棄遷升只為做一名輔導員;他為自己的“孩子”們證婚60多次……
2017年1月學院設立“吐爾遜麥麥提·艾麥提江”輔導員工作室,旨在培養出一批優秀的輔導員,形成系列研究課題和特色項目,建設一批有一定影響的研究成果,逐步建成機制健全、特色鮮明、資源共享的輔導員工作機制。吐爾遜麥麥提·艾麥提江負責工作室的日常工作。
學院依托工作室開展輔導員業務培訓工作及論壇工作,針對學生管理工作中出現的突出問題每期圍繞一個主題展開討論,輔導員暢所欲言、積極分享工作經驗、共同研究探討問題,較好地促進了輔導員業務能力的提高。同時使各系學生工作的主動性、積極性不斷得到激發,學院輔導員間的業務交流不斷增強。輔導員工作室承辦每年的“輔導員能力大賽”,通過每年的輔導員能力大賽,達到“以賽代練、以賽促學”的效果。
新中國成立70周年,恰五四運動百年。為切實引領青年開拓創新、奮發有為,中宣部、教育部首次從歷屆在崗的“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和在讀的“大學生年度人物”中,評選出10名“最美高校輔導員”和10名“最美大學生”。
以青春之激情,攀科學之高峰
于紀平,來自清華大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用在于紀平身上,或許再合適不過。
2015年,剛剛進入清華大學學習的于紀平看到清華大學學生超算團隊獲得三大國際賽事“大滿貫”的新聞,對這一學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2017年,他加入清華大學學生超算團隊,2018年就以隊長的身份帶隊參加了全部三場超算國際賽事,并包攬冠軍。
科學之美閃耀于賽場,也在實驗室里散發著美麗的光芒。
劉燚,來自四川大學。
近三年被SCI收錄論文23篇;授權及公開國家發明專利8項,授權軟件著作權6項;任本專業權威SCI期刊審稿人;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等獎項40余項……
這些榮譽都屬于劉燚,憑借著“鍥而不舍,金石可鏤”的科研態度,還是學生的她,相關研究成果就已成功應用于大崗山、白鶴灘水電站等國家重大水電工程。
呂松,來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2014年,呂松以專業排名第一、第一作者學術論文10篇的成績保送至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繼續自己熱衷的新能源方向的研究。
他開發出利用人體騎行過程中散發的熱量發電,并給予智能警示的自發電安全頭盔。該作品榮獲第十屆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全國特等獎,第45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金獎。
“我堅信,讓尖端科技不再‘高冷’,真正改變人類生活,才是我們從事科學研究的初衷?!眳嗡烧f。
首先,輔導員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應該“穩抓黨員和學生干部”。黨員和學生干部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靠力量和得力助手。他們與普通同學一起學習、生活,接觸得更多,普通同學更愿意跟他們談自己的心里話。通過黨員和學生干部,更容易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和心理狀態。因此,高校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穩抓黨員和學生干部。利用好黨員和學生干部要做到一下幾點:第一、要會選人。從學生中挑選出能夠勝任各個職位的合適人選,使他們能夠在自己的職位上兢兢業業,認真負責,為同學服務;第二、要會用人。在工作中充分發揮黨員和學生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不斷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他們能夠以身作則,為同學們樹立良好的榜樣;第三、要會培養人。學生干部和黨員是輔導員工作助手和培養對象,輔導員要以學生發展為本,注重對他們“養用結合”。要為學生黨員和干部提供足夠多的實踐機會,加強對他們工作方法指導和工作技能培訓。學生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和未來發展規劃,輔導員一定要為其留出足夠的時間和發展空間。
其次、輔導員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應該“穩抓重點學生和危機事件”。重點學生包括貧困學生、思想有問題的學生以及身體殘疾的學生和孤兒。輔導員要建立重點學生和檔案,通過各種途徑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家庭情況、生活狀況和學習狀況,對學生的整體狀況要有一個大局性的把控。之后以朋友的身份找學生進行談心交流,啟發學生樹立積極的人生觀。在危機事件的處理上,應該建立以領導為核心,以寢室為單位,以黨員為突破口,以輔導員為最終抓手的危機預警及相應的長效機制。面臨危機,一定要建立組織有力、運轉高效、職責分明的組織機構,形成及時、快捷、暢通的信息溝通網絡,并且制定緊急事件應急處理預案。
再次、輔導員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應該“穩抓專業主攻方向”。輔導員應該通過學習全面提高自身素質、通過實踐全面提高自身能力、通過思考和總結全面升華思想理念。結合每個輔導員專業主攻方向積極參加學校舉辦的各種培訓對于輔導員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每個輔導員都應該有自己的主攻方向,他們每個人結合自己的主攻方向每年都會主持或者參與不同級別的項目的申報,并且撰寫相應的報告,發表論文。每個輔導員都能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到專業主攻方向之中,從而成為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工作者、組織者和指導者。
最后,輔導員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應該“穩抓網絡新媒體”。隨著新媒體的興起,充分利用好網絡陣地對于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意義重大。要全面加強校園網建設,使網絡成為弘揚主旋律,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要利_等網絡新媒體對大學生進行教育和引導,不斷拓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間;要建設融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服務型于一體的主題教育網站或網頁,積極開展生動活潑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形成網上網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要密切關注網上動態,了解大學生思想狀況,加強同大學生的溝通與交流,及時回答和解決大學生提出的問題。要運用技術、行政和法律手段,加強校園網管理,嚴防各種有害信息在網上傳播。穩抓網絡新媒體,形成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體系,牢牢把握網絡思想政治陣地。
2013年,26歲的崔亞飛一參加工作就進入學生工作隊伍,在安順學院特殊教育學院當起了專職輔導員,7年的輔導員生涯,崔亞飛不僅是學生健康成長的良師,更是人生路上共同進步的益友。
崔亞飛工作照“期末了,大家加把勁完成好目標任務,考好試過好年,學習不靠突擊,持之以恒才是勝利,不要熬夜多穿衣服不要感冒了……”崔亞飛說,輔導員管得大也要管得小、管得寬更要管得細,送走一屆屆畢業生,保存一個個電話號碼,在他看來,這份工作瑣碎而辛苦,卻又非常幸福。 鄧書芳是崔亞飛的一名學生,因為來自農村,入學時內向膽小,不善言辭。為了幫助她培養自信心,崔亞飛以為同學們服務為橋梁進行交談,鼓勵她擔任班級資助委員,并引導她多參加各類活動。
安院輔導員崔亞飛帶領學生赴敬老院開展志愿服務活動,不知不覺,鄧書芳資助委員一干就是四年,由于工作認真負責,贏得同學們的廣泛認可,被評為優秀學生干部,并在組織培養下加入中國共產黨,畢業后以選調生身份選派到新疆擔任基層干部,服務邊疆?! 〈T士畢業,崔亞飛選擇擔任輔導員、團總支書記,兼任班主任、學生黨支部書記、團總支書記、學生科副科長、五月陽光社指導教師等職務,是為了引導學生樹立和堅定正確的價值導向,引領更多的學生成為三觀正、動力足、行動強、發展好的新時代大學生。
安院輔導員崔亞飛帶隊參加校園足球賽,“走近學生心靈,緊貼學生心理即時狀態,要善于捕捉敏感信息,做到心在高處引領、身在低處著眼?!边@是崔亞飛一貫堅持的工作思路,他認為對待學生就要像對待自己的弟弟、妹妹一樣跟他們交心,無論學生表現是否優秀,要做到不拋棄不放棄,用愛心、耐心和責任心去感化他們,引導他們。 從2013年寒假開始,崔亞飛就組織全院學生特別是大一新生每人完成一次假期社會實踐,讓學生在開展學習教育、創新創業、實踐應用、志愿公益等各種活動的同時,順應學生“喜動”特征、尊重學生“自為”愿望,幫助他們向高素質綜合性人才發展。
安院輔導員崔亞飛帶領學生赴特校開展專業實踐活動,2016年他指導的大學生公益創業團隊獲得貴州省“創青春”創業大賽三等獎,2017年他所帶的班級獲得貴州省高校先進班集體,2019年他指導的學生學術作品獲得貴州大學生“挑戰杯”學術競賽二等獎,他指導學生團隊獲得國家級、省級創新創業項目四項并順利結項...... 崔亞飛深知,輔導員要育人先要育己。所以,他堅持參加培訓、自主學習,不斷強化自身素質,提升工作能力,除了教育工作外,與學生談心也成為了他學習的一部分,近年來,他本人也先后被評為貴州省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貴州好人”、安順學院“三下鄉”先進工作者、寒假脫盲再教育先進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優秀輔導員、學風建設先進個人等。
安院輔導員崔亞飛帶領學生赴農村開展“三下鄉”活動,如今,崔亞飛已送走1000余位畢業生,許多曾經在職業規劃和就業上有困難的許同學,在經過他的指導后,都順利進入工作崗位。崔亞飛的身份也從老師變成了密友,已經畢業多年的學生王家應、敖利堅、簡訊、王盛羽、羅茹、王雪麗等至今仍與他保持聯系,無話不談?! ∩险n鈴聲響起,翻開“職業規劃”的書本,崔亞飛又開始了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