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次戰“疫”中,我們看到在艱難困苦中熠熠生輝的“民族精神”,為了能盡快迎來美好的晴天,我們全國人民依然要堅持防控疫情工作,不曉得你們有何感想?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有關2021年防控疫情個人心得體會五篇,希望大家喜歡。
“挑山工”肩頭有擔子,腳下有繭子,他們的臉上有汗水浸透和陽光暴曬過后的顆粒質感,他們的肩頭有被重擔壓過的深深勒痕,他們的步子因為肩頭擔子的“沉”而壓得很低,但是他們的精神卻高高飄揚,激勵著許多人奮發前行。
近日,中共中央組織部發出通知,要求要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眼下,“疫情防控阻擊戰”在全國各地鋪開,打贏這場戰爭是全國人民的共同愿望。關鍵時刻,就要充分發揮共產黨員“急先鋒”作用,主動擔當、百折不撓,勇做“疫情防控阻擊戰”“挑山工”。
提振“迎難而上”的高昂士氣。共產黨員,越是艱難險阻越是要攻堅克難,越是急流險灘越要趟水過河,越是風雨交加越是要迎風沐雨,面對眼前“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這道“急難題”,他們面無懼色,爭當“急先鋒”,叫響“跟我上”,高揚的黨旗在他們心中,人民的安危在他們心中,激發出了高昂的精神士氣。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共產黨員面對著許許多多的困難,有口罩緊缺的困難,有村民誤解的困難,有背井離鄉的困難……這些困難卻并沒有壓垮他們的信念和決心,對于共產黨員來說,從來就沒有“最后一根稻草”。口罩緊缺他們就自己自制口罩,村民有誤解就每天到村里去“報到”,背井離鄉就把抗疫陣地當成自己的家,沒有什么困難能夠阻擋他們,沒有什么仗是共產黨員打不贏的!許許多多共產黨員的精神士氣匯聚成了祥云,橫掃籠罩陰霾。
壓上“嚴防死守”的責任擔子。挑山工壓上沉重的擔子為的是把山路鋪平,共產黨員壓上責任擔子為的是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共產黨員們就像盡職盡責的“守門員”,他們嚴防死守每道縫隙,讓“病毒”無縫可入、無路可逃。他們緊扣“嚴防死守”四字二詞。他們“嚴防”,對人流密集的區域和公共場所進行全面消殺,讓環境更潔凈。他們“死守”,組織了“銅鑼隊”“巡邏隊”“勸誡隊”“喇叭隊”,讓“不串門、不聚餐”的“三字經”飛入“千門萬戶”,讓群眾耳聽心知步止,讓病毒“無計可施”。盡管責任重如泰山,極大地消耗了共產黨員的時間和精力,但是他們還是毅然決然地給自己壓上擔子,從白天到黑夜,從村頭到村尾,沒有絲毫懈怠。他們以共產黨員的責任擔當書寫了“為民”的初心。
發揚“腳踏實地”的精神勁頭。山路崎嶇難行,蜿蜒而上,就像古語所言:“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但是挑山工卻以“堅忍不拔”的精神勁頭,“咬定”目標,用“風光無限在險峰”的高遠目標來平實腳下的每一步,他們腳踏實地,沒有一點“虛招式”。有人會覺得,挑山工為什么要一步一個腳印地攀登高峰,為什么不抄近道,節省路程和時間呢?但若抄近道,首先路況不明,他們如何確保能夠為肩上的石頭“保駕護航”,其次,抄近道,往往道窄路滑,很容易人隨坡滑,反而事倍功半。腳踏實地雖是最笨卻也是的方法,以辛勤的汗水才能澆灌出璀璨的成績。共產黨員正是因為有著“腳踏實地”的精神勁頭,才能夠以過硬的工作作風和踏實的工作方法成為這次“疫情防控阻擊戰”的“硬骨頭”,他們最“硬核”的“實力”就是腳踏實地,不開無意義的會,不走形式主義的過場,不做對群眾無益的事情,這是他們嚴格的工作標準和實在的精神勁頭。
鍛煉“勇攀高峰”的沉穩腳力。有許多人只關注腦力和筆力,并言之鑿鑿,腦力可以發揮作戰指揮棒的作用,筆力可以精準傳達戰斗指示,但卻忽略了一點,無論是作戰指揮棒還是戰斗指示都要靠腳力的“丈量”來“勘測”目標存在差距和戰略上是否存在偏頗。關鍵時刻,腳力千鈞,只有憑借腳力才能打通“最后一公里”,才能讓戰斗全線鋪開,才能取得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全面勝利。這段時間以來,正是共產黨員深入農村一線,時時在、日日防、天天守,堅守住每一塊農村陣地,走遍農村的每一片熱土,才讓群眾心頭更加安定,才讓“疫情抗擊”得更加有力。他們腳下所走的每一步路都是疫情抗擊勝利的足音,他們留下的每一個腳印都是“疫情防控阻擊戰”勝利的里程碑,他們的每一個腳印都讓村民看在眼里,暖在心上。
他們勇做“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挑山工”,他們有最重的擔子,也有最硬的肩膀;他們有最沉的步子,也有最實的成績;他們跨過最難的關卡,也深藏最深的情愫。他們,就是共產黨員!
一個支部就是一個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
“國有戰,召必回,戰必勝!”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組織有號召,黨員有響應,廣大醫護工作者特別是其中的黨員同志們沖鋒在前,留下了“最美逆行者”的身影;來自全國各省一波又一波的支援醫療隊緊急集結,簽下“生死狀”,在除夕夜舉家團圓之時義無反顧赴鄂。很多黨員一直是醫護人員的堅強后盾,他們雖然不在醫院,卻早早回到了自己的崗位,統計人員,記錄名單,精確數據,把握疫情,有的組工人把自己的婚期延后,“疫情不退他們不退”;有的放棄了春節假期一直堅守在崗位,看著視頻對面的孩子偷偷落淚。黨員把初心寫在行動上,把使命落在崗位上。
“我愿意,我報名,我帶頭!”黨員干部事必躬親,帶頭示范,普通黨員整裝待發,請纓出戰,“不計報酬,無論生死”。從嚴重的疫區到偏遠的山村,從預警排查到聯防聯控,從交通管理到社區防疫,在熱火朝天的工地建筑上、在晝夜不停的車間運行中,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黨員站在了最前線,這樣防線才會堅不可摧。猶記得革命戰爭年代,眾多共產黨員在嚴峻的考驗面前堅定信念,視死如歸,而如今在和平靜好歲月,我們共產黨員更要切記當初入黨的錚錚誓言,薪火相傳前輩優秀的精神傳統,以黨心見天地!
“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相比于“一問三不知”的黃岡市前衛健委主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黨支部書記張文宏的話經網絡傳播,贏得網友一致點贊,“困難的工作、最辛苦的崗位,黨員必須先上,這個沒有商量。”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表示“全黨同志一定要永遠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越是關鍵時刻,越要挺身而出,越要與人民群眾站在一起,才越能彰顯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疾風知勁草,烈火煉真金,我們的戰斗碉堡作用不是停留在口頭上,更是要賦予行動中。
暮色蒼茫看勁松,亂云飛渡仍從容!9000多萬黨員同志們,這場疫情就是考驗各級領導干部和廣大黨員的試金石,也更是檢驗大家在關鍵時候初心使命的一張時代的考卷,我們廣大黨員是答卷人,歷史和人民是閱卷人,請讓黨心無愧于天地,讓黨旗高高飄揚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組織部門責無旁貸。近日陳希同志在電視電話會議上強調,組織部門要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積極主動履職、有效發揮作用,為各級組織部門在疫情防控中履行職責職能、增強服務戰“疫”的組織力明確了“任務書”,對把黨的強大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密切聯系群眾優勢轉化為疫情防控的工作優勢提出了“路線圖”。
建強戰“疫”堡壘。基層黨組織是戰斗堡壘,在疫情防控中發揮政治保證作用。堅持把疫情防控作為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提升組織力的重要平臺,強化黨組織在疫情防控中教育黨員、管理黨員、監督黨員的功能,提升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的能力,從而全面落實聯防聯控措施,構筑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通過把黨支部建在醫學觀察點、建在發熱檢測點、建在援助醫療隊、建在工作指導組上,樹立疫情防控“主心骨”,打造疫情一線“指揮部”,筑牢疫情阻擊“橋頭堡”,做到疫情防控推進到哪里,黨的組織就覆蓋到哪里,黨的領導就堅持到哪里。
激勵戰“疫”尖兵。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干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各級干部是關鍵因素。發揮干部考核“指揮棒”作用,健全在疫情防控一線考察識別干部的工作機制,把防控疫情的表現作為了解干部的“試金石”,作為評先評優、提拔重用、晉級晉升的“硬杠杠”。注重關心愛護干部,積極創造條件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及時劃撥和用好黨費,第一時間把組織的溫暖送到疫情防控一線黨員干部的心坎里。切實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讓各級干部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的戰役中。樹立鮮明的用人“風向標”,對關鍵時刻豁得出、頂得上、表現突出的優秀干部要大力表揚、大膽使用;對作風不實、工作不力、貽誤防控時機、贊成不良影響的干部要批評教育、嚴肅處理,從而激勵干部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發揮尖兵作用,挺身而出、英勇奮斗、扎實工作、敢于勝利。
聚集戰“疫”先鋒。危急看黨員,關鍵沖上前。動員廣大黨員以疫情為“集結號”,發揚“越是艱險越向前”的斗爭精神,逆行而上,沖鋒在前。推行“黨建+網格化”防控機制,組織廣大黨員下沉防控一線,設立黨員責任區、黨員責任崗,組建黨員先鋒隊、黨員突擊隊,帶領群眾重點做好流動人員、發熱病人、密切接觸者的精準排查和動態掌握,做到全覆蓋、無死角,以堅強的黨性引領廣大群眾同心筑牢疫情防控堅實的防線。引導黨員率先垂范、作出表率,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帶頭遵守疫情防控的各項政策和紀律要求,以黨員示范凝聚戰勝疫情的合力。注重在疫情防控一線發現、考驗入黨積極分子,對表現突出、符合條件的,及時發展入黨,把更多先鋒戰士匯集在黨旗下。
戰“疫”要組織,組織助戰“疫”。面對疫情防控的嚴峻斗爭,各級組織部門要敢于擔當、勇于作為,扎實做好強堡壘、勵尖兵、聚先鋒的工作,讓一面面鮮紅的黨旗在防控疫情斗爭第一線高高飄揚,讓一枚枚閃亮的黨徽在戰“疫”一線熠熠生輝,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組部部長陳希出席中組部2月3日在京召開的電視電話會議,要求組織部門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積極主動履職、有效發揮作用,不僅為組織部門提供了疫情防控責任“指南”,更打響了疫情阻擊戰的組織“總動員令”。
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抗擊疫情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是一場沒有硝煙的特殊戰役,不能少了黨組織引領。行動最有說服力。陳希部長的講話,是動員令,也是宣言書,更是軍令狀,為各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引。打贏這場抗擊疫情的大仗、硬仗,檢驗著黨員干部開展危難險重工作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要充分釋放疫情防控的組織“勢能”,筑牢“堅之又堅”的組織堡壘、構建“細之又細”的人民戰線、壓緊“實之又實”的攻堅責任,全面動員起來、全體動員起來,運用黨的組織工作優勢,把黨組織和黨員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組織“堅之又堅”。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是疫情防控的重要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讓黨旗在防控疫情斗爭第一線高高飄揚”。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要把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為當前的重要政治任務,把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線作為踐行初心使命、體現責任擔當的試金石和磨刀石,科學判斷形勢、精準把握疫情,統一領導、統一指揮、統一行動,發揮強大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力,保持“戰時”狀態,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初心使命不是說出來的,而是真刀真槍干出來的。要堅持把人民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廣泛動員群眾、組織群眾、凝聚群眾,沖在前、干在先,堅決站在防控疫情斗爭一線,做到哪里有疫情、有群眾,哪里就有黨組織堅強有力的領導,哪里就有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防線“細之又細”。“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疫情防控工作環環相扣,容不得半點懈怠、來不得半點虛功。戰“疫”之役,每個黨組織都是一個鏈條,每個黨員都是一道防線。要冷靜思考、沉著應對,聚焦、聚神、聚力,雷厲風行,堅決執行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以黨組織引領做好醫療物資供給保障、維護正常市場秩序等,又要以人為本,把風險想得大一些,把問題想得重一些,把困難想得多一些,嚴陣以待、嚴防死守,主動深入基層、深入一線,聽民聲、察民情、解民憂,全心全意為人民群眾解決難題,消除恐慌,增強信心,打一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要及時準確、公開透明發布疫情,回應公眾關切,強化衛生防護知識的宣傳普及,依法整治謠言等有害信息的傳播,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責任“實之又實”。上有引領,下必赴焉。從古到今,以上率下都是最大的帶動力、貫徹力、執行力。各級黨員領導干部特別是主要負責同志要主動扛起屬地責任,黨政主要負責人既要“掛帥”又要“出征”,一把手抓一把手,一把手調度一把手,深入防控疫情第一線,靠前指揮,親自部署、親自協調、親自抓落實,筑牢疫情防控的銅墻鐵壁。各級黨組織負責人要多喊“跟我上”、多說“看我的”、多講“我先來”,引領、帶動廣大黨員干部發揚不畏艱險、無私奉獻的精神,讓初心使命在疫情阻擊戰中閃耀光芒。要加大督查問責力度,對擅離職守,作風不實,履職不力,嚴重失職等行為,該問責的嚴肅問責,該調整的堅決調整,嚴禁消極應付、貽誤戰機,嚴禁臨危退縮、臨陣脫逃,以鐵的紀律保障防控工作落實到位。
這是一場只能勝利的戰役。截至2月3日24時,國家衛健委收到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累計報告確診病例20438例,現有重癥病例2788例,累計死亡病例425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632例,現有疑似病例23214例。可見,戰“疫”進行到現在,形勢依然嚴峻,但相關舉措有效有序。經過十多天的鏖戰,現在我們可以對“戰”局來一個審視了。
“路不險則無以知馬之良”,這場戰“疫”是一次大“檢驗”。既是對我國醫療科學技術事業的一次大“檢驗”,也是對我國公共衛生服務體系的一次大“檢驗”,更是對我國治理體系和能力尤其是應對危機、化解風險能力的一次大“檢驗”。如果說長期的艱難險阻檢驗根本性、堅韌性,那么突如其來的險情更多檢驗的是應激性、靈活性。當持續監測到多起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病例并有蔓延的趨勢時,醫學需要真相,社會公眾、公共防疫也需要真相。到底是什么病毒?毒性如何?傳染性如何?該如何醫治和防范?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戰局。是啊,“當真相還在穿鞋,謠言已經跑遍半個世界”。在舉國聚焦的輿情面前,真相遲一秒,謠言快十分。謠言止于真相,只有真相才是止謠的最佳滅火器。一方面,國家、省、市幾級醫療科研機構聯合展開科技攻關,迅速完成了基因組測序、試劑盒等的研究工作,疫苗研制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另一方面,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這個優勢在疫情面前卻變成了一個十足的劣勢,更值傳統新春佳節人口流動的高峰期,防控疫情的形勢十分嚴峻、任務十分繁重。危急關頭,我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充分展現出來了。我們通過行政領導力量把醫療科技、公共衛生、社會組織、人民群眾各方力量迅速統一地動員起來、組織起來、集中起來,從中共中央召開政治局常委會專題研究部署到成立領導組,從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到大年初一再次召開專題會,從武漢“封城”到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啟動一級響應,我們決策果斷,行動迅速,組織有序,保障有力,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是什么讓我們如此“硬核”?為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我們的黨和國家從來不惜代價。從目前局勢看,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是十分有把握的。“檢驗”表明,經過改革開放40多年的發展特別是2003年非典疫情的洗禮,我國的醫療科技事業、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國家治理能力都已經有了質的飛躍,已經有了獨立應對重大疫情的雄厚實力。
“事實是最好的教材”,這場戰“疫”是一次大“教育”。疫情是試卷,戰疫是答卷。在答卷過程中,我們也暴露出了不少具體問題,從“約談八名造謠者”到武漢衛健委數日未發布病情通告,從到處“驅趕”湖北人到各地“蠻橫”封路,從武漢紅十字會一錯再錯到黃岡衛健委主要負責人的一問三不知,我們看到一些部門機關、一些黨員干部,在工作中還是不夠用心、用情、用力,或不能撲下身子、踐行群眾路線,或不能實事求是、擔當作為,或不能與時俱進、跟上步伐,忽視、遲滯、錯過了一些防控疫情的良好時機,致使疫情蔓延、擴散開來,損失是巨大的,教訓是深刻的。我們一定要在實際工作中不斷總結反思,在反省中不斷教育提升。對人民群眾而言,此次疫情也是一次養成良好飲食衛生、休閑娛樂、健康生活習慣的大教育。
“挑戰與機遇并存”,這場戰“疫”是一次大“機遇”。“禍兮福之所倚”,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上個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帶來了深重災難。但從另一個角度看,戰爭中培養起來的研發能力、組織動員能力也極大地推動了戰后科學技術、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不經磨難難取真經。風險挑戰同時也是機遇。如何化危為機?昨天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強調,要針對這次疫情應對中暴露出來的短板和不足,健全國家應急管理體系,提高處理急難險重任務能力;要對公共衛生環境進行徹底排查整治,補齊公共衛生短板;要加強市場監管,堅決取締和嚴厲打擊非法野生動物市場和貿易,從源頭上控制重大公共衛生風險;要加強法治建設,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要系統梳理國家儲備體系短板,提升儲備效能,優化關鍵物資生產能力布局。是的,多難興邦。歷經劫難的的中華文明越發璀璨奪目,歷經磨難的中華民族也一定會迎來更加偉大的復興。
“沒有哪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哪一個春天不會到來。”立春時節,讓我們滿懷信心,堅定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同心協力,眾志成城,為最終打贏這場戰“疫”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