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擊疫情,人人有責。這不是一句口號,而應該是每一個公民的義務。
在這場舉國上下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阻擊戰中,我們看到了很多令人扼腕痛惜的現象:寧波一次聚餐祈福致25人感染、海南發生12起聚集性疫情、山東發現聚集性疫情60起……
大災當前,需要重錘敲重鼓,各地仍須加強疫情防控的基層治理體系建設。
這些年來,國家持續加強基層治理體系建設。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加強社會治理制度建設,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
全國各地結合自身特點,實踐出多種基層治理的模式和體系,如新時代“楓橋經驗”、寧夏石嘴山大武口區“4+6”運作模式、山西長治“三位一體”管理模式、杭州市域社會治理“六和塔”工作體系等。
基層是社會治理的基礎,也是疫情防控的基礎。打敗新型冠狀病毒這個“瘟神”,需要各地健全聯防聯控、群防群治、嚴防嚴控工作機制,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群團組織、行業協會、社會組織、自治組織作用,發動群眾、依靠群眾,方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令人欣慰的是,在這場疫情阻擊戰中,我們看到了一個又一個基層治理的成效。江蘇省委書記被村民攔在村外、無人機喊話驅散聚集人群、杭州“武林大媽”志愿者24小時值守巡防……和在一線戰“疫”的白衣天使相比,無數基層防控人員同樣可愛可敬。
當前,全國即將迎來“返崗、返工、返學”高峰節點,疫情防控正處于不進則退的重要關口。
全國各地出現了很多行之有效群防群治案例,如2月4日杭州市明確要求全市所有村莊、小區、單位實行封閉式管理。
守住自己門,管住自己人。城市內部的封閉式管理從最基層處定位流動人員,從最根源處強化管控,無疑是一種量化細化的閉環管控有效舉措。
今年跟往年有所不同。過年了,本應車水馬龍的街上卻格外冷清,好不容易在街上看到幾個行人,卻用口罩捂的嚴嚴實實。冷冷清清的街頭上沒有了往年的歡歌笑語,但卻留下了一陣陣的溫暖與愛。這一切的起因,都來源于——新型冠狀病毒。
這種新型冠狀病毒來勢洶洶,從武漢開始慢慢的向其他城市擴散,擴散速度十分可怕,由最初幾人爆發至上千人了。無需接觸,病人口中的飛沫即可使人感染。
在這種情況下,人們都會害怕,都會躲在家里,進行自我防護。但是,武漢已經開始淪陷。隨著病毒的蔓延,有一些最可愛的逆行者,不顧自身,做出了舍小家為大家的重要決定。相繼向領導們遞上了“請戰書”,請求“出征”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隨后出現在我們面前,給我們留下了最美的背影!
那些逆行者不顧自己的生死,只為保全民眾。明知前面是條不歸路,卻依然堅定的奔向前線;明知安全就在不遠的反方向,他們依然放棄個人安危。
我們通過新聞可以了解到,“最小的逆行者”今年才23歲。“最年邁的逆行者”要已經83歲。23歲的趙思佳,本該是剛要開始徹底獨立的年紀,卻承擔下了如此大的重任。83歲的鐘南山爺爺,本來可以避開病毒的危險,安度晚年。但是他在國家和人民最需要他的關頭,英勇的站了出來,支援前線。
還有許許多多來自五湖四海的白衣天使,舍小家為大家,逆流而上。當我們在家闔家歡樂的時候,那些逆行者們卻爭分奪秒的在冰冷的急救室與死神搶人。他們每時每刻都要戴口罩,穿防護服。由于長時間的佩戴,他們的臉上留下了一個個深深地印記,身上的衣服也早已被汗水侵蝕……即使再辛苦,他們也不會有任何怨言,而是迎刃而上。當患者鬧脾氣的時候,他們都會像親人一樣去陪伴每一位患者,給予患者一些鼓勵。他們是世界上最美的逆行者。不論多么艱難,哪里有危險,哪里就有他們的身影。在人群中,他們的背影,永遠是最奮不顧身的逆行!
面臨病毒肆虐,一位位醫療戰線的共產黨員挺身而出,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共產黨員初心為民的高貴品質。逆行的消防員,勇闖難關的醫生,舍生忘死的扶貧干部……不同崗位上的共產黨員忠誠履職,眾志成城,真情互助,這是危難關頭的中國本色和中國精神,是我們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力量源泉。
“我是黨員,我先上!無論是在血雨腥風的戰爭年代,還是在和平時期險象環生的救災現場,經常聽到這樣的豪言壯語。這是共產黨人的響亮表白,也是勇立潮頭、無所畏懼的責任擔當。回看過往,中華民族先鋒輩出,英雄常在。“鐵人”王進喜在危急關頭,不顧腿傷,扔掉拐杖,帶頭跳進泥漿池,用身體攪拌泥漿,最終制服了井噴;臺風“溫比亞”過境,國家重點試驗平臺出現險情,危急關頭,總有人挺身而出,在進行加固作業時,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第七六〇研究所黃群、宋月才、姜開斌三人不幸被巨浪卷入海中,英勇犧牲;排雷英雄杜富國生死關頭的一句“你退后,讓我來!以血性擔當的最美姿態保護了戰友,自己永遠地失去了兩只眼睛和兩條胳膊……
“我把所有崗位的醫生全都換下來,換成誰?換成科室里所有的共產黨員。共產黨員在宣誓的時候不是說嗎,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迎著困難上。我說現在開始,把所有的人都換下來,共產黨員上,再給我做出自己的樣子來。”上海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如是說。當下,正是抗擊疫情的關鍵時期,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尤需每一位共產黨員拿出“舍我其誰”的硬氣、銳氣、骨氣,站出來、沖上來、豁出來,打頭陣、當先鋒、做標兵,在防控一線立起黨員干部的典型標桿,帶領群眾戰病魔、度難關,成為沖鋒的戰士、立功的英雄,積極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出貢獻。
世上最殘酷的事莫過于生死,政治老師說過:“人出生就注定要死去,這是命中注定。”但是,卻有這么一批人,每天與死神作斗爭,不計生死,不論報酬,站在危險的邊沿上,挽救更多的生命,完成了最美的逆行,他們就是——勇敢的白衣天使!
沒有什么征兆,沒有什么預言,一場突如其來的病毒——新型冠狀病毒,這些黑暗中的敵人,正邁著大步,侵入了我們的生活,向我們發起了攻擊。
目前,新型冠狀病毒幾乎侵占了整個武漢,防控疫情迫在眉睫。一群白衣天使出現了,他們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機會,在新年前夕,不顧生危,告別家人,奔赴武漢,與死神作斗爭。
84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奉勸大家不要去武漢疫區,自己卻連夜從廣州趕往武漢,奔赴在抗戰疫情的最前線,臨危受命,義無反顧地奔赴武漢的還有73歲的李蘭娟院士,同樣奔赴在疫情的前線,這兩位敬愛的老人,放棄了在家的安穩,站在了抗爭“非典”肺炎的一線。這種為大家舍小家的精神怎能不值得我們贊揚呢?
不僅如此,祖國各地優秀的醫療人員,成立了醫療分隊,奔赴武漢,給武漢支援。一張張請戰書,一個個紅手印,分明就是一個個鮮活的熱血靈魂在跳動啊!
在網絡上傳來感人事件的同時,白衣天使們正在執行他們的使命,他們是醫生,他們為“醫”而“生”,他們為“生”而“醫”,他們就是我們的定海神針,有了他們,疫情總有一天要完蛋!
可惡的新型冠狀病毒,威脅著人們的生活、生命,可白衣天使們并沒有退縮,依然每天直面死神,同命運抗爭,為了照顧病人,關注病情,他們不吃不喝,不上廁所,待在病房8個小時,為了使空氣流通,他們沒有開暖氣,手都凍紅了,可他們卻一如既往地工作,沒有絲毫懈怠!
2020年對每一個國人來說都是值得記住的,我們正眾志成城,抗擊一場戰“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斗,白衣天使奔赴戰場,他們沒有一個人抱怨工作的辛苦,一位院長曾說過:“他們能睡上四個小時已經是很幸福了。”他們的臉上被繃帶勒紅,手也因為高溫環境下被汗水泡的發脹,盡管這樣他們也不放棄,每天與死神搶時間,他們是“最美逆行者”。
看完新課堂節目后,我深深的被山東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宋文玉所感動,她說過:“一進入病房我就是一名工作者,這就是責任,這就是義務。”說話時的她是多么的堅定多么的自豪。她常常掛念著自己的家人,每天高強度的工作她毫無怨言,她堅定的信念認真的精神深深打動著我,她是我們大家的榜樣。我想正因有了像她這樣任勞任怨的醫療人員,疫情才能更好地控制。
新課堂節目還為我們講述了許多預防病毒的常識:要做到少出門,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人多不去湊熱鬧,肉煮熟才能吃,衛生習慣記在心中。預防事項要牢記,疾病來臨不用慌張,如果發熱及時前往定點醫院就診,一日三餐要有營養提高免疫力,衣被常洗常照太陽。
這樣的春節,對大家是一場考驗,也是一堂生命健康教育課,面對疫情我想說:我們一定會打敗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