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觀看了《雄關》,講了許多關于抗疫的事情,令我感觸至深。下面給大家分享關于收看電視政論片《雄關》向陽而生學習心得體會_政論片雄關觀后感.歡迎閱讀!
當前,我國正處于打贏脫貧攻堅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支持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加快發展,少不了一支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的人才隊伍。然而長期以來,由于大城市發展機會多,導致很多人才選擇“孔雀東南飛”“進軍北上廣”,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人才相對匱乏的問題日益突出。各地組織部門要認真貫徹全國組織部長會議精神,積極主動作為,讓“孔雀基層飛”蔚然成風。
形成“磁吸效應”,讓人才“下得去”。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家有梧桐招鳳凰”,優勢資源、優質項目、優惠政策對人才有著天然的吸引力。要暢通人才向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一線流動渠道,健全人才幫扶協作機制,實施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一線人才支持項目,重點圍繞產業優勢和民生項目加大人才支持力度,進一步吸引和補充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緊缺人才。要通過改革評價機制、完善公開招聘和崗位管理制度、加大激勵力度等傾斜政策,推動專家服務基層、“三支一扶”計劃等重點人才工程持續發力。要在柔性引才上下功夫,視野開闊、不唯地域、不唯學歷,研究探索用柔性化、彈性化方式引才,滿足本地需求的有效供給。要打造更加包容開放的創新創業環境,用科學、長遠、大度的評價標準評價人才的創新活動,允許“十年磨一劍”,容許失敗,鼓勵人才不畏艱難,勇攀高峰。
發揮“集聚效應”,讓人才“待得住”。引進人才待遇固然重要,但用票子、房子、位子、“帽子”留人總是暫時的,而營造一個創業有機會、干事有舞臺、發展有空間的“軟環境”,才是招才引智的長久之計。當前,一些地方在招才過程中重物質輕感情,簡單粗暴的在物質條件改善上盲目投資,卻嚴重缺乏與人才的情感交流;有的地方在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干事創業等軟件方面有比較明顯的欠缺,人才引進后又流失的現象時有發生。各級各地要大興惜才愛才敬才之風,學會在感情投入上做文章,多往人才那兒跑一跑,多和人才交交心,舉辦人才交流座談會,及時了解人才的內心狀況,營造更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圍。要加強關心關愛,做細服務保障平臺,為人才提供針對性、個性化、跟蹤式的精準服務,切實解除其在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一線干事創業的后顧之憂,提升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一線的人才聚集力,讓人才價值得到充分尊重和實現。
激發“鯰魚效應”,讓人才“干得好”。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就要給人才最好的時代舞臺。人才只有“才盡其用”才算“干得好”。現實中,部分單位只重視引進人才,卻不注重人盡其才,甚至把費大氣力引進的人才當成擺設,造成潛在的浪費。各地各部門對引進的人才要充分信任、多壓重擔,搭好用才之臺,采取目標任務導向、個性化定制等使用方式,做好體制機制設計和政策調整工作,為人才發揮作用創造更多空間。要有監督考核的機制,對引進的人才進行考核評估,優勝劣汰,不發“鐵帽子”,確保盡其才盡其責,時刻保持人才隊伍有進有出、“一池活水”。同時,還要注重用才和培養開發并重,做好專業知識培訓和更新知識培訓,在“引才”的基礎上“育才”,不斷提高長遠發展、持續發展的后勁和活力。
“以更堅定的信心更頑強的意志更果斷的措施,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并指出“社區是疫情聯防聯控的第一線,也是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最有效的防線。把社區這道防線守住,就能有效切斷疫情擴散蔓延的渠道”。在疫情形勢仍然十分嚴峻的情況下,各類企業復工復產、學校復學在即,“春運”遷徙過后的返程高峰,使各大城市面臨“大考”,進一步考驗著城市所在的黨委政府對疫情的防控能力。黨的基層組織擔負著直接聯系群眾、宣傳群眾、組織群眾、團結群眾,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落實到基層的重要職責。要寫好這場“考試”的答卷,廣大基層黨組織和黨員似乎是一股關乎輸贏的重要力量。
高擎黨旗、扛起責任,做黨和人民的忠誠“戰士”。一個支部就是一個戰斗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鮮紅旗幟,面對新型冠狀病毒肆虐,作為基層黨員干部,既要在實踐鍛煉、在防疫第一線的行動中,把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落到實處,牢記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并作為踐行初心使命、體現責任擔當的試金石和磨刀石;又要在思想淬煉、政治歷練中牢固樹立“四個意識”
嚴把關口、守牢防線,做人民群眾的“守門員”。一個關口就是一個防御門,面對返城復工復產等一大批群眾,基層黨員干部更為直接的面向廣大群眾,要在謀篇布局上做到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繼續在聯防聯控、群防群控上發力,建立健全防護網絡,做好疫情監測、排查、預警、防控等工作,開啟新一輪組織群眾、動員群眾、宣傳群眾工作,普及科學防控知識、提高群眾防范意識,有效遏制疫情擴散,切實守護好居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在具體實施上,黨員干部也需要挺在前面,把監督的關口前移,當好“守門員”,在精準摸排、監控、“跑腿”服務等眾多細節工作上,用心用情用力做到位,比如對進城人員通過消毒和監測體溫的方式,第一時間篩選出身體異樣人員并進行隔離監控,采取具體措施筑起一道堅固紅色防線,做人民群眾最堅強的后盾。
堅定信心、傳遞溫暖,做群眾的心理“輔導員”。疫情突發,不僅威脅著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也會影響到心理健康。“攻城為下,攻心為上”,軍心不穩,地動山搖。面對狡猾的“敵人”,黨員干部一方面不斷地自覺地更新自己的知識信息庫,繼續做疫情防控政策的“學習員”和“宣傳員”,為廣大群眾做好政策宣傳解讀工作,提高科學認知和應對能力,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以一個個黨支部為輻射點,正面引導覆蓋,緊緊依靠和團結人民群眾,勠力同心、形成奮戰合力,攜手共同戰勝病毒;另一方面隨時關注群眾心態和心理變化,舉行網絡心理講座,開展豐富多彩的網絡直播等,及時加強心理疏導,用愛搭橋、守望相助,做好人文關懷,營造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的整體社會氛圍,構建起抗擊疫情的強大“免疫系統”。
為新時代的建設提出重要囑托,亦是為我們黨員同志提出工作方向。如在談及文藝社科工作時指出人民才是創作的源頭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創作才能獲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這是提醒我們牢記人民群眾方是歷史的創造者,文藝社科工作亦應做到“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在談及生態文明建設時強調要保持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的定力,不動搖、不松勁、不開口子。正所謂“金山銀山,就是綠水青山”,我們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的增長。談及脫貧攻堅時提出不獲全勝、決不收兵。脫貧攻堅越到最后時刻越要響鼓重錘,決不能搞急功近利、虛假政績的東西。這讓我們看到國家對扶貧工作的決心與魄力。
作為一名預備黨員,通過學習強國這款app,我積極地關注著今年兩會的召開,脫貧攻堅是一場必須打贏打好的硬仗,在這樣關鍵的時刻,我們必須:在脫貧標準上,既不能脫離實際、拔高標準、吊高胃口,也不能虛假脫貧、降低標準、影響成色。 要整治問題不手軟。脫貧攻堅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現象,影響脫貧攻堅有效推進。對群眾反映的“虛假式”脫貧、“算賬式”脫貧、“指標式”脫貧、“游走式”脫貧等問題,要高度重視并堅決克服,提高脫貧質量,做到脫真貧、真脫貧。
從習近平總書記可見總書記牢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高度重視扶貧工作 ,在扶貧工作想得非常周到和細致,真正把老百姓裝在了心里。聽完習近平總書記講話, 深深地認同 我們的總書記是一個為國為民的好書記,內心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作為老百姓的一員,我頓時倍感溫暖。的確,打贏脫貧攻堅戰,任重而道遠,但我相信,在習近平總書記的帶領下,在我們的黨的帶領下,脫真貧、真脫貧的目標在不久的將來定能如期實現,處于經濟相對落后地區的老百姓的日子一定會越過越好。
今年的春節似乎來的不太尋常,新冠疫情的襲來,讓閉門居家成為了“禮尚往來”。在這不同尋常的日子里,一群黨員干部堅定“逆行”,風雨兼程奮斗在疫情防控一線,他們治療救助、隔離監測、卡點輪值、宣傳動員……沒有一個冬天可以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面對疫情,黨員干部要厚植五份情懷,播撒星光,匯聚戰勝疫情的希望之火。
濃厚一份初心使命——哪來什么歲月靜好,旗幟鮮明負重前行。突發的疫情已嚴重影響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聽之任之,歲月靜好就只是未能實現的愿景。中國共產黨成立至今,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未有絲毫改變。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面對疫情嚴峻的形勢,黨員干部要濃厚一份初心使然、使命使然的情懷,自覺肩負起共克時艱之重,以義無反顧、沖鋒在前、迎難而上的奮斗姿態,做到任務繁重有黨員干部引領、工作薄弱有黨員干部支撐。
歷練一份坦然從容——哪來什么三頭六臂,躬身一線善作善成。從病毒手里搶人,不僅是在和時間賽跑,更是在和防疫一線紛繁復雜的情況斗智斗勇。身處一線的黨員干部并沒有三頭六臂,卻要同時救治眾多確診病例,監護疑似隔離人員,排查數量龐大的人群……面對疫情嚴峻的形勢,黨員干部不僅要盡力而為只爭朝夕,更要從中深入總結思考,不斷探尋治病的良藥,不斷發現工作的規律,不斷找到破題的良方,讓自己能夠更加從容應對工作壓力和各類突發狀況。
堅定一份求真求是——哪來什么吶喊聲援,力戒四風踏石留印。打開手機搜索疫情,滿屏一線黨員干部擔當奉獻的正能量報道激蕩心靈。然而,有時也會出現“上級報表應接不暇”“口頭吶喊接連不斷”等批評聲音。一線工作需要的是實打實的行動,一線人員需要的是實打實的保障。面對疫情嚴峻的形勢,黨員干部萬不能“造盆景”“造成績”“造聲勢”,要把精力聚焦到防疫工作當中,用部署落實的“干貨”作為最亮成績,用物資保障的“干貨”作為最好聲援。
詮釋一份示范引領——哪來什么我行我素,亮明身份踐行承諾。針對新冠疫情潛伏期長、傳染性高等特點,各地紛紛出臺“娛樂場所關停”“小區封閉式管理”等禁令。黨員干部的一言一行對群眾有著極強的引導作用,號召動員、群起效仿,就能“聯心隔病”、戰勝疫情。面對疫情嚴峻的形勢,黨員干部要主動亮明身份、慎獨慎初慎微,無論在何時何地,嚴格按照防疫工作各項要求,率先承諾、對表踐行,帶頭做到不各行其是、不聚會宴請、不信謠傳謠。
守好一份生命敬畏——哪來什么金剛不壞,保證健康接續奮斗。在防疫一線工作中,黨員干部極可能遇到被動感染的“大危險”、知而不報的“大隱患”、尋而無果的“大阻礙”、群眾不解的“大麻煩”等挑戰。任重責艱,切不可讓“倒在工作一線”的悲劇重演。面對疫情嚴峻的形勢,黨員干部要提高警惕,在工作中選準戴對口罩,勤洗手、多消毒,確保基礎防護。注重勞逸結合,工作之余,豐富一些防疫知識,多喝水、早休息,以更加飽滿的工作狀態攻堅克難。
通過對2020兩會精神的學習,我認為在黨建工作中存在著以下不足:
一是工作作風有待改進。聯社黨委對基層黨建工作督導次數較少,導致各黨支部黨建工作開展不能常抓不懈,致使黨的引領作用不能更好發揮。
二是教育力度有待加強。對黨員的教育緊緊停留在聯社黨委下發的學習內容,且學習多局限于照本宣科,不能切合實際深入分析,導致部分黨員對黨內相關知識一知半解,影響了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發揮。
三是活動內容有待深化。基層黨支部黨建工作的開展形式、內容不夠豐富,特別是在黨課、座談會及其他黨內活動方面沒做過多要求,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基層黨員黨性意識。
面對存在的問題,作為聯社黨委書記,我深感責任重大,結合十九大帶來的新思想、新形勢,認真對照目前黨建工作的實際,將從以下幾方面著力改進:
(一)用新思維做實黨建工作
新時代要求黨建工作必須作為第一要務來抓,這就要求摒棄以前“重業務、輕黨建”的思想,堅持“黨建、業務同部署、同安排、同推進”。首先,聯社黨委班子要帶好頭,明確“雙重身份”的意義,及時掌握各黨支部黨建工作開展情況,并及時向聯社黨委匯報,以便第一時間指出基層黨建工作存在的不足,督促改進;其次,基層黨支部書記要牢記本支部黨建工作“第一責任人”職責,做到業務發展與黨建工作“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最后,全體黨員要時刻謹記黨員身份,在工作中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激發一般員工工作干勁,從而形成全體黨員一切工作以黨為先,全體員工一切行為向黨看齊,全社上下一切思想以黨為準的良好氛圍,真正將黨建工作擺到重要位置,變被動工作為積極對待,讓黨建工作落地生根。
(二)用新要求規范黨建工作
一是工作責任新要求。完善充實黨建目標責任,聯社黨委與黨支部簽訂黨建目標責任書,并將責任完成情況作為評先評優的重要依據。
二是組織教育新要求。堅持把黨委中心組學習作為教育的“龍頭”來抓,以2020兩會精神為指引,引導黨員在按計劃學習的基礎上,多悟原理、多探內涵,強化黨員責任意識、身份意識,做到學以致用。
(三)用新作為創新黨建工作
新時代要求黨建工作要順勢而為,創新形式主動作為,全面提升全體黨員素質。
一是創新教育方式。通過紅色傳統教育及榜樣學習,讓黨員認真感悟,在學典型、學先烈中提高黨員黨性覺悟。
二是創新學習的平臺。以網絡、微信等平臺為載體,讓黨員隨時都能學習了解黨建最新動態,同時要求黨員通過平臺實現經驗共享,共同進步,大力宣傳正能量,從而激發黨建工作新動力,開創黨建工作新局面。
收看電視政論片《雄關》向陽而生學習心得體會5篇_政論片雄關觀后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