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的脫貧攻堅取得舉世矚目的成績,今年是脫貧攻堅總決戰的最后一年,下面給大家分享關于2020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個人心得體會總結.歡迎閱讀!
疫情防控形勢取得了積極向好的變化。這“疫”路走來,感謝黨的堅強領導,感謝無畏艱險的“逆行者”,感謝默默堅守的每一個平凡的中國人……每個人都在隨風奔跑,書寫“青春”中國之精彩華章。
時間的年輪,總會刻印中華兒女堅守的足跡。疫情面前,挺身而出的英雄,默默堅守崗位的“疫”中人,他們都傳遞著守望相助,用行動凝聚愛的力量。戰“疫”路上,有義無反顧向著疫情“逆行”,始終將救死扶傷、醫者仁心作為崇高信仰的白衣戰士,也有嚴防死守社區
每個網格點的人民警察、社區工作者……他們不懼風雨,忠于職守,真心真情守護著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面對疫情,無數中華兒女一直堅守在崗位,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承載著大家的安心,用自己的舍棄換來了無數家庭的團圓。正是全國上下齊心協力,團結一心,一個個方艙醫院休艙,每天新增確診病例減少。戰“疫”場上,中華兒女用無私奉獻默默堅守所凝聚起的這種磅礴力量,也必將激勵我們一鼓作氣,決戰脫貧攻堅。
歷史的載冊,總會記錄中華兒女擔當的份量。面對疫情大考,人人都是答卷人,人人都應擔當增添戰“疫”力量,個人的肩膀雖單薄,卻足以守護生活的溫暖。疫路上,人們咬緊牙關,共克時艱,攜手戰“疫”,在進入戰“疫”的關鍵期,人們一手毫不松懈抓防疫,一手有序穩定推進復工復產,繼續保持對“詩和遠方”的向往,每個人,每個村莊,每個社區,大家都繼續嚴防死守,將一道道小小防線連接起來,筑牢堅不可摧的生命堡壘。透過疫情陰霾,我們清楚看到了共產黨人的擔當精神集中迸發,聽到了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錚錚誓言,感受到了“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厚植情懷。正是有著這些擔當本色和“硬核”力量,才會換來一天天疫情好轉,一次次的“清零”捷報。疫情會因個人的擔當而加速消退,而個人也將以堅強擔當的形象被寫入這段記憶中,在疫情“退潮”之后留下美麗風景,所形成的力量也必將激勵起戰貧的雄偉力量。
重要的節點,總會確立中華兒女前行的坐標。疫情面前,我們看到了一個互幫互助,團結一心,凝心聚力共同抗“疫”的中國,這種團結、奮斗的力量是新時代中國書寫新篇章的重要法寶。“疫”考面前,與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始終保持永不松懈的精神狀態,堅持堅持在堅持,這種可歌可泣的民族精神將激勵著中國兒女砥礪前行。今天的中國從容自信面對時間,今天的中國人民把握時間節點,一件事接著一件事做,腳踏實地干,一定能奪取雙戰的全面勝利!
奏響決勝最強音,匯聚雙戰正能量,勝利一定屬于英勇無畏的中國人民!
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總書記在會上指出,全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的態勢不斷鞏固和拓展,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取得積極成效,并強調,我們也面臨著不少新情況新問題,特別是境外疫情擴散蔓延及其對世界經濟產生不利影響,也給我國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帶來新的挑戰。
脫貧攻堅戰不是輕輕松松一沖鋒就能打贏的,必須高度重視面臨的困難挑戰。當前,脫貧攻堅進入決戰決勝關鍵階段,剩下的貧困戶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但由于受到新冠疫情影響,全國農民收入受到嚴重影響,阻礙了脫貧攻堅進展。疫情期間,少出門、少聚集是關鍵所在,在此其中,“互聯網”無形當中成了復工復產、發展經濟的必要途徑和有效手段。
讓“互聯網+”與傳統產業相結合,電商平臺要確立戰略主導地位。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指出,要切實解決扶貧農畜牧產品滯銷問題,組織好產銷對接,開展消費扶貧行動,利用互聯網拓寬銷售渠道,多渠道解決農產品賣難問題。為此,各大電商平臺還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創新銷售理念,全面打造銷售平臺,開創如“雙11”“雙12”等銷售主題,掀起銷售熱潮。還需把脈農村季節務農秋收的時間節點,通過直播連接田間地頭務農現場,為農業技術推廣、農場景觀賞和農產品銷售開啟綠色通道。平臺與平臺之間還要密切合作,打造平臺亮點銷售載體,例如,舉辦“線上農博會”、開通“生鮮綠色通道”、成立“農產品銷售聯盟”,等等,確保給予農民更大更好的銷售平臺和銷售渠道。
讓“互聯網+”與銷售技巧互促進,還需強化人力去發揮關鍵作用。加強扶貧領域作風建設,要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減輕基層負擔,做好工作、生活、安全等各方面保障,讓基層扶貧干部心無旁騖投入到脫貧攻堅工作中去。近段時間,抖音、快手等網絡平臺陸續出現省委書記、市委書記等領導干部帶貨視頻,這都是響應中央號召,領導干部親身示范踐行的好方法、好舉措。為此各地黨委、政府還要積極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各地黨政一把手要積極化身“網絡主播”,為地方農特產品直播帶貨。及時與第一書記、村書記、扶貧幫扶責任人分享帶貨經驗,并指導農戶自主依托網絡平臺和電商平臺進行銷售。在必要時候可以與知名網絡主播協商合作,通過“捆綁銷售”“清倉甩貨”“打折出售”等方式進行農特產品銷售,切實提高農民經濟收入。
讓“互聯網+”與商業模式跟潮流,更要去創新方法拓寬收入渠道。思路決定出路,觀念決定方向。結合現階段廣大市民精神需求等特點,可將農產品、養殖業等“一次售賣”模式向“收費代種代養”模式轉化,大米、玉米、果樹及各類牲畜均可由農民代為種植養殖,只收取土地承包、種子農藥、牲畜幼崽及人工照料等費用。通過大力開發“共享經濟”,將線上的“螞蟻森林”實體化、公益化,也有利于解決備孕懷孕、家有小孩、愛干凈不宜養殖寵物等困擾。同時,也便于疫情過后吸引更多的外地游客和“共享客戶”來本地旅游,進一步提升本地民宿入住率和各類消費收入,大幅提高農村共享經濟“二次性收入”。
“互聯網+”是社會經濟發展的時代產物,需要進一步開拓,也需要多途徑并進,但無論何時何地,求實、務實、踏實才是中華民族成長發展進步的根本所在。只有黨群齊心協力,攜手與共,才能攻破重重難關,讓中國昂首闊步走向世界,屹立世界之巔!
“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小康路上,每個民族每位群眾都不能掉隊。”
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始終把脫貧攻堅擺在治國理政突出位置,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點工程,是一項嚴肅的政治任務。全黨上下、各級各階層緊扣工作、明確目標,切實增強責任感,發揮組織優勢,圍繞打贏脫貧攻堅戰履職盡責。
脫貧攻堅戰首次入選十九大新表述,攻堅工作已全面步入決勝期,明確到二〇二〇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做到脫真貧、真脫貧。
當前,脫貧攻堅工作離黨中央、國務院和市委、市政府及區委、區政府的決策部署有一定差距。大量項目、資金和政策投入基層,扶貧領域貪污受賄現象仍然存在,四風問題仍有反彈跡象。作為一名紀檢監察干部,擔負教育、監督、懲處、保護四項職能,要想履職盡責決勝脫貧、防微杜漸保護干群、保駕護航建成小康目標,應當從以下幾點著手:
一是要鞏固初心,牢記使命。紀檢干部時刻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牢固樹立“四個意識”,明確扶貧使命,體現監督執紀的政治性;堅持實事求是,以黨規黨紀為準繩,銘記監督執紀宗旨,把握政策、寬嚴相濟,懲前毖后、治病救人;健全制度,堅持雙重領導,關注“四風”,充分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牢記監督使命,摒棄信任代替,真正讓 “紅紅臉、出出汗”成為常態,鍛煉出鐵一般執紀干部。
二是要強化教育,筑牢防線。紀檢機關要結合實際,明確成員責任,組織紀檢干部定期學習,形成領導“吹學”模式,“點對點、面對面、時不時”提醒干部監督執紀問責法規學習,營造良好學習氛圍,無形中提升干部素質;結合學教活動,制定學習計劃,把“兩準則三條例”、《監察法》等黨紀法規納入執紀干部必學內容,喚起全體黨員干部對法紀的高度敬畏,牢固樹立紀律規矩意識;組織鎮、村干部學習扶貧領域典型案例通報,堅持以案明紀、以案說法,充分發揮警示震懾教育作用,確保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取得實效;全體上下干部開展自我監督、自我凈化、自我提高、自我革新,做到“打鐵必須自身硬”。
三是要嚴肅執紀,嚴格問責。紀檢干部一定要敢碰釘子、敢啃骨頭,拿出“抓鐵有痕 踏石留印”的決心和韌勁,以“零容忍”的態度嚴肅查處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要充分運用黨紀法規,合理處置一般性問題線索,針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早打招呼、早提醒,有效防止不正之風、腐敗問題發酵升溫,遏制釀造不良后果;建立扶貧領域違紀違法問題線索臺賬,列出廉政風險點,對照問題清單逐一實地察看,調查核實,立查立改立問責,全面做好受理信訪舉報登記,嚴格程序及時處置問題線索,對扶貧責任落實不力、突出問題整治不力等重點問題的實行“一案雙查”,嚴肅追究有關黨組織和負責人的責任,以儆效尤,切實轉變干部工作作風。
四是要宣傳引導,營造氛圍。黨委要明確脫貧攻堅主體責任,深入一線開展黨政法規知識宣傳,加大干部走訪調研排查力度,進村入戶開展脫貧攻堅工作宣傳動員,提升群眾知曉率和參與率。落實好管黨治黨政治責任,加大扶貧領域惠民資金、重大項目和資金投入等重要事項公開力度,自覺接受群眾監督,接受陽光洗禮,杜絕“福利”變“腐利”;紀檢組織要暢通監督渠道,利用好現代媒介,加大曝光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的工作力度,強化壓力傳導,促進責任落實,注重曝光違紀細節,講好警示故事,用身邊人身邊事開展警示教育,在各領域真正形成“不敢腐不想腐、不越紅線不窺底線”新局面。
五是強化保障,充實組織。鑒于鄉鎮紀委書記一般分管聯系工作眾多,基層人力物力財力有限,監督執紀層面較廣。紀檢組織堅持按照德才兼備原則,選任政治素質過硬、思想作風正派、能堅持原則并且具備一定的紀檢監察專業知識和有一定基層工作經驗的同志擔任紀檢工作;壯大紀檢干部隊伍,配齊配強基層領域執紀能手,徹底改變“外行監督內行”尷尬局面,便于高效率開展監督執紀工作;加大對鄉鎮紀檢監察干部的培訓和交流力度,定期組織舉辦綜合基層業務知識培訓,提高鄉鎮紀檢干部的履職能力。
小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致富不致富,關鍵看干部。全面小康社會,離不開每位老鄉,更離不開我們每位紀檢干部不辭勞作。
縱觀我國五個階段扶貧歷程,習近平總書記六次脫貧攻堅座談,黨中央、國務院心系每個民族每位群眾,人民群眾生活顯著變化,階段目標步步逼近,社會矛盾轉變從低級走向高級,種種情況呈現良好事態,我們的工作得到了肯定和鼓舞。
同志們,脫貧攻堅號角已響,小康社會勢在必行。各級紀檢組織更要堅定信心、敢于擔當,把脫貧職責扛在肩上,把脫貧任務抓在手上,讓我們拿出“敢叫日月換新天”的氣概、鼓起“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勁頭,攻堅查難,為挺近全面小康保駕護航。
打贏脫貧攻堅戰,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也是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重要標志。
“十三五”時期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要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必須徹底解決全國目前尚未脫貧的農村貧困人口的貧困問題,必須堅持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發揚艱苦奮斗精神,黨員干部要發揮帶頭的作用,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要沉得下心,負起責任,不斷學習,實事求是,真抓實干,以百倍的精神投入到扶貧工作中,為貧困戶發現致貧原因,找到脫貧之路,堅決帶動貧困戶實現“十三五”期間的脫貧目標。另一方面,要大力發動貧困群眾脫貧主體作用,貧困群眾終究要依靠自己的辛勤勞動來實現脫貧致富。要堅決改變貧困群眾‘坐、等、要’的思想,帶動支持貧困群眾探索創新脫貧致富的路子。要讓貧困群眾的脫貧致富的心熱起來,要發揚貧困群眾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激發內生動力,用勤勞的雙手改變自己的命運、改變家鄉的面貌。
要堅持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堅持扶貧與扶智相結合,不畏艱難,全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一、打贏脫貧攻堅戰事關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得民心者得天下。中國共產黨執政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我們黨只有始終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真正做到為人民造福,執政基礎才能堅不可摧。只有全體人民過上了好日子,才能鞏固黨的執政基礎。打好脫貧攻堅戰,是“十三五”期間的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必須堅持把扶貧脫貧作為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項重要工作。
二、打贏脫貧攻堅事關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貧困現象的存在,貧富差距的擴大,是影響社會和諧的最主要因素之一,脫貧攻堅能夠有力地緩解區域差距和城鄉差距擴大的趨勢,為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為政治穩定、邊疆鞏固、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發揮了重要作用。繼續緩解農村貧困,促進貧困地區發展,控制收入差距進一步擴大趨勢,解決收入和機會不平等問題,不僅關系到國民經濟又好又快地發展,而且關系到全體人民對社會主義制度的信仰,對改革開放政策的支持。脫貧開發對社會和諧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打贏脫貧攻堅戰事關國家長治久安。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扶貧開發事業大踏步發展,極大地改變了貧困地區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狀態和精神面貌,對促進社會進步、民族團結和諧、國家長治久安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新的發展起點上,扶貧開發的標準在提高,更加注重發展型的民生改善。“十三五”時期,扶貧開發工作不僅要在改善貧困人口生產生活條件上著力,更要注重提升教育、醫療、文化等方面的公共服務水平,使他們跟上全面小康的步伐。只有讓全體人民安居樂業,社會才能和諧穩定,國家才能長治久安。
如今,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農村建設正在大力進行中,在這樣的環境下建設農村路便是一個重要環節。路是通往外界的大門,是經濟的紐帶,是聯系基層群眾,落實惠民政策的關鍵。然而在當下農村道路建設中依然存在以下問題:
基層干部對抓公路建設質量意識的薄弱;農村公路建設項目多,需求資金數量大,緊靠國家補助資金來推動農村公路建設,效果是有限的;施工單位設備不齊全,設施技術不過關;同時大部分農村公路施工沒有實行監理制,工程施工質量監督不力;重建輕管問題同樣突出,村級道路責任不明確,管護體制不健全。
如何改善有以下建議:增強各級干部對道路建設的思想認識和質量意識;多方籌資解決資金不足,采用多渠道、多形式的方式,調動各方積極性;上級主管部門要請資質的專家及技術經驗豐富的工程師對施工隊伍的技術人員進行定期的技術培訓,從根本上解決施工隊伍技術力量薄弱;加強施工單位的選定和管理,并通過公平公正公開的招標形式確定施工單位;最后加強道路的養護管理。
農村道路建設的成功,使惠民政策真正走進人民家門,公共服務體系才能真正完善。建設的是腳下的路,連接的卻是人民的心。落實農村道路的建設,使政府與人民的心緊緊相連。
2020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個人心得體會總結【5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