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扶貧不是一天一夜的事情,實現貧困人民的小康夢想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有關脫貧攻堅網絡展正式上線觀看心得5篇,希望大家喜歡。
脫貧攻堅網絡展正式上線觀看心得【篇一】
在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縣后所鄉有這樣一位掛職副書記。他是后所干部眼中的“難不倒”,群眾心中的“活字典”。他是父母眼中的“孝子”,女兒眼中的“慈父”,妻子眼中的“頂梁柱”,同事口中那個活躍的“兵哥”。他叫李兵,是四川射洪一名援彝扶貧干部,雖然他沒有當“兵”的經歷,但他是卻是扶貧戰線上一名“優秀士兵”。
為了藏在心中那份“兵之初”,他毅然放下“安逸”的工作環境,遠赴千里之外深度貧困的大涼山“援彝”扶貧,雖歷經風雨卻從未言悔,把新時代共產黨員“全面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初心使命融進骨血,把深情奉獻給開滿格桑花的雪域高原。
無悔青春,組織一聲召喚,放下“兒女情長”扛起“先鋒”大旗,舍得之間把忠誠擔當寫在黨旗上。
2018年6月,擔任射洪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綜合服務中心副主任的李兵,聽聞四川省委組織部要在遂寧選派一批干部赴深度貧困地區助力脫貧攻堅,聽說消息后,一顆“兵”之心在胸膛中翻滾,但作為家中的“頂梁柱”,他想到“家中奶奶高齡體弱、父親年邁多病急需照顧,愛人工作之余的辛苦、女兒讀初中最需要陪伴……”這些情況徹夜難眠。想到離家千里,心里總是萬般不舍。但家中親人裝作無事地安慰他:“沒有大家、哪有小家,扶貧是大事,去吧!”就這樣,他是下定決心遞交了報名表和“請戰書”,就這樣他從家中的“頂梁柱”變身脫貧攻堅的“紅先鋒”。
2019年12月,木里縣“摘帽”迎檢,一時間,脫貧攻堅國家第三方評價、四川省績效評估驗收組同時到達木里,他被木里縣脫貧攻堅指揮部抽調到應急處突組,負責4個鄉鎮的迎檢工作。哪里被抽檢,他就第一時間奔赴哪里,為所抽地查漏補缺、為檢查組后勤保障、為有高原反應的工作人員聯系醫療救護。就在這迎檢的關鍵時刻,父親卻突發腦溢血住進院。家里為了讓他安心工作,迎檢工作結束后才告訴他消息。他才趕匆匆回老家到醫院陪伴父親,幾日后得知要開展國扶辦項目績效評價便又不得不回到崗位。
2020年3月,在涼山“疫情”防控正緊的關鍵時刻,木里突遭森林大火,在火場堅守陣地時,卻接到奶奶去世的消息,請假3天往返1900余公里處理完喪事就返回工作崗位。在2020年人社系統迎春職工聯歡會上,當他面對鮮花和掌聲時哽咽了,他激動地說道:“這束花屬于我的愛人和女兒,是她們的堅強支持了我,我很慶幸,我有她們。我很自豪,能加入省脫貧攻堅綜合幫扶隊,把射洪‘先鋒’的旗幟舉到雪域高原;我無悔青春,能在深度貧困地區工作,為藏區發展作出點滴貢獻。”
風雨兼程,一年十個月,從束手無措的“新兵”到睿智干練的“骨干”,摸爬滾打把奉獻的熱血融進心房。
“重任當前看擔當,決勝時刻比勇氣”,援彝前,李兵是射洪市文升鎮白猴村的“第一書記”,可以說對扶貧有很多經驗,但是在涼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縣后所鄉,面對“貧中之貧、困中之困”的情況,他卻像“新兵”一樣迷茫。同時,他還是一位“雙料”援彝隊長,一個是射洪市34名“戰士”的隊長,他們分布在8個深度貧困縣。另一個是全省各地選派幫扶后所鄉20人的綜合幫扶隊隊長。他們中有剛從學校畢業的碩士研究生,還有省屬企業的高管,更有機關單位的“老大哥”。如何兌現“決勝攻堅,平安歸家”軍令狀,“隊伍到底怎么帶”?作為初到涼山的“雙料隊長”,面對這兩支53人的隊伍,他更是壓力山大。
辦法總比困難多。再苦再難,就是爬,也要闖出一條新路來!他告訴隊員要“既來之則安之”,既然選擇了援彝就要堅守初心不變,奮戰到底。只要大家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把彝族同胞當成自家人就不會有困難。情況不熟就摸,數據不清就查,他和部分黨員隊員一道,建立隊員臺賬、尋找涼山熟人、請教涼山干部、熟悉涼山情況,響亮喊出“守紀律、干實事、講奉獻”9字幫扶工作要求。在他的鼓勵下,隊員們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自己的光榮使命,持續克服生活條件艱苦、工作任務繁重、回家路途遙遠等困難。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后所鄉提出的“家家熱情、戶戶干凈、有桌有凳、有茶有果”16字戶迎檢要求在全縣推廣。
2019年涼山州已經初步實現鹽源、木里、甘洛、雷波4個縣摘帽,交出脫貧攻堅幫扶的第一張答卷,打好了精準扶貧首戰。木里縣后所鄉5個貧困村均已脫貧,2018-2019年有3個村接受了省成效考核和第三方評估,李兵牽頭推進的木里縣“三落實”軟件資料規整、連戶路實施、廁所革命等試點及多項業務工作在全縣示范,多次被抽參加省州縣督查督導驗收工作,贏得了干部群眾的好評。如今,當地干部群眾說起射洪援彝干部都豎起大拇指,后所援彝干部更是有信心、有決心、有勇氣。
只爭朝夕、不負韶華,不忘初心、擔當使命,這便是扶貧干部的“兵之初”。在脫貧攻堅這場偉大的戰役中,還有無數像李兵一樣的援彝援藏干部,他們放下“兒女情長”“生活安逸”,他們不畏艱難險阻走過千山跨過萬水,只為共產黨員的那份初心使命。
向奮戰在“援彝”脫貧攻堅戰線上的“優秀士兵”致敬,是你們讓紅色的黨旗在雪域高原上更加鮮艷,格桑花開時,援“兵”必凱旋。
脫貧攻堅網絡展正式上線觀看心得【篇二】
當前,脫貧攻堅已進入決勝階段,為打好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迎接2020年實現同步小康順利到來,各級黨委部門上下齊心,攻堅克難。
但俗話說得好“打江山易,守江山難”。如何在當前攻營拔寨階段,徹底根除窮根,杜絕“春風吹又生”上,筆者認為還需要做到心沉基層,不僅要在房前屋后、在街節后巷做好“宣、掃、拆”,更要在百姓心里面,思想上做好“宣、掃、拆”。
宣傳黨的政策,杜絕懶漢思想。一事一議的光伏路燈,是百姓脫貧方向的指引燈,“村村通”“組組通”的水泥硬化路是百姓奔小康的康莊大道,扶貧教育幫扶是逃離貧窮的的汽車,醫療幫扶更是防止“一病回到解放前”的安全員。但是,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一針一線、一分一角都是需要靠自己的雙手辛勤勞動所得。當懶漢只會讓美好生活離我們越來越遠。宣傳黨的政策,不僅是讓百姓懂政策感黨恩,更是要讓百姓明白富裕是靠勞動靠努力來的,絕不是不勞而獲的。
掃好村前寨后環境,也要掃除百姓“等、靠、要”思想。從門前屋后到街前巷后再到村前寨后,衛生保潔員辛勤勞動,給大家換來了干凈衛生的環境,讓村寨新天換舊貌。但這掃,不僅要掃看的見“垃圾”,還要掃出看不見的“垃圾”,要掃到百姓的思想里、心坎上,要掃除“我是貧困戶我光榮、我窮我光榮”、掃除“我領低保我光榮”的思想垃圾,更要掃除不愿勞動、一心“等、靠、要”的思想垃圾。只有掃除“等、靠、要”的錯誤思想,明白“等、靠、要”沒出路,勤奮努力方是出路。
拆除老、破房屋,更要拆掉“懶”也能“得”的思想。當前拆除老、舊等一些不安全、不具備居住條件房屋的工作一直在如火如荼的開展,拆除這些在生產生活中存在安全隱患的建筑物,不僅降低農村發生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更加展現了新農村的風貌。但要認識到,僅拆除老、破房屋只是“拆”工作的一分部,另一部分還要“拆”掉“等、靠、要”、“我是貧困戶我光榮”“懶能得”的“危險建筑物”。只有拆除這些“危險建筑物”,要讓百姓明白等是靠不住的、等是要不到的、貧困不是光榮的、當懶漢更是什么都得不到的。從老百姓心底里、思想上拆掉這些“不安全的想法”,在思想的根基里扎緊勤勞才能脫貧的“鋼筋”,澆灌跟黨走方能致富的“水泥”,才能讓脫貧奔小康的高樓拔地而起。
脫貧攻堅網絡展正式上線觀看心得【篇三】
今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關鍵之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中央紀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強調,要進一步加強工作統籌,堅持疫情防控監督和中央紀委四次全會精神貫徹落實“兩手抓”。
一、落實經濟惠民政策,促進經濟平穩運行
統籌疫情防控監督和脫貧攻堅工作的監督檢查,圍繞當前市場供應、復工復產、重大項目開工建設、落實減稅降費政策等,圍繞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任務和做好“六穩”工作等,加強監督執紀問責,促進經濟平穩運行和社會和諧穩定。
二、堅持正風肅紀反腐,推動紀檢高質發展
統籌處理“工防關系”,在科學精準穩慎有效做好疫情防控監督工作的同時,根據疫情防控實際,統籌安排好全年紀檢監察工作,持之以恒地抓正風肅紀反腐重點工作,確保各項工作不斷線、有序銜接推進,推動新時代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
三、確保立足職能職責,做好疫情防控監督
圍繞疫情防控重點工作、重點環節,毫不放松、繼續加強監督檢查,督促各級黨委、政府認真落實黨中央部署要求,督促相關職能部門扎實做好工作,通過下發通知、深入一線督導、嚴肅執紀問責、公開通報曝光等方式,做好疫情防控監督工作。
四、嚴防糾治四風問題,激發黨員擔當作為
在疫情防控監督中,要嚴厲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問題,嚴肅查處不擔當不作為亂作為現象。把加強監督和正向激勵結合起來,深入細致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落實“三個區分開來”要求,支持引導防控一線黨員干部敢于擔當、全力作為。對履職不力黨員干部,甄別區分無意過失行為,通過嚴管厚愛、懲前毖后,推動整改、激發擔當作為。
全力保障脫貧攻堅決戰決勝,集中整治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是落實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精神的重要內容之一,結合當前新冠疫情防控形勢,將疫情防控監督和脫貧攻堅工作的監督檢查相統籌,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中國,提供堅強保障。
脫貧攻堅網絡展正式上線觀看心得【篇四】
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充分肯定脫貧攻堅取得的成績,深刻分析脫貧攻堅面臨的形式,對加強黨的領導、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提出明確要求,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注入強大信心和力量。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明確了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的目標任務。目前看,脫貧進度符合預期,成就舉世矚目。
第一,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接近完成。我國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扶貧,有兩個基本情況。一個是以當時的扶貧標準,貧困人口減到3000萬左右就減不動了,另一個是戴貧困縣帽子的越扶越多。這次脫貧攻堅扭轉了這種趨勢。貧困人口從2012年年底的9899萬人減到2019年年底的551萬人,貧困發生率由10.2%降至0.6%,連續7年每年減貧1000萬人以上。到今年2月底,全國832個貧困縣中已有601個宣布摘帽,179個正在進行退出檢查,未摘帽縣還有52個,區域性整體貧困基本得到解決。
第二,貧困群眾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我們堅持開發式扶貧方針,引導和支持所有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依靠自己的雙手創造美好明天。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90%以上得到了產業扶貧和就業扶貧支持,三分之二以上主要靠外出務工和產業脫貧,工資性收入和生產經營性收入占比上升,轉移性收入占比逐年下降,自主脫貧能力穩步提高。2013年至2019年,832個貧困縣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079元增加到11567元,年均增長9.7%,比同期全國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2.2個百分點。全國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均純收入由2015年的3416元增加到2019年的9808元,年均增幅30.2%。貧困群眾“兩不愁”質量水平明顯提升,“三保障”突出問題總體解決。
第三,貧困地區基本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具備條件的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村村都有衛生室和村醫,10.8萬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的辦學條件得到改善,農網供電可靠率達到99%,深度貧困地區貧困村通寬帶比例達到98%,960多萬貧困人口通過易地扶貧搬遷擺脫了“一方水土養活不了一方人”的困境。貧困地區群眾出行難、用電難、上學難、看病難、通信難等長期沒有解決的老大難問題普遍解決,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了保障。黨的十八大以來,我每年都到貧困地區考察調研,前幾年去,沿途山路顛顛簸簸,進了村坑坑洼洼,晴天塵土滿鞋,雨天道路泥濘,貧困戶房子破破爛爛、有的家徒四壁,一些貧困群眾一年也吃不上幾次肉,不少孩子沒有上學或中途輟學,很多人生病基本靠扛,看了心里確實很沉重。這幾年,我再去一些貧困村,看到了實實在在的變化,道路平坦通暢,新房子一片連著一片,貧困群眾吃穿不成問題。看到群眾臉上洋溢著真誠淳樸的笑容,我心里非常高興。
第四,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明顯加快。我們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貧困地區呈現出新的發展局面。特色產業不斷壯大,產業扶貧、電商扶貧、光伏扶貧、旅游扶貧等較快發展,貧困地區經濟活力和發展后勁明顯增強。通過生態扶貧、易地扶貧搬遷、退耕還林還草等,貧困地區生態環境明顯改善,貧困戶就業增收渠道明顯增多,基本公共服務日益完善。
第五,貧困治理能力明顯提升。我們推進抓黨建促脫貧攻堅,貧困地區基層組織得到加強,基層干部通過開展貧困識別、精準幫扶,本領明顯提高,鞏固了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全國共派出25.5萬個駐村工作隊、累計選派290多萬名縣級以上黨政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干部到貧困村和軟弱渙散村擔任第一書記或駐村干部,目前在崗91.8萬,特別是青年干部了解了基層,學會了做群眾工作,在實踐鍛煉中快速成長。在這次新冠疫情防控中,貧困地區基層干部展現出較強的戰斗力,許多駐村工作隊拉起來就是防“疫”隊、戰“疫”隊,這同他們經受了這幾年脫貧工作歷練是分不開的。
第六,中國減貧方案和減貧成就得到國際社會普遍認可。今年脫貧攻堅任務完成后,我國將有1億左右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減貧目標,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幫助這么多人脫貧,這對中國和世界都具有重大意義。國際社會對中國減貧方案是高度贊揚的。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精準扶貧方略是幫助貧困人口、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設定的宏偉目標的唯一途徑,中國的經驗可以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有益借鑒。在共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中,許多發展中國家希望分享中國減貧經驗。我同許多國家領導人或國際組織主要負責人見面時,他們都肯定中國減貧成就。
總的看,我們在脫貧攻堅領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優勢。這些成績的取得,凝聚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智慧和心血,是廣大干部群眾扎扎實實干出來的。
脫貧攻堅網絡展正式上線觀看心得【篇五】
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經過全國人民的艱苦奮斗,防“疫”好消息頻傳,可以看到我們的防控策略是有力、有效的。在防控疫情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積累的斗爭經驗,對以后的工作開展都是有益的。在這場戰“疫”中總結出四點啟示,助力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
啟示一:用人為先,堅持“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疫“考”場上,干部的能力水平、態度能影響一個地區的疫情發展態勢和人民的生命安全,領導干部“干得怎么樣、在不在狀態”被群眾看得一清二楚。打仗打“將”,在戰役面前,需要有擔當和真本事的將領,確定政策路線,組織帶領干部擰成一股繩,共克時艱。脫貧攻堅戰能否高質量完成,關鍵仍然在人,脫貧攻堅戰剩余的“貧中貧”“困中困”,難啃的硬骨頭,還需盡銳出戰。精心謀劃鄉村振興、脫貧項目,加大產業、就業扶貧力度,加強兩不愁、三保障的落實。對“不在狀態、不能勝任”的干部盡快調整,讓“能干事、有擔當”的干部上。同時要注意關愛和獎勵一線干部,長期在一線的干部要合理安排休息,對干的好的一線干部要給予表彰表揚和報酬保障,激勵“能干事、想干事、認真干”的干部積極投入到脫貧攻堅戰中來。
啟示二:真抓實干,摒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從“一天收到十來個部門文件,卻無一解決一個口罩、一瓶消毒水”、“明明是同一件事,卻有六七個部門要求報六七個不同的表格”……在疫情中暴露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問題,增加一線干部的負擔,貽誤戰機。脫貧攻堅能否高質量完成,關鍵還在于干部作風。脫貧攻堅不是走過場,脫貧攻堅的每一步都要落到實處,都要切實幫助困難群眾脫真貧、真脫貧。不要數字脫貧、填表脫貧、口號脫貧、擺拍脫貧。堅決摒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減輕基層負擔,讓扶貧干部積極投入到脫貧攻堅工作中去,多實地走訪,摸清摸透情況,勤思解決辦法,解貧困群眾難題。
啟示三:慎終如始,秉持“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
當前疫情形勢正在往好的方向發展,但大戰還在繼續,拐點尚未到來,在沒有大獲全勝時還容不得半點懈怠。可以看到戰疫一松勁,確診人數就有反彈,“疫”戰需一鼓作氣、堅持不懈。脫貧攻堅現取得決定性成,然而距離取得全面勝利,還有“硬骨頭”要啃,還要避免因疫情影響出現返貧的情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脫貧攻堅必須如期實現,沒有任何退路和彈性。脫貧攻堅戰,是一場只能贏不能輸的戰役,不能停頓、不能大意、不能放松,越到最后就越要繃緊這根弦,越要警惕疲勞厭戰心態、急躁心態和撤攤子心態,越要以更強力度、更大決心推進脫貧攻堅戰”。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將脫貧攻堅最后十里走穩、走實。
啟示四:戰役必勝,堅信“長風破浪會有時”。
這場戰“疫”中我們看到了中國的奮斗精神、中國的團結力量,看到了全國人民“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決心和干勁,確診人數多日歸零,更加堅定了我們能打贏這場疫情戰的信心。我們的信心來源于我黨的堅強領導,來源于我黨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來源于全國人民的不懈奮斗和咬牙堅持。困擾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貧困問題,已到決戰時,我們同樣要堅定必勝信念,舉全國之力,一鼓作氣,頑強奮斗,定能打贏脫貧攻堅這場收官戰,如期兌現黨對人民的承諾。
脫貧攻堅網絡展正式上線觀看心得5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