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今天,青年更是已成為國家振興、民族崛起的重要力量之一,把“五四精神”融入新時代已成為必然選擇。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關于五四精神心得體會,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就像那句歌詞“我的青春,也不是沒傷痕。”我們的青春不也是這樣的嗎,有過競爭,有過沖突,但這些都不重要了,因為它最終成就了一個最好的我們。
很多孩子都聽過父母說“真羨慕你現在正值青春。”很多東西都是逝去了才知道珍惜,更何況是青春。
青枝綠葉般的青春總有一天會逝去,就像花開花敗,努力去尋找那逝去的青春,但兩手空空徒留悲傷,歲月也離我而去。
都說自己的青春平凡,但為什么看一些明知劇情低俗的青春偶像劇時還是會紅了眼。是因為那天的太陽太大,還是因為那天的云太美,還是……因為那天的人太可愛。
正值青春的人不知青春的`美好,只是迷茫的過著這平凡又精彩的日子,真是讓人羨慕,真是讓人想到自己。
如今回憶起青春,想的最多的大概是自己曾經喜歡過的姑娘,大概是考完后自己疲倦的模樣,大概是自己最后與兄弟分別時的不舍。相框里那些閃閃發光的我們如今也已走遠,曾經年輕的人,會想我嗎。多少次讓你熱淚盈眶卻不敢留下。
我的青春才剛剛開始,而有些人的青春卻已逝去。我想,青春是用來回憶的吧。時光總是催著人長大,忘了吧,因為回不去了呀。
最近很喜歡阿瀾·盧的一篇文章《我是個年輕人,我心情不太好》中的一句“有時我很嫉妒金魚,它們其實只有幾秒鐘的記憶…………假使它們自己無法認識自己的缺陷,生命就必然變成唯一一段陽光燦爛的故事。一場盛宴,從早晨激動到夜晚,直至夜深。”現在的我們和金魚差不多,我們的青春必然變成唯一的一段陽光燦爛的故事,它從早晨到夜深,但也只能到夜深。
看著劇情爛俗的青春偶像劇,想著自己的青春,突然覺得自己的青春這樣的平凡,卻又是這樣的精彩。又會惋惜,惋惜自己不能重來一次,重新去看看曾經的他,她,它。只能任憑時光逝去。內心的寂寞又能怎么樣呢,只是寂寞吧。這么俗氣的劇情卻也能讓你熱淚盈眶了。
曾經逝去的青春,會想我嗎,就回來吧,回來吧,有人在等你啊。可青春啊,不聽話,總催著人遠去。所以啊,就慢慢的,忘了吧,因為回不去啊。
我有青春,卻沒有故事。你有故事,卻沒有青春。
借他平凡又精彩的青春。
為紀念共青團建團_周年,傳承“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五四精神,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五四”重要講話精神。5月10日下午,10級機械制造與自動化一班開展了紀念建團_周年暨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五四講話精神主題團課,對書記的五四重要講話內容進行了認真學習和討論。
同學們通過視頻集中學習了_x的重要講話內容,_x的五四講話高屋建瓴,總攬全局,思想深刻,內容豐富,他在講話中向同學們提出了殷切的期望,要求廣大青年要勤于學習,勇于實踐,善于創新,甘于奉獻,真正把愛國熱情轉化為促進國家發展、維護國家利益、謀求人民福祉的實際行動,努力把自己鍛造成為黨和人民需要的優秀人才。
隨后,團員代表紛紛根據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結合自身成長發表演講。同學們一致認為,總書記的講話對當代青年是巨大的鼓舞和激勵,廣大團員要以更加堅定的信念,更加頑強的斗志投入到學習和工作中去,在廣大同學中起到帶頭作用。同時,總書記的講話中體現出對共青團的工作的高度重視,對廣大青年成長成才賦予的殷切希望,我們10級機械制造與自動化一班全體團員青年要牢記總書記對廣大青年要堅持遠大理想、堅持刻苦學習、堅持艱苦奮斗、堅持開拓創新、堅持高尚品行的五點建議,將其作為共青團的工作綱領和當代大學生的行動指南。
本次主題團課作為10級機械制造與自動化一班基層團建工作的一部分,有效地激發了我團支部廣大團員的熱情,明確了新時期共青團工作的目標與職責,緊緊圍繞在黨的領導下,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不斷提高我系團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引領我系團員青年與學院共同發展,為祖國的改革開放與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
今年的“五四青年節”剛剛過去,但是五四運動的精神卻被祖國的一代又一代青年所銘記,所發揚,作為當代的青年,我們也會將其作為我們生活、做人的標準,將這種精神發揚到生活的每個角落,做現實的行動者。
《繼承和發揚五四運動的光榮傳統》這是江澤民在慶祝北京大學建校一百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我覺得里面其在回憶他大學時代時所說的一句話讓我覺得非常有道理,給了我很大啟示。“雖然環境十分惡劣,條件十分艱苦,但廣大愛國進步的青年發憤學習,追求真理,積極投身人民革命運動的洪流。半個世紀過去了,我在那段生活中學到的科學文化知識、做人的道理和確立的人生理想,至今仍然受用。大學時代,對人的一生會產生深遠的影響”,的確比起當時國內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悲慘境地,我們現在安定有序、和諧相處,經濟條件大大改善的今天,我們這一代青年是幸運的,但是同時也缺乏了一些激勵斗志的機會。正處于大學的我,也曾有過迷茫、彷徨,但是經過一些磨練、內心的反思,我漸漸明白了自己所要的是什么,自己的人生價值是什么。大學是人進行社會職業角色轉換的場所,對于我們今后踏上社會的各方面都有很大影響。
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歷史時期,青年人,都始終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他們的整體素質如何,都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國家、民族和革命、建設事業的前途。而任何時代,都對青年人有不同有要求。胡錦濤同志對提出了四個新一代,概括了我們這個時代青年人應該具備的素質以及黨、人民和未來對青年人的要求。這就是:青年人要努力成為理想遠大、信念堅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堅強的新一代,視野開闊、知識豐富的新一代,開拓進取、艱苦創業的新一代。
作為當代青年,我們要堅持與時代同步伐、與祖國共命運、與人民齊奮斗,才能擁有壯麗的青春,才能實現人生的美好理想。只有在這種思想的支配下,我們的行為才會有價值。當然,生活是一個涉及方方面面的大雜燴,我們只有從小事做起才能一步步實現最終的目標,體現作為一個祖國青年的價值。
大學里,我們有很多東西可以學習,包括專業技能、課外知識,當然最主要的恐怕還是如何做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我們每一個青年都應該具有《恰同學少年》中的“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豪氣,擁有一顆熱血沸騰的心,投身到祖國的事業中。
五四運動是由中國青年發起的一場偉大的群眾性反帝愛國運動,是救亡與啟蒙并舉的革命行動。我們紀念的五四運動不是一個狹義上的五四,而是五四前后與之緊密相聯的一系列進步的政治、社會和文化運動。可以說,五四既是學生愛國運動,又是以啟蒙為目標以批判舊傳統為特色的新文化運動。
_年的歷史證明,青年始終是我們社會中最積極、最活躍、最有朝氣的一部分力量。中國共產黨誕生以來,青年運動的發展就始終同我們黨領導人民不懈奮斗的歷史進程緊密相連,人民的事業取得的全部成就也始終與一代又一代青年的英勇奮斗分不開。青年運動的正確方向,就是堅持黨的領導,堅持同人民群眾的偉大實踐一道前進。
弘揚五四精神,肩負歷史使命,就是要樹立理想,立志報國,獻身于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偉大事業,自覺地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祖國和民族的命運前途聯系起來,在服務祖國服務人民的實踐中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就是要深入群眾,投身實踐,與工農相結合,與實踐相結合,自覺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了解國情,經受鍛煉,增長才干,開拓視野;就是要勤奮學習,善于創造,刻苦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努力學習經濟科技法律歷史和其他方面的知識,用人類創造的優秀文明成果武裝自己,提高創新能力,勇于創新實踐;就是要鍛煉品格,磨礪意志,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提高自身素質,完善人格品質,努力做中華民族美德的傳承者,做體現時代進步要求的新道德規范的實踐者,做新型人際關系和良好社會風尚的倡導者;就是要腳踏實地,艱苦奮斗,深刻認識我國的基本國情,繼承和發揚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任何時候都不懈怠創業精神,都不渙散奮斗意志,創造無愧于前輩、無愧于后輩的業績。
社會主義現代化需要青年去建設,中國的改革和建設需要青年去奮斗。各級黨組織要以重要思想為指導,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做好新形勢下青年工作的重大意義,關心和支持青年工作,加強對青年的教育和引導,把廣大青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充分調動起來。各級團組織要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充分發揮自身特點和優勢,做好團的工作,加強團的建設,更好地團結和帶領廣大團員青年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而奮斗。我們深信,具有光榮傳統的中國青年一定會不辜負黨和人民的殷切希望,以自己的青春活力和滿腔熱血,為祖國和人民建立新的更大的功績,譜寫更加響亮的青春之歌。
新時代青年須有時代感,在時代中立鴻鵠之志
“到人民群眾中去,到新時代新天地中去”總書記為新時代青年指出了方向,提供了指引。廣大青年須融入人民,融入時代,呼吸時代氣息,契合時代節拍,融匯時代夢想,開創時代氣象。牢牢把握時代,樹立遠大理想,樹立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努力將小我融入時代的大我,將個人夢與中國夢結合,在更廣闊的天地中有所作為。
同時,青年當永懷愛國之情,永存憂國憂民之心,這是新時代的題中之義。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講到:“對新時代中國青年來說,熱愛祖國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愛國愛民,就要甘于奉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奉獻青春,揮灑汗水,在祖國的廣闊腹地和人民的堅實土壤中茁壯成長。
新時代青年須有使命感,在擔當中成參天大樹
“沒有人會恩賜給我們一個光明的中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總書記點明了新時代青年的使命擔當,即“讓人生在實現中國夢的奮進追逐中展現出勇敢奔跑的英姿,努力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億萬的青年使命,是黨,是祖國,是時代賦予的光榮使命。新時代青年當敢于擔大任,勇于負重托,勇立時代潮頭,爭做時代先鋒。青年在完成使命的過程中,要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勇于嘗試,勇于開拓,萬萬不可逃避,不可推辭,面對挫折,不消極,不氣餒,把吃虧當作鍛煉,把困難當作考驗,在負重中,在擔當中撐起一片天空,成就一番事業。
新時代青年須有緊迫感,在奮斗中練過硬本領
“我們的生活條件好了,但奮斗精神一點都不能少”“奮斗是青春最靚麗的底色”“國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希望在青年”習近平總書記點明奮斗之于青年、之于青春的重要性。的確,青年要奮斗,還要有奮斗的緊迫感,學習的緊迫感。
青春轉瞬即逝,美好韶華正當奮斗時,正是學習時,猶如樹苗,正當吸收陽光雨露之際,此時若不抓緊時間學習、奮斗,就不會迅速成長,就經不住風吹雨打,成不了參天大樹,也終將一事無成。青年的緊迫感是時間的緊迫,同時還是責任和理想的緊迫。青年關乎國家,關乎民族的未來,青年強則國強。青年夢實現了,中國夢則不遠矣。因此,青年也要有責任上的緊迫感,還要有本領上的恐慌感,要“不斷提高內在素質,錘煉過硬本領,使自己的思維視野、思想觀念、認識水平跟上越來越快的時代發展。”青年只有具備匹配時代發展的本領,才不會為時代所拋棄,因此,青年須通過學習和奮斗,修煉真本領、硬本領、強本領。
新時代青年當時時懷有時代感、使命感、緊迫感,用奮斗,用汗水,用實際行動回應總書記的期許,回應肩上的責任,回應心中的理想,回應時代的召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