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管理是決定課堂效果好壞的重要標志,課堂管理也是決定著教學質量的重要標志,課堂管理更是決定著學生對知識掌握情況。下面是小編帶來的有關課堂管理心得體會,希望大家喜歡。
作為一名華外的新教師,很榮幸能得到如此多的教學資源,就如這次的學校幾位名師的指點,也是要經過無數年的鍛煉和積累才能得到的,而學校居然毫不吝惜的拿出來和我們新教師分享,真是感激之至。在敬佩這些前輩的同時,也暗暗贊嘆華外的團隊的力量和精神。從而更加堅定了一個心中的信念,生在華外是幸運的!雖然現在自己做得不是很到位,第一次考核拿了個待及格,但不管如何,我會堅實的做好自己的事,努力使自己優秀。爭取不辜負學校和各位領導的關懷和重視。
下面我就幾位名師的指點談談自己的體會和感受。
對于第一個老師詹老師談到的掌控課堂的知識,詹老師談到課堂上的三種境界:一是讓學生不敢不聽。詹老師強調,這是一種鐵腕手段,一個良好的課堂紀律是保證上好課的前提,不管你的課上的是好是壞,學生聽你的,這才是最基本的。盡管你的課講的很好,但是如果沒有一個好的課堂紀律,課堂上亂哄哄的,學生都聽不到你的,或者說學生都不聽你的,那么一切都是空談。
俗語說得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只有讓學生養成一種良好的上課習慣和課堂紀律,才能保證課堂的質量和效率。我想對于詹老師的這點意見我是深表贊同和首肯的,尤其是作為個新老師,課堂的管理階段就僅僅停留在這個讓學生不敢不聽的階段,甚至是向這個階段漸漸靠攏的發展階段。我就結合自己的經歷談談對這點的認識,我所教授的班級是七年級9班和10班兩個班級,一開始在10班我還沒注意對于學生學習習慣和課堂習慣的養成,后來有一段時間因為一開始的容忍學生在課堂上隨意說話的壞毛病沒能及時給予糾正,后來學生都養成了這個習慣,經常因為要停下課來制止這樣的行為來維持紀律。后來校長又一次推門聽課,給我指出了這個毛病,我就立即醒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后來花了一個禮拜的時間來糾正學生的這個壞的習慣。所以對于詹老師講到的這點課堂紀律是保證有效課堂的基礎的這一個觀點深表認同,也深有體會。針對這種情況,詹老師提了以下建議,當然也是詹老師的優秀的教學手段。
第一,課前問候,他會中氣十足的向學生問好,用自己的獅吼功把學生從那種課后的松散精神狀態中拉回到上課的氛圍中,同時他也會要求學生全部站直,以表示出上課這樣一種紀律性,強調上課的嚴肅性,讓學生感覺到這是要認真的時刻了,不得有絲毫的馬虎和怠慢。第二,針對上課不認真的情況,詹老師會做出多種變化性的提醒,比如說輕叩學生的書桌,或是給予一個提醒的眼神,或者是講課的時候停頓一下,以示引起注意,又或者是在提問時故意提那個上課不認真學生旁邊的同學,委婉和間接的提醒他老師時刻都在關注著他。對于那些實在不聽話的,就會給予強制性的懲戒,以示警告。這種多元化的課堂管理方式讓我想起了上周在龍二高聽得那個講座,里面的觀點也是和詹老師一致的,就是教學要富于變化,這樣學生才不會厭倦,上課才有生氣,學生才有興趣。真是很好的見解。詹老師提到的第二個境界是讓學生喜歡聽。我想這都是我們新老師努力追求的方向,也是我們不斷努力和奮斗的目標。詹老師在我們面前也是非常的謙虛,稱自己現在的階段也不過如此,其實我們早就知道詹老師在我們學校甚至在整個龍游縣都是語文屆的支柱和骨干。
這也不過是他的謙詞。之后他談到了如何做一個讓學生喜歡聽的一些經驗。正所謂強扭的瓜不甜,在這種減負高壓的形勢下,詹老師提出,第一,課堂的導入要有吸引力,教師可以繪聲繪色的講一個故事,或者朗誦一首優美的詩歌,又或者是故弄玄虛的搞一個猜謎語,都可以讓學生很快的進入教學情境當中來,吸引到學生聽課的眼球和心力。第二,詹老師提出,應該努力使課堂多一些新意,他向我們舉了數學界的學校的泰斗翁根松老師的一堂十多年前的課,讓他記憶猶新,也真是因為這節課的課堂模式很新,就是合理和巧妙的運用了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第三,在提問的方式上也可以多種多樣,比如說可以搞一些形式鮮活的擂臺賽或者對抗賽,喚醒學生意識里的那種競爭的勁力。或者是設置一些必答和搶答的問題,讓學生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第四,教學語言多點風趣。這點我覺得深有益處,因為詹老師也是教語文的,所以他舉了個《詠雪》的那堂課一個老師的講解句讀時的方法,舉的是個網上的笑話,講一個領導在干部會議上的講話:已經取得文憑的和尚未取得文憑的干部。那個不懂得斷句的領導因為把這句話斷到了尚字后而引出了笑話。這種例子既起到了引起學生興趣的目的,同時也讓學生了解到句讀的重要性。詹老師提到的課堂管理的第三重境界是:讓學生迫切的想聽。這當然是種至高的境界,我想每一個站在三尺講臺上的平凡的人民教師都想達到的水平。
總之,聽完詹老師的講話,讓我茅塞頓開,教學的實踐中,真的是很需要這種實踐出真知的金剛練就的理論來指導,否則教學就會盲目,陷入無窮無盡的惡性循環之中。盡管做一個教師很苦,尤其是做一個新教師,每天早上6點起床,晚上至深夜才能睡,即使是很累也要撐著眼皮苦熬,把自己一天的事情做好,把第二天要上的課備好,盡管是周六周日也要忙著跑去辦公室把自己的作文批完,盡管要承受著各種各樣的壓力,天天辛勤的忙碌著,但只要相信,這是種進步,對自己是個磨煉,而且自己努力去做了,就無怨無悔了。天空中沒留下我的痕跡,但我已飛過。
班主任是班級的主要管理者,要管理好一個班級則需要班主任做大量深入細致的工作,而且還要不斷學習別人的先進經驗。一個良好的班集體對每個學生的健康發展起著巨大的教育作用。十七年的班主任工作經歷,讓我積累了不少經驗,我覺得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班級管理。
一、 創設平等和諧的同學關系。
一個良好的班級氛圍可以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有著很大的幫助。在所有的班風中我覺得平等和諧最重要。要讓學生覺得自己是班集體中的一員,熱愛這個班集體,就必須讓孩子覺得無論成績好壞,自己跟別人一樣都是平等的,都一樣受到老師同樣多的關注和愛護。除了班主任對所有的同學平等對待外。我還取消建立班干部選任制度,用值日生管理班級。每人輪著來做班長。值日班長除了要做值日生的工作外,還兼顧管理班級紀律的工作。在第二天在全班里報告前一天班級的紀律和學習情況。這樣每個學生都有得到鍛煉的機會。同時對紀律差一點的學生也起到很好的約束。一學期之后根據學生值日的表現由全班推選出優秀班干、優秀隊員。這可消除班干部因為害怕被學生孤立而不敢管的局面,還可以鍛煉了每個學生的膽量,使學生感到只要我努力了,同樣也可以做得好。
二、創設師生溝通的良好氛圍。
通過相互間的溝通,師生得以意見交流、才可以聯絡感情、化解誤會、團結班級中的力量,進而使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發揮潛能,達到最好的學習效果。但在溝通中,我認為教師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溝通,但要與要與學生保持適當的距離。如果和學生的關系過于要好,稱兄道弟或姐妹情深,那么自己威信和地位在學生中就會下降。因為總是有些學生會利用自己與老師的關系去謀點小利,或者有些學生會仗自己與老師較好的關系去鉆一些紀律的空子,等你批評他的時候,他嬉皮笑臉地就過去了。長期以往,勢必導致自己的地位。所以,在課余時間要多去接觸學生,要在真正做到關心、關愛、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基礎上,與學生保持距離,引導他們懂得生活、懂得珍惜、懂得尊重,在自我體驗中長大。
2、讓學生養成寫日記的習慣,自己認真閱讀、認真批改。很多學生會把自己的心事,對學校、對班級和對同學的一些看法和建議、甚至是對社會熱點的看法寫在周記本上,是老師了解學生思想、了解班級動態的最好方式。自己在批改周記的時候,也應當真誠地與學生交流,特別是在學生有思想上的困惑、學習上的困難的時候,要及時幫助學生,讓他們知道這些困難有老師來跟他們共同分擔,而且要多給予他們鼓勵,多抓住“閃光點”來表揚他們,幫助他們樹立自尊自信。
三、建立班級激勵機制
素質教育要求教育者關注學生的全面成長。表揚和鼓勵是激勵教育的重要內容。實踐證明,表揚和鼓勵可以幫助學生重新認識自我,點燃他們努力奮進的星星之火,鼓足他們放飛希望的勇氣。我的具體做法是:
1、設立獎項,實行全方位鼓勵。每學期設立各種獎項,對不同層次、不同學生給以全面評價和鼓勵。調動每一位學生的上進心,推出優秀,樹立榜樣,找出差距,不斷改進。
2、定期評獎,采取不同形式給以鼓勵。例如:表揚信;獎勵學習用品;在自設班級表格里送星星等。
四、營造良好的班風學風
要營造良好的班風、學風,樹立正確的班級輿論很重要,而要樹立正確的班級輿論,老師是起著重要作用的。小學生的思想一點也不成熟,分辨不清是非對錯,很容易憑著自己一時意氣做事,在這里老師就要起到一個引導作用。當覺察到班里出現一些不正之風的時候,比如打架、偷東西、抄作業等等時,就要及時召開班會來教育學生,表明自己的立場,讓學生認識到哪些事情是小學生應該做的,哪些是不應該做的,還要讓全體學生共同來抵制這些不良行為。還有,應該讓學生有競爭的意識,要有憂患意識,要適當地給學生樹立對手,通過開展各方面的評比來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從而提高班級的班風學風。
五、批評學生要注意因人而異。
我們的學生再調皮也會有一些閃光之處。關鍵是看我們班主任如何去正確地去發掘。有些學生是吃硬不吃軟的,那當他犯錯誤的時候,可以直接地把他們的問題指出來,并強調其嚴重性。若有必要可以給一些處分。而更多的學生需要的是溝通,讓其明白所犯錯誤的嚴重性。以前,我碰到班級里有學生打架、吵鬧,甚至和任課老師對著干的時候,總是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把他們狠狠地批評一通,臉上的表情也很嚴肅。過后,表面上看他們好像接受了這樣的批評,但從平時的表現來看,明顯地和我之間變得生疏了。后來,我就利用課余時間把這些學生重新找來,好好地溝通一下,了解了他們心里的真正想法。他們說,自己也知道是做得不對,但當眾批評就會覺得很沒面子,自然就產生抵觸情緒。所以,以后再批評學生的時候我盡量能從他們的立場先想一下,然后個別交流,指出其不足。
以上就是我在班主任工作中總結的一些心得。古語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為班主任難免都會碰到一些“堅硬的石頭”,但是如何把他們雕刻成能綻放異彩的玉,這需要“匠師們”的精心雕琢。所以,我將繼續著,努力著,把班主任工作做得更完美。
通過學習了“課程教學管理”這一門課程,使我學到一些有關如何管理好課堂的知識,并且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也深有體會。下面就談談我自己在學生課堂管理方面的一些看法。
首先,良好的課堂紀律是管理好課堂的前提。
我覺得要想管理好課堂就必須得強調課堂紀律,讓學生樹立一個紀律意識。課堂需要活躍,但學生天性活潑、愛動貪玩,自控能力差,學生的一些壞習慣會影響教師正常上課,也就影響了課堂教學和教學質量,因此,需要班級紀律來對其進行約束,幫助學生學會自己管理自己。管理好課堂需要教師在教學方法上下功夫。只有你的教學方法多樣,你的課堂生動、趣味無窮,那么學生的思路就會跟著你走,并在這一過程中也激發起學生的求知欲,最終也就會達到理想的教學目的。
其次, 提高教學水平是搞好課堂教學管理的最好方法。
1.教學的靈感
在課堂上,常常會有一些偶發的事件發生,對此,教師雖然事先毫無準備,卻也能沉著冷靜,應對自如,因勢利導,充滿智慧地妥善處置;有時,隨著課堂教學內容的展開,教師常常會突發奇想,或突然產生一些靈感,并且運用這種突如其來的想法或靈感,創造出與預先的教學設計完全不相同的教學策略,結果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2.學生的獨到見解。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常常會提出獨到的見解或新鮮的問題,迸發出思維的火花,給課堂增添異彩;有時學生對某問題的分析理解,甚至優于教師預先設想的方案。教師要認真對待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豐富的想象、活躍的思維、獨特的創見和高明的辦法等,教師應適時鼓勵,讓學生有一種成就感。
3.注重學生的反應和表現。
不同學生的認知特點、學習能力、學習方法等是有差異的,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觀察和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反應和表現情況,并結合學生的學習差異,對自己的教學活動進行有效調控,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所收獲。
最后,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提高課堂管理的關鍵。
課堂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果。只有經常反思和提高課堂管理水平,才能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就課堂管理,談幾點體會:
第一、管理的前提,課前老師要備學生
備學生不只是備學生的學習情況,而且要備對學生的管理,老師要事先考慮到課堂上可能出現什么情況,應該如何處理,課前老師都應該心中有數,這樣上課管理學生時才能得心應手。例如,上課鈴打響了,教室里仍然很亂,這種情況如何管理;學生沒有按時完成作業,應該怎樣去處理。個別學生搗亂,老師應該怎樣制止,等等一系列的問題,老師都應該預料到,如果課前老師對這些問題早有準備,課堂上再處理這些問題,就能得心應手。
第二、關注每一位同學是課堂管理的重要一環
每位學生都希望老師能關注自己,重視自己。所以老師就應該盡可能的關注每位學生,關注同學們的辦法有很多,例如:可以用眼神掃視他,也可以走到他旁邊,也可以拍一下他的肩膀,也可提問他發言,總之,只有你關注他,他才可能高度集中注意力。同時,老師才能發現這位同學的學習情況,才能了解這位學生。如果,老師只是自我陶醉地講,并不關心學生的表情,就有學生不認真聽講,同時,老師也不能及時掌握學情。
第三、有趣的課堂,有利于課堂管理
枯燥的課堂,容易使同學們分神、疲勞,不利于課堂的管理。相反,如果是有趣的課堂,就有利于課堂的管理。
目前,隨著素質教育的推行,課堂改革勢在必行。素質教育就是提高學生的能力。如果再將課本的知識硬灌給同學們,同學們不能用來理論聯系實際,就達不到素質教育的目的。如何才能指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就要求老師不要照本宣科,應將課本知識講活,只有這樣,課堂才會有吸引力,才能真正成為有趣有意義的課堂。
第四、課堂有效的教學管理還離不開課外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
教學之余,發現和學生的溝通和交流在于平時的一點一滴地積累,平時和班里學生的溝通和交流讓他們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平時注重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尤其是利用自身的年齡優勢,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也有利于良好的師生關系的形成,自然減輕了課堂教學管理的壓力,最終對于授課是大有裨益的。
總之,課堂教學管理的方法很多,教師要根據教學對象與課堂環境的具體情況,靈活選擇運用并加以創新。只有這樣,才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逐步培養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達到課堂管理的目的。
之棟梁,能成材。可往往都是教師總是在盡心盡力地教,學生不學,古往今來都是這個情況,教師埋怨學生不認真聽講,而學生嫌棄老師教的生搬硬套,毫無特點,經過這段時間的教課,我深有體會。
第一,上課并不是老師講得越多越好。有時老師講得辛苦異常,結果卻適得其反。向學生灌得越多,越會養成學生不愿動腦的不良學習習慣,而且學生一下子也接受不了。相反,要與學生多多互動,讓整個課堂活躍起來了,學生們腦子也就活了起來,記東西也就輕松多了,根本不需要死記硬背。
第二,課堂的組織管理是老師的一件嚴肅的事情,必須要認真對待,嚴肅對待,老師切不可在教學之初給學生松松垮垮的印象,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作為一名教師要注意自我修養、注重社會評價和提高自身威信。教師必須要注意自身的形象,包括外在形象和內在形象兩個方面。外在方面給學生一個干干凈凈、精力充沛和精明強干的的形象,絕對不能服裝怪異。內在形象方面具有積極的人生態度、堅強的性格、廣泛的興趣、豐富的學識和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其結果,會更容易受到學生們的愛戴。
第三,教師的威信是課堂管理的關鍵,教師的威信高,課堂管理就順利,反之,則困難。教師的威信既出于教師的社會角色,又出于教師的人格和工作作風。作為教師,我們必須謹言慎行,言出必行,決能不能信口亂說,自食其言。另外要懂是非,明善惡,知美丑,要能因時、因地、因人和進行歷史性的思考來處理問題。要給學生一個公平、公正,褒貶有度,賞罰有據的感覺和印象。
第四,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非常重要,而且師生關系有它的特殊之處的,即學生是先喜歡這個老師才喜歡教師所提供的教育。當教師跟學生的交往過程中,傷害了他的自尊和感情,學生和教師的人際關系必然僵化,那么,教師無論有怎樣的良好用心,學生也不會接受了。這就像蘇霍姆林斯說的那樣,“接觸孩子的心靈世界時一門小心翼翼的藝術,就如同接觸含苞待放的玫瑰花瓣上的晶瑩露珠一樣,需要世界上最細致的工匠”。這是教師應該做的,也是作為一名好教師能做到的。魏書生曾經說過,教師應該具備進入學生心靈世界的本領,不是站在這個世界對面發牢騷、嘆息,而應該在這心靈中耕耘、播種、收獲。
第五,面對課堂沖突,我們應當看到其積極的一面,如能帶來生機和活力;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意識;培養學生協商合作意識等等。但課堂上消極沖突的存在畢竟是不爭的事實,如何直面沖突,消解其對教學的負面影響,課堂妥協不失為解決沖突的有效方法。課堂妥協是在堂教學中,在承認與尊重師生主體的獨立性與平等性的基礎上,以課堂教學的順利而有效的進行為宗旨,綜合各方意見,平衡各方利益,達到互利雙贏的策略,是教學智慧的體現。
托爾斯泰曾說過,如果教師只有對事業的愛,那么,他是一個好教師如果把對教育帶來的愛和對學生的愛融為一體,他就是個完美的教師。任職這么長時間以來,深深體會到做教師是多么值得驕傲的事啊,教學相長,在教育和教學過程中,我們也會學到很多。教師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學生們在成長!我的學生,我愛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