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貴州省普遍地區遭受強降雨,貴州省遵義市務川自治縣蕉壩鎮更是雨水的“聚集地”。一場又一場無情的暴雨正沖刷著大地,地面塌陷、房屋損毀、道路被堵、農田被淹,這樣的洪澇險情讓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受到了巨大威脅。面對疫情之后的又一次“大考”,我省各級黨委政府唱起了防洪“三部曲”,爭分奪秒搶進度,分秒必爭護民安,只為打贏防洪搶險這場硬仗。
第一部:“預備曲”之防洪,強化災前預警,上下聯動傳遞信息為民安。洪澇災害具有突發性、不確定性的特點,所以及時傳遞信息做好防洪準備關乎著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除凈暗礁好行船,事故防患于未然”。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是避免災禍的良方,更是降低損失的措施。還記得暴雨來臨的那一夜,我鎮黨政辦公室徹夜燈火通明,各位領導干部在里面“吵吵鬧鬧”。一位同志拿著座機接聽著上級新的信息傳遞,另一位同志拿著手機撥打著各村(社區)的電話、安排著值班職守及危險區域人員的轉移工作,還有一位同志拿著筆記本記錄著值班領導的安排事項。這樣的場景在這夜深人靜的時刻雖顯得有些“吵鬧”,卻讓人覺得十分暖心。只因此時的燈光是為人民群眾的“安全之路”照亮,此時的“吵鬧”是為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著想。
第二部:“進行曲”之抗洪,險情就是命令,基層干部落實行動護民安。經過提前的精密部署,危險區域的人民群眾已全部轉移安置。暴雨也隨之而來了,暴雨狂泄,河水暴漲,雖然“內在”人員較安全,但是“外在”人員卻存在巨大危險,情況變得萬分緊急,險情就是命令。我鎮所有干部沒有絲毫猶豫沖在前線開展搶險救援工作。“不要圍觀,這邊危險,快快撤離這里!”“不要過去,河水太猛,安全最重要!”抗洪道路上傳出基層干部們各種各樣美妙的聲音;因部分下水道堵塞影響河水流通,我們的干部直接“擼起袖子彎下腰”去挖通下水道,在抗洪道路上留下的美麗的身影。天災無情,人間有愛!雖有狂風暴雨,但并不影響我們有條不紊地開展搶險救災工作。在抗洪前線的各種聲音中,在全鎮干部的共同努力下,確保了我鎮在災情中無一人傷亡。
第三部:“后續曲”之治洪,及時災后救助,黨員群眾精準服務得民安。災情過后,狼藉一片,災后修復迫在眉睫。這時候另一股力量出來了,一群“暖心人”走到了受災群眾的面前。面對群眾在受災受損后產生的不穩定情緒,我們的黨員干部家家戶戶進行上門走訪、開設服務熱線、心理輔導等方式,與受災群眾交流、溝通,保證群眾情緒穩定。面對受災受損的群眾生活情況,我們及時統計報上級部門,并及時送去應急物資,確保受災群眾能正常有序地生活。面對災后的道路被堵,我們的黨員、志愿者及時出現在了人民群眾視線里。“雖無公職在身,但有使命在肩”,哪里有需要,他們就出現在哪里,在各個不知名的道路上留下了美麗的身影。
防洪搶險,我們在行動,黨旗在飄揚,防洪“三部曲”唱得響,抗洪事跡人民群眾看在眼里、記在心上!
近期,我國長江、淮河等流域防汛形勢十分嚴峻,許多省市和地區發生嚴重洪澇災害,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習近平總書記先后兩次對做好防汛救災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汛情就是命令,責任重如泰山。我們各級黨委政府要堅持“人民至上”和“生命至上”,積極采取有力有效措施,扎實筑牢抗洪救災的“防護堤壩”,全力做好防汛搶險救援工作,盡努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提高政治站位,繃緊防汛救災“思想弦”。做好防汛救災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關系到脫貧攻堅的成果鞏固,關系到經濟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我們各級黨委政府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汛救災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決按照黨中央防汛救災工作的決策部署,強化“防大汛、抗大洪、搶大險、救大災”的警惕,増強大局意識,提高政治站位,時刻繃緊防汛救災“思想弦”,把做好防汛救災工作作為當前首要任務抓緊抓實抓到位,堅決克服任何麻痹和僥幸心理,注重從應對最不利氣候形勢和最極端天氣情況出發,未雨綢繆、有備無患,居安思危、常備不懈,全力抓好防汛救災各項工作落實,把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落實到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行動上。
強化責任擔當,扛起防汛救災“硬任務”。防汛救災事關重大,來不得絲毫松懈,容不得半點閃失,各項工作都必須要壓實工作責任,都必須要擰緊工作鏈條。汛期對于各級各部門而言都是一場“大考”。當前,防汛進入關鍵時期,洞庭湖、鄱陽湖、太湖等湖泊處于超警戒水位,多地發生嚴重洪澇災害,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防汛形勢十分嚴峻。面對滔滔洪水,我們各級黨委政府要強化責任擔當,堅決扛起防汛救災的“硬任務”,堅持把防汛救災擺在突出位置,以雨情汛情為令,層層壓緊壓實防汛責任,強化24小時值班值守,確保防汛救災工作萬無一失。各級領導干部要認真履行工作職責,主動靠前指揮,堅持一線推動,全面落實各項防汛救災責任制,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真正以過硬的作風答好防汛救災“考卷”。
注重協同聯動,形成防汛救災“大聯合”。防汛救災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從汛情監測預警、會商研判,到險情巡查防守、轉移避險,再到災后搶險救援、救助重建等,防汛救災責任鏈條長,任何環節沒有抓緊抓實抓到位,都可能導致嚴重的災害損失。防災救災涉及單位部門地區比較多,只有科學做好彼此之間協同聯動,才能實現“1+1>2”的效果。我們各級黨委政府在實際工作中要按照“優化、協同、高效”原則,堅持以整合資源、協同作戰為保障,建立健全防汛救災協同聯動機制,理順各個部門相應的職責劃分,處理好“統和分”“防和救”“上和下”“軍和地”等關系,發揮應急管理部門的綜合優勢和各相關部門的專業優勢,凝聚起各方面工作合力,形成防汛救災聯合作戰,確保防汛救災工作既加強協同又統一高效。
加強預報預警,擦亮防汛救災“千里眼”。我國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災害影響和威脅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加快運用科技信息化手段,有助于全面提升應急管理的能力和水平。見之于未萌、識之于未發、治之于未現,才能下好防汛救災工作的“先手棋”、打好防汛救災工作的“主動仗”。我們各級黨委政府要高度重視汛情、災情的預警預報工作,立足當前防汛救災工作實際,以建立科學化、系統化的防汛救災機制為抓手,切實提高災害預報預警和應對能力,加大5G、大數據等新技術、新方法的應用,不間斷跟蹤天氣、雨情、水情和汛情變化,尤其要加強高風險地區汛情雨情的預測預報,不斷提高預報精度、延長預見期、提高預報效率,及時發現問題提示風險,充分引導群眾提前做好各種防災避險準備,限度減少災害發生的概率和危害。
防汛救災事關社會安全穩定,事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只要我們始終把人民群眾安危冷暖放在心中位置,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汛救災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嚴格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始終堅持思想不松懈、責任不松動、協同不走樣、預警不延遲,用責任擔當和實際行動構筑起“人民至上”的“防護堤壩”,就一定能夠守護好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打贏防汛抗洪搶險救災的硬仗。
面對當前防汛嚴峻形勢,在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經受水災重重考驗之時,更要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今年以來兩次防汛救災重要指示精神,把工作做到實之又實。
水火無情,滔滔大水面前,所有工作中的“水分”都會呈幾何系數放大,防洪大堤沒有99.9%的安全,只有100%。“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壓實責任、勇于擔當,各級領導干部要深入一線、靠前指揮,組織廣大干部群眾,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切實做好監測預警、堤庫排查、應急處置、受災群眾安置等各項工作,全力搶險救援,盡努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要以120%的努力贏得100%的安全,所有細微的疏忽,所有的麻痹大意,在大水面前,0.01%的錯誤都會被迅速放大,并極易產生致命后果。因此,保證人民生命和財產絕對安全在一些地方或許很難很難,但世上事,唯其艱難方見勇毅,唯其艱難方見擔當。“求其上而得其中,求其中而得其下”,對防汛救災工作,我們只有一個標準,就是120%的努力、120%的付出、120%的堅持,然后,結果就交給實踐、交給歷史、交給人民評判吧!
水火無情,滔滔大水面前,所有投身防汛救災工作的人,都要各司其職,齊心協力,防汛救災是一盤棋,防洪大堤是一桿槍。防汛救災必須在指揮部統一指揮下,隨時調整防汛物資、兵力部署,確保防汛救災工作有力有序、不失控。防汛救災,防洪大堤是重中之重,防洪大堤是萬人同操一桿槍,也是高風險地區。黨員干部必須牢固樹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防汛救災指揮部要靠前指揮,隨時處置各種突發狀況。要認真壓實人員責任,加大巡堤查險力度,確保堤壩安全,防止發生潰壩決堤等系統性重大風險。黨員干部要勇于擔當,沖在一線,背水而戰,定人定段定時間定責任,確保每一米堤壩都有人管有人問有人察看有人救險。要充分運用現代科技力量,投入智能化、信息化設備,及時傳遞、第一時間處理各類防汛救災訊息,確保物資、兵力調配科學合理,確保好鋼用在刀刃上。
水火無情,滔滔大水面前,黨員當身先士卒,以實際行動兌現初心使命,把防汛救災工作做到實之又實、萬無一失。水火無情,人間有愛。在大災大難面前,尤其能夠見出一名黨員的黨性觀念和黨員操守。作為黨員,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生命安全為第一要務,要結合工作分派任務,做到全心全意、心無旁騖做好工作。每個人多出一份力,每個人多出1%的投入,就會匯聚成戰勝一切艱難險阻101%的巨大力量,反之,每個人少出1%的投入,就會出現1%的疏漏,在滔滔洪水面前,就很可能導致決堤失守。所以,每一名奮戰在一線的黨員干部,你們的身上有著共產黨員的忠誠和堅韌,還維系著身后千家萬戶的安康和幸福,所以,你們不是一個人在戰斗,也不是一群人在戰斗,是你我他,你們我們他們,咱們一起在戰斗。我們說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那么就請拿出我們的干勁和精神,讓初心和使命綻放在防汛救災第一線,讓黨旗始終高揚在堤壩之上。
連日來,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遭受強降雨侵襲,多地發生洪澇地質災害,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嚴重威脅。7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對進一步做好防汛救災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全力搶險救援,盡努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順境逆境看襟懷,大事難事看擔當。廣大黨員干部作為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捍衛者”和“先鋒隊”,要牢固樹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思想,把防汛救災第一線作為踐行初心使命的重要戰場,迎難而上、挺身而出,堅決筑起一道堅不可摧的“生命堤壩”。
強化“跟我上”的自覺。滔滔洪水,見證黨員本色;災難面前,彰顯魚水情深。各級領導干部要切實增強“四個意識”,既當“指戰員”、又當“戰斗員”,深入一線、靠前指揮,帶頭前往災情最嚴重、受災群眾最集中、救災困難的地方,兼顧好“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以上率下科學做好防汛救災工作。廣大黨員干部要把投身防汛救災作為貫徹落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的生動實踐,在確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積極投入“先鋒崗”“責任片”,全力做好預警監測、堤庫排查、應急處置、受災群眾安置等各項工作,主動承擔最危險、最繁重的任務,做到哪里有險情、哪里群眾有需要,哪里就有黨員身影,切實讓黨旗高高飄揚在防汛救災第一線。
提升“防得好”的本領。洪澇災害危害巨大,救災搶險不能死干蠻干,必須講究方式方法,不斷筑牢防汛銅墻鐵壁。要充分發揮黨建引領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優勢,堅持“全面拉網、不留死角”,在常態化、動態化開展風險隱患排查的基礎上,科學制定應急預案,因地制宜細化“防、搶、撤、救”具體措施,統籌調度、整合各類應急資源,集中優勢力量開展防汛救災工作。要充分發動群眾,及時組建“先鋒隊”“突擊隊”,廣泛動員群眾、組織群眾、凝聚群眾,盡快建立完善基層群防群測體系,并加大防災減災救災知識宣傳力度,提高群眾防災減災意識、自防自救能力,切實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密切聯系群眾優勢,轉化為搶險救災的強大優勢。
各級黨組織要壓實責任、勇于擔當,充分發揮職能作用,注重在防汛一線考察識別干部,既做到“優者獎、能者上”,也做到“失者責、劣者下”,并及時發現、總結、宣傳防汛救災中涌現出來“真金”及典型,進一步凝聚戰勝災情、勇奪勝利的強大正能量。
近期,南方連降大雨,防汛抗洪形勢嚴峻,多地汛情牽動人心,做好防汛救災工作,刻不容緩。習近平總書記對防汛救災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做好洪澇地質災害防御和應急搶險救援,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切實把確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實處。各地應該進一步落實防汛抗洪責任,保障好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守護住群眾美好家園,筑牢抗洪防汛的“銅墻鐵壁”。
保障人民群眾“手有糧”。災難無情人有情,要全力做好受災群眾安置工作,保障人民群眾“手有糧”,第一時間讓受災群眾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心與溫暖。派駐工作專組,深入災區一線,做好受災群眾安置轉移、搶險救援、物質調配等救助工作。要根據受災情況,科學設置安置點,緊急調撥發放救災資金和物資,切實解決好受災群眾的基本生活,保證他們有房住、有飯吃、有衣穿、有干凈水喝,了解群眾生活所需,保障受災群眾基本生活,統籌協調各救災成員單位按照分工密切合作、協同應對,確保自然災害救助工作落細落實,維護好災區生產生活秩序的穩定。
保障人民群眾“心不慌”。洪水侵襲,房屋被毀、財產受損、人員被困、家人失聯等由洪災帶來的問題始終讓受災群眾心“懸著”。要做好受災群眾救助后的心理安撫,保障人民群眾“心不慌”。要加強輿論宣傳引導,及時回應社會和人民關切,及時發布防汛預警信息,提高預報精準度,保障群眾通信暢通、供電安全。對投親靠友、臨時安置的群眾,要加強聯系,做到有效溝通,做好受災群眾心理疏導和死亡失蹤人員家屬安撫。加強社會治安工作,確保災區生產生活秩序的穩定。做好災后重建政策宣傳,扎扎實實做好各項工作,讓受災群眾放心、安心,堅定群眾戰勝困難的信心、鼓勵群眾重建家園。
保障人民群眾“病能醫”。嚴峻汛情又遇新冠疫情影響,防汛減災難度更大、壓力更重。全力保障災區群眾有病能及時就醫,保障醫療救治衛生安全,要切實加強臨時安置點的服務和管理,調集優質醫療資源,保障急救、搶救綠色安全通道,全力做好受傷人員救治和老人、兒童等重點人群健康保障,限度確保因災受傷人員能及時得到醫療救治,切實維護受災群眾醫療保障權益。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及時組織開展衛生消殺和防疫工作,確保災后衛生防疫到位,防止出現疫情風險。保障受災群眾安全衛生的生活環境,及時有效的醫療救治,確保受災群眾的身心安全。
保障汛情預警“有防范”。當前防汛進入關鍵期,各地各部門應以更強的責任感,繃緊弦、全力沖,嚴陣以待,全力做好防汛抗洪和搶險救援各項工作。要瞄準防汛風險點,下足救災“繡花功”。各地區要根據江河湖庫地理環境、水文監測和降水情況,精準施策,做好防御預案,克服僥幸心理,增加實地演練,做到心中有數。特別要在防汛準備、監測預報、水工程調度等方面突出針對性和實用性,重點堤段應加強巡查防守,預報預警應及時發布。壓實防汛責任人制度,確保預警到位,轉移不落一人,確保險情搶早、搶小。細化工作、做足準備,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黨和政府秉持對人民群眾的高度負責的態度,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做好“四保障”筑牢防汛救災的“銅墻鐵壁”,一定能維護好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守護好群眾的美好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