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__年7月,浙江嘉興南湖的一條游船上傳出了巨人的吶喊,猶如春雷般喚醒了沉睡已久的東方雄獅,撥開了數百年來籠罩于千萬仁人志士心頭的迷霧,點燃了神州大地上革命的星星之火。從此,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誕生了。90年來幾多風雨幾多坎坷幾多奮斗幾多輝煌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從半封建半殖民地走向了新民主主義邁進了社會主義從飽受欺凌走向了自主強大從貧窮落后走向了富裕昌盛!
“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這熟悉的歌聲,把我們帶回了那戰火紛飛的年代。在那個時代,偉大的共產黨人用他們的鮮血染紅了天邊的云霞,用他們頑強的軀體鑄就了中華民族堅挺的脊梁。董存瑞、張思德、劉胡蘭一個個熟悉的名字都讓我們難以忘懷。
和平年代里,焦裕祿、孔繁森和人民在一起同甘共苦,讓我們真正了解貧困地區人民的疾苦;雷鋒、張海迪滿懷“活著就要做個對社會有益的人”的精神鼓舞,讓我們深刻領略到生活的真諦、人間的真情和生命的意義。偉大的華夏兒女就是用這樣平凡而質樸的精神,在鮮紅的黨旗下,用實踐的巨筆描繪出了一幅幅嶄新的畫卷。我為我們的祖國有這樣的英雄而感到驕傲,我為生在這樣英雄的國度而感到自豪。
時間不會忘記,歷史不會忘記。20__年特大洪水、20__年汶川地震,面對這一場場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我們悲痛著、牽掛著,同時我們又感動著、自豪著。黨和國家領導人與人民同呼吸、共患難,他們穿行在災區,決策在前線,英明指揮,鼓舞斗志,領導全黨全軍全體中華兒女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幾百萬軍民英勇奮戰在前線,為保護國家和人民利益,置生死于不顧,用頑強回報頑強,用淚水撫慰淚水,用愛心書寫愛心,用年輕的生命譜寫了一曲曲壯麗的人生贊歌。
是啊,我們應該感恩,感恩于在災難面前,讓我們變得更加的堅強和團結;我們應該感恩,感恩于祖國如此強大,讓我們在災難面前有一個強大的支柱;我們應該感恩,感恩于我們能幸福的活在這個世界上,只要能活著,還有什么痛苦挫折不能承受。
今天,在省醫藥行業協會這個溫暖的大家庭里,全體黨員同志們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用燃燒的生命之火在各自的崗位上書寫著火紅的誓言。協會走過的五年里,黨員同志們認真履行職責,充分發揮組織優勢,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把深入貫徹落實_觀作為衡量工作成效的標尺;把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作為提升服務質量、增強社會滿意度的重要內容,在為企業和政府“雙向服務”中發奮圖強,在平凡的崗位上踐行著對黨對人民無限忠誠的莊嚴承諾。
滄海桑田,歲月如歌。當慶祝黨的90歲華誕時,我們心潮澎湃,感慨萬千!中國共產黨,您的名字將永遠銘刻在中華兒女的心中。宏圖已繪就,號角已吹響,讓我們追尋您的腳步,滿懷豪情的再創新世紀的輝煌!
您是燈塔,照射著我們前進的途徑。你是旗號,指引著我們勝利的方向。這燈塔、這旗幟,就是我們巨大的中國共產黨。不任何一種文字或語言,能像黨旗那樣暢快淋漓地表白著我們心中對黨的敬意。數十年的悠悠歲月,早已把黨鑄成了我們胸中的一首神圣長詩,黨旗就是這長詩里的詩眼八十載的斗轉星移,黨成了我們用無數勞苦功高撰寫的歷史長卷,黨旗就是這長卷中的文魂!
在那無數先烈們用鮮血染紅的黨旗上,我看見翻卷著的是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的怒濤,轉動著的是反饑餓、反內戰、反壓迫的狂瀾,流淌著的是為捍衛祖國而磅礴的血浪,蕩漾著的是對人民大眾愛的漣漪看著看著,我儼然沖破了時空,帶著一雙矯健的翅膀跟明銳的眼睛,邀游在歷史的長河里
面對莊嚴的黨旗,我們恍如看見毛澤東揮手之間,一次次撥正革命的航向,領導著中國革命從成功走向新的勝利。從秋收起義上井崗到樹立延安革命圣地,從遵義會議萬里長征到重慶會談、解放戰斗,中國人民劈開混沌,撥云見日,終于推倒了三座大山,創立了社會主義新中國。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面對肅穆的黨旗,咱們好像看見__抬手之間,繪就了改造開放的雄偉藍圖,中國國民講述著春天的故事,敲響了新時期的鑼鼓。20年,俯仰之際,轉瞬之間,赤縣神州產生了前所未有的滄桑巨變。
面對莊嚴的黨旗,我們似乎看見_舉手之間,高擎起中華民族偉大中興的圣火。香港、澳門回歸,北京申奧勝利,中國參加世貿,大事一直,好戲連臺。西部大開發再次牽動全局,_思維日益深刻人心。中國,站在新的起跑線上。黨的_將繪就更新、更美的藍圖,為中華民族的偉大振興奠定更加牢固的基本。正所謂喜報與彩云齊飛,富嫡伴文化相長。
面對著黨旗,我覺得,作為一個年青的生命,我是如許的幸福沐浴在黨無處不在的溫溫暖光亮之中,側耳諦聽著黨的淙淙教導,任由詩情如朝陽噴薄。作為一名一般黨員,我又多么由衷地盼望我們的黨能以從不褪減的嬌艷橫穿火光橫溢、塵土紛濺的世紀凌晨,馭太陽的風輪奔跑在七月那灑滿陽光的坦途。
我們面對黨旗,感想到了承前啟后的義務,感觸到了與時俱進的份量!俗話說得好:要想富,先修路。__國道乃全市經濟大動脈,貫通貨色,交通忙碌!作為奮斗在公路出產第一線的道班工人,確保公路的保險暢通是第一責任!我們以服務人民、貢獻社會為己任,我們艱苦功課,勤細養路,發揮艱難斗爭,節約持家的精良傳統,保持公路建設總方針,有打算地改革各類公路,我們以主人翁的姿勢踴躍投身全區公路建設,路容路貌大大改良,一個以城區為核心向外輻射,四通八達,犬牙交錯的公路網已基礎構成!
誰能說__的經濟不因我們的辛苦而起飛?__的人民不因我們的付出而富饒?餐風露宿不辭苦,守護坦途譜新歌!你看,市工會組織的進步職工小家、省級的全優道班、雙文明道班!乃至中華全國總工會的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榜樣職工小家!種.種聲譽,如雪片般飛來!黨旗下,我們公路人以簇新的形象、發奮的風貌、昂揚的斗志,開拓局勢、開拓將來、開辟美妙的來日。我們,為黨旗增輝,我們的性命,也必定會因黨旗的照映而出色!
尊敬的各位領導,戰友們:
大家好!
小時候,經常聽到爺爺的嘴里哼著一首歌:“唱支山歌給黨聽,我把黨來比母親。母親只生了我的身,黨的光輝照我心……”不惜事的我,睜大好奇的眼睛看著爺爺,似懂非懂的,好像聽著一個遙遠的夢。爺爺慈愛地拍著我的小腦瓜,意味深長的一句:“孩子,等你長大了你就會明白的。”爺爺的臉色是那樣的和藹,爺爺的眼睛是那樣的充滿期待。從那時起,這首歌就經常在我的耳畔回響,敲擊著我的心扉。從訝訝學語,到蹣跚學步,一直到胸前飄著鮮艷的紅領巾,這首歌一直伴著我成長的足跡。從爺爺盛滿故事的胡子里,在爸爸堅定有力的肩膀上,從媽媽充滿溫情的慈愛里,在奶奶不厭其煩的嘮叨中,我讀懂了生活的溫馨,我看到了祖輩父輩的殷切希望,我開始貪婪地讀書,我開始睜大眼睛打量這個五光十色的世界,于是,我小小的心靈里裝滿了說不完的故事。
打開心靈的一扇小窗,那故事仿佛三月的桃花水般汩汩流出。
我看到了,看到了南湖的航船,它在朝暉夕陽,氣象萬千的湖光山色中緩緩而又堅定地行駛著,我看到了一張張剛強堅毅的臉孔,我聽到了滿耳鏗鏘有力的話語。呵,中國共產黨誕生了!就在這南湖的航船上,從此,世界的東方升起了一輪金色的朝陽,中華民族有了一盞指路明燈,它驅散黑暗,它孕育光明,它指引中國人民艱難跋涉,奮然前行。
我看到了,看到了延安的寶塔,它在黃土藍天的映襯下,高聳入云,威武異常。在這座寶塔的輝映下,延河峰火,浴血太行,軍民大生產,挺進大別山……這一樁樁,一幕幕,構成了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中國人民在共產黨的領導下,經過艱苦卓絕的斗爭,終于迎來了共和國的明天。
我聽到了,聽到了開國大典上那莊嚴的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那聲音是東方巨人的吶喊!它振聾發聵,它氣壯山河;它是歷史的映揮。它是百姓的夢園。城樓上,巨人揮手;廣場里,人海沸騰。中華民族從此走過了多災多難的歷史陰影,從容自信地建設屬于自己的美好家園。歷史由此掀開了新的一葉,神州大地上也從此捷報頻傳:大慶石油城拔地而起,南京長江大橋架通南北,原子彈、氫彈的成功爆炸,人造地球衛星奏響《東方紅》的樂曲響徹寰宇……于是,幾千年的文明古國獲得了新生,中華民族受奴役屈辱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中國人的腰桿挺直了!雨露成滋潤,燈塔導迷航。從舊中國走過來的人,在甜水里泡大的一代,飲水思源,又怎能不由哀地唱上一首歌:“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我還聽到了,聽到了來自深圳的呼喚:“改革開放的是硬道理。”“中國如果不發展生產力,不改善人民生活,那終將是死路一條。”那是一代偉人從南方都市吹送過來的一股春風,它吹開了緊縮的眉頭,它吹開了早晨的迷霧。那是歷史的智慧和沉淀,那是中國共產黨幾代領導人的心血的結晶。從此,中國人民建設美好未來的壯舉又有了新的理論指南。中國共產黨無愧是時代的大導演,在神州大舞臺上導演出一部又一部激情滿懷的歷史長劇。在每一部戲里,高山湖泊,平野江河,構成了壯麗的背景。士民工商,男女老少,組成了浩大的陣容。導演一聲令下,演員各歸其位,各司其職,上下一心,同心同德,共同締制了戲劇大輝煌。請看:
《經濟篇》:人民安居樂業,喜氣洋洋。都市穿上了新裝,鄉村改變了舊貌,大街小巷,人們不再為柴米油鹽而黯然神倫。高樓大廈,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格外壯麗。
《外交篇》:“東亞病夫”的帽子甩進了太平洋。弱國無外交也成為往昔的蹤響。中國成了聯合國的五個常任理事國,正在以雄厚的國力對穩定世界秩序作出積極的貢獻。“我們的朋友遍天下。”
《軍事篇》:中國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裝備一新,訓練有素,內保建設,外爭和平。正成為霸權主義、分裂暗流的震懾力量。它有如一只矯健的雄鷹,在共和國的天空上展翅翱翔。
一出出,一幕幕,唱不盡,道不完。它無一不暗示著中國人的豪邁自信,無一不宣告著世人:我們中國人,就是有力量。
我不想關閉心靈的這扇小窗,就讓這故事流出,流出。我想用這些故事,振奮我們的精神,砥礪我們的意志,去成就祖國的更加繁榮富強。我還想用這些故事,激勵我們青春的夢,從小立志,身體力行,不辜負父輩對我們的殷切期望。我們是祖國的兒女,黨就是我們親愛的母親。我要告訴爺爺:“我也會唱‘我把黨來比母親’”
尊敬的__,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各位朋友:
大家好!
在建軍__周年之際,我們__軍民歡聚一堂,共慶“八一”建軍節,共商__縣雙擁工作大計。借此機會,請允許我代表駐_部隊全體指戰員和武警官兵,向多年來關心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的縣委、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以及縣各部、委、局、辦,企事業單位和廣大人民群眾表示衷心的感謝,并致以崇高的敬禮!
近年來,在__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縣人民乘改革開放和西部大開發的東風,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搶抓機遇,富民強縣,實現了經濟社會事業的快速健康發展。全縣政治社會穩定、經濟蓬勃發展、人民安居樂業,處處生機勃勃、欣欣向榮。我們為第二故鄉的發展進步感到無比高興,為能生活、工作在這塊熱土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__縣素有擁軍優屬的光榮傳統。長期以來,全縣人民視軍隊如長城,把軍人當親人;發展不忘國防,致富不忘擁軍;急部隊之所急,幫部隊之所需,為部隊辦了許許多多的實事和好事。你們在政治上關心部隊,工作上支持部隊,生活上照顧部隊,不僅給我們供給優質的軍糧、放心的肉菜,還為部隊贈送空調電腦,安裝寬帶電視網,進行天然氣改造,提供訓練場,設立科技練兵獎勵基金,想方設法安置轉業干部,解決干部家屬就業和子女入托、入學問題。特別是近年來,你們主動適應形勢變化,與時俱進做好擁軍優屬工作,大力開展科技擁軍、智力擁軍、文化擁軍、政策擁軍活動,由過去一般的做好事辦實事向支持部隊開展科技練兵和完成戰備任務轉變,由解決一般的實際困難向保障部隊提高打贏能力轉變,由培養一般的“兩用人才”向培養高素質的現代軍事人才轉變。所有這些,我們都銘記在心,為部隊深入開展科技練兵,建設學習型軍營,培養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注入了活力,為廣大官兵安心本職、建功立業提供了精神動力,有力地促進了部隊現代化建設。
解放軍是人民的子弟兵,我們來自人民、服務人民、一切為了人民。__縣經濟發展,我們駐_官兵深受鼓舞;__縣社會進步,我們駐_部隊直接受益;__縣人民富裕起來,我們全體官兵由衷高興;若__人民遇到困難,需要我們部隊支持支援,我們會義不容辭、心甘情愿。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們一定牢記主席“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教導,倍加珍惜__軍民團結奮斗的大好局面,倍加珍惜軍民深厚的魚水情誼,倍加珍惜__軍民攜手創造的良好社會環境,為促進__的改革、發展和穩定再創新業績;我們一定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視人民為父母,把駐地當故鄉,為__的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再做新貢獻;我們一定牢記“軍人的一切行為都要讓祖國滿意,讓人民放心”的莊重誓言,認真履行“打得贏”、“不變質”的神圣使命,積極參加和支援西部大開發,為__的雙擁共建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再譜新篇章!
我們堅信,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正確領導下,__軍民一定會團結奮進,扎實拼搏,用我們的雙手和智慧去共同創造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明天!
在吳曦民、邢雪林、張平等一串優秀退伍軍人敬業奉獻的精神,同樣給記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據了解,##公司有近40名復轉軍人活躍在不同崗位上。他們有的在公司中層管理崗位,有的從事技術管理工作,也有的是普通操作工,但他們始終保持著人民軍隊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嚴于律己、勇于吃苦、樂于奉獻、恪盡職守……
在我們身邊有這樣一群普普通通的人:過去,他們積極響應祖國的召喚應征入伍,無怨無悔為國家的安全、人民的幸福生活默默奉獻自己的青春和熱血;當今,他們雖然脫下戎裝,成為公司的一名普通員工,但憑借軍旅生涯煉就的優良作風,在經濟戰線上繼續抒寫人生新的篇章,譜寫八一風采。他們的名字就叫“退伍軍人”!
兢兢業業 敬業奉獻
眼前的##身著樸素的工裝,憨厚而又樸實。可就這樣一位不愛說話的人,卻用自己的行動,默默地為##的發展奉獻自己的力量,深受領導和工友們的好評。
今年已進入不惑之年的##,先前在部隊是機械修理工,1994年退伍后被安排到##做機械保養工。成型機械正常運轉是確保生產任務完成的基礎,因此,作為一名機械保養工,_師傅每天上班做的第一件事和最后一件事就是檢查車間機械設備的運轉情況,只要機械一有故障,他便會在第一時間出現在現場。
去年10月的一天深夜,勞作一天的##已進入了夢鄉。突然,一陣電話鈴聲打破了午夜的寂靜,接完電話的_師傅二話不說,立刻起身趕到車間。原來是鏈條出現了故障,窯爐無法正常運轉,心急火燎的工友們在第一時間想到了_師傅。經過他一個多小時的修理,窯爐終于又重新開始正常運轉,一絲欣慰的笑容也出現在疲憊的_師傅的臉上。
“_師傅為人十分和善,很愿意幫助身邊的人,做起活來那更是沒話說。”“_師傅為車間做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總是看到他在忙。”說起_師傅,工友們都豎起了大拇指,嘖嘖稱贊。
謙虛好學,獨當一面
1998年,在雪域高原服役四年的傅曉兵回到了家鄉,不久,他進入高淳陶瓷廠工作。通過多年潛心努力,傅曉兵如今已在技術開發部獨擋一面。從__年進入技術開發部至今,由他設計開發的產品達上千件之多。今年剛剛設計的“網點”系列一次訂單就多達一萬多套,深受消費者的喜愛。
從一個對設計一竅不通的退伍兵,到現在獨當一面的設計員,這與傅曉兵自身努力鉆研、刻苦學習是分不開的。“皇天不負苦心人。盡管過去操搶弄炮,沒有基礎,但只要努力,外行完全可以變為內行。”傅曉兵告訴記者,有了目標,便有了動力。上班時,傅曉兵每天跟在師父后面認真學習,細心記錄師父所傳授的每一條設計要領。下班后,傅曉兵繼續留在工作室,不斷地揣摩和思考。除此之外,他還利用參加廣州交易會、景德鎮世博會的機會,學習借鑒他人的先進理念;業余時間閱讀了大量專業書籍,不斷地“充電”。
“傅曉兵從一名退伍兵到一名設計員,前后僅一年多點的時間。軍人堅韌不拔、刻苦鉆研的品質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體現。”有這樣一個出色的徒弟,傅曉兵的師傅倍感驕傲。
勤儉節約,學習典范
在##公司有這樣一位員工:他曾接受過很多媒體的采訪;他是全公司職工學習的典范;他是公司50多年來獲得“終身榮譽職工獎”的員工。他就是58歲的孔德順,一名退伍老兵。
走進孔德順所在的生產車間,記者立刻感到熱浪撲面,沒多久汗水就流了下來。“天氣熱的時候,車間里面的溫度更高。”孔德順在這艱苦的窯文秘雜燴網務燒成崗位上一做就是三十幾年。在這三十多年的工作中,孔德順積累了豐富的燒窯經驗。“他可是我們的活字典,一旦在燒窯時遇到問題,就會去向孔師傅請教。”工友們說。
孔德順不僅僅技能高超,同時他把軍人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帶到了工作中。每到長假,孔師傅沒有簡單熄火停窯,而是用煤將窯子悶起來,并澆上水,既起到保溫作用,又省下了煤。此外,對一些未充分燃燒的煤塊,孔師傅每次都從煤渣中一點點找出來,摻在好煤中下次用。
孔德順身上以廠為家的敬業精神深深感染著周邊的人。“師父不僅僅傳授技能,最為重要的是從他身上我們悟到了不少做人處事的道理。”談到孔師傅,熟悉他的人眾口一詞,“始終如一,可敬可佩”。
在吳曦民、邢雪林、張平等一串優秀退伍軍人敬業奉獻的精神,同樣給記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據了解,##公司有近40名復轉軍人活躍在不同崗位上。他們有的在公司中層管理崗位,有的從事技術管理工作,也有的是普通操作工,但他們始終保持著人民軍隊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嚴于律己、勇于吃苦、樂于奉獻、恪盡職守……為公司的建設和發展奉獻著汗水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