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從小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同學們,現在正是萬物生長的春天。看到的是嫩綠的葉子、嬌艷的花朵,聽到的是小鳥婉轉的啼鳴,到處生機勃勃!同學們,,春天真是一年里最美好的季節!假如以季節來比喻人一生的不同階段,那么,你們就正處于人生中的春天——最美好的季節!我們應該如何珍惜這段美好的時光呢?
同學們,現在,你們正處于求知階段,努力學習、掌握知識就是你們的任務!而在小學階段,老師認為,最重要的是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中國教育鼻祖孔子對從小養成習慣的重要性作了如下的解釋:“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從小養成好的習慣,優良素質便猶如天性一樣堅不可摧。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的專家孫云曉指出:“習慣決定孩子的命運。”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如果是好習慣,將會受益終生。幾年前,當幾十位諾貝爾獎得主聚會時,記者問其中一位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請問您在哪所大學學到您認為最重要的東西。”這位科學家平靜的說:“在幼兒園。”“在幼兒園學到了什么。”“學到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伙伴,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做錯事要道歉,仔細地觀察事物。”這位科學家出人意料的回答,告訴了我們早期養成的良好習慣對人一生具有決定性的意義。現在老師就向大家介紹一下小學生最重要的10個學習習慣,概括地說是五個“培養”,五個“學會”。
1.培養“我能做到”的學習自信心;
2.培養認真的學習精神,上課留心聽,課后自覺完成作業;
3.培養對學問盤根問底的探究精神;
4.培養想象力與創造性思維;
5.培養廣泛的興趣,廣博多能;
6.學會科學安排時間,有效地學習;
7.學會調節身心,健康地學習;
8.學會分析問題,取舍善惡;
9.學會合作與分享。
10.學會為理想而奮斗!
同學們,小學階段是人形成終生學習習慣的最佳時期,讓我們從小開始、從現在開始、學習生活中的一點一滴開始,在人生的春天里養成使我們終生受益的良好的學習習慣。
老師們,同學們,早上好!
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注重細節防微杜現養成好習慣》。
哲學上有個“頭發論證”理論,說的是一個人少一根頭發不會變成光頭,再少一根也不會,如果一個一根一根這樣少下去,后果不言而喻,一定會成為光頭。這個理論告訴我們“少一根頭發”對整頭的頭發來說是微不足道的,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然而,就在這種微不足道的不知不覺的漸變中,事情性質就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良好習慣的養成也一樣,要防微杜漸,需要我們注重日常細節,因為一個個日常細節,就是“頭發論證”理論中的一根根頭發,特別需要在意第一根頭發的脫落,否則就會釀成可怕的后果。
最近我們看到了周圍一些很不好的細節,例如,一號樓樓梯上的開關又被敲壞了好幾次,國旗臺邊的垃圾箱成了有些人亂堆亂放垃圾的地方;這些本不該發生的事情居然發生了,而且發生在我們狠抓養成教育的現在,非常令人遺憾,少數人的行為少破壞了校園良好的秩序,因此,學校決不能熟視無睹,我們正在調查,希望知情者能站出來檢舉揭發,維護正義;關于路邊垃圾箱,我要再次說明,安置路邊的小垃圾箱是方便我們行走時丟放一些小紙屑的,不是我們成批堆放垃圾的場所,希望同學們堅決做到;廁所是人人必去之處,是溫馨、潔凈之地,但有的同學總愛把廁所當作垃圾箱,把食品袋、牛奶盒扔在里面,把餐巾紙扔在便池里,還有一些初二、三同學違反學校的規定,不到指定的廁所如廁,常常聚在廁所周圍起哄、鬧事,在此我再次說明,校園里有兩個廁所,為了防止擁擠,我們進行了分流安排,初二(1、2、3、4、11)班和初三所有班級應該上校園東邊廁所,位于音樂教室旁邊,初一年級和初二其他班級你們應該上校園西邊的廁所,也就是位于籃球場和乒乓球臺旁邊,希望大家配合學校,服從安排。
同學們,良好習慣的養成,體現在日常的細節上,體現在我們的一言一行中,例如,在校園里不要咀嚼口香糖,不吃棒棒糖,因為邊走邊吃的鏡頭很不文明,也不儒雅;再如,校內遇見老師、來賓應主動問好,這是禮貌的表現;課間同學之間不應該說粗話、臟話,不然會降低我們的身份;自覺遵循學校儀容儀表規定,得體穿著校服,提升我們的形象;就餐時保持安靜、吃得干凈、同學之間互相尊敬;課間不追逐打鬧,上下樓靠右行,不推擠;不在校園里亂拋亂扔紙屑;參加課間、課外活動自覺排隊,不無故離隊;維護好午休紀律,保持安靜不影響他人休息等等,這些都是日程細節,都值得我們關注。
應該說,短短的8年時間,東外的發展創造了奇跡,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入到強”這一歷程,成為了江寧區家喻戶曉的一所品牌學校,其成功的秘訣盡管很多,但良好習慣的養成是重要的法寶,也一直是學校孜孜的追求,養成教育就是東外的辦學特色。如果說“知書達理,志向高遠,才華橫溢”是東外學子的氣質和內涵,那么“穿好衣、吃好飯、睡好覺、走好路、上好課”就是我們東外學子良好習慣的具體體現,也必將成為今后東外人文明修養的亮點和看點。
同學們,良好習慣的養成是一個工程,一項事業,同時也是一種文化,一種精神的傳承。昨天的習慣,已經造就了今天的我們,今天的習慣也定將決定明天的我們,我們既是良好習慣的創造者,也是良好習慣的受益者。讓我們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把平凡的事情做經典,把簡單的事情做精彩,時刻注重日常細節,自覺養成良好習慣。
我的講話完了,謝謝大家!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濃濃春意驅散了冬季的寒冷,萬象更新孕育著新年的期望。經過了一個平安、愉快的寒假,我們滿懷希望迎來了2011年春季新學期的到來。一年之計在于春,一天之間在于晨,真誠希望同學們重視開學第一天、第一周,把假期的心思收回來。
在新學期里,我向同學們提出幾點要求:
第一,學會關心他人,互助友愛,文明禮貌,爭做一個德才兼備、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第二,學會學習,培養勤奮刻苦的學習精神,掌握好的學習方法,學習成績達到“更高、更好、更上一層樓”。
第三,加強鍛煉,爭取擁有強健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發展特長,為將來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第四,團結友愛,遵紀守法,增強集體意識,培養團隊精神,為加強校風和班風建設作出貢獻。
第五,講衛生、講文明,營造整潔、舒適、美麗的校園。以《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為準則,嚴格要求自己。
第六,把安全放在首位,時時刻刻牢記“安全無小事”,不做危險的游戲,不在校園里打打鬧鬧。
這里我要特別對畢業班的同學說幾句,這個學期你們進入了一個非常關鍵的學習階段,希望你們能找準方向,增強信心,刻苦鉆研。相信你們一定會通過自己的努力考取好的成績,為我們學校爭光!
最后,祝同學們快樂成長,學習進步!
謝謝大家!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普及安全知識,確保生命安全”
三月,是春風和煦、萬木吐綠、百花盛開、欣欣向榮的美好季節,俗話說:“一年之際在于春。”今天是第十八個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這個教育日,是由國家有關部門發出的,確定每年三月最后一個周的星期一作為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其目的是為推動中小學安全教育工作,降低少年兒童傷亡事故的發生率,保證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全國中小學安全宣傳教育日從1996年起,今年已經是第18個年頭了,“安全教育日”每年確定一個主題,今年的宣傳主題是:“普及安全知識,確保生命安全”。
校園安全與我們每個師生密切相關:它關系到我們學生能否健康地成長,能否順利地完成學業;它關系到我們的老師能否在一個寧靜、安全的環境中教書育人,為國家培養和造就各種人才。因此,校園安全是我們做好學校各項工作的基礎和前提。從開學到現在,學校同學中小的不安全事件常有發生。因此,在第十八個全國中小學安全教育日來臨之際,希望同學們注意以下幾點:
1、嚴禁未滿12周歲兒童騎自行車上學或外出,為了同學們的安全,禁止到校的同學未經老師的同意走出校門;有時需要出校門的,要跟班主任請假,并及時填寫好請假條。
2、嚴禁攀爬學校的各樓層護欄,上、下樓梯要靠右行走,不擁擠,不推撞,不在各樓層走廊追逐、奔跑、打鬧,避免碰撞和不安全事故發生。
3、課間不要做危險動作,要做無危險的正當游戲。
4、上課期間,特別是體育課、活動課或其他戶外活動,要嚴格服從老師指揮,嚴守操作規程,嚴禁擅自行動,防止各種妨害安全的問題發生。
5、進出廁所,不能擁擠,要有秩序的進出,發揚大同學讓小同學。進出食堂時,要在本班的區域自覺排好隊進入餐廳,不要擁擠,不要大聲喧嘩,文明進餐。
6、繼續執行路隊制度,放學有序離校,在路上嚴守交通規則,注意交通安全,嚴禁追逐、大鬧。
7、要注意校外安全;天氣越來越熱了,一定注意不要到河邊溝渠玩耍,以防發生溺水事故。同時,班主任要利用班會時間給同學們繼續深入加強安全教育,尤其是交通安全教育和自我保護教育。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
同學們,生命是美好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要擁有這一切的前提是安全。我們一定要時刻加強安全意識,努力增強自我防范能力,做到警鐘長鳴!
謝謝大家!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新學期,新起點,新高度》。
當五星紅旗再次升起在我們面前,嘹亮的國歌回響在我們耳畔,陽光又一次灑進青青校園,我們又迎來了一個新的學期,一個新的開始,一個播種辛苦收獲成功的季節。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剛開學,我們就要把假期中放飛的心收回來,投入到新的學習中去。人生能有幾回搏?求學路上更需要拼搏。我們要好好把握現在,勤奮學習,不斷完善自我。老師辛勤的教育,父母殷殷的期待,報恩唯苦讀!讓我們拿出實際行動,懷著一顆感恩的心,邁開堅定自信的步伐,揮灑勤奮刻苦的汗水,爭當一名合格的、優秀的學生,讓敬愛的老師放心,讓親愛的爸爸媽媽省心。
新學期,要有新的高度。每一位少先隊員的舉止言行關系著學校的榮辱,展現的就是一個現代學生的形象。為此,我倡導大家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要遵紀守法,做文明小標兵。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一個國家有國家的法律法規,一個學校有學校的制度規章。作為一個學生,首先要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和班級公約,共同維護校園秩序,共創優美的學習環境;其次要遵守社會公德,弘揚傳統美德,尊老愛幼,講文明、講禮貌、講秩序,一舉一動要文明得體,爭當文明少年,共建文明校園。
第二,要勤學好問,做學習小主人。學問學問,邊學邊問。現在是知識競爭的時代,沒有知識將很難立足于未來社會。我們現在的主要任務是學做人、學知識、長本領。在課堂上,我們要認真聽講、積極思考、踴躍發言;在課外,我們要合理安排時間,做好預習與復習,多看書,多學習,增長見識。
第三,要團結友愛,做同學好伙伴。試想一下,全中國有十二億多人,我們在一個學校里才百人,在一個班級里才三、四十人,還不及一個零頭。我們今天有機會在一起學習,是彼此間的一種緣份,大家應該好好珍惜。我們要像兄弟姐妹一樣相親相愛,有困難,人人伸出友愛之手,幫助解決,有過錯,大家給予理解、原諒,把我們的學校、班級建成溫馨的大家庭,讓每一位同學都能在這個大家庭里,獲得關心、幫助和愛護。
第四,要自強自立,做家庭小幫手。為了讓我們有機會讀書,為了讓我們有個幸福美滿的家,我們的家長日夜奔波,辛勤勞動。作為子女,我們應該盡力而為,做做家務活,為父母分擔家務勞動,減輕父母的負擔;要多為父母著想,體諒父母、關心父母,做父母的好孩子。
第五,要保護環境,做環保小衛士。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地球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唯一空間,地球的資源是有限的,我們再也不能破壞這一美麗的星球。保護環境,要從我們的身邊做起。學校是我家,美化靠大家。作為學校的一員,我們要愛護學校的一花一草一木,要認真做好衛生值日工作,要敢于同不良行為作斗爭,共同維護校園的整潔;其次在家里,要講究環境衛生,不亂倒垃圾,拒絕使用易造成白色污染的塑料袋等;第三要節約水電,做到隨手關燈關水,不浪費資源,為保護環境、保護地球作出自己的貢獻。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同學們,有理想才會有奮斗的目標,為了實現我們的奮斗目標,讓我們從現在起,從開學的第一天開始,踏踏實實地學習,一步一步地前進,這才是邁向成功的惟一階梯。
國旗下演講稿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