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事:
大家上午好!
安全這個詞,自古以來就是人類追求文明以及生存環境的話題。起初,我對它的全部理解,僅限于簡單的詞義,那就是無事故,甚至在較長時間內,對它的內涵及重要性,都沒有深層次的領會。
安全生產,責任重于泰山。如何才能把安全放在心中?首先要提高每個員工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要從認真學習《安全工作規程》和業務技術開始,我們手中的《安規》都是用血和淚的教訓寫成的,十分詳盡全面地反映了現場各種工作的工序、責任權限及安全注意事項,并提出了保證安全的組織措施,它是理論和實踐的高度結合,是我們安全作業的主要依據。我們處在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時代,所以我們要長期不懈地“堅持”業務技術的學習。
其次,要不斷增強每個職工的責任感。我們已經進入了法制、文明的社會,我們每個職工的權益、責任和義務都是相對的,我們每天參與各種生產及社會活動,其最基本的目的是保障個人的生存權益,同時也承擔著對家庭、企業、社會的責任和義務。假如我們只追求個人的生存權益,而放棄了責任和義務,那就使大多數人的生存權益無法保障,社會秩序也就不能和諧平安。
再次,要不斷創造促進安全生產的環境。以人為本,關愛生命。無論一個企業、車間和生產班組,都要從政策、制度和個人環境各個方面,充分發揮每個職工的主觀能動性,突出人和群體的全面發展,創造使職工產生成就感的環境,使職工不斷地樹立信心,不斷地加強安全生產的責任感。
安全生產是一個廣泛的科學和社會命題,我們只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識,增加責任感,不斷地學習和發展自己,勇于實踐和探索,才能真正把生產裝在心中。
謝謝大家!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安全從我做起”。
生命,是每一位母親用血肉與靈魂孕育的瑰寶;生命,是每一位藝術家用感情和肢體塑造的奇跡;生命,是每一位騎士用勇敢和智慧守護的公主;生命,是每一位智者用心智和時間探討的奧秘……
不要輕視自己的生命,不要拋棄自己的生命,不要浪費自己的生命。 生命,屬于你,卻又不僅僅屬于你。我們也是家人、朋友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是我們有時會因為任性,圖一時之快,逞一時之勇,或遇到一點小挫折,受到一點打擊,就失去理智,從而做出既傷害自己,又傷害他人的蠢事,做出令自己和他人都痛苦無比的事,這都是不珍惜生命的體現。當你做出危險的舉動,將自己與他人的生命置之不顧時,請珍惜生命;當你揮霍著學習的時間,做著毫無意義的事情時,請珍惜生命;當你遭遇困境,灰心喪氣、選擇放棄時,請珍惜生命。其實,生命中遭遇不幸的人數不勝數,當你因為一時激動想不開的時候,想想街頭露宿的人,想想吃不起飯的人,想想現在還在戰亂中無法生存的人。我們根本沒有理由想不開啊。
可能大家覺得涉及生命的問題總顯得過于沉重,但一再的重復這份沉重卻正是為了決不犯這個沉重的錯誤。如與我們緊密相關的是“校園安全”,不安全的行為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調查顯示,我國中小學生因各種原因死亡,平均每天有40多人,相當于每天有一個班的學生失去他們如花的生命!樓房擁擠造成學生受傷,課間追逐打鬧造成骨折,溺水身亡、學生打架斗毆以及車禍等意外事故令人防不勝防,就在我們學校,比如學生在陽臺打鬧導致玻璃損壞扎傷手或臉,每年都有發生。枯燥冰冷的數字,這些令人心顫的事實背后我們看見了什么呢?逝者以他們的鮮活而短暫的生命向我們提出了哪些警示呢?望老師、同學深思!
其實,我們要樹立的生命安全意識并非只是校園安全,它還包括很多方面:比如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等,他們無一不是在提醒著我們:“珍愛生命,安全第一”。對于關愛生命,不能只成為空泛的詞藻。
難道只有失去之后才由他人醒悟?恐怕會為時已晚,我們今后該怎么做,不是更應該令人深思嗎?同學們,生命只有一次、健康不能重來。生命安全就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這安全不僅關系我們個人、更關系到我們身后的家庭、學校、整個社會和整個國家。珍愛生命,增強安全意識,讓快樂與幸福伴隨我們的青少年時代。
我今天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初中的時光,對我們來說是快樂的,可是,就在我們班有一個男同學,經常一個人癡坐在教室里發呆,他那滿是愁愿的臉上是一雙憂郁的眼睛顯的那么無助。我還注意到,放學回家的路上,當同學們不顧紅綠燈,爭先恐后的過馬路時,他總是一個人等到綠燈亮起來才過。我那天真的心不由的想去關心他,加上好奇,讓我放棄了一個女孩子的矜持,慢慢地走近他,誰想,擺在我面前的竟是一顆滴著血的心。
小學時,他本有一個溫馨的家,爸爸風趣幽默,媽媽賢惠持家,他的生活充滿了歡聲笑語。這一切就因為他的一次闖紅燈而失去了。爸爸為了保護他就把他推出了好遠,自己卻……他痛哭,他悔恨,千不該,萬不該,不該闖紅燈啊!家里頂梁柱倒了,媽媽因為受不了打擊也病倒了。他小小年紀一下子變得成熟起來,單薄的肩膀擔負起了家庭的重擔。生活帶給他的是無盡的苦難。當他看見別的孩子拉著自己父親的手撒嬌時,他那雙滿是渴望的眼睛里含著淚花,叫誰看見了都不能不心動,不能不心痛!
事情已經過去了好多年,但在他心里的烙印依舊,他懂得:遵守規則是多么的重要,教訓是慘痛的,是血的代價。他發誓要做一個遵章守紀的人。
如今我的這位同學和我一樣,畢業后走進了礦山,當上了一名機電維修工人,多年來,他堅守著平凡的崗位,所負責的工作范圍沒有發生過一次事故,他年年被評為安全標兵,青年安全之星,成為了青年中的楷模。在一次新聞記者追根問底的采訪中,我一下又見到了他那雙久違了的憂郁的眼睛。他說,是慘痛的教訓,換取了他的規范意識,做一切的事情我們都要按照規定去執行。在工作中要按照工作要求,正規上崗、規范操作,才能保障安全,才能帶來效益。
前幾天,在參加集團公司職工崗位行為規范集中教育活動動員大會結束后,他碰到我,一臉燦爛的說:咱們集團公司開展職工崗位行為規范教育活動真是件大好事。那會減少多少不必要的事故啊!我們工作起來會更安全,干起活來會更帶勁!
是啊!多么樸實的話語啊!作為煤礦行業來說,安全是頭等的大事。安全關系到煤礦職工的安危、企業的安全、穩定和可持續發展。“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如果人人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工作,那么我們的煤礦生產將會事故頻發,瓦斯、煤塵、透水、火災、頂板事故等等將會隨時吞噬礦工的生命,企業又何談穩定發展呢?可見開展職工崗位行為規范教育活動是樹立企業文明形象,保障職工健康安全的重要舉措,是對職工最好的福利,是創建本質安全型企業,實現企業平穩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企業興亡、匹夫有責,企業的發展壯大、安全生產、穩定繁榮和效益的最大化,不是少數的管理人員所能實現的,而是需要全體職工的自覺行為,靠我們每個人。規范自身崗位行為,從點滴小事做起,從本質崗位做起,從現在做起!希望我們有所思,有所悟,請記住那一雙憂郁的眼睛吧!
老師、同學們:
你們好!
今天我講話的主題是《關注食品安全,保障身體健康》。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對健康、對食品安全更加關注,特別是“三鹿”奶粉等食品安全事件的發生,更給我們敲響了關注食品安全的警鐘。“食品安全”已經成為關系到國民健康、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市場繁榮的重要因素。
而對于我們每位同學個體而言,學習和了解相關的食品衛生知識、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增進自我保護意識,抵制低劣食品的誘惑,這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切實可行的。但我們時常還會看到在校園周邊的雜吃店、餐飲店甚至流動小攤點前,一些學生在購買、食用價廉質次的食品。那么,你了解看似誘人并且便宜的這些食品背后隱藏著怎樣的危險嗎?據衛生監督部門的技術人員介紹,由于學生的零花錢相對有限,所以這些經營者絕大多數是以“便宜進便宜出”為原則,購進一些“三無”產品,多數食品就是以色素、糖精為主要原料。在此我建議同學們:
1、要樹立食品安全觀念,了解食品安全知識,增強自我防護能力。在購買食品時,應選擇正規的大型商場和超市,選購食品應盡可能選擇一些知名品牌。同時一定要注意食品包裝上有無生產廠家、生產日期,是否過保質期。若在小店里買食品一定要看好廠家、生產日期、保質期,注意包裝袋有無破損,外包裝有沒有被改動過的痕跡。無生產許可證、qs標志的食品堅決不能購買和食用。
2、培養良好的飲食觀念。不食用流動攤點的小吃、零食等,自覺抵制三無食品、低質食品的誘惑,在校學生盡可能到學校食堂就餐。
3、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不挑食,不偏食,每日三餐,定時定量,不暴飲暴食。自備水杯,多飲白開水。其實,白開水是的飲料,一些飲料含有防腐劑、色素等,經常飲用不利于青少年學生的健康。
老師、同學們,食品安全無小事,“病從口入”重預防。現在已進入春意盎然、萬物復蘇的季節,各種病菌也在悄然滋生和迅速蔓延。讓我們自覺行動起來,關注食品安全,重視“問題食品”對身體健康和青少年成長的危害,遠離“問題食品”、“不合格食品”,不斷提高我們的食品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為構建平安和諧、健康向上的校園環境而不懈努力!
“自己不傷害自己,自己不傷害他人,自己不被他人傷害”,這是安全工作中經常提到的“三不傷害”內容。細細品味這一安全工作的要求,其中蘊涵的深刻意義很令人深思。
干每一項工作,要做到自己不傷害自己,咋一看,這是個很簡單的問題,誰能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呢?可是,看看我們身邊的事故吧,工作中因違章操作自己傷害自己的事例屢見不鮮:高空作業不系安全帶,造成摔傷;帶電操作不戴絕緣手套,發生觸電事故;明知不穿防靜電衣服會引起火災爆炸事故,還存在僥幸心理,結果發生了觸電事故等等。
看來,做到自己不傷害自己并不是很容易,不但要有安全意識,還要能夠真正去執行安全操作的各項規章制度。
至于“自己不傷害他人,自己不被他人傷害”,也有很多規章可循、制度可依,如在進行電工操作時,規定了要有“禁止合閘”等標志,在正在維修的設備旁要求有“禁止啟動”等警示牌,可往往為了圖省事,這些該放的標志不放,該有的警示沒有,以至造成傷害的事例也不少。記得有這樣一起事故:兩名職工一起保養抽油機,保養完后,一名職工既沒有檢查現場,也沒有相互招呼一聲,就啟動了抽油機,結果另一名職工躺在了抽油機底下。
從對每一起事故的分析來看,每起事故的起因都因違背了“三不傷害”原則才導致了事故的發生。看來,“三不傷害”所蘊涵的意義非常深刻,理解其意義,領會其內涵,并嚴格去執行,我們身邊就不會再有觸目驚心的事故發生了。
有這樣一則故事:說的是有一位盲人在黑夜里提著一盞燈走路,別人問他:你又看不見,提著盞燈有什么用呢?這位盲人說:我提著盞燈走路,不是給自己照亮,而是給別人照亮,防止別人碰傷了我。
那么,我們在工作中,能否也為自己點亮一盞燈,以確保安全呢?
安全演講稿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