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領導、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首先感謝黃與時老師給予我,展示自我的舞臺和施展才華的機會!真摯的友誼來自簡單的自我介紹,我叫陳俊竹,希望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們會成為朋友;在事業中,我們會成為良好的合作伙伴。
各位,在演講之前,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想找到理想工作的同學請舉手!好,請放下……想找到理想工作,而且又能夠掙大錢的同學請把你的手舉高點!好,謝謝!請放下……那么,想找到理想工作,又能夠掙大錢,并且還會有一定發展空間的同學,請把你們的雙手高高舉起來!舉高點!好,謝謝大家!請把你們的手放下。各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每個人都不想白活一生,都希望自己能夠做點事情,做點有意義的事情。那么為什么有的人能夠成功,有的人不能呢?為什么有的人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有的人到死也沒有實現自己的夢想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絕大多數人不知道成功的秘訣就是執行力。因此,我今天的演講主題是:大學生如何擁有正確的就業觀。
許三多有這樣的一段語錄:你現在混日子,小心日子把你混了。人不能過得太舒服,太舒服就會出問題。連長也同樣說過:日子就是問題疊著問題,要挺胸抬頭去面對。信念這玩意不是說出來的,是做出來的。光榮在于平淡,艱巨在于漫長。人不是做出來的,是活出來的。那么,什么是希望?今天比昨天好,這就是希望。作為一個大學生來說,“混”可能是我們聽過、講過最多的字眼吧。可是對我們這些快畢業的大學生來說呢?務虛不務實、眼高手低、缺乏實際經驗……這些看法成為應屆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主要原因。高等教育向研究型教育轉型,素質教育成為一個主要內容;企業追求利益最大化,職業技能成為招聘的主要標準。因此,從學校大門到企業大門,還有一段就業的距離。這段距離靠什么來浮萍?靠的就是各位的執行力!俗話說:井沒壓力不出油,人沒壓力輕飄飄。我們每一個人,在越來越激烈的競爭中,如若感覺不到壓力的存在,危機的存在,只認為“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整日混時間,那么這種人終將一事無成,必將為競爭所淘汰。要提高自身的素質,必需自我加壓,超越自我,迎接挑戰,要問路在何方,路就在腳下。
各位,你們在學校期間做過兼職的同學請舉手……好,請這位同學起來一下……請問,你叫什么名字?x同學,在校期間都做過什么兼職?每天多少錢?固定工資還是底薪加提成?(底薪加提成)……有沒有同伴比你掙的多?有沒有想過她(他)為什么比你獲得的薪水高?
各位,每逢周末或者節假日的時候,我們都會在大街小巷見到一群群“小蜜蜂”,這種工作就是一種日薪加提成的薪水,你們要相信做好這份工作,日薪最高可達三四百元!果真如此的!我有位學妹,她剛上大學的第一份兼職工作就是做“小蜜蜂”。當時,由于她沒有兼職工作經驗,她又不甘于每天只拿30元的日薪,于是,找到我,來取經。我告訴她一個字“做”!沒聽明白,她又問我一遍,這時,我加大聲亮告訴她“放大膽子去做!就是拉!不用怕!”,一共做了三天,第一天她攢了八十塊錢,回來后告訴我,我一邊點頭,一邊說到“繼續做”;第二天她掙取了二百六十元,是他們做兼職工作人員里排第二名,她興奮來到我們寢室告訴我,我一邊替她開心,一邊又再次說到“好,繼續做”!就這樣,她擁有很強的執行力,一直做,一直做,第三天,她掙到了三百八十塊錢!我們知道,做“小蜜蜂”是非常非常辛苦的一份兼職工作,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的不僅僅是下肢及喉嚨的一種煎熬!更多的是心靈上的傷疤,它可以不露聲色地毀掉我們。
各位,在你做工作的時候,經驗是你考慮的唯一因素嗎?價錢是你考慮的唯一因素嗎?待遇是你考慮的唯一因素嗎?將你考慮的因素統統拋在腦后吧,考慮考慮執行力!我們在生活、工作中一定要學會馬上行動,懂得實踐比言語更重要!馬克思曾說過:一打子綱領比一次實踐更重要!
華夏大地教育網總經理高松濤認為,盡管高學歷和多年工作經驗都能帶來很好的職業生涯,但對于每一個個體的學生來說,這樣的要求還是有些苛刻。所以,學生通過一些活動和比賽來找工作也是“迫不得已”。企業這樣做也很精明,他們知道這樣才能找到最合適的人才。在理想狀態下,任何人都會回答說,能力要大于學歷。這恰恰給畢業生就業增加了難度。各位,試想一下,具有高學歷,卻沒有工作能力的人,企業會用嗎?……具有超強工作能力,卻沒有執行力的人,企業會用嗎?……而后,又出現一種新的說法。新東方it教育機構總經理吳雷曾經說,把這個問題放到現實當中,一些企業就對所招聘的崗位要求工作經驗等條件,這實際上是企業從盈利目標異化出來的一種重經驗、輕學歷的“經驗歧視”現象。另外,重經驗、輕學歷的“經驗歧視”現象當然不能完全歸咎于企業,求職者自身也存在著學“不”致用、工作適應能力差、綜合素質不高等問題。
“經驗歧視”是大學生就業難的唯一因素嗎?顯然,答案是否定的!有很多同學認為中國社會大學生就業發展趨勢是“學歷歧視”,認為只要有高學歷就一定擁有一份好的工作,月薪上萬的工作,待遇優厚的工作,天天躺在床上就數錢的工作。那么,試想想擁有這樣工作的人是怎樣的人?是不是天天吃喝玩樂的人?是不是天天憨懶貪睡的人?是不是天天怨天怨地的人?這類人成功的秘訣只有一個——執行力!
各位,比爾蓋茨可稱得上成功人士吧,李嘉誠可稱得上成功人士吧,成龍也可稱得上成功人士吧。但是,比爾蓋茨大學沒畢業,李嘉誠初中沒畢業,成龍小學沒畢業。他們的成功,難道說跟學歷有關系嗎?他們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們懂得去做才會有結果!每個成功人士的背后會存在種種失敗的經歷,在失敗后,他們并沒有放棄,關鍵是用什么樣的態度去面對困難。他們選擇了繼續去做!
現代大學畢業生在進入職場后,各種各樣以前從未遇到過的挫折會接踵而至。迷茫、困惑、懷疑,甚至一度要放棄。這個時候,你想到過什么?辭職?跳槽?也許,你需要學會堅持。不少職場新人在剛剛遭受一點挫折之后,可能馬上就會把打通職業發展道路的希望寄托在跳槽上,而這種做法的成功率到底有多高?對于很多已陷進了這種職業狀況的職業人來說,他們又應如何調整自己的職業心態,客觀地分析自己的職業發展難題?一般而言,2年的工作時間在個人職業發展道路上,是知識和經驗積累的標準線。因為職業人從無知到有知,往往需要經過兩年左右的時間進行學習,讓個人的判斷能力、思維模式和工作方法不斷提升;而這時職業人對于自己的職業發展潛力也有了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是繼續堅持,還是選擇跳槽,相信都有了比較明確的答案。你只有去做了,才會越來越接近成功的軌跡!
朋友們!相信自己,你一定能行!成功就在眼前,執行了,方可見到曙光!
先就業再擇業后創業,目前畢業生在擇業過程中正在打破一步到位、從一而終的舊的就業觀。畢業生也不必急于在短時間內找一個固定的“鐵飯碗”,要樹立不斷進取的職業流動觀念,并學會在流動中發現機會、抓住機會、把握機會。
提倡自主創業,自主創業是通過采取單干、合伙等方式創辦公司或其他企事業單位,并依法獲得勞動報酬的就業方式。自主創業給具有創造力和活力的大學生提供了就業和深造以外的“創新之路”。
走向基層和農村,在目前我國大中城市、主要機關事業單位提供的就業機會日趨飽和的情況下,畢業生如果能結合農村的實際情況,利用專業所學,奉獻青春和智慧,將會在當前緊張的就業形勢下開創新的天地。
發揮專業所長,畢業生在擇業時首先要考慮所學的專業,以做到專業特點與職業要求相配,發揮專業優勢;同時也要考慮綜合素質和能力,一味強調專業對口,會使畢業生在激烈的競爭中失去很多機會。
一、做足就業前的準備
明確目標,在選擇職業時,一定要認真分析自身專業、愛好、特長,多方傾聽家長、師長及朋友的意見等,有目標地選擇用人單位,既要考慮多選擇幾個單位,全面權衡,目標確定后咬定青山不放松。
掌握技巧,求職技巧包括自薦技巧、面試技巧、心態調整技巧等等。自薦材料要根據用人單位特點、全面介紹自身情況,詳略得當。面試時要調整好心態,對應聘單位有詳細了解,做到形象大方,充滿自信,語言清晰,思維清楚,有的放矢。
心態健康,有競爭就有風險,參與競爭就難免要受到挫折。對于就業競爭中的大學生來說,尤其要注意提高遭受挫折后的心理承受能力,把挫折看成是鍛煉意志、增強能力的好機會。保持良好的競爭心態,主動擺脫受到挫折后的頹喪情緒,認真分析失敗原因,調整心態和擇業目標,鼓足勇氣,爭取新的機會。
二、樹立正確創業觀
認清自己,認清社會,人離不開社會,一個人的工作方向也離不開社會的要求,從而人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改造社會。魯濱遜被困孤島,與世隔絕,多年后返回故土,已恍如隔世。一個大學生如果不了解社會需求,恐怕只會在創業道路上連連碰壁。自從國家在1993年2月13日頒布了《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綱要》。明確提出了大代大學生"自主創業"地要求。且與1998年8月29日,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中通過了《高等教育》。進一步對當代大學生自主創業進行明確的要求與規定。這就要求大學生要學會自主擇業和主動創業。
大學生要充分了解自己,認識到自己興趣和長處之所在。"三百六十行",當前社會的各行各業人才需求量都很大。當代大學生不可盲目為趕時代潮流全都一股腦兒擠到熱門專業,其實專業無熱冷,只怕學藝不精。不管你的專業是什么,只要你在這個領域確實學有所成,你就一定能利用你在這個領域的知識成就一番事業。大學生畢業以后能有多大的發展空間,并不取決于他的專業是否熱門,而是取決于他在專業學習中是否已掌握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不要固步自封,要有積極創業的準備。創業是艱難的,有思想準備還是不夠的,還要有創業勇氣。1998年10月,在法國巴黎召開的世界高等教育大會通過的《21世紀的高等教育:展望與行動世界宣言》中指出,為方便畢業生就業高等教育應培養創業技能和主動精神。創業需要勇氣,但需要的是智勇,而不是蠻干。大學生要打破以往舊的觀念,樹立創新意識,努力提高自主創業能力。
大家好,我是商英班的葉思汝。
時光飛逝,大學生活一年也就這樣過完了,想想自己在這一年中學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卻始終沒有很多東西能清楚的浮現在腦子里面,大學是該好好規劃自己的學習生活,不然就會變成毫無目標,并且一無所獲,現在我也即將步入大二,我想我也應該對我的大學生活有個職業規劃了。
我是一個活潑開朗、積極樂觀的女孩。在職業心理輔導課的游戲測試上測得我適合的職業是銷售經理,我個人也還挺喜歡這個工作的,現在的我學的專業也是與外貿有關的,學這個專業也是因為以后我想從事外貿工作,而且我相信我現在用功的學習專業知識,以后也會成為我的資源,更會提升我的能力,而就我所知,銷售經理這個職位的基本要求是良好的職業道德,維護公司形象;要有較強的專業素質和良好的.品質;全面了解公司以及公司產品;有較強的應變能力,心理素質強;要有一定的銷售技巧。為了達到此目標我制定了相對的計劃如下:
1、大學拿到英語六級證書。
2、爭取拿到獎學金。
3、多參加社團活動,鍛煉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多拿證書。
4、做好學校安排的事情,例如該拿的證書等。
5、多于老師交流自己專業不懂的問題。
6、多去圖書館閱讀與本專業相關的書籍。
7、找些促銷、代理等兼職去鍛煉自己,并且能夠學到一點點經驗。
8、多幫助別人,廣交益友。
9、上網搜集專業相關資料,學習一些企業的流程等。
10、去相關企業打暑假工,可以體驗生活,了解公司所需的東西,自己再學習所需要的。
我會按照我的計劃一步一步做好,為我的目標堅持不懈,相信我會有個充實的大學生活,在三五年之后我也一定會實現我的目標。
在現在這樣的科學技發達的時候我認識到我自己只是茫茫沙漠的一顆塵埃,還不成熟,對社會認識也不是很深,得靠自己尋找方向,自己的方向也有點渺茫,我的將來會是什么樣子呢,但是既然我們來到了這樣一個社會,生存在這樣一個社會,就應該懂得融入其中,成為其中的一員,應該認識到自己的有點和缺點,弱點和長項,真確認識自己的價值,而我現在也長這么大了,對于自己我認識到,我是一個粗心的人,也有點容易健忘,生活中有點大大咧咧的,是一個很隨意的人,總是在別人問我自己或者需要我做決定的時候,自己不想問題,但是在性格方面,我卻很大方,很開朗,很活躍,愛結交朋友,容易進人處事,容易瘋,很愛笑,無聊的時候也不喜歡看電視,喜歡走走逛逛,很懷念以前的感情很懷舊,容易動情,朋友對我很重要,不喜歡欺騙的感覺,真心希望每個人都認真用心的去結交朋友,用心去對待他人,在我餓認識中,我認為對人最重要的應該是朋友和親人了,親人永遠在背后默默支持你幫助你,朋友永遠會再你困難的時候用心去幫助你,在我的認識中,在以后的道路中,要以我現在為起點而出發,而我現在所學的電氣自動化,我自己也比較喜歡,動手能力強一點的工作,這樣能鍛煉自己,培養自己,讓自己能學到自己的東西,所以以后早電氣自動化這個專業的學習中,希望自己能學到自己所想要學習到的,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對自己有幫助,對別人有幫助
以上便是我的職業生涯規劃,雖然簡短,但是他卻是我對未來幾年的規劃,我相信,只有我足夠努力,我的人生將會和規劃里寫得一樣棒,我將會擁有自己的一片天地;將會一步一步逼近自己的夢想;將會慢慢的走向成功。我相信,我行,我一定行!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大家好,(稱呼語可根據實際情況作調整)
首先,很榮幸我能站在這里發言,感謝我的母校(學校名字)和老師們這些年對我的的辛勤培養和無私幫助,在此請允許我代表__名即將畢業的同學向你們致
以深切的敬意,謝謝。
今天我要講的是大學生就業,那么什么叫就業呢?我這里對它有一個定義,那就是找一份工作,不管你喜歡不喜歡干,你能干上這份工作,就可以賺自己的錢,不至于再花父母的錢,這就叫就業。我經常想,22歲以前父母給我們經濟資助來幫助你大學畢業,如果說這是父母的應盡之職的話,那么到了22歲以后,大學畢業了,不管我們是讀書上研究生,還是工作,如果再多花父母一分錢都是卑鄙的。因為我認為,人就像動物一樣,到了一定的時候,必須要出去養活自己,從來沒有聽說哪一對老動物帶著小動物過一輩子的,它一定有這樣一個過程,到了那個點上必須出去,我看過這樣的電視片,老鷹看到小鷹會飛的一瞬間就再也不會去理睬那只小鷹了,一定要讓它飛出去。
也許有朋友會說,說我們22歲以后如果考研的話還需要錢,但要想想我們讀研究生是為了自己更有價值,那怎么辦?假如你真要上研究生,真要出國讀書要花錢,有沒有可能比如說向父母寫一個借條,
并且以同期銀行利息來計算向父母的歸還數據?如果這樣的話,那么我們就有了一種緊迫感。這個緊迫感就是說,我未來必須找到更好的工作。
現在,我們走向社會,有的同學能拿到幾千塊錢的工資,也有只能拿到幾百塊的,當然還有個別同學能拿到上萬塊的薪水,但是我從來不認為一個剛畢業的時候只能拿到幾百塊的人,未來一輩子永遠趕不上那個拿上萬塊錢的人,因為后續的爆發力和耐力,以及工作態度會決定我們未來的工資報酬會越來越高。
撇開工資不說,我再說一下我們應該有怎樣的就業心態,大學生一進入社會就能找到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并且能夠拿到一份很好的薪水做下去,這樣的機會確實不多。獲得機會的敲門磚,通常是選定一家單位以后,從單位的最基層工作干起,并且以自己的態度和業績來證明自己在這個領域的發展前途,以及證明自己對這個行業的喜歡,來使自己在這個行業中能夠逐步上升。所以說,我認為就業心態會決定我們的就業結果。
接下來,我還想在說一下就業、職業和事業的關系。
我認為,就業可以是臨時工作,它和你的未來發展方向可以相關也可以不相關;職業則是你選擇了一個你打算干它一輩子行業;而事業則是職業的最高境界。
也許剛走出校門的我們并不清楚的知道這輩子我們會干哪個
行業,所以我們可以想當然的去找我們認為適合我們的工作,時間久了,我們可能會慢慢發現其實我們是喜歡某一個行業的,,所以我們會有一個職業,一份我們打算干一輩子的工作。然后是事業,事業是職業對外的擴展和延伸,我們從職業可以慢慢進入事業境界,當我們在一個行業干久了,對自己的職業熟悉了,這是我們就會發現自己在某個領域有一些強項,如果我們再把這些強項進行擴展,利用這些強項和別人一起來干一些事,簡單的說就是給自己打工,那么我們就會走上事業的道路。
好了,說到這里,我要說的基本就說完了,在此我祝愿__學校所有的同學就業順利、早日找到自己的職業,最后事業有成。
最后,再次謝謝我的母校、我的老師,我的同學。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你真幸運啊!我寫了一周的就業演講被你撞見了,就分享給你吧,畢竟有懸賞呢,不知道你的演講風格是怎樣的,如果覺得內容不錯的話,可以聯系我,風格上還可以在修改!
今天講的主題主要是大學生就業心態,我就隨便聊一下,因為當初我自己大學畢業的時候,不需要有就業心態,因為我們畢業的時候是國家分配,國家指向哪兒我們就打向哪兒。當初國家沒有把我分到西藏去,把我留在了北京大學,所以有了我的今天,如果在西藏的話,我現在應該是西藏大學的某個教授,反正是國家說到哪兒我們就走向哪兒,這是當初我們的心態。但是現在即使你有這樣的心態,也不一定能做得到,因為現在國家不告訴你到哪兒去,國家告訴你,你自己怎么活由你自己來,是這樣一個狀態。
在大學生擴招的前提之下,并沒有為大學生的就業市場做好準備,擴招的目的想讓中國的大學生多一點,中國整個的知識層次高上去,但是大學生畢業以后的就業市場沒有準備好。
找不到工作對于一個大學生來說是非常痛苦的事情。因為他們在大學已經花了很多的學費,父母非常的辛苦,而畢業出來工作對于他們來說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但是由于大市場沒有做好準備,這個問題就不僅僅是我們大學生的工作能力問題,也不僅僅是我們有沒有工作經驗的問題,實際上是一個市場沒有辦法一下子吞吐這么多大學生的問題。怎么辦?
我每次在電腦上打事業這兩個字的時候,跳出來的總是失業兩個字。失業和事業的拼音是一樣的,這似乎體現了一種宿命。
能夠放低自己的人,通常將來能夠走得更高
我一直把工作分成三個步驟,這三個步驟叫就業、職業和事業,只有一個不能做,就是千萬不能失業。我每次在電腦上打事業這兩個字的時候,跳出來的總是失業兩個字。失業和事業的拼音是一樣的,這似乎體現了一種宿命,就是對于很多學生來說,談事業目前離你們還太遠,真正要談的是能夠不失業的問題。真能不失業就要從就業做起。
什么叫就業?我有一個定義,就是找一份工作,不管你喜歡不喜歡干,你能干上這份工作,有了一份業,就可以賺自己的錢,不至于再花父母的錢,這就叫就業。我對學生講課的時候有一個口頭禪就是,22歲以前父母給你經濟資助來幫助你大學畢業,如果說這是父母的應盡之職的話,那么到了22歲以后,大學畢業了,不管你是讀書上研究生,還是工作,如果再多花父母一分錢都是卑鄙的。因為我認為,人就像動物一樣,到了一定的時候,必須要出去養活自己,從來沒有聽說哪一對老動物帶著小動物過一輩子的,它一定有這樣一個過程,到了那個點上必須出去,我看過這樣的電視片,老鷹看到小鷹會飛的一瞬間就再也不會去理睬那只小鷹了,一定要讓它飛出去。
中國的父母在到底怎樣才能讓孩子活得更好的養育上是不夠的,有錢的父母更加不夠,孩子沒有工作,找不到,那就算了,繼續給他錢吧!最后的結果是孩子的獨立生存能力和獨立奮斗能力越來越差,父母不知不覺中剝奪了孩子們什么?剝奪的是孩子們成長的權利,使孩子們越來越失去成長的可能性,可能導致一輩子不成長,一輩子沒出息,一輩子窩囊。因為到22歲左右如果養成一種依賴心態,這個依賴心態一輩子幾乎是擺脫不掉的。
有同學就問我,說我22歲以后讀研究生確實還要點錢,但是我讀研究生是為了自己更有價值,那怎么辦?假如你真要上研究生,真要出國讀書要花錢,有沒有可能比如說向父母寫一個借條,并且以同期銀行利息來計算向父母的歸還數據?如果這樣的話,那么你就有了一種緊迫感。這個緊迫感就是說,我未來必須找到更好的工作。
我對到新東方應聘的大學生,常問他想干什么工作?一般提出來的工作都是充滿了遠大理想的工作,這樣的工作對于一個沒有工作經驗的大學生來說,是不太容易被企業接受的。另外一個情況就是,開出來的工資讓你感覺到難以接受。當然大學生有畢業以后就能拿到上萬塊錢的,也有畢業拿到兩千塊錢的,我從來不認為一個畢業的時候只能拿到兩千塊錢的人,未來一輩子永遠趕不上那個拿上萬塊錢的人,因為有可能后續的爆發力和耐力,以及工作態度會決定未來的工資。
撇開工資不說,我再說一下就業心態,比如說有的時候我會故意考驗大學生,他說我能干這個能干那個,我說你對新東方了解不了解?他說了解,這個、那個,他了解很多新東方的事情,那我說現在干這個工作呢暫時沒有位置,但是新東方也有一些位置可以干,你可以留下來干,比如說有兩間廁所沒人打掃,你愿意不愿意暫時先打掃?如果你真看好新東方,從打掃衛生進新東方也是可以的。一般的學生當我開完這個玩笑后是不會接受的,但是實際上他要是真接受了,至少給我的一個感覺,這個人將來可能能成大事。一個能夠放低自己的人,通常將來能夠走得更高。心態決定了結果。
大學生一進入社會就能找到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并且能夠拿到一份很好的薪水做下去,這樣的機會確實不多。獲得機會的敲門磚,通常是選定一家單位以后,從單位的最基層工作干起,并且以自己的態度和業績來證明自己在這個領域的發展前途,以及證明自己對這個機構的喜歡,來使自己在這個機構中能夠逐步上升。
就業可以是臨時工作,它和你的未來發展方向可以相關也可以不相關。職業則是你選擇的這個行業,你打算干它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