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岑氏宗親、同志們:
在這楓紅似火、菊花盛開的美好時節,香港和廣東省的岑氏宗親,千里迢迢,衣錦還鄉,省親謁祖,觀光考察,使我們感到十分榮幸、十分親切、十分高興。這對于加強新野人民和海內外岑氏宗親的聯系,對促進縣域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借此機會,我代表新野縣人民政府向各位宗親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新野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與湖北省襄樊市接壤,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民風淳樸,人杰地靈,是東漢中興之地和三國歷史文化名城。至今約3000年前,周文王姬昌的同父異母兄弟姬耀之子“渠”,受封于“岑”,其子孫以國為姓,延續至今。“岑”國在秦朝以后叫“棘陽”,位于我縣前高廟鄉張樓村。這里的岑氏在西漢以后人才輩出,侯、將、相達20多人。兩晉、南北朝、隋唐時期,這里的岑氏亦名人輩出,如岑之敬、岑德潤、岑文本,一門三相,唐代邊塞詩人岑參在作者所有!國文學史上占有重要位置......現在前高廟鄉保存有漢棘陽舊城遺址、岑氏故里碑、岑氏祠堂等重要實物資料。新野這塊富庶美麗的土地,因岑彭、鄧禹、庾信、岑參等歷史文化名人,也因劉秀起兵、三請諸葛、火燒新野等膾炙人口的三國故事,而聲名遠播,聞名中外。
新野總面積1062平方公里,轄9鎮5鄉,98萬畝耕地,73萬人。這里交通方便,通訊便捷,水電充足,土地肥沃,投資環境優越,被國務院命名為“全國對外開放縣”,被河南省人民政府確定為“全省城鎮化重點縣”,新野正由平原農業縣崛起為充滿活力的新興工業城市。
近年來,新野按照“縣域經濟特色化、特色經濟產業化、產業經濟規模化、規模經濟外向化”的發展思路,加快推進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進程,著力培育棉紡織、蔬菜、畜牧三個支柱產業,實現了縣域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目前,新野工業形成了棉紡織、建材、化工、輕工等四個優勢行業,正向高新技術產業邁進。主導產品有高支棉紗、高檔色織服裝面料、高標號水泥、優質氮磷鉀復合肥、酒精化工、高桿照明燈具等20余種。新野農業形成了蔬菜、畜牧、棉花三個支柱產業。蔬菜純播面積35萬畝,被確定為全國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示范縣。畜牧業以養牛為主,以皮埃蒙特肉牛、波爾山羊、三元瘦肉型豬為主導品種,年肉類產量12萬噸,是全省綠色畜產品生產基地示范縣。棉花常年種植面積38萬畝,被譽為全國百強縣和河南省十強縣,“銀鵬牌”棉花被評為全國十大棉花名牌之首。
新野經濟發展,事業進步,社會穩定,政通人和。這是家鄉73萬人民努力拼搏的結果,也是各位宗親、各界友人大力支持、幫助的結果。各位宗親、各界友人為新野的發展所做出的積極貢獻,新野人民永遠銘記在心!
新野經濟發展與沿海和世界發達地區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存在的問題和困難還很多。新野的發展和繁榮需要我們開拓進取,務重實干,也需要各位宗親、同鄉和各界朋友們的廣泛參與和大力支持。我們熱忱歡迎各位宗親、同鄉和各位朋友到新野考察指導,進一步加強了解,增進友誼,并真誠期望能夠與你們開展更大范圍、更深層次的合作與交流,期望你們或介紹你們的朋友到新野投資興業。我們將以一流的環境和優質的服務,讓您的每份投入都能物有所值,讓您的每一份耕耘都能得到豐厚的回報。
這次諸位岑氏宗親回新野省親考察雖然時間短暫,但家鄉的親情是永恒的,家鄉人民永遠惦念著海內外的親人!我們熱切期望各位宗親回去后宣傳家鄉、介紹新野,帶領各界友人經常回來,走一走、看一看,為家鄉的建設獻計出力。我們相信,只要大家攜起手來,共同努力,岑氏故里——新野必將更加文明、繁榮和富強。
最后,祝大家身體健康,工作順利,合家幸福,萬事如意!
謝謝大家!
各位來賓、闕氏宗親:
大家好!
今天,家族大團結的盛會再一次把我們闕氏后裔請回南寧,在此,我謹代表東莞市迪固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全體員工,向這次會議的“組委會”全體宗親們表示衷心的感謝,感謝你們為族人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宗親們會記得你們的!同時向光臨本次會議的各位宗親表示熱烈的歡迎!也對南寧市的全體的宗親們表示親切的慰問和熱誠的祝賀!
尋根問祖,慎思追遠,弘揚祖德,光前裕后,歷來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在漫長的歲月里,闕氏后裔靠拼搏創新,生生不息,繁衍壯大,走向世界,一大批闕氏精英企業在國內有著世人矚目的成就和影響力。為了深刻挖掘闕氏文化新的時代內涵,讓闕氏文化重新煥發光彩炫目,也讓全中國的闕氏宗親增進感情。從05年開始,我們先后在全國各地舉行了多次闕氏宗親聯誼會活動,給大家提供一個相互交流溝通的機會,讓闕氏后裔的交往更加密切、服務社會、建設祖國的愿望也更加強烈。同時,我們真誠地歡迎闕氏有識之士能常回南寧考察觀光、探親訪友,為南寧的發展建言獻策、出謀劃策。
宗親們!相聚的時間雖然短暫,但我們的心卻緊密相連,我們要珍惜相聚的機會,繼續發展血濃于水的精神,繼往開來,團結奮斗,共同創造美好的明天!
現在,我提議,讓我們共同舉杯:為本次活動的圓滿召開,為各位的身體健康、事業輝煌、家庭幸福,干杯!
謝謝大家!
尊敬的各位宗親、各位宗長:
你們好!
我們回來了!我們回家了!
癸巳金風送爽,X聯誼:血濃于水,一脈同源!
我受本祠族老委托,代表四川遂寧左家壩唐氏十多萬長樂公后裔,謹向祖籍地宗親致以最親切的問候和最真摯的祝福!對你們的深情厚意表示衷心的感謝!
三百一十年前即最早于康熙丙子(1696)、丁丑(1697)年間因“湖廣填四川”湖南寶慶府武岡州紫陽鄉長樂公后裔數百男丁陸續入川,其中插占于四川省遂寧縣境內的有九十七家,共同組織并逐年捐資興建左家壩唐氏宗祠,故本祠族譜稱“九十七祖興會建祠”,世人稱我族為“左家壩唐氏”。此后又不斷有同族加入,至嘉慶年間(1796-1820),入祠祖達到一百零八位,分別屬于長樂公派下萬伍公次子升公文法、三子寳公文酉、四子六公文庫、六子丑公文吉派下。民國時期,在遂寧的眾多姓氏中,唐氏就素有“唐半縣”之稱,如今常駐遂寧的長樂公子孫就達十余萬,三百年時間繁衍十四代(即到本祠“施”字派);定居遂寧后,歷代族人又不斷外遷,如遷陜西漢中、貴州、廣西、寧夏等地;省內如青川、中江、蓬溪、內江等地;修譜已三次(九十七祖興會時第一次、同治八年第二次、民國八年第三次),世系記載以世椿公為我族開基始祖、以由江西泰和遷居湖南寶慶的長樂公為遠祖、以入川占籍遂寧興會建祠的九十七祖為本祠發派始祖,目前第四次續譜工作正在進行中;受先祖傳統,本祠歷來重視教育,故人才輩出,前清中舉二人,如今更是人才濟濟,如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五一勞模、中華人民共和國將軍、各條戰線的專家教授、清華北大學子、碩士、博士研究生、從政、經商等等……
宗親們,雖然我們與老家間斷了近三百年聯系,但“長樂公”“湖南寶慶府武岡州紫陽鄉黃塘、沙坪”“蔡花墟祠堂”等先祖名諱、祖籍地、老祠堂,永遠烙印在子孫的腦海中代代相傳;長樂公的血液源源不竭地滋潤著子孫萬代,且奔騰不息!……
水有源、樹有根。通過尋根祭祖、宗親聯誼,族親世世融合,宗族支支宏發,以告慰先祖長樂公在天之靈。長樂公宗支綿長,紅裔代出,事業興隆,后裔其昌……
最后,恭祝大家國慶節日快樂、合家安康、幸福吉祥、萬事如意!
歡迎各位宗親到觀音故里--四川·遂寧來觀光旅游、暢敘宗誼!
謝謝大家!
各位尊長、各位晚輩、各位兄弟姐妹:
大家好!天浩浩,日融融。天降吉祥,今日好景。我非常榮幸擔任此次聚會的主持人。首先祝大家身體健康,工作順利,萬事如意,合家幸福。人生沉浮幾十載,血緣情義始最真。期盼已久的親緣聚會在多方的努力下今天終于實現了。
七月的太陽,絢麗多姿、熱情奔放。看大家,人人心情激動,個個笑逐顏開。俗話說:水有源,樹有根,飲水不忘挖井人,吃飯當思種糧農。今天成家立業,怎能忘記養育我們的父母雙親?古人云:養狗不忠尚
可容,養兒不孝心傷透。父精母血骨肉情,不盡忠孝何為人!尊老愛幼當銘記,和睦黃土變成金。打斷骨頭連著筋,舅舅家人最是親。尊老愛幼孝敬父母,是中華二千年的美德,我們一定代代相傳,發揚光大。
感謝上蒼,感謝李氏家族。我們所有的親朋,不管大人和娃娃都是李氏家族大樹藤上發出的叉。同時最最感謝我們的父母把我們帶到這個世界上!讓我們借這次親緣聚會,加深親情,加強聯絡。回顧過去,豪情滿懷;展望未來,前程似錦。衷心敬祝我們所有的老前輩都福入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
各位前輩,各位親朋:愿大家在血濃于水的親情里,在今后的工作中、學習中——種地行,買賣成;工作能,麻將贏;學習進步不放松,升職加薪伴你行!知識改變命運,瀟灑走遍開放城,先海南,后深圳,最后浪到北京城。
我代表親緣家族,祝前來參加親緣聚會的各位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帆風順、二龍騰飛、三羊開泰、四季平安、二福臨門、六六大順、七星高照、八方來財、九九同心、十全十美、百歲享通、千歲吉祥、萬歲如意!
最后送大家一副對聯:吃盡天下美味不要浪費;喝盡人間美酒不要喝醉;橫批:吃好喝好說好!
各位蕭氏宗親:
2680多年前,我蕭氏因叔心大心平亂有功,始封于宋,得蕭邑;此后,北移蘭陵,西遷杜陵,南下建昌,東進會稽,足踏五湖,嫡傳四海;明清之時,走西口,闖關東,下南洋,蹤跡布海外,人員入五洲;近代以來,又多有求學部施抱負謀發展而移民國外者;至于今日,我蕭氏宗親遍及全球,總數達850多萬,實乃泱泱大施也。
千百年來,我蕭氏宗親在中華大家庭或域民族中盡義務、享權利,與其他各姓官民一道同勞同酬共生共榮。其中漢安平候何公收圖興漢,輔政匡君,創下“蕭規曹隨”之無上榮耀;宋刺史道成公滅宋建齊,尊為帝王,開辟蕭家統御江山百年之基業;梁文學家統公施德善學能文,編《昭明文選》,成就中國史學之經典名著;西王朝貴公統兵百萬,縱橫疆場,封為太平天國農民起義的前軍主將。宗親中為帝王將相官吏而經世濟民者不在少數,為文人雅士能工巧匠而青史流芳者何止一二?今日百萬宗親,處處有能人,行行出狀元;諸后生秉承先輩優良傳統,勤學苦練,蓄勢待發,必將勝出于藍。我蘭陵世家,實乃煌煌旺族也。
上世紀五十年代,先賢們在南洋艱苦創業,成立了跨省籍的蕭氏宗親組織新加坡蕭氏總會。該總會敦親睦族,組織宗內幫扶;促進交流,開展族外聯誼;推進管理,參與社會事務,為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作出重大貢獻。1963年,國家元首向總會頒獎,“用示政府不忘勞績之至意”。此后,海內外宗親紛紛仿效總會,相繼成立自己的組織。福建安溪、泉州、晉江等蕭氏宗親組織充滿活力,宗親在組織內真正實現“團結友愛如一家”。
尤溪乃山區大縣,在42萬人口中,蕭氏宗親占約5%,人口逾2萬,遍布全縣15個鄉鎮。族內人員地域不同單位相異職位也各有千秋,求學事、工作事、家庭事,難免要有人理解與幫助。同時,族內人事業有成經濟寬裕時間暇亦有諸多能力幫助宗親解疑釋難成就事業。因此,應乘黨和國家構建和諧社會重視社會組織建設之春風,沐全球蕭氏宗親廣泛交流合作之氛圍,借同縣同鄉同宗之地緣血緣,抓緊建立組織,搭建平臺,提供載體,促成血脈相連、親情相融,進而推進事業成功、家庭幸福。
值此天時地利人和之良機,尤溪縣蕭氏宗親聯誼會應運而生。聯誼會的誕生,為全縣宗親創建了溫馨共同的家園。誠望宗親誠實相待,和睦相處,重富扶貧,尊強護弱,不斷推進宗族的進步與和諧;誠望蘭陵子嗣秉承祖上遺德,發揚優良傳統,立志高遠,奮發圖強,忠誠報國,勤奮持家,以突出的業績和輝煌的成就服務社會,光耀祖宗;誠望尤溪蕭氏與世界宗親加強交流與合作,常慰問,多來往,勤幫助,同發展;誠望所有族姓同胞團結合作,銳意進取,共同建設和諧社會,促進世界和諧。
尤溪縣蕭氏宗親聯誼會
20X年10月22日
各位宗長、各位宗親:尊敬的各位來賓:
今天在這個《嚴氏宗祠》莊嚴的殿堂里,嚴氏宗族各地的代表們歡聚一堂,舉行已仃止六十多年后,首次莊嚴而隆重的祭祀祖先儀式。這是我們宗族所有族人始終集聚在心中,壓抑了數十個春夏秋冬的情感和心愿的實現。物有報本之心,人有思祖之情,這是自然界本性所在,是真情的復蘇,常說“兒行千里母擔憂,游子總有思鄉情。”參天大樹葉落歸根,萬里長流總有源頭,人是萬物之靈怎能無祖?怎能忘祖忘宗?所以為響應族眾的意愿,族中組織遷居咸豐、來風的嚴氏族人丙戌冬至祭祖大典。
今天是個好日子,古話說:“冬至一陽生。”“陰極之至,陽氣始升,日南至,日短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過了“冬至”春天已經不遠了。所以我們就選擇了這個日子來祭祀我族的歷代祖先,既按古制也取其萬物萌發,興興向榮之意。
今天參祭的有來鳳縣嚴氏宗親祭祖團、咸豐縣白果壩嚴氏宗親祭祖團、清坪鎮嚴氏宗親祭祖團、忠塘嚴氏宗親祭祖團、落馬灘嚴氏宗親祭祖團,三角莊嚴氏宗親祭祖團、屯浦壩嚴氏宗親祭祖團,大水坪嚴氏宗親祭祖團,高樂山鎮嚴氏宗親祭祖團。還有珍貴的賓客;貴州印江祖籍地嚴氏宗親代表團,建始縣、利川市、重慶市的嚴氏宗親代表,還有政府部門領導,他們是縣委宣傳部羅學習副部長、縣文物管理所肖敏所長、鄉政府的領導等和來賓及鄰近鄉里的其它姓氏的客人共約1000 人。對各位的到來我們表示熱烈地歡迎!
今天這是一個別開生面的祭祖活動。歷史不斷向前發展,人類的文明也在不斷的進步,人們祭祀祖先的形式也在發生變化。我們既要傳承祖先留下的文化精髓,更要不斷地推陳出新,使這一古老的緬懷祖先的典禮,符合時代的氣息,適應歷史的進步。今天在這里歡聚的族人中,除了男性宗親外,還有很多嚴氏家族的女性傳人,還有為我們家族傳承后代,興旺繁榮,含辛茹苦,作出不朽貢獻的各代母親們,她們是我們家族中的一員,她們理所當然的站在祖先面前,以古老的`方式獻上一柱青香,來表示自己的一片虔誠之心,這就是歷史進步的體現,這在重男輕女的封建時代是不可能想象的。先輩們一定能理解我們的革新舉措支持這個創舉。人類怎能忘記自己的母親呢!
今天的祭祖典禮又是一個推陳出新的活動,我們既按古制以古典的祭祀形式緬懷先賢,但我們更重視以這個活動為載體,激勵族人求生存,謀發展,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繼承祖德,發揚傳統,實現強國富民之夢,再展宏圖。所以祭祖活動的籌備組為今天參祭的族眾推薦了一些資料,從各個側面粗略地反映了家族的一些可供借鑒的事例,給大家一個啟迪和提示。祭祀祖先,祈求庇佑,這是一種精神寄托,我們這些后裔子孫,要借鑒先輩為宗族的繁榮昌盛,不屈不撓,艱苦創業的精神財富。就是要象我族嚴一福、嚴明舉、嚴舒田、嚴天紅等等族人,敢想、敢為,不怕挫折,有理想、有追求創造了自己的一番事業,做出了榜樣,這種精神是值得大家學習的。
今天的祭祀活動又是我族一次敦宗睦族,創建和諧社會的動員。首先我們要對前來參加祭祀活動的貴州祖籍地嚴氏宗親代表團,各地嚴氏宗親代表和貴賓表示最熱誠的歡迎和感謝!他們不顧路途遙遠,天寒地凍來到這個邊遠的地方,和我們一道祭祀祖先,是對我們極大的支持和鼓舞,是血肉脈相連,手足同心的同根深情讓我們能聚會在一起。是這種親情使我們分布在各地的宗親今天有這么熱烈的聚會,讓我們相識,讓我們相互了解,讓我們相互扶持幫助。在這喜逢盛世,國家強盛,澤被億萬人民的大好環境下,要作到族內團結,鄉里和睦,以“八榮八恥”的榮辱觀為指導,把我們這個宗族溶入到中華民族和諧的大家庭中,富國興邦,再展宏圖。在向族眾展示的資料中就有孝敬尊長和睦鄰里家庭和諧的典范,我們在族中就是要提倡互諒互讓,求同存異,孝敬尊長,愛護幼小,相邦相襯,共奔康莊大道。我們反對為一點小事,互起爭端,反對虐待父母、兒童、婦女。只要不悖大節,家族、鄰里要相互妥協,相互忍讓,相互邦襯。在法治社會里,實在無法認同的事可以求助族人的調解和法律幫助,切不可互動干戈,血肉相殘。一個人一個宗族,只有在一個和諧的大環境中,才有可能發展、壯大,才有可能走上富裕之路。大家要知道,如果沒有今天這樣的好政策,好政府,好環境,沒有改革開放,我們這一大族人能歡聚一堂嗎!所以我們的族務活動,一定要堅持一個大原則,要在國家法律的范疇內開展正常的活動,不能搞房頭,立山頭,要響應黨和政府創建和諧社會的號召,族內團結,鄰里和睦,奮發致富,興旺繁榮。
強國,富民,發家,創業,都離不開人才,我們一定要牢記祖先“育人為本”的教導,要不惜代價,培育族中人才。在這個祭典中我們介紹了家族育人的一些資料,許多族人為國家,為家族培養了一大批姣姣者,為國、為家的希望寄托在他們身上。培育人才我們必須世世代代的堅持下去,讓更多的人才脫穎而出。
諸位宗親:
年年祭掃先人墓,處處猶存長者風。今天,這里草木蔥郁,天氣清徹明朗,萬物欣欣向榮,在入黔始祖宋節武大將軍俸信公、妣田氏老府君及老太君墳前,貴州籍我任姓宗親齊聚一堂,在此舉行祭祀入黔始祖暨立碑儀式,告慰祖先英靈,緬懷祖先功績,承接祖先恩澤,今天是宗史中的值得特別紀念的一天,今天我們的所作所為也必將在宗史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頁。
近幾年來,我宗族熱心人士為宗族做了很多意義深遠的工作:清理并修繕了多處祖墳,加強了各地任姓之間的往來聯系,增補完善了宗譜這一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大事。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眾多熱衷于宗族事業的有識之士的辛勤努力,是他們汗水和智慧的結晶。從而為我任氏的團結和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今天,我們圓滿完成對入黔始祖俸信公、妣田氏老府君及老太君的重建。這次祭祀的如期舉行和墓碑的圓滿落成,是我任氏諸位宗親齊心協力,充分發揚孝念和奉獻精神的結果,在此我們要特別感謝任明瑜、任明富、任明耀、任伯龍、任心良以及任貞廉、任永剛等組委會成員,他們為此次宗族大事不辭辛勞,奔走籌建,跋山涉水,廢寢忘食,為我們成功樹立祖先墓碑的同時也為我們樹立了榜樣。在此,我謹代表全體族人向你們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謝!也向參加此次盛典的諸位宗親表示誠摯的問候!
俗話說,樹高千丈必有根,江流萬里必有源。自我始祖俸信公入黔數百年來,我貴州籍任姓在戰火紛亂中流離輾轉,在政權更迭中惶惶度日,在祖先的庇佑下頑強地生存,不息的繁衍,終于以盛族的姿態迎來了如今的盛世,迎來我任氏宗族發展的春天。祭祀先祖,為先祖樹碑立傳,就是要我們不忘先輩之精神,并使之在我輩得以傳承和發揚光大;就是要我們油然而生宗族自豪感,從而生發巨大的宗族凝聚力;就是要我們永遠記住宗族發展史,將我任氏宗族的優良傳統代代相傳。只有這樣,我任姓宗族的發展才能與時共進,才能與偉大的祖國一道奔向繁榮。
各位宗親,只有自強不息才能把握命運,只有與時俱進才能緊跟時代,只有勤勞勇敢才能成就偉業,只有艱苦奮斗才能興旺家族!讓我們緊密地團結起來,共同奮斗,牢記祖先的功德和教誨,為子孫后世的家運昌隆和事業發達祈禱吧!我們祖先墳墓上的松柏,必將萬世長青!
★ 辯論賽主持稿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