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高安全生產監管水平,有力推進全村安全生產工作順利進展,堅持長抓不懈的管理機制,做到防控結合,及時消除隱患,將安全生產工作貫穿于全年農村工作之中,為積極認真落實安全生產的各項任務,全面提升我村安全生產工作的水平,現將2021年度安全工作計劃如下:
一、違章立制、成立班子
1、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的各項規章制度。
2、組建成立組織領導班子和工作班子。
3、制訂安全生產崗位考核細則。
4、組織召開各單位負責人和負責安全生產專職人員會議。
二、組織安全生產隱患排查和實施整改
1、落實鎮政府安全生產工作的精神要求,布置安全生產大排查的任務。
2、各單位對所查出的隱患進行自行整改。
3、組織對各單位整改的情況進行認真督查。
4、根據政府要求對無動于衷的單位限期整改,不聽指揮將上報上級主管部門進行處理,直至停業為止。
三、創建安全生產達標村
1、在上級政府的領導下,兩委會的努力下積極做好安全生產工作的創建工作。
2、組織各單位負責安全的人員集中參加培訓。
3、每月進行一次地毯式的排查和督查及時指出存在的問題,限期按高標準進行整改直至達標。
4、做好安全生產工作創建的資料上報工作。
5、建立檔案以便備查。
根據高唐縣雙擁辦擁軍的優屬愛民工作要求,吉鑫社區2021年的擁軍的優屬工作指導思想是:認真學習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精神,堅持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以深入學習科學發展觀,和迎世博為契機,努力在“深”字上下功夫,在“新”字上做文章,使擁軍的優屬工作再上一個新臺階。現結合本社區實際制訂如下工作計劃。
一、加強擁軍的優屬工作宣傳教育,提升國防素質
堅持不懈地做好擁軍的優屬宣傳工作,切實加強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擁軍的優屬宣傳和國防知識教育。充分利用廣播、黑板報等宣傳工具,宣傳擁軍的優屬的典型事例,宣傳擁軍的優屬工作的戰略地位和作用。充分利用街道文化站進行宣傳演出,進一步營造擁軍的優屬工作氛圍,推動擁軍的優屬工作健康開展。
二、抓好基層服務網絡,健全擁軍的優屬工作體系
1、調整和完善擁軍的優屬工作領導小組,發揮服務網絡的`作用,年內召開二次專題會(上下半年各一次)交流經驗,找出差距改進不足。
2、擁軍的優屬工作列入各村(居)、企事業單位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和政績考核內容,經常檢查對照擁軍的優屬工作情況,積極為優撫對象做好事辦實事,為優撫對象排憂解難。
三、規范擁軍的優屬活動制度
1、定期召開例會,各村(居)、企事業單位每季度召開一次例會總結經驗、研究對策,為上級領導提供決策依據。社區擁軍的優屬領導小組每半年召開由村(居)、企事業單位參加的擁軍的優屬小組長會議,學習傳達上級會議及文件精神和優撫政策,交流經驗并聽取匯報,布置擁軍的優屬工作任務。
2、堅持走訪慰問制度,利用“八一”、春節等重大節日,社區領導帶隊組織走訪慰問烈軍屬,發揮故鄉指導員的作用。
3、清明節組織烈士家屬進行掃墓活動,“八一”、春節期間召開優撫對象座談會,聽取他們的生活工作情況,并對有困難的對象進行不間斷的服務,解決他們的生活困難。
4、堅持獎勵制度,表彰獎勵在部隊立功授獎的現役軍人,優秀士兵100元、三等功500元、二等功800元、一等功1500元。
四、落實擁軍的優屬政策
1、堅持標準,保證新兵質量,做到無責任退兵。對當年退伍兵做到雙向選擇,及時妥善安置,農村義務兵期滿退伍發放安置費10000元,一期半義務兵發放安置費15000元。
2、優待金做到足額、不錯、不漏,按時發放。
3、對優撫對象家庭生活困難的缺勞家庭,社區及時調查核實,給予生活補助和幫困助耕。
一、努力辦實事好事,不斷增進軍民魚水情
1、加大警民共建活動力度。進一步密切與共建單位聯系,以各種方式開展文化、體育等警民聯誼、互幫互學活動,拓寬共建活動渠道,努力提高雙擁共建水平。
2、充分利用元旦、春節、“八一”等節日,廣泛開展“送溫暖”等擁軍的優屬活動,開展“關愛功臣”活動和社會公益活動。
二、深入學習貫徹黨的雙擁工作精神,加強雙擁工作的宣傳力度
1、以“雙擁宣傳教育月”、“國防教育月”為契機,大力宣傳國防知識,大力宣傳雙擁光榮傳統和加強軍民團結的重要性。
2、緊密結合普法宣傳教育活動,大力宣傳《國防法》《兵投法》《人民防空法》等法律法規以及有關雙擁和優撫安置的政策法規,宣傳有關擁軍的優屬的各項優惠服務措施。
三、認真抓好復員軍人及其家屬的慰問工作,主動關心他們的生活情況,幫助協調解決實際困難,切實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
四、做好雙擁工作資料的收集和管理。平時注意收集雙擁工作資料,及時更新,做到合理管理。
五、抓住歷史機遇,創建文明社區
結合社區實際,充分發揮社區地理優勢,把創建文明城市、文明社區的成功做法引入社區,使軍隊與我區之間結成軍民共建對子,廣泛開展互幫、互助、共同進步的軍民共建活動,形成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良好居面。
六、加強宣傳力度,增強雙擁意識
堅持以《弘揚紅巖精神,塑造渝中新人》為主題,搞好社區雙擁宣傳教育工作,大力宣揚雙擁共建涌現出來的新人新事,以強大的輿論宣傳優勢營造良好的雙擁氛圍,努力提高社區居民的雙擁意識。
七、充分發揮地理優勢,廣泛開展科技擁軍活動
結合駐軍技術力量強的特點,大力開展科技擁軍活動,積極探索市場經濟條件下抓好雙擁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徑,使社區雙擁工作上一個新的臺階。
一、指導思想
著眼于鞏固和發展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新型軍政軍民關系,軍民相互支持、雙向奉獻,攜手共建關系密切、環境優美、秩序優良、服務優質的文明社區,努力做好雙擁的各項工作,促進社區雙擁工作的新發展。
二、具體措施
1.充分運用多種宣傳陣地作用,堅持以人為本,采取多形式、多層次的國防教育和雙擁宣傳活動,廣泛開展雙擁宣傳教育工作,增強廣大居民群眾的國防意識與廣大青年依法服兵役的自覺意識,努力形成軍民共建社區美好家園的雙擁輿論環境。
2、廣泛開展國防和雙擁教育活動,進行生動形象的愛國主義教育,普及國防知識,提高轄區居民的國防意識和擁軍意識。邀請軍民參加社區雙擁座談會,形成愛軍、擁軍、學軍的良好社會風尚。
3、在“春節”、“八一”節期間對轄區內的軍屬進行走訪慰問,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他們的心坎里。準確掌握、了解轄區軍屬們的生活、工作情況,并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并對有困難的軍人家屬進行經常性的服務。
4、結合我街道的實際,制定出工作計劃和有關規定,做到目標明確,責任到位,完成市區安排的各項工作。
5、注重發揮優勢,努力形成健康向上的社區文化環境。通過參加創建文明街道活動,弘揚社會主義道德風尚,傳播新思想、新道德和新文化,提高軍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程度。
雙擁工作作為一項帶有全局性、戰略性的工作,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我們戰勝困難、奪取勝利的重要法寶。是我黨我軍我國人民的優良傳統和特有的政治優勢。在改革開放的和平建設新時期,消防部隊發揚“忠誠可靠、赴湯蹈火、服務人民”新時期公安消防精神,持續開展雙擁共建活動,始終保持著與人民群眾休戚與共的血肉聯系,促進了警地雙方同步發展、同步提高。但隨著國情和人們思想觀念的發展變化,雙擁共建工作出現一些新情況、新問題。作為直接與地方和廣大人民群眾“零距離接觸”的公安消防部隊,新形勢要求我們要積極拓寬新思路,豐富新內容,健全新機制,推動雙擁工作向深度和廣度拓展,為構建和諧社會繼續發揮強大作用。基層部隊是開展擁政愛民工作的基礎,只有從思想認識、內容實質、工作機制上把工作做強做實,雙擁工作才能向深度和廣度發展,才能使警地雙方得到實惠,才能始終保持旺盛的生機與活力。為此我大隊制定詳實的工作計劃為駐地人民服務好。
一、立足專業優勢,開展宣傳培訓活動。通過邀請單位、群眾到消防站參觀、上街宣傳、上門培訓、進行滅火演練等形式,向轄區內的企業、單位組織消防技能大賽,采取集趣味性和實用性于一身的競賽形式,掀起廣泛學消防知識、用消防技能的熱潮,激發廣大單位自覺加強消防安全管理、提
高從業人員消防素質。群眾對消防工作有了進一步了解,提高了消防安全意識,才能有效強化群眾撲救初期火災能力和逃生技巧。
二、依托駐地資源,開展崗位成才活動。基層大中隊充分運用轄區資源,邀請地方人員到中隊進行技能培訓,與大中隊周邊的電腦學校、修理廠、酒店建立了良好的關系,推薦表現突出、工作扎實的進行電腦、修理、廚師培訓,使戰士至少掌握一門專業技能。中隊成立鑼鼓隊、電聲樂隊等文藝團體,通過邀請地方專業團體指導,提升文藝隊伍的水平。
三、是主動發揮部隊的黨建優勢,幫助企業特別是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加強黨建工作。目前國有、集體企業受金融危機的影響,黨組織的核心地位有所削弱,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的黨組織則更加邊緣化,有的甚至沒有黨組織。根據這些新情況,消防部隊要以共建促黨建,把著力點放在培養企業內部奉獻精神,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改善企業管理水平上來。以不影響企業經營為前提,結合企業特點,利用工作間隙和業余時間開展黨的工作,采取相對集中和分散活動相結合的方法,精心組織開展量少質高的活動,提高黨建工作吸引力和實效性。
四、是互相學習管理方法和理念,共創雙贏局面。當今很多企業吸取部隊“軍事化管理”的模式管理企業,部隊則采用企業公司的績效考評、量化考評激發官兵完成任務的質量和速率。就如何結合實際,恰到好處地運用好軍事化管理和績效管理,警地雙方可以做深層次探討,為搞好部隊和地方建設謀篇布局。
五、是地方單位要加大科技擁警的含量,推動雙擁工作向更高水平發展。雙擁活動要堅持“警有所需,民有所給”的原則。近年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消防部隊近年來也大興科技強警戰略。地方企業可利用自身科技優勢,對部隊官兵進行一些科學技術知識的普及培訓。一些新興的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特別是高科技企業,科技人才相對集中,廣泛開展科技雙擁大有作為。要大力推進雙方的科技合作,互以對方的技術優勢為依托,開展項目攻關,培訓急需人才,實現項目、技術和人才的“嫁接”,促進地方經濟和部隊戰斗力實現跨越式發展。
★ 辦事處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