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洗衣機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1、熟悉音樂的旋律,感受樂曲中三段音樂表現了洗衣機洗衣服時“放”、“洗”、“甩”的三個動作。
2、學會順著一個方向走,在音樂結束時用合適的力度與同伴相抱。
3、通過呈現把自己變成洗衣機里的衣服寶寶被洗的過程,體驗扮演角色所帶來的愉悅感受。
4、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
5、通過肢體律動,感應固定拍。
能聽辯出音樂中所表現的洗衣機洗衣服時放、洗、甩的動作。
能有節奏地順一個方向走。
1、《我愛洗澡》音樂。
2、大圖三副:放衣服、洗衣服、甩衣服;箭頭兩個。
3、小圓點15個,圍成一個圓;橡皮筋。
4、用塑料袋制作15個衣服寶寶。
5、日常生活中觀察過洗衣機的工作。
1、談話:洗衣機怎樣洗衣服?
(1)(師幼圍圈席地而坐)今天小朋友身上穿的衣服真干凈,誰洗的?
(2)媽媽是怎么洗的?手洗的還是用洗衣機洗的?除了用手洗,還能用什么洗衣服?
(3)你知道洗衣機是怎么洗衣服的嗎?
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三副圖,并按順序排好:放衣服——洗衣服——甩衣服,理解箭頭的意思。
2、完整欣賞樂曲,感受音樂的三個段落。
(1)洗衣機里真有趣,衣服寶寶們要來玩一玩。他們一個一個跳進了洗衣機,跳了個快樂的舞。我們一起來聽一聽,看一看吧。
(2)幼兒完整欣賞音樂,教師有節奏指三副圖。
(3)衣服寶寶們在洗衣機里做了什么動作?
3、變成衣服寶寶洗一洗,按洗衣機洗衣服的順序學習順一個方向走,轉圈走,互相擁抱等動作。
(1)變成衣服寶寶。
衣服寶寶們洗得好開心,你們想不想也變成衣服寶寶呢?看,老師這有好多的衣服寶寶,大家來選一件吧。(變變變,變變變,變成衣服寶寶站站好。)
你變的是什么寶寶?
(2)洗衣服。
①放衣服
衣服寶寶們,我們快到洗衣機里躺躺好。還沒開始洗,你猜猜它們是靜靜得躺著,還是在動來動去?
衣服們躺躺好,開始放水了。放水以后,衣服它還躺在底下嗎?趕快浮上來。(欣賞第一段,幼兒學一學躺著,站起來的動作。)
②洗衣服
開始洗衣服了,按鈕一按,衣服寶寶們就轉起來了,怎么轉?
引導幼兒說出衣服在洗衣機里順著一個方向轉:衣服寶寶們在洗衣機里很奇妙,它們是跟著水往一個方向轉的。
笛——!洗衣機開始轉了,衣服寶寶們,我們朝哪邊轉呢?大家可要說好怎么轉,大家要順一個方向轉,不然可要碰痛哦。(幼兒提議轉動方向)
洗衣機一直在轉嗎?不轉的時候衣服可以怎么樣?
(欣賞第二段,幼兒練習轉、停結合的動作。)
③甩衣服。
衣服洗干凈以后,還要做什么?(很厚的衣服一天曬不干,要甩干)
衣服寶寶在里面甩干時是怎樣的?
快速轉起來,音樂結束時找一個好朋友抱住。
嘀嘀——衣服快甩干了,趕快找個好朋友抱在一起。
(欣賞音樂第三段,幼兒學習快速轉、擁抱的動作)
4、聽音樂完整表演洗衣機“放——洗——甩”的過程。
(1) 老師也來做衣服寶寶,和你們一起,讓洗衣機把我們洗洗干凈。
(完整音樂)
(2)過洗衣服再次表演一遍。
(3)我來做洗衣服的人,把你們洗洗干凈,好嗎?再次練習一遍。
5、衣服寶寶晾起來。
衣服寶寶們洗得真干凈,聞一聞,還有香味呢。衣服都洗干凈了,最后要做什么?(晾在繩上)
今天我洗的衣服真多,我請伍老師幫我來晾衣服好嗎?
“衣服”從洗衣機里“取”出來,晾在繩子上。
衣服寶寶們,我們到太陽底下去曬曬干吧。
維果斯基曾說:三歲前的兒童是按自己的大綱學習的。所以作為我們托班的老師更多的任務就是創設豐富多彩的環境,讓孩子在與環境、材料的對話中自主得到發展。由此,我們在托班孩子入園情緒穩定后,為他們創設豐富多彩的區域活動。考慮到小小班的孩子游戲需要很強的情景性,所以我們往往投放逼真的材料以滿足他們游戲的需要。那是不是逼真的材料真的能引發孩子活動的興趣,讓材料真正發揮階值的呢?我從一個案例中得到啟示。
娃娃家一直是我們托班孩子最喜歡玩的地方,他們有的在娃娃家里學媽媽抱著娃娃,給娃娃喂奶,有的學媽媽燒飯做菜等等。為了豐富游戲的情節,我讓我先生用木板做了幾只非常逼真的洗衣機,投放到娃娃家。然而,幾天過去了,我們的洗衣機一直沒人去玩,洗衣機一直沒有動起來。是我們的洗衣機做的不好嗎?不對!洗衣機很漂亮,而且想想小朋友也有相關的生活經驗,都認識洗衣機,知道是洗衣服的,可為什么不愛玩呢,我很納悶,也準備把它拿掉。
一天,玩區域活動不久,董奕炎笑瞇瞇跑來讓我拉袖子去洗手,我看到他的衣服很臟,可能是他剛才畫圖畫,把顏料染在衣服上了。我靈機一動說“呀!瞧你的衣服這么臟,快去洗洗吧”。奕炎真的把衣服脫了下來,我就把它放進了洗衣機里。在洗的時候我和他用嘴模仿洗衣機轱轆轱轆轉的聲音,洗好后,讓他把衣服用夾子夾好把它掛起來。許多孩子見我們在洗衣服,也把自己的圍兜放入洗衣機來洗,大家轱轆轱轆的玩得真的很歡。
從那以后洗衣機經常有人在玩,玩的內容也越來越豐富了。
開始的時候為什么孩子不愛玩呢?我后來想到:對于小小班孩子來說,他們比較喜歡玩熟悉的、重復的游戲,這次老師投放的洗衣機,雖然孩子看到過自己父母用洗衣機洗衣服,但是從未自己去擺弄,對他們來說沒有直接的生活經驗,同時老師出示洗衣機時,也沒有創設很好的問題情景,因此,對孩子來說,洗衣機的出現,只不過娃娃家多了一件物品而已。一次偶然機會,老師通過自己的示范和語言,為孩子創了真實的游戲情景,才使得孩子開始樂于參與玩洗衣機的游戲。
《綱要》中說到,要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敏感地察覺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當的方式應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關注不僅僅是用眼睛去看,還要用心、用腦去思考,小小班孩子生活經驗少,很多時候還是非常需要老師的介入,在老師的直接引導示范下,在孩子慢慢熟悉過程中,幼兒的生活經驗才能在游戲中得到提升。如上面案例中,幼兒不愛玩到由于老師的關注改變現狀,創設情景,自然介入幼兒原本不感興趣的活動,使冷落的洗衣機活動引來孩子們的注意。其次,對于小小班的孩子,游戲的情景性創設不僅需要逼真的材料,有時候還需要老師通過其他的直觀的形式來創設情景,如教師的參與,它不僅能挖掘幼兒在角色游戲中的潛在能力,積極創造了與之相關的游戲環境,還能大大滿足幼兒游戲的需要,使孩子在活動中產生更積極的參與熱情 。
1、認識洗衣機,了解其功能,懂得安全使用的意義。
2、掌握均勻涂色的方法,會朝一個方向均勻涂色。
3、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4、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后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1、三個模型洗衣機分別為地球牌、愛心牌、快樂牌。
2、各種衣褲紙型的圖畫紙及小衣物配件的紙型圖畫紙、蠟筆。
一、邊聽故事邊討論
1、你家里有沒有洗衣機?洗衣機有什么用處?
2、故事導入
(1)xx小朋友家洗衣機很舊了,媽媽要買一臺新洗衣機。
(2)有三臺洗衣機,討論買哪臺。
·地球牌——甩干機有毛病,衣服洗皺了。(不朝一個方向涂色)
怎樣使甩干機質量好?(示范朝一個方向涂)
·愛心牌——滾筒有毛病洗的衣服不干凈。(涂色有白點)
怎樣使滾筒質量好?(示范涂勻)
·快樂牌——又干凈又平整。(涂色均勻,朝一個方向涂)
這是一臺質量好的洗衣機。
(3)大家都來買快樂牌洗衣機。請小朋友做質量檢驗員。
二、操作表現
1、每人拿一件衣服或褲子紙型圖畫紙來模擬洗衣機洗衣服。(涂色)
2、以甩干機要質量好提醒朝一個方向涂。
3、以滾筒質量要好提醒顏色涂均勻。
4、“洗”干凈一件后,還可以“洗”小衣物配飾。
三、觀賞展示
1、拿出一件衣服來,共同檢查洗得干凈嗎。
2、大家晾衣服。
活動能與同伴進行討論洗衣機的程序,體驗活動中愉悅、歡快的情緒。讓孩子游戲與美術結合完整表現,讓孩子把自己零散的思維組合成為一個整體,孩子們在游戲時往往處于興奮狀態,除了讓孩子在活動中體驗愉快、歡快的游戲情緒,還要引導幼兒通過在游戲中感受美術。幼兒是天生的美術家,興趣是幼兒的學習動力,是求知和成材的起點,教師應盡量避免呆板單純學習繪畫技巧的教學方法,而應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讓他們展開想象的翅膀。
不足之處:
1、老師的個別指令語不夠。
2、時間的把控不是很好。
1、引導幼兒利用身體部位創編各種動作,表現洗衣機洗衣服的程序。
2、引導幼兒熟悉樂曲結構,初步學習游戲方法,嘗試與同伴合作游戲。
3、鼓勵幼兒大膽創編、愉快合作,感受游戲的快樂。
1、兩幅圖片,圖一:衣服放入洗衣機;圖二:水放入洗衣機,衣服漂起來了;圖三:洗衣機漂洗左右轉動;圖四:洗衣機脫水朝一個方向轉動。
2、在地上畫一個大圓圈。
3、錄音機、音樂。
一、幼兒聽音樂進場,導入活動。
二、引導幼兒利用身體部位創編各種動作,表現洗衣機洗衣服的程序。
1、引導幼兒自由講述:洗衣機洗衣服的過程
2、引導幼兒創編衣服放進洗衣機后的動作。
教師:衣服放進洗衣機會怎樣?誰會用動作來表現一下?
請小朋友利用身體部位創編動作。
3、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現放在水里的衣服。
教師:洗衣機放水了,衣服會怎樣?
請小朋友利用身體部位創編表現。
4、引導幼兒自由創編洗衣機是如何洗衣服的。
教師:水放好了,洗衣機要開始工作了,它是怎么轉動的?
請小朋友利用身體部位做動作。
5、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現洗衣機脫水。
教師:洗衣機洗好衣服后,還要做什么工作?它是怎么轉動的?
請小朋友利用身體部位大膽表現。(提出要求:轉的頭暈的小朋友可以放慢速度或用身體的其他部位來表現)
三、引導幼兒熟悉樂曲結構,初步學習游戲方法,嘗試與同伴合作游戲。
1、幼兒完整欣賞音樂,熟悉樂曲結構。
師:聽了這首樂曲你有什么感覺?這段音樂,你感覺可以分成幾段?
2、分段聽音樂,引導幼兒表現洗衣機洗衣和脫水的動作
3、全體幼兒和老師聽音樂完整表演:衣服放入洗衣機——衣服飄起來——洗衣機轉動——洗衣機脫水。
四、全體幼兒合作玩洗衣機的游戲。
1、幼兒圍成一個大洗衣機,教師指揮,集體玩游戲。
2、幼兒做洗衣機,老師做衣服,再次表演。
3、引導幼兒分組玩游戲:一組表演洗衣機,一組表演衣服
4、幼兒自由分組、合作游戲,再次感受游戲的快樂。
5、幼兒自由表演衣服晾在衣架上的動作。
師:老師做衣架,小朋友都是衣服,現在請把衣服晾在衣架上吧。
五、出去曬衣服,結束活動。
1、在了解洗衣機工作程序的基礎上,嘗試用動作表現洗衣機洗衣的過程。
2、感知樂曲回環反復的結構特點,能用不同的肢體語言表現衣服在洗衣機中旋轉的動態。
3、初步學習游戲方法,嘗試與同伴愉快合作游戲,感受游戲的快樂。
活動過程:
一、幼兒聽音樂進場,導入活動。
T:小朋友,我們的衣服臟了,媽媽會放到哪里去洗呢?
二、引導幼兒討論洗衣機洗衣服的工作程序。
T:那洗衣機是怎樣工作的呢?
引導幼兒自由講述:洗衣機洗衣服的過程,教師出示相應的圖譜。
三、看圖譜完整欣賞音樂一遍。
T:聽,小衣服開始洗起來了。
四、引導幼兒利用身體部位創編各種動作,表現洗衣機洗衣服的程序。
T:媽媽要準備洗衣服了,讓我們變成小衣服吧。看看,我找到一件男孩的衣服,還有男孩衣服嗎?男孩衣服在哪里?這件是誰的衣服?女孩衣服在哪里?把手舉起來看一看。小衣服們,讓我們聽著音樂跳到洗衣機里玩一玩吧。
聽A段音樂,幼兒跳進洗衣機。
T:小衣服跳進來吧,洗衣粉來了,水來了。
T:衣服遇到水會慢慢的怎么樣?(浮起來)哪件小衣服會做慢慢浮起來的動作?
幼兒創編浮起來的動作。(聽音樂練習。)
T:水放好了,洗衣機要開始工作了,它是怎么轉動的?誰來用動作做一做。
請小朋友利用身體部位創編做動作。 (聽音樂練習。)
T:洗衣機轉動一段時間后就要怎么樣呢?(停一停、歇一歇、再泡一泡。)
T:接著衣服又開始轉動起來了。(聽音樂練習轉動的動作。)
T:水慢慢放光了,衣服怎么樣了?(慢慢沉下去。)誰來做慢慢沉下去的動作。
幼兒創編動作,聽音樂練習。
T:最后洗衣機要干什么了呢?(甩干)甩干的動作怎么做呢?它要比洗衣服的時候轉得快。(幼兒創編動作,聽音樂練習。)
T:我們把衣服拿出來后干什么?(抖動衣服。)怎么抖呢?(抖衣服、抖袖子、抖褲子)最后,我們把衣服晾起來。
幼兒創編,聽音樂練習。
五、全體幼兒和老師聽音樂完整表演。
六、全體幼兒合作玩洗衣機的游戲。
1、幼兒圍成一個大洗衣機,教師指揮,集體玩游戲。
2、幼兒做洗衣機,老師做衣服,再次表演。
3、引導幼兒分組玩游戲:一組表演洗衣機,一組表演衣服
七、幼兒自由表演衣服晾在衣架上的動作。
師:老師做衣架,現在請把衣服晾在衣架上吧。我們一起去曬衣服。
1.愿意和同伴一起參加洗衣機律動活動。
2.了解洗衣機洗衣服的過程,和每個過程對應的音樂旋律。
3.在老師的提示下,能嘗試順一個方向走或者跑,模仿小衣服在洗衣機里洗的動作,隨著音樂律動。
1.幼兒準備:會唱《我愛洗澡》、在日常生活中觀察過洗衣機洗衣服,了解洗衣機洗衣服的過程。
2.教師準備:歌曲《我愛洗澡》、多媒體課件、洗衣機圖片、音頻、圓形場地。
1.導入過程
(1)教師引導幼兒說說洗完澡后你的臟衣服怎么辦呢?是誰洗干凈的?是怎么洗干凈的?你了解的洗衣機洗衣的過程……
(2)教師鼓勵幼兒大膽用動作表現洗衣機洗衣服的過程,提取幼兒創編的典型動作,在音樂片段下帶領幼兒練習有節奏地做動作。
2.韻律學習
(1)學習漂洗衣服律動。聽相關部分旋律音樂,引導幼兒扮演“洗衣機里面小衣服”的角色,練習順一個方向“轉”并帶領幼兒練習按樂句做轉、停的交替動作,感受樂句變化。
(2)學習甩干衣服律動。聽相關部分旋律音樂,引導幼兒小跑步表現濕衣服甩干的過程,提醒幼兒甩干后衣服纏在一起的動作。
(3)學習放衣服律動。提問:在洗衣服前,要把衣服放進哪里?怎么放的?聽相關部分旋律音樂,引導幼兒感受放衣服的律動。
3.幼兒聽音樂,在教師的提示下完整的做韻律活動。
(1)幼兒聽音樂,感受整首樂曲的旋律,教師引導幼兒注意歌曲中的重復。
(2)教師帶領幼兒聽音樂做動作。
4.幼兒聽音樂走出活動室:孩子們,我們一起去晾曬洗干凈的小衣服們吧。
1、整理益友的蠟筆涂色經驗,把握短線連接的涂色方法。
2、有興趣地選換顏色,發展對色彩的感受能力。
3、根據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4、鼓勵兒童發現生活中的美,培養幼兒對美術的熱愛之情。
模擬洗衣機的紙盒三個,蠟筆、紙剪的各式服飾:衣服、背帶褲、連衣裙、襪子、手套等。
1.觀察討論
(1)導入語:這二天,天氣非常的熱,每天小朋友都有許多的臟衣服要換下來去洗,洗衣房的阿姨為了把小朋友的衣服洗的干干凈凈,想去買一臺非常好的洗衣機,她呀來到了百貨商場,看到商場里放著3個不同的產品(出示三個不同色的紙盒),可是究竟哪臺洗衣機好呢?不能看外表,所以,阿姨決定試一試,她邀請我們小朋友幫她一起挑選。
(2)先來試試蘭色洗衣機
師:“洗衣機洗的時候發出什么樣的聲音?”好,我們一起來學學。洗衣機開始啟動(幼兒模擬洗衣機的聲音)“滴、滴、滴”“哦,衣服洗好了”,并從“洗衣機”里拿出一件衣服。“哎呀!怎么回事?噢,甩水有問題,肥皂水沒有沖洗干凈。”(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上有許多白點,并討論:怎樣才能把肥皂水沖洗干凈,使衣服上沒有小白點呢?(線條要排得密)
(3)再用同樣方法試綠色洗衣機
師:“我們再試試綠色洗衣機”。同樣,從洗衣機里拿出一件衣服。教師:哎喲,絞干有問題,新衣服上一絲一絲的,抽絲,變成了舊衣服了。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上的線條太長,造成雜亂,“怎樣才能不絞壞衣服,使得衣服光亮?你們說說該怎么辦呢?”
2.操作嘗試
我們來試試紅色洗衣機,開前與幼兒共同試涂一件衣服。師:“請小朋友一起來涂色。”師生一起涂色,然后如前放在紅色洗衣機里,取出后說:“洗衣房的阿姨非常滿意,就決定買這臺紅色洗衣機。
3.模擬創造
師:紅色洗衣機非常好,工廠里決定造許多紅色洗衣機,你們愿意當紅色洗衣機嗎?好,我要看看你們洗衣服的本領了。
4.游戲及評價
根據幼兒作品涂色的情況,擺放到各種洗衣機里,然后取出,請大家做評價。說說是哪臺洗衣機洗出來的,為什么?
從活動的形式來看,游戲的學習形式是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的。從內容看,它接近了幼兒的生活;從材料的準備上,漂亮的服裝造型等多方面看,引起了幼兒們較大的學習興趣,抓住了參與活動的注意力,使得他們很自然的進入到學習狀態中。而在活動的中間部分,既讓幼兒充分的理解和掌握涂色的正確方法,在紅色洗衣機開洗之前,請了幾位幼兒到臺前來進行涂色練習時,活動拖沓,使得幼兒的興趣一下散渙開來,各自做著“小動作”。而當進行模擬創造的活動階段時,興趣又重新回來了,他們拿到了“臟衣服”后,小心地、努力地涂了起來。
在給另外一部分幼兒進行嘗試時,中間部分做了一些改動:留給幼兒們在臺前進行示范涂色的面積少了,并且老師共同去完成,縮短了這段時間且緊湊,使活動能較穩定的進行。當然在掌握這一最基本的繪畫技能上,還有待于不斷的練習、鞏固,但在興趣動力的推動下,他們堅持的時間延長了,這便是學習的根本所在。
1.初步熟悉音樂的旋律,能擁有節奏的走和扭動身體表現洗衣機工作的狀態。
2.樂意參與活動,并能快樂的與同伴合作游戲。
1.《洗衣機轉轉轉》教師教學資源。
2.《我愛洗澡》音樂CD。
3.標記圖三幅:在洗衣機中放衣服,用洗衣機洗衣服幾甩干衣服,人手一個標記。
.談話引出。
“今天小朋友身上穿的衣服真干凈,誰洗的?”
“媽媽是怎么洗的?除了用手洗,還能用什么洗衣服?”
“你知道洗衣機是怎么洗衣服的嗎?”
“洗衣機到底是怎么把衣服洗干凈的呢?我們一段視頻吧。”
2.觀看洗衣機工作的視頻,創編洗衣機的洗衣過程。
(1)創編放衣服的動作。
“用洗衣機洗衣服先要把衣服放進洗衣機,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2)創編衣服浮起來的動作。
“在放水的時候衣服會怎么樣呢?誰來做做衣服浮起來的動作?”
(3)創編衣服轉動的動作。
請個別幼兒回憶并說說剛才視頻中洗衣機洗衣服的過程。
“誰來學一學洗衣機里的衣服是怎么轉動的?”
教師提取幼兒創編的動作,如“上下起伏、頭部轉動,身體轉動、手轉動、腳轉動、屁股轉動等,帶領幼兒練習有節奏地做動作。
(4)學習創編甩干的過程。
“衣服洗干凈了接著要甩干,甩干時衣服是怎樣的?”
幼兒根據手上的標記,學習按一個方向跑或轉,教師提醒幼兒與同伴保持距離,不要讓“衣服”纏在一起。
3.完整欣賞樂曲,用圖示讓幼兒感受樂曲的結構。
教師播放樂曲,按順序出示三幅標記圖,使幼兒初步感受樂曲A1、B、A2的變化。
4.幼兒聽音樂完整練習做動作。
全體幼兒跟隨音樂完整表演洗衣機“放——洗——甩”的過程。練習2-3遍。
5.活動結束。
“衣服”洗好了,讓我們到外面去曬一曬吧。
洗衣坊游戲
小班幼兒
長方體電腦盒、銀色包裝紙、塑料地毯、透明膠帶等
紙盒的大小約為60X60X35。銀色包裝紙正好能包住整個洗衣機、用塑料地毯做成的彩色按紐、尋找牛奶箱子上的提手做洗衣機門上的拉手,這樣便于孩子開關洗衣機的門。
科技的發展深深嵌入孩子們的心中,洗衣機也成了我們日常家用電器。在娃娃家游戲中,孩子總是問老師:“娃娃衣服弄臟了怎么辦呀?”有的孩子就想到媽媽會把衣服拿到洗衣機里去洗呀,還有的幼兒就想到媽媽衣服臟了會把他送到洗衣店等。孩子們的想法讓我覺得這個洗衣機不管在“娃娃家”還是“洗衣坊”都應該很有操作性,因此我在“洗衣坊”中增添了一臺大型洗衣機,洗衣機的出現讓幼兒眼前又一亮,一方面讓幼兒能自覺將娃娃的衣服及圍裙等拿到店里清洗,另一方面也培養了孩子的勞動意識,如:洗衣、晾衣、折疊衣服等,讓幼兒在洗衣服的過程中了解到大人洗衣服的辛苦。同時對洗衣機有進一步的認識。
洗衣機上面是利用半個盒蓋折疊成三角形狀,上面擺上幾個按鈕便于幼兒操作,把衣服放進去后按一下按紐衣服就可以洗了,再按一下另一個按紐說明衣服洗好了可以打開拿出來了。洗衣服時是機身上拉門的,拉住拉手就能將門打開,方便幼兒使用。
利用廢舊紙箱制作,取材方便,廢物利用,節約能源。直接在洗衣機的中間摳大半個洞,上面貼幾個按紐很簡單又形象。幼兒的操作性很強。同時, 幼兒帶衣服的積極性也提高了。
1、初步學習游戲,能跟著音樂節奏用各種動作表現洗衣機洗衣服的程序。
2、鼓勵幼兒大膽表現,體驗互相合作游戲的快樂。
3、熟悉歌曲旋律,為歌曲創編動作。
4、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1、課件:衣服放入洗衣機;水放入洗衣機,衣服漂起來了;洗衣機漂洗左右轉動;洗衣機脫水朝一個方向轉動。
2、音樂《我愛洗澡》節選
1、小朋友們,你們看見過媽媽用洗衣機洗衣服嗎?怎樣洗的?(幼兒自由回答)
2、老師帶來一段視頻,看看是不是怎樣.(播放視頻)
教師:先放臟衣服,一件、兩件、三件、四件;放水了,衣服慢慢慢慢的漂起來
加點洗衣液;現在洗衣服了,洗衣機左轉轉、右轉轉;衣服甩干了。
問:束老師剛才做了那些事?(放衣服、)和媽媽一樣嗎?
3、今天束老師帶來一個洗衣舞,你們想學嗎?請你跟著音樂想一想、做一做。
4、你們想好了嗎?把你們的洗衣舞跳給老師看看。老師下位學習個別幼兒動作。
剛才我看到你們做了好多好看的洗衣舞的動作,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1、 剛才我們往洗衣機里放什么?(臟衣服)你怎么放的?我們一起來學一學他們的動作。(音樂)你怎么放的?
2、 衣服放好了,放水了,衣服是怎么漂起來的?我們跳的是洗衣舞,漂的動作要好看一點。(幼兒創編動作)
教師念幼兒做。跟著音樂做。注意要一下一下的做。
3、衣服在洗衣機它是怎么轉的?你是衣服怎么轉?我們來學學他。
我們都是衣服,我們在洗衣機里怎么轉?把手牽起來(轉停一停,轉停一停)我們是被洗衣機帶著左轉轉右轉轉的。
4、衣服洗好了,要甩干,甩干是怎樣的?(快快的,而且朝著一個方向轉)小衣服們,手拉手,準備好。注意了聽著音樂轉起來。
教師小結:注意安全、注意跟著音樂,小跑步的時候,身體和頭側過來朝著跑的方向。
1、小朋友想不想來玩洗衣機的游戲,一起起立,做成一個大大的洗衣機. 我們請王老師來做主人,請到的小朋友和王老師做臟衣服,其他的小朋友做洗衣機。我們要帶著衣服朝左轉,朝右轉。
2、剛才是王老師做主人,現在誰想來做小主人。音樂開始要把衣服請出來。
3、剛才你們玩的開心嗎?我們請客人老師一起來玩一玩。
謝謝客人老師,結束活動。
小百科:洗衣機是利用電能產生機械作用來洗滌衣物的清潔電器,按其額定洗滌容量分為家用和集體用兩類。
小班幼兒喜歡在娃娃家里模仿大人做各種各樣的游戲,在這方面擁有豐富的生活經驗。所以,我就設想把這些生活經驗遷移到該活動里,給孩子一個既來源于生活又有別于生活的新體驗。
我的設想是讓幼兒變成衣服寶寶快樂的在洗衣機跳舞,覺得還不錯。說真的,開始我也不敢嘗試,但后來想既然是研討,就大膽的嘗試一下,讓大家來評價評價吧。因此,我就用幼兒熟悉的音樂《我愛洗澡》與洗衣機結合,創作一個全新的韻律活動。
1、 熟悉音樂的旋律,感受音樂中三段音樂表現了洗衣機洗衣服時“放”、“洗”、“甩”的三個動作。
2、 學會順一個方向跑,在音樂結束時與同伴拉好手用合適的力度相抱。
1、 日常生活中觀察過洗衣機的工作。
2、 奧爾夫音樂《我愛洗澡》。
3、 自制會轉的洗衣機及與幼兒人數相等的各種小衣服。
4、 場地上貼一大圓,及人手一個花環標記。
1、 幼兒能根據音樂節奏一拍跳一個衣服寶寶。
2、 通過手腕上的花環標記,讓幼兒分清向圓的里面轉身和向圓的外面轉身。
[活動過程]
1、 小朋友洗得可真干凈,還換上了干凈的衣服,那臟衣服怎么辦呢?
2、 你知道洗衣機是怎樣洗衣服的嗎?
3、 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三幅圖,按洗衣機洗衣服的順序“放衣服—洗衣服—甩衣服”的過程。
1、 (出示教具)洗衣機里可真有趣,衣服寶寶們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跳進洗衣機里,去跳一個快樂舞了,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看一看吧!
2、 教師有節奏的聽音樂完整表演。
3、 衣服寶寶們在洗衣機里面怎么跳舞的呢?
1、 讓小朋友選一件自己喜歡的衣服,變成衣服寶寶。
2、 讓小朋友聽第一段音樂,回憶該做什么?聽音樂有節奏的一跳一跳模仿放衣服。
3、 衣服放好了,接下來衣服寶寶們要干什么呢?讓我們接著聽一聽音樂。
4、 按洗衣機洗衣服的順序順一個方向轉圈跑,再根據手腕上的紅色花環,轉身反方向跑模仿洗衣服。
5、 衣服洗好后,再請小朋友聽一聽音樂,運用卷炮仗游戲越卷越緊進行甩衣服動作的模仿。
衣服寶寶洗得真干凈,而且甩得干干的,我們一起去晾衣服吧!
1.初步學習游戲,嘗試與同伴合作,用各種動作表現洗衣機洗衣服的程序。
2.進一步學習根據動作和語言的提示,在游戲情節中記憶洗衣動作的順序。
3.在做轉圈動作時能與同伴協調,控制圓圈的大小。
1.幼兒事先在家中觀察洗衣機洗衣服的流程。
2.洗衣機洗衣服的流程圖(圖一:放衣服;圖二:放水后衣服飄起來了;圖三:洗衣服;圖四:甩干)
3.音樂磁帶。
一、幼兒自由探索,感受音樂
1.教師逐一出示流程圖,引導幼兒回憶洗衣機洗衣服的流程,并嘗試創編相應的動作。
①用洗衣機洗衣服,我們第一件事情要干什么?請你用動作來回答。
②幼兒創編放衣服的動作。③出示圖一,明確第一步驟是“放衣服”。
2.幼兒隨音樂用自己創編的動作表現“洗衣服”情景。
3.個別幼兒示范按音樂節奏做動作。
4.幼兒按節奏隨音樂“洗衣服”。
二、幼兒集體探索游戲
1.集體討論表現洗衣機的動作。
①討論。
A.我們怎么變成一臺洗衣機呢?
B.洗衣服的時候是怎么轉的?
C.甩干的時候又是怎么轉的?
②在教師動作、語言的提示下,幼兒練習表現洗衣機的動作。
③教師哼唱曲譜,幼兒練習。
④幼兒隨音樂練習。
2.集體討論表現衣服的動作。
①教師做衣服,幼兒做洗衣機,隨音樂共同游戲。
②教師引導幼兒在游戲中觀察衣服的動作,猜測衣服動作的不同含義。
三、幼兒分角色游戲
1.少部分幼兒做衣服,大部分幼兒做洗衣機,隨音樂游戲。
2.幼兒交換角色繼續游戲。
延伸活動:
教師與幼兒討論“晾衣服”的情節,并引導幼兒創編相應的動作,隨音樂游戲。自我反思
設計分析:
該設計思路來源于我園的一次教科研活動。原方案的內容是表現洗手帕的情景,研討意圖是老教師向新教師示范如何引導幼兒合拍地做律動。
研討時我們沒有采用老教師直接教新教師的方法,而是采用了老、中、青三代教師各自設計、相互交流的方法,結果“生成”了這一新的方案。該方案既吸收了老教師關注幼兒學習的細膩的策略思考,又吸收了新教師關注社會生活發展的有活力的創新思考。
策略分析:
1.探索環節的適度引導
①活動前讓幼兒在家中觀察,搜集相關的生活經驗。將洗衣機洗衣服的主要流程寫給家長,讓其引導孩子進行有針對性的觀察。重點注意兩個問題:
A.放水之后,衣服會怎樣;
B.甩干之后,衣服是什么樣子的。
②在自我探索的環節中,幼兒調動原有經驗(洗衣機洗衣服的流程),并嘗試創編相應的身體動作。
③分兩個部分集體探索“洗衣機”的游戲環節。洗衣機――教師逐一拋出問題,引發幼兒討論,并讓幼兒逐步練習:在語言、動作的提示下練習――在教師的唱譜下練習――隨樂練習。衣服――配班教師以“衣服”角色進入游戲,幼兒進行觀察并猜測教師所做動作的含義。
④在延伸活動“晾衣服”的環節中,由于現場有觀摩教師,執教教師就將“晾衣架”的問題拋給了觀摩教師,重點讓幼兒探索如何“晾衣服”。
2.記憶策略的提煉運用
①教師利用流程圖幫助幼兒回憶洗衣機洗衣服的流程并嘗試創編相應的動作。
②教師和幼兒共同游戲,并在交換動作時給予動作和語言提示。
③幼兒游戲時,配班教師以“衣服”角色進入,引導幼兒觀察并和幼兒共同討論其動作的含義。
3.空間位置的自我調整
游戲中,幼兒動作的隨意性會導致空間位置的改變,影響幼兒連續游戲。教師采取兩種方法解決該問題:其一,當個別幼兒位置改變時,教師用游戲化的語言或改變自己站位的方式,提醒幼兒調整位置,并引導他們思考調整的原因。其二,當大多數幼兒改變位置時,教師引導幼兒反思其原因,并用合適的游戲情境(如甩干)進行調整。
同行點評:
活動設計很有時代感,而且特別關注對幼兒主動學習的指導。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游戲,能跟著音樂節奏用各種動作表現洗衣機洗衣服的程序。
2、鼓勵幼兒互相合作,大膽表現。
活動準備:
1、幼兒事先了解洗衣機工作過程。
2、洗衣機洗衣工作時的圖片若干。
3、錄音機、音樂。
活動過程:
一、用動作表現洗衣機洗衣服。
1、師用動作表現洗衣機洗衣過程,幼兒猜想是哪個過程再逐一出示圖片。
2、引導幼兒做出和老師不一樣的動作來進行表演,選取較好的動作大家一起做。
二、根據音樂節奏,做洗衣機洗衣服的動作。
1、請幼兒聽音樂和教師一起做動作。
2、請一個能跟著音樂節奏來做動作的幼兒來做一次。
3、請全體幼兒一起和老師跟著音樂節奏做:衣服放入洗衣機的樣子——衣服飄起來的樣子——洗衣機轉動的樣子——洗衣機脫水的動作1~2次。
三、全體幼兒合作玩洗衣機的游戲。
1、剛才是我們自己一人玩洗衣機洗衣服的游戲,現在我們所有小朋友要變成一個大洗衣機,怎么變啊?
2、剛才我們一個人玩的時候很方便,現在大家一起合作玩,就要有一個指揮了,老師來做指揮好嗎?
3、教師喊節奏,幼兒跟著教師的節奏和指揮的方向左右轉動,當教師說脫水啦,幼兒就要朝一個方向轉動。
4、聽音樂,幼兒玩游戲2次。
5、幼兒做洗衣機,請孫老師做衣服,看看孫老師是怎么表演的。
6、請四個小朋友做衣服,請其他幼兒做洗衣機游戲一次。
7、請爸爸媽媽做洗衣機,小朋友表演衣服的動作。
8、衣服洗好了,要怎么樣啊?(把衣服涼起來)衣服涼在哪里?請爸爸媽媽做衣架,小朋友自己想一個動作把自己做的衣服晾起來。
1、整理蠟筆涂色經驗,把握短線連接的涂色方法。
2、有興趣地選換顏色,發展對色彩的感受能力。
3、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
4、鼓勵幼兒樂于參與繪畫活動,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模擬洗衣機的紙盒三個,蠟筆、紙剪的各式服飾:衣服、背帶褲、連衣裙、襪子、手套等。
1.觀察討論
(1) 導入語:這幾天,天氣非常的熱,每天小朋友都有許多的臟衣服要換下來去洗,洗衣房的阿姨為了把小朋友的衣服洗的干干凈凈,想去買一臺非常好的洗衣機,她呀來到了百貨商場,看到商場里放著3個不同的產品(出示三個不同色的紙盒),可是究竟哪臺洗衣機好呢?不能看外表,所以,阿姨決定試一試,她邀請我們小朋友幫她一起挑選。
(2) 先來試試藍色洗衣機
師:“洗衣機洗的時候發出什么樣的聲音?”好,我們一起來學學。洗衣機開始啟動(幼兒模擬洗衣機的聲音)“滴、滴、滴”“哦,衣服洗好了”,并從“洗衣機”里拿出一件衣服。“哎呀!怎么回事?噢,甩水有問題,肥皂水沒有沖洗干凈。”(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上有許多白點,并討論:怎樣才能把肥皂水沖洗干凈,使衣服上沒有小白點呢?(線條要排得密)
(3) 再用同樣方法試綠色洗衣機
師:“我們再試試綠色洗衣機”。同樣,從洗衣機里拿出一件衣服。教師:哎喲,絞干有問題,新衣服上一絲一絲的,抽絲,變成了舊衣服了。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上的線條太長,造成雜亂,“怎樣才能不絞壞衣服,使得衣服光亮?你們說說該怎么辦呢?”
2.操作嘗試
我們來試試紅色洗衣機,開前與幼兒共同試涂一件衣服。師:“請小朋友一起來涂色。”師生一起涂色,然后如前放在紅色洗衣機里,取出后說:“洗衣房的阿姨非常滿意,就決定買這臺紅色洗衣機。
3.模擬創造
師:紅色洗衣機非常好,工廠里決定造許多紅色洗衣機,你們愿意當紅色洗衣機嗎?好,我要看看你們洗衣服的本領了。
4.游戲及評價
根據幼兒作品涂色的情況,擺放到各種洗衣機里,然后取出,請大家做評價。說說是哪臺洗衣機洗出來的,為什么?
活動能與同伴進行討論洗衣機的程序,體驗活動中愉悅、歡快的情緒。讓孩子游戲與美術結合完整表現,讓孩子把自己零散的思維組合成為一個整體,孩子們在游戲時往往處于興奮狀態,除了讓孩子在活動中體驗愉快、歡快的游戲情緒,還要引導幼兒通過在游戲中感受美術。幼兒是天生的美術家,興趣是幼兒的學習動力,是求知和成材的起點,教師應盡量避免呆板單純學習繪畫技巧的教學方法,而應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讓他們展開想象的翅膀。
案例分析:洗衣機動起來了
背景:維果斯基曾說:三歲前的兒童是按自己的大綱學習的。所以作為我們托班的老師更多的任務就是創設豐富多彩的環境,讓孩子在與環境、材料的對話中自主得到發展。由此,我們在托班孩子入園情緒穩定后,為他們創設豐富多彩的區域活動。考慮到小小班的孩子游戲需要很強的情景性,所以我們往往投放逼真的材料以滿足他們游戲的需要。那是不是逼真的材料真的能引發孩子活動的興趣,讓材料真正發揮階值的呢?我從一個案例中得到啟示。
案例描述:娃娃家一直是我們托班孩子最喜歡玩的地方,他們有的在娃娃家里學媽媽抱著娃娃,給娃娃喂奶,有的學媽媽燒飯做菜等等。為了豐富游戲的情節,我讓我先生用木板做了幾只非常逼真的洗衣機,投放到娃娃家。然而,幾天過去了,我們的洗衣機一直沒人去玩,洗衣機一直沒有動起來。是我們的洗衣機做的不好嗎?不對!洗衣機很漂亮,而且想想小朋友也有相關的生活經驗,都認識洗衣機,知道是洗衣服的,可為什么不愛玩呢,我很納悶,也準備把它拿掉。
一天,玩區域活動不久,董奕炎笑瞇瞇跑來讓我拉袖子去洗手,我看到他的衣服很臟,可能是他剛才畫圖畫,把顏料染在衣服上了。我靈機一動說“呀!瞧你的衣服這么臟,快去洗洗吧”。奕炎真的把衣服脫了下來,我就把它放進了洗衣機里。在洗的時候我和他用嘴模仿洗衣機轱轆轱轆轉的聲音,洗好后,讓他把衣服用夾子夾好把它掛起來。許多孩子見我們在洗衣服,也把自己的圍兜放入洗衣機來洗,大家轱轆轱轆的玩得真的很歡。
從那以后洗衣機經常有人在玩,玩的內容也越來越豐富了。
分析:開始的時候為什么孩子不愛玩呢?我后來想到:對于小小班孩子來說,他們比較喜歡玩熟悉的、重復的游戲,這次老師投放的洗衣機,雖然孩子看到過自己父母用洗衣機洗衣服,但是從未自己去擺弄,對他們來說沒有直接的生活經驗,同時老師出示洗衣機時,也沒有創設很好的問題情景,因此,對孩子來說,洗衣機的出現,只不過娃娃家多了一件物品而已。一次偶然機會,老師通過自己的示范和語言,為孩子創了真實的游戲情景,才使得孩子開始樂于參與玩洗衣機的游戲。
反思:《綱要》中說到,要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敏感地察覺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當的方式應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關注不僅僅是用眼睛去看,還要用心、用腦去思考,小小班孩子生活經驗少,很多時候還是非常需要老師的介入,在老師的直接引導示范下,在孩子慢慢熟悉過程中,幼兒的生活經驗才能在游戲中得到提升。如上面案例中,幼兒不愛玩到由于老師的關注改變現狀,創設情景,自然介入幼兒原本不感興趣的活動,使冷落的洗衣機活動引來孩子們的注意。
其次,對于小小班的孩子,游戲的情景性創設不僅需要逼真的材料,有時候還需要老師通過其他的直觀的形式來創設情景,如教師的參與,它不僅能挖掘幼兒在角色游戲中的潛在能力,積極創造了與之相關的游戲環境,還能大大滿足幼兒游戲的需要,使孩子在活動中產生更積極的參與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