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可以幫助教師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面向大多數學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一年級語文下冊活動教案規范是怎樣的?下面給大家整理了一些一年級語文下冊活動教案,供大家參考。
一、教學目標。
能力訓練目標:能簡要講述自己在幼兒園時過兒童節的經歷,培養與人交流的能力;能在小組討論中,認真聽別人講話,把“怎樣過小學第一個兒童節”的設想說清楚,培養合作交際能力。
情感、態度目標:能在情境中感受到交流、合作的樂趣;激發表達的興趣與自信;品味童年的快樂、美好。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生能在交流的過程中,把自己的設想說清楚,對于感興趣的一方面,能說得更具體些。
難點:學生能綜合自己與他人的想法,把過節的設想說具體、清楚,與人大方地進行交流。
三、教學準備。
錄像片段、小快板、小彩帶、裝飾畫、寫著“游戲小組”或“采購小組”等字樣的小旗。
四、教學時間。
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猜謎、創設情境,激發交流興趣。
師:同學們,老師給大家猜個謎語:這個節日在夏天,小朋友們最喜歡。唱歌、跳舞、做游戲,全世界兒童在一起!(快板配合)猜猜看,是什么節日?
師:“六一”兒童節是全世界小朋友的節日。瞧,大伙過得多快樂──(播放錄像片段:在輕松活潑的音樂中,小朋友們有的唱歌,有的跳健美操,還有的在做游戲。他們用自己的畫布置校園,五彩繽紛的花帶、“慶祝六一”的橫幅,多熱鬧的節日?。?/p>
自由交流、發言,在交際前熱身。
師:同學們,你們在幼兒園時,一定也年年過快樂的“六一兒童節”。那時,你是怎樣過的呢?跟同桌說說吧!
同桌相互交流。
教師巡回檢查,參與到交流中。可引導學生說出幼兒園過兒童節時,最快樂、印象最深的.活動。
師:誰能給大家說說,你在幼兒園是怎樣過六一兒童節的?
檢查、反饋。
讓較多的學生發言。
適時引導學生把最快樂、印象最深的活動說得具體些。
發揮想象,展開交際。
師:看來,小朋友們在幼兒園過的兒童節真是豐富多彩,可那都是老師安排的。現在,大家都帶上了鮮艷的紅領巾,成了少先隊員。少先隊員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活動自己搞。我們能不能自己想辦法、出主意,快快樂樂地度過小學的第一個“六一”兒童節?現在,同學們可以組成四人小組,給我們的“六一”慶?;顒映龀鳇c子:
學習小組交流、討論。教師巡回,參與到交流中,點撥引導。(如你想在哪兒舉行慶祝活動?活動內容有哪些?誰負責哪一項,怎樣開展等。)
小組派代表發言。(強調學生把話說完整,說得有條理。如“我們組打算這樣過‘六一’節:首先……然后……”)組員可補充,其他組的同學也可提建議。
學生當小評委,評評誰說得完整、有條理。鼓勵說得具體、生動和設想有創意的同學。
小結小組發言,開啟下一步交際。師:大家的點子可真多。唱歌、跳舞、聚餐、做游戲……真是豐富多彩。可是,光有好點子不行,大伙要分工合作,開始準備準備了!你想加入哪個籌備小組呢?(出示寫有“布置小組”“歌舞小組”“游戲小組”“采購小組”等字樣的小旗,讓學生按興趣自由組合。在學生分組的同時,教師掛出慶?!傲弧眱和澋难b飾畫與彩帶,營造氣氛。)
各小組交流、討論。教師巡回指導,要求學生在說清楚的基礎上,努力說具體、說生動。如“用什么東西布置什么地方?”“誰表演什么節目,有多精彩?”“計劃開展哪些游戲,怎么玩?誰負責組織,有什么獎勵?”“需要買些什么?”等等。
各小組派代表匯報,其他人可補充。一組匯報時,其他組認真聽后,可提出意見與建議,也可評評別組說得怎樣。
師:各個小組的準備工作都做好了,相信我們的六一節慶?;顒右欢ㄊ秦S富多彩、快樂有趣!這么棒的慶祝會,你們想不想邀請別的朋友來參加?
擴展活動,在邀請中交際。
師:誰愿意來邀請鄰居的老奶奶?。浚ń處煱缪堇夏棠?,與學生展開交際對話。通過老奶奶的提問,引導學生說話,交流時以剛才的討論內容為主。)
學生當小評委,評一評。(引導學生從這兩方面進行評價:邀請時說話的內容是否有條理,吸引人;能否做到禮貌大方,儀態自然。)
找你的好朋友,表演表演。
總結。
師:今天我們度過了很有意思的40分鐘──為咱們的第一個“六一”兒童節慶?;顒映鳇c子、想辦法,還學會了怎樣與別人合作、交流,把心中的想法說出來。今后我們在生活中多多練習,一定能說得更好!今年的“六一”兒童節,一定會有不少的新朋友加入到我們的慶祝活動中,跟小朋友們一起歡度快樂的節日!
六、設計意圖:
在這節口語交際課中,我以熱鬧有趣的“慶六一”錄像開課,營造一個情境,激發學生交際的興趣。在口語訓練的過程中體現一個遞進的層次:
交流幼兒園時的過節經歷,讓學生暢所欲言,教師不加點評,讓學生盡情進入交流狀態。
交流討論,擬定慶祝。
分組合作交流,讓任務具體化,讓學生有話可說,說得具體,說得生動,培養協作精神。最后設計一個邀請的環節,讓學生展示訓練的成果,同時培養其在交際過程中的文明禮貌習慣。這幾個循序漸進的訓練環節讓學生不斷提高交際能力。
針對本課訓練的話題,為了防止學生的交流走向空泛,我以一些過渡語言為學生引導方向,引導學生往具體處想,把“六一”節的活動落實到歌舞、游戲等,甚至落實到每個節目,由誰表演,這樣一來,學生有話可說,有話想說。在貼近生活的話題中,能盡情地交流。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搜集謎語,培養搜集資料的能力和習慣。
2、通過自編謎語,學習觀察與思考,抓住事物的特征。
3、在猜謎語的過程中,訓練學生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主動與人交往合作,同時認識新字。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在猜謎語的過程中,訓練學生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主動與人交往合作,同時認識新字。
難點:清楚地表達自己猜謎時的思考過程。
三、教學過程
㈠、了解準備情況,復習,導入本課
1、今天這節課我們開個猜謎會。小朋友的謎語卡片準備好了嗎?檢查。
2、你們準備的是哪一方面的謎語呢?
小朋友準備的謎語真多,我們這里都像個謎語王國了。今天我們就在謎語王國里游玩,看看誰是猜謎能手。
3、你會猜謎了嗎?
㈡、教師示范,說說收集謎語的過程
1、老師在投影儀上出示自己收集到的謎語,介紹自己收集謎語的過程,并念出謎面。2、老師在投影儀上出示自編謎語,介紹自編謎語的過程,是抓住了什么特點(不說出謎底),并念出謎面。
3、在老師念謎語的過程中,你認識了幾個字?
4、同桌互相介紹謎語的收集和制作情況。
㈢、師生對話,作猜謎示范
1、我讀你猜。老師主動交流:走到一個同學面前,有禮貌地說:“請你猜猜我的&39;謎語吧?!?/p>
2、師生對話。了解猜謎時的思考過程,或指出猜謎時考慮得不對的地方,不斷提示,最后猜出。
3、你讀我猜。出示另一張謎語卡,請一生上來示范怎樣去猜別人的謎語。這時,該怎樣說。
4、老師請猜出的小朋友在猜中者一欄中簽名,并夸獎說:“祝賀你猜對了。請簽上你的名字吧?!边€可以怎樣夸獎別人?
㈣、開展猜謎活動
組織猜謎活動,播放輕松歡樂的音樂。
參與部分猜謎活動,進行個別指導。
㈤、評出猜謎能手
根據簽名情況,評出十個猜謎能手,發給標志。
㈥、教學效果測評
自己評價學習的效果:猜出了多少謎語,跟多少人主動交往,認識了多少個新字,夸獎自己。
對認得多的給以表揚。
㈦、拓展性學習
1、課后與同學交流,繼續猜謎、識字,簽上自己的名字。誰的收獲大,進行獎勵。
2、認為哪個自編謎語最有意思,說說自己的意見。語文組長收集意見向老師匯報。然后對這些謎語的作者給予表揚。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初步感知形聲字的特點。
2、豐富語言的積累,感受讀書的樂趣。
3、引導學生自主識字、發現漢字規律和探究識字方法。
4、提供學生一個張揚個性,展示自己的空間。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初步感知形聲字的特點,豐富語言的積累,感受讀書的樂趣。
引導學生自主識字、發現漢字規律和探究識字方法,提供學生一個張揚個性,展示自己的空間。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初步感知形聲字的特點。
引導學生自主識字、發現漢字規律和探究識字方法。
教學時間: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初步感知形聲字的特點。
2、豐富語言的積累,感受讀書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通過觀察和比較,感受到漢字的有趣。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今天,同學們經過了這段時間的學習,我們一起到語文樂園去轉一轉吧!
讀一讀,想一想
師將每組字制作成卡片,讓學生讀一讀,比一比,看看每組字有什么特點。
生自由認讀字、詞,在觀察比較的基礎上,加深對字型的感性認識,嘗試找出規律:
第一部分的字都有竹子頭,與竹子有關。
第二部分的字都有木字旁,與木頭有關。
全班反饋,了解形聲字的特點。
你還能為每組再找幾個同偏旁的.字嗎?
你能再舉其他的形聲字的例子嗎?
讀一讀
生自由朗讀。
通過朗讀,訓練學生的語感,讓學生初步了解“的”與“地”的不同用法。
多種形式朗讀,讓學生在讀中體驗,讀中感悟。在讀中還可以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
讀一讀,想一想
讓學生自由朗讀這兩段對話。
指導學生把句子讀正確,讀流利,讀懂。
在學生把句子讀正確,讀流利,讀懂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讀好,抓住關鍵詞“比不上”、“不及”、“又不象”讓學生體會。(讓學生感悟到要正確認識自己,既不應該自卑,也不應該自大。)
采用讀演結合的方式,將小畫眉先前的自卑、難過與后來的自信對比,注意鼓勵學生暢所欲言,自由表達。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豐富語言的積累,感受讀書的樂趣。
引導學生自主識字、發現漢字規律和探究識字方法。
教學重、難點:豐富語言的積累,感受讀書的樂趣,引導學生自主識字、發現漢字規律和探究識字方法。
教學過程:
讀故事,交流讀書感受
生結合插圖讀一讀故事,大致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試著講一講故事,引導積累語言。
小組交流讀書感受,講一講小牛找朋友的故事。
采用扮演角色的方法,在小組里討論:如果你看到這則征友啟示,你愿意當小牛的朋友嗎?
全班交流:小牛能找到朋友嗎?引導學生體會到小牛的征友啟示太為自己的需要考慮,沒有考慮到朋友的需要,沒有替對方著想。小牛如果在第2個、第3個、第4個“一起”前面加上“或者”二字,也許會找到許多朋友。
讓學生續編故事。
探究與發現
放手讓學生觀察圖畫,讀一讀泡泡語中的提示,讓學生進行獨立的觀察和思考。
鼓勵學生將自己的發現與學習伙伴進行交流,在全班進行交流。
讓學生利用字卡動手實踐,開展“我來擺”、“我來說”的活動,從中感悟規律,發現規律。(注意在教學中,可提示學生有的字作偏旁時,有些筆畫會發生一些變化,如“地”字)
課外積累,積累生字第三課時教學目的:提供學生一個張揚個性,展示自己的空間
教學重、難點:讓學生自己設計一張充滿個性的名片,提供學生一個張揚個性,展示自己的空間教學過程:激發興趣教師把學習的時空讓給孩子,創設多種情境,激發學生興趣。樂于表現自己是孩子們的天性,教師要抓住這一契機,引導學生大膽創造,自信表現。提供展示的空間學生認真完成各自的作品之后,開展“名片交友”的游戲,讓學生之間互相欣賞彼此的作品,增進對彼此的了解。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8個生字,和“雨字頭”“雙耳旁”兩個偏旁;會寫“春、風”等7個生字和橫折鉤1個筆畫。
2、會讀本課的詞語和短語,了解意思,知道四季的景物特點。
3、通過看圖、熟字比較、借助拼音等方法識記本課的生字,并結合生活運用生字,在運用中鞏固字形的識記。
4、借助圖片、想象畫面等方法,了解詞語和短語的意思,并聯系畫面和生活了解四季的不同特點。
5、通過多種形式的誦讀感受語言的音韻美,并試著積累語言。
6、感受四季的美好,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點】
1、認識本課的生字,會寫6個生字。
2、借助圖片、想象畫面等方法,了解詞語和短語的意思,并聯系畫面和生活了解四季的不同特點。
【教學難點】
過多種形式的誦讀感受語言的音韻美,并試著積累語言。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聽歌激趣,導入新課
1、播放兒歌《四季童謠》。
孩子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首好聽的兒歌,我們一起來聽聽吧,聽歌的時候一定要認真,聽完后,老師要考考你。
2、說說這首兒歌中有哪幾個季節?你最喜歡的是哪個季節?
3、春夏秋冬就是一年中的四個季節,今天,我們一起學習識字課《春夏秋冬》,看老師板書課題。
4、教讀課題。
指導讀好:春(chūn),翹舌音,前鼻音;冬(dōng)后鼻音。
二、走進課文,感知四季
1、看圖識詞,隨文識字
(1)出示四季的圖片,讓學生猜猜各是什么季節?
(2)出示課文中的四幅插圖。認識“春風”“夏雨”“秋霜”“冬雪”。
①出示詞語:
春風夏雨秋霜冬雪
②指名讀、小老師領讀,隨機糾正讀得不準的讀音。
③古文識字
④生字霜、風、冬變紅,強調并教讀,霜是翹舌音,風、冬是后鼻音。
⑤再讀詞語。
(3)認識霜和雪
①交流:你們生活中見到的`“霜、雪”。
②教師講解有關霜的小知識。
③認識部首“雨字頭”。
雨字頭的字大都表示一種天氣現象。借助字的偏旁識字,是一種識字的好方法。
④用霜和雪組詞。
2、教學詞串:春風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飄
(1)出示動詞吹、落、降、飄。
(2)將詞語與動詞搭配,出示詞串,生試讀詞串。
(3)這四個場景,你最喜歡哪個,說說你喜歡的原因。
(4)學習生字吹、落、降、飄。
吹:吹要用嘴巴,所以是口字旁。
落:結合動作識記,雨從天上掉下來是落,用落組詞。
降:認識“雙耳旁”,他和落意思差不多,合在一起可以組成一個詞“降落”。
古文識字
(5)課間操(師生一邊拍手,一邊合作讀)
師:什么吹?
師:什么落?
師:什么降?
師:什么飄?
(6)帶上動作齊讀第二組詞串。
3、你還知道四季還有那些特征。
4、教學第二部分
青草紅花游魚飛鳥
池草青山花紅魚出水鳥入林
(1)出示課文插圖,引導學生按照一定順序觀察圖上畫了哪些景物。
(2)相機出示詞語:青草紅花游魚飛鳥
①指名當小老師,領讀。
②識記“游”字。交流怎樣記住“游”字,并口頭組詞、說話。
③男女生比賽朗讀詞語,比比哪一組讀的準。
(3)學習第二組詞串。
池草青山花紅魚出水鳥入林
①教學生字:池入
指導讀好池翹舌音。
入和人、八比較記憶辨析。
②指導讀,感受語言的音韻美
A、師教讀,生跟讀。
池草/青山花/紅
魚/出水鳥/入林
B、男女生對讀,一組一個。
C、師生配合拍手讀
師:青草
師:紅花
師:游魚
師:飛鳥
三、鞏固練習,熟記生字
1、出示文中的詞語和詞串,生字變紅,生讀詞組,讀準字音,感受音韻美。
2、出示生字卡,開火車讀,讀對了其他學生跟讀,讀得不對及時舉手糾正。
3、在游戲中鞏固識字摘果子的游戲認讀生字。
四、指導寫字,培養習慣
1、指導學生書寫本課的生字。
按照先觀察字形、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師范寫講解,生書空;再描紅感受字的間架結構;再在田字格里寫字,最后同桌互評修改的方式進行。
春、冬、雪、花都是上下結構的字,按照從上到下的順序寫。
chūn
春:三橫間距相等,第三橫稍長,撇捺舒展,底部的日和第二橫差不多寬。
dōng
冬:折文上小下大,橫撇和捺要舒展,兩點在豎中線上。
xuě
雪:
指導寫雨字頭。
雪:上寬下窄,雨字頭的橫勾決定了字的寬度,豎稍長,“彐”位于雨字頭中間。
huā
花:草字頭扁一些,書向里斜,豎彎鉤在豎中線上。
fēng
風:
認識新筆畫“”,教讀名稱“橫斜鉤”。
示范寫橫斜鉤,要領:起筆寫橫,略斜,頓筆后折向下寫豎,慢慢向外斜,至末端頓筆向上勾。
口訣:橫要平,斜要緩,滑到下面往上勾。
風:先外后里,底部平穩,里面撇點。
fēi
飛:橫斜鉤要圓潤,撇點相接像翅膀。
rù
入:先撇后捺要舒展。
2、學生自由選擇其中的一個字組詞,并說一句話。
3、出示常用的詞語,學生讀并積累
春風春花春雨
冬雪雪花白雪
入冬入林飛鳥
五、再讀課文,拓展延伸
1、齊讀課文。
2、拓展兒歌《四季童謠》,說說從兒歌中了解到了什么。
六、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初步了解了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知道了每個季節都有不同的特點,還認識了不少的生字寶寶,在交流中學到了一些新的識記漢字的方法。回憶一下本節課我們用到的識字方法。(加一加,做動作理解記憶,熟字比較記憶等。)
七、布置作業
1、將今天學習的詞語及詞串讀給爸爸媽媽聽,并用自己的語言和爸爸媽媽說說你喜歡的一個季節。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并能回答文后問題。
2、激發學生喜歡自己動手干和肯于動腦想的熱情和積極性。
3、使學生學會認讀12個生字,滲透性識字,并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
4、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自學能力。
教學重點
認讀生字,培養識字能力。
教學方法
觀察法、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探究法。
教學手段
用“投影片、生字卡片、詞語卡片、帶田字格的小黑板”輔助教學。
教具準備
實物投影儀、字卡。
教學過程
第一、二課時
一、謎語導入,激發興趣。
我有兩個跟身體有關的謎語,你們想猜嗎?好,那就請小朋友們注意聽?!笆畟€小
伙伴,分成兩個班,大家團結緊,倒海又移山?!?指名回答。板書“手”),“司令部里住
首長,電話線路通四方,命令一下就執行,發現問題想辦法?!?指名回答。板書“腦”)“手”
和“腦”是每個人都擁有的“兩件寶”(板書)。今天我們就要學習這首《兩件寶》的兒歌。它
是根據我國教育家陶行知爺爺所寫的《手腦相長歌》改編的,小朋友們想聽嗎?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下面先聽老師范讀課文,請小朋友們邊聽邊用手指課文,認真聽、仔細看。
2、跟老師一起讀讀課文。我們比比看哪位小朋友讀得認真,能讀到哪,手指到哪、眼睛看到哪。
3、學生自己試著讀課文,邊讀邊勾畫出不認識的字,然后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
4、學生四人小組合作讀書,會讀的小朋友給不會讀的當“小老師”,看哪個小組合作得。
5、詢問各小組合作的方式,并做簡單評價。
6、誰愿意讀給大家聽?其他同學干什么呢?(看書、認真聽,聽后評議)。
7、還有誰愿意讀?這么多!那就請愿意讀的都站起來讀。
8、男女生比賽讀書。
9、提問:為什么手和腦是我們人的兩件寶?
10、手和腦的作用真大,能創造出各種財富,確實是我們人的兩件寶,就讓我們帶著喜愛的感情,再一次齊讀課文吧。
三、認讀生字,培養能力。
1、先讓學生自己借助拼音認認生字。
2、請同桌的兩位小朋友互相當“小檢查員”,給對方抽讀生字。
3、小游戲:同桌的兩位同學把書放到一塊,老師說字,讓學生在書中指,指到的就舉手,教研創新
比比誰指得對,指得快。同桌互相監督。
4、怎樣才能把生字記得更牢呢?看看老師的“竅門”你肯定能做到。
(1)用卡片拼字的方法出示“件”、“雙”兩字。這兩個字有怎么記呢?
(2)你有沒有記字的好“竅門”,介紹給大家?(在學生匯報過程中,教師有意識地把一些識字方法滲透進云,如:詢問他人,在生活中識字,分析部件等,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
5、“開火車”組詞認讀生字。
6、小組合作互相抽讀生字。
7、做“猜字游戲”。
四、回歸整體,再次鞏固。
(做“送生字回家”的游戲:出示課文,課文中凡是有生字的地方都空著,把有關字卡發給學生,讓學生把生字貼回相應的地方。)
1、要想做好這個游戲,除了會認生字以外,必須會背課文,您們能把課文背下來嗎?先自己試試。
2、老師還不會背,您們能教我背一下嗎?
3、師生共背課文,學生可加動作表演背。
4、給每一小組發幾張字卡,先讓小組成員互相商量一下這幾個字怎么念,在課文中的什么位置,然后派代表上來貼。
5、全班同學一同檢查貼字情況。
五、總結全文。
課文學完了,我想小朋友們更喜歡自己的這兩件寶貝了,希望您們在生活和學習中好好地利用它們把事情做得更好。
教學目的:
1.掌握7個漢字。
2.感悟漫畫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并使學生具備初步的幽默感。
教學重點;
1.正確掌握并書寫一類字。
2.觀察、分析漫畫的含義。
教學難點:正確書寫生字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投影儀、小黑板、計算機。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喜歡漫畫嗎?漫畫是用簡捷明快的線條勾畫出的一幅具有特殊意義的圖畫,它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樂趣,同時也會給我們帶來一些啟示。上學期我們認識了一位的漫畫家——卜勞恩,今天我們再來欣賞一組他所創作的漫畫,題目是《魚兒捎來的信》。(多媒體出示課題,教師領讀)
題目中哪幾個字我們沒學過?
魚:計算機演示魚字的演變過程。
捎:扌+肖
二、賞析漫畫,指導學生觀察漫畫。( 出示6幅漫畫。)
A.你看懂了哪幅圖?說給大家聽一聽。
第一、二幅圖寫父親在那聚精會神地釣魚。兒子想辦法不讓父親釣魚,從而保護這些魚。于是他以魚兒的口氣給父親寫了一封信。第三、四幅圖寫兒跳到水中,把信掛在魚鉤上。第五、六幅圖寫父親發現魚竿動了,以為是魚咬鉤了,就拎起魚竿,看到魚鉤上掛著一封信。
B.說一說這組漫畫講了一件什么事?
兒子通過魚兒給父親寫信的幽默方式,阻止父親釣河里的魚。
三、識字
1. 我們來一同讀一讀這封信。
我們今天不想來,致禮!魚兒
2. 畫出一類字
今 致 禮
今:注意最后一筆是橫折,不要多點。
致:先學“至”——到達的意思,
至+攵——致,注意“至”最后一筆變成
提,右面的部件是反文兒而不是折文兒。
禮:示字旁+豎彎鉤,注意是示字旁而不是衣
字旁。
3. 開火車讀一類字
魚 肖 捎 今 至 致 禮
四、練習
課本課后的字讀正確了
識字1
一、教學目標:
1、認識“萬、復”等13個生字,會寫“萬、丁”等5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感受春天的美好。
3、激發學生對春天的喜愛之情,產生尋找春天的想法。
二、教學重、難點:
1、正確認讀“我會認”的字和正確書寫“我會寫”的字。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2、從誦讀中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麗景色。
三、課時安排:
1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趣引入
1、看圖說話:你看了上面的圖畫后,你發現春天是怎樣的?你找到春天了嗎?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好嗎?
2、引入課題:春天的圖畫五彩繽紛,春天的聲音變化無窮,讓我們一起去欣賞春天的美麗景色。
二、教給方法,自主識字
1、提問識字的方法??雌匆?、預習、問老師、問同學、爸爸媽媽教的等方法。
2、出示圖畫,玩摘蘋果游戲,認識課后“我會認”和“我會寫”的生字:
(1)先讓學生自己讀,同桌讀,小組讀,指明當小老師領讀。
(2)把生字蘋果去掉拼音,讓學生小組讀,開火車讀,男女比賽讀,小組互相練習和互相對考。
3、找字卡,一個學生讀,其他同學找,顯示字卡。
4、做游戲,兩個小朋友,我讀一個你找,你讀一個我找。
5、鞏固識字,指導寫字:
(1)互相說說識字的方法:
比一比:冬──齊萬──丁
加一加:白──百
(2)老師在田字格指導并范寫五個生字。
(3)學生自己練習寫。
6、把生字送回課文的詞語中,指導學生讀詞語卡片。
7、會讀詞語卡片的同學把卡片送給他們,下一個環節請他們來玩貼詞語游戲。
三、圖文結合,讀中感悟
1、鼓勵學生,自己初讀。
2、分角色每人讀一行。
3、教師讀第一行,其余三行由同學讀。
4、聽錄音讀,閉上眼睛,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畫面?讓學生說一說。
5、春天來了,一切事物都醒了,小燕子也飛來了,你們覺得應該貼那些詞語?讓剛才拿著春回大地,
萬物蘇醒的卡片同學出來貼。
6、出示第二行的畫面,你看到什么?應貼什么卡片?讓全班齊讀。誰來學黃鶯怎樣唱歌?燕子怎樣跳舞?
7、出示第三行的畫面,你又看到什么?應貼什么卡片?讓全班齊讀。
8、出示第四行的畫面,你又看到什么?應貼什么卡片?讓全班齊讀。看圖畫說說看怎樣才是百花齊放?怎樣才是百鳥爭鳴?讓一些同學學小燕子怎樣叫?學小黃鶯怎樣叫?學小百靈怎樣唱?
9、誦讀課文。
10、男女每人輪讀一個。
四、拓展延伸,主題升華
1、你學了這篇課文后,你最喜歡圖畫里的什么事物?你想對她說什么?
2、你想用什么方式贊美一下美麗的春天?提示:可以唱關于春天的歌,可以畫春景圖,可以扮春天各種各樣動物的叫聲,可以收集春天的好詞等形式。(分小組討論,兩分鐘時間準備。)
板書設計: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
柳綠花紅鶯歌燕舞
冰雪融化泉水叮咚
百花齊放百鳥爭鳴
教學反思:
《識字1》是本學期第一單元教學中的首次教學內容,有8個四字詞語,寫的都是春天的典型事物或現象,構成了一幅美麗的春景圖,能引人進入春天的美好境界。
1、優點:
在教學環節的設計上,我采用看、聽、說、讀、畫等手段幫助學生盡快掌握要求掌握的知識,利用課件播放泉水丁冬、鶯歌燕舞等春天的美麗景色,讓學生在觀察中體會相關詞語的含義。我用猜謎游戲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講述一個大意,讓學生比賽猜出相應的詞語。在讀方面,我采用全班齊讀、大組朗讀、小組賽讀等多種方式,讓學生感受春天的美。通過唱《春天在哪里》讓學生到大自然中去尋找春天??傮w說來,這堂課順利地完成了教學任務和所設定的教學目標。
2、不足:
沒能讓全班同學個個收獲甸甸,孩子們的學習效率發展不太均衡,以后還有待于自己去提高。
3、如何改進:
1、柳樹醒了
一、教學目標:
1、認識“雷、醒”等8個生字,會寫“說、話”等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能通過朗讀感悟春天的美。
3、能發現春天里事物的變化。
二、教學重、難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通過朗讀感悟春天的美。
2、能發現春天里事物的變化。
三、課時安排:
2課時。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承接課前,精巧導入
1、課前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
2、春天在哪里呢?是不是藏在你的書包里了,快把你畫的美麗的春天拿出來,再加上一個贊美春天的詞,讓我們相互欣賞一下。
3、小朋友眼中的春天可真美呀!萬物復蘇,小柳樹呀也醒了。
二、聊中識字,生生互動
1、范讀課文,注意聽準每個字音。
2、自讀課文,提出要求:邊讀邊將不認識的字圈出來,將生字多讀兩遍。
3、學習生字:綜合運用所學的識字方法,四人小組坐在一起聊一聊,互相交流字音字形,解決不認識的字。請一位小老師用生詞卡檢查識字情況,出示不會的,一起解決。
4、出示帶生字的句子,小組分讀幫助不會的同學認會。
三、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自己讀課文。
2、同桌互相讀,哪節讀的好就夸夸他,哪節讀的不好就幫幫他。
3、推薦幾位讀的.最好的,師生評議。
4、說一說通過讀文,你知道了什么?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導入新課
開火車讀生字。
二、朗讀感悟,試背誦
1、同學們生字記的不錯,課文也一定讀的比上節課棒。自己先讀一遍,試試是不是這樣。
2、同學們,自由選擇一段或全部課文小組合作。
3、合上書,回憶一下:
柳樹醒了,是在誰的幫助下醒了呢?隨機板書(春雷);柳樹醒了后,又是誰幫助它洗澡、梳頭呢?隨機板書(春雨、春風)。洗好澡、梳好頭又是誰和小柳樹游戲玩耍呢?隨機板書(春燕、孩子們)。那么,你覺的小柳樹現在什么心情,你能把這種心情讀出來嗎?
4、同桌互接背。
5、看圖背誦。
6、仿課文編詩句:
春天跟_____________說話了,說著,說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寫字指導課后延伸
1、出示6個生字。
2、重點指導“說、話”左窄右寬,點高一些。“春”三橫不宜長,撇捺伸展,蓋住“日”字。
3、巡視,個別指導。
4、春天還有什么醒了呢?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寫一寫。
板書設計:
說話洗澡
春雷柳樹柳樹醒了春雨柳枝軟了梳頭捉迷藏
春風春燕柳絮飛了
玩耍
柳樹小朋友
教學反思:
《柳樹醒了》是人教版新課標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這是一篇引人入勝的童話。課文中的插圖,讓人感到春天跳動著的生命力。春天是美好的,春天是迷人的,春天是催人奮進的。這是一首兒歌,講述了在春雷、春雨、春風、春燕的作用下,柳樹悄悄地發生了變化。
1、優點:
在整體感知環節,先讓學生自讀課文,找一找是柳樹是在誰的幫助下醒了?學生讀文后能夠很快地找到是春雷、春雨、春風、春燕讓柳樹醒了。這為學習課文內容做好了鋪墊。同時,在課堂上注重語言文字訓練。春雷轟隆隆,好像在跟小柳樹說話,他會說些什么呢?引導學生想象說話,有的說:“小柳樹,小柳樹,快醒來吧,春天已經到了?!庇械恼f:“小柳樹,快睜開眼睛看看,春天來到了?!边@一說話訓練的設計即深入引導學生感悟春天到了,萬物在春雷的催促下發生著變化,又訓練學生依據創設的情境說合理的話。這篇兒歌句式相似,用詞準確豐富生動,是訓練學生準確表達的好例子。學完課文后,在課堂拓展環節“春天來了還有什么醒著呢?”同學們根據課前的觀察,回答的非常踴躍。然后出示句式引導學生說話:__________跟__________說話了,說著說著,_________。如:有的同學說:“春雨給小花洗澡了。洗著洗著,小花喲,紅了。”有的同學說:“春風給小草梳頭了。梳著梳著,小草啊,綠了。”從他們的口中,美好的春天以詩的語言源源流淌。
誦讀與背誦結合。課文優美生動,篇幅短小,段式相似,于是我將讀誦和背誦結合起來,提高效率。先感情朗讀,引導注意用詞的豐富多樣,如“呀、喲、啊”等語氣詞的變化。這堂課我將教學環節刪繁就簡,整合提煉,縮短教學時間,突出重點,提高實效。
2、不足:
孩子剛剛開學,還處于收心階段,注意力不夠集中,發言積極性不夠高,朗讀放不開,感情不到位。
3、如何改進:
在接下來的教學中,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參與課堂,參與活動,以便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質量。
2、春雨的色彩
一、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11個生字,會寫“紅、綠”等6個漢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了解春天景物的特點,感受春雨給大地帶來的變化,喜愛春天這個季節。
二、教學重、難點:
了解春天景物的特點,感受春雨給大地帶來的變化,喜愛春天這個季節。
三、課時安排:
2課時。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出示《春雨圖》
1、師生觀看,說說春雨的特點。
2、聯系實際,說說春雨之后周圍景物有些什么變化?
3、教師揭示并板書課題:春雨的色彩
二、朗讀課文,認讀生字,了解感悟內容
1、借助拼音自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抽讀字卡,認識生字:
(1)讀準音。(形式可采用隨機叫或開火車)
(2)這些字有什么特點,怎樣記住呢?(學生說一說自己記字的方法)
提示:趣和題都是“半包圍”結構的。題和顏都有“頁”。
“低”字換偏旁就是“底”字,“吹”字換偏旁就是“歡”字。
“淋、灑、滴、油”四個字都有“三點水”旁。“線”利用數筆畫來記憶。
(3)讀一讀詞語:爭論、問題、有趣、到底、顏色、你們、紅花綠草
三、朗讀課文,感悟內容
1、自讀課文,說一說哪些小鳥討論了春雨的顏色?(小燕子、麻雀、小黃鶯)
2、他們是怎樣回答的?請三位同學戴上頭飾向大家展示。(讀課文的內容)誰聽出來了,他們說春雨是什么顏色的?
3、誰再試一試,讀出爭論的語氣。
4、誰聽出來了,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鳥兒們在爭論?(請同學們繼續練習用爭論的語氣讀鳥兒們的話。
5、在生活中你有沒有和爸爸、媽媽、同學爭論過問題?怎么爭論的?
6、鳥兒們爭論得這樣激烈,那他們各自的理由是什么呢?
7、同學們你們也四人為一組討論討論,春雨到底是什么顏色的?討論后說一說?
四、朗讀全文
1、自己朗讀。
預習提示
1、自由讀課文,圈出不認識的字詞,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處理。
2、用“——”畫出向海水提問的句子。
3、那么海水是怎么回答的呢?請到文中畫出來讀一讀。
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內容,感受大海的美麗富饒,體會打魚人的辛苦,激發學生探索大海、探索自然的積極興趣。
2、學習并掌握本課8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掌握新的筆畫“撇折”。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和勤學好問的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1、識字、寫字。
2、培養學生積極探索大自然的興趣。
教具準備
1、生字詞語卡片。
2、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小朋友,看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什么?(欣賞有關大海的圖片)
2、喜歡大海嗎?那你們了解海水嗎?你知道它為什么是藍色的,你知道它為什么是咸的嗎?好,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海水》。
3、板書:《海水》。
4、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手指課文,聽老師讀。
2、學生自由讀課文,邊讀邊畫出你不認識的字。
3、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認識這些字。
4、指名讀課文,要求讀正確。
5、全班齊讀課文。
6、小組比賽讀。
7、師生問答讀。
三、隨文識字。
1、出示詞語,學生自己先認讀。
(1)指名讀。
(2)跟老師讀。
(3)指名開火車讀。
2、試一試把詞語回到課文,指名讀。
3、齊讀全文,在讀中鞏固生字的認讀。
4、出示字寶寶。
(1)自己試著讀。
(2)同桌互相考一考,認讀字寶寶。
(3)出示字卡搶讀識字。
5、師生接讀課文。
四、再讀課文,理解內容。
1、指讀課文,用“———”畫出作者向大海提出的問題。
指名回答,指導朗讀。
指名讀,強調“么”要讀得輕而短。
師示范讀,讀出疑問的語氣。
全班齊讀。
2、師問:“那么海水是怎么回答的呢?”請大家找出文中的句子讀一讀。
3、為什么海水的懷里抱著天,海水就那么藍呢?
4、那么“漁人”是干什么的?,你們知道嗎?
5、師小結:捕魚人的汗水居然把一望無際的海水變成咸的!這讓你想到了什么?
6、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五、指導寫字。
1、出示生字,自由認讀。
2、學習新筆畫“撇折”,指導書寫。
3、指導書寫“回、因”。
4、師范寫,生書空。
5、指名說筆畫順序。
6、觀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⑴生描寫,師指導。
⑵指導書寫“問、為、什、么”。
⑶說筆畫,說要點。
⑷描紅,練習寫字。
⑸師個別輔導。
⑹展示作業。
六、小結。
這節課,同學們收獲真大,收獲了詞寶寶、字寶寶、讀熟了課文、還學會了寫字,了解了大海的知識,你們真棒!老師獎勵你們一首歌曲《趕海的小姑娘》。
經過了兩周的準備時間,本學期的青年教師過關課終于結束了。這是我第一次在學校領導和老師面前上的公開課,是自己的第一次正式亮相,在上課之前,我的心情和備考的學生一樣,七上八下。本次公開課讓我學到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從選題、編寫導學案、備課、制作課件、一次次的試講和最后講課的過程中,收獲頗多。
這次我選擇的是第三單元第六課《樹和喜鵲》,經過對教材和課標的研究,我最終把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定為:會認只、窩等12個生字;掌握三個多音字;學會AABB型詞語;通過閱讀課文,理解文章內容,明白樹和喜鵲由孤單變快樂的原因;會用......也......句型進行簡單的說話。針對這些學習目標,我設計了本節課的教學環節:導入、學詞、學文、學說話。這樣的安排層層遞進,掃清文章字詞障礙后,深入理解文意,進而拓展練習說話。
這次過關課的經歷,使我意識到,一節成功的課一定是建立在充足的課前準備基礎之上的,從接到通知開始,研讀文本,深入了解教材編排的特點、意圖,經過一系列整合后寫出導學案,導學案確定后,課件也是一次又一次地修改。期間聽取師傅的指導,聽有經驗教師的課,聽二年級送課下鄉的《荷葉圓圓》,這些經歷都讓我了解到一些課程的必備環節和流程。
第二次試課,我的師傅殷老師對我的一些細節提出有針對性的指導,第三次試課,更是得到了楊老師細致入微的指導,為我重新設計了課程環節,使整堂課循序漸進中,有重點有難點,整堂課的輪廓更加清晰、節奏緊湊,趨于合理。同事們幫我改進教具、收拾教室,體會到大道這個學校的溫情和團結。
正式上課之前,按照事先預想的進行,期間對于幾乎__重來的教案感到擔心,導致上課期間頻繁看教案,這點是本次過關課犯得錯誤,沒有體現以學生為中心,學生主體性教育。這是以后應該注意和改正的。
經過這次過關課,知道了即使是一年級的一節課,也是要經過深思熟慮,百般設計的,以后的教學,更是要備學生、備教案、備教法,在接下來的成長期里,要更加注重學習,待到山花爛漫時,才能燦爛微笑。
《架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16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背誦課文。
3、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讓學生懂得做事要有實際行動,不要光說不做。
重點難點
1、認、寫本課生字,背誦課文。
2、理解“因為他的橋架在嘴上,而小熊的橋架在河上”這句話的意思。
教學準備
生字詞卡、多媒體課件。
教學程序設計
(一)情境導入
1、播放多媒體課件:一條水流湍急的河,河上沒有橋……
這是一條水流湍急的小河,河上沒有橋,怎樣才能過河呢?讓我們一起想想辦法吧!
(生自由發言)
2、師小結導入。
是??!如果在河上架一座橋,那就方便多了。我們的朋友小猴和小熊也是這樣想的。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感知,學習生字
1、自己讀讀課文,畫出生字。
2、學習生字
(1)師帶讀生字,齊讀,比賽讀。
(2)師重點提示“森、便、劃”的讀音。
(3)說說音節的特點。
(4)游戲鞏固。
課件出示架橋游戲:將木板上的詞語讀出來,讀對一個就在橋上架一塊木板,全部讀對就架好了一座橋。
(5)將生字寶寶帶入課文,比一比誰能將課文讀得更流利。
(三)指導寫字
1、課件出示要求會寫的字。
2、小組內說說字的偏旁部首和間架結構。
3、將你認為寫時需要注意的地方輕輕地提醒你的同桌。
4、師重點指導“橋、要、沒”,師范寫,生描紅。
5、展示優秀作品。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16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背誦課文。
3、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讓學生懂得做事要有實際行動,不要光說不做。
重點難點
1、認、寫本課生字,背誦課文。
2、理解“因為他的橋架在嘴上,而小熊的橋架在河上”這句話的意思。
教學準備
生字詞卡、多媒體課件。
教學程序設計
(一)復習鞏固生字詞
課件出示詞語,認讀。
(二)熟讀課文,情境學文
1、播放課文錄音。
思考:誰和誰想要架橋?
2、根據學生回答出示句子。
3、讀句子,誰來說說,他們為什么要架橋呢?
4、理解:方便。
5、學習第2自然段。
(1)要是有了橋,過河就方便多了,那么小猴和小熊又是怎樣架橋的呢?誰能給大家讀讀第2自然段?
(2)根據學生回答,出示課件。
(3)繼續出示課件。
讀一讀,想一想:如果你是小熊,你會準備些什么東西來造橋?
(4)表演讀上面兩句話:男生讀寫小猴的話,女生讀寫小熊的話,邊讀邊演。
6、學習第3、4、自然段。
(1)課件出示:河上架好了橋,是誰架的呢?
(2)課件出示:大家都在夸獎小熊,只有小猴很不好意思地站在河邊。
此時此刻,小猴心里怎么樣呢?為什么?
用自己的話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你想向誰學習?為什么?
(三)再讀全文,總結拓展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讀了課文,我想對小熊說什么?想對小猴說什么?
3、師小結。
我們做事情,不能光說不做,要有實際行動。
教學目的: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習本課生字,理解詞意。
3、了解秋天的特點,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詞語的意思。
3、初步理清詩歌的條理,學習第一小節。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看了課題,你想到了哪些詞語。
有一位山東作家,叫王宜振,他寫下了一首非常美的描寫秋天的小詩。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二、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1、學生自讀
2、指名朗讀
有不懂的詞嗎?
3、再讀,想:這首詩歌主要寫了什么內容?(秋天迷人的景色和豐收的景象)
主要寫了哪些地方的景色呢?(田野里、小路旁、果園里)
4、你在田野里、小路旁、果園里都看到了什么?那作者又看到了什么?
(金黃的)稻穗
(成熟的)向日葵
三、學習第一小節
1、指名朗讀
讀第一小節,你認為哪個字使整段都充滿了生命力?
2、小結:秋天到了,紅紅的蘋果,紫紅的葡萄,舉著紅纓的玉米,紅著臉兒的蘋果——這些能不讓太陽更紅更嬌嗎?
桂花飄香,菊花盛開,空氣中彌漫著醉人的花香,這不讓空氣更甜嗎?
因此,第一段中的“更紅更嬌”“更甜更好”寫處了秋天的與眾不同。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詩歌。
2、讀詩歌,領略詩歌簡潔的語言中的意蘊,并能抓住其中的一幅景象說一段話。
3、能從字里行間體會到作者對秋天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讓我們繼續感受詩歌字里行間的深厚情感,感受這美好的秋天。
二、品詞析句
1、秋天,涼風習習,秋風到過哪些地方呢?他們在干什么呢?
秋天來到(),在那兒()。
2、秋風所到之處留下了秋的足跡,你能舉例說說嗎?
秋風飄到()()。
3、默讀詩歌,你最喜歡哪個地方?
說說原因
4、交流
秋風“打滾”、“奔跑”——秋風調皮。“可愛”——作者對秋風的喜愛,對秋天的喜愛。
“抓一把......涂掉。”——夏秋之交,空氣的清香。
“嚷著”、“舉著”、“穿紅襖”、“披紫袍”、“紅著臉”,靜態寫成動態。
5、指導朗讀
三、理解課文意蘊
1、面對這樣美麗的秋景,詩人的內心涌出怎樣的想法呢?
讀第6小節。
你是怎么理解這兩句話。
(1)“柔韌的.梳子”、“井井有條”
植物的果實成熟了,高低交錯、顏色分明,讓人賞心悅目。
(2)“發亮的汗珠”、“閃耀”
豐收了,人們在田野上辛勤地勞動,灑下勤勞的汗水,內心卻無限喜悅,他們收獲的不僅僅是成熟的果實,更是一種希望: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才能收獲累累碩果。
(3)小結
詩人不僅贊美了秋天,更是蘊含了這樣深厚的道理。
2、讀最后一節,你讀出了什么?
“黃葉”是秋天的象征,通過“珍藏”“黃葉”,表達詩人對秋天的贊美和依戀之情。
作業:
1、背誦課文。
2、練習冊
《海水》
預習提示
1、自由讀課文,圈出不認識的字詞,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處理。
2、用“——”畫出向海水提問的句子。
3、那么海水是怎么回答的呢?請到文中畫出來讀一讀。
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內容,感受大海的美麗富饒,體會打魚人的辛苦,激發學生探索大海、探索自然的積極興趣。
2、學習并掌握本課8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掌握新的&39;筆畫“撇折”。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和勤學好問的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1、識字、寫字。
2、培養學生積極探索大自然的興趣。
教具準備
1、生字詞語卡片。
2、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小朋友,看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什么?(欣賞有關大海的圖片)
2、喜歡大海嗎?那你們了解海水嗎?你知道它為什么是藍色的,你知道它為什么是咸的嗎?好,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海水》。
3、板書:《海水》。
4、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手指課文,聽老師讀。
2、學生自由讀課文,邊讀邊畫出你不認識的字。
3、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認識這些字。
4、指名讀課文,要求讀正確。
5、全班齊讀課文。
6、小組比賽讀。
7、師生問答讀。
三、隨文識字。
1、出示詞語,學生自己先認讀。
(1)指名讀。
(2)跟老師讀。
(3)指名開火車讀。
2、試一試把詞語回到課文,指名讀。
3、齊讀全文,在讀中鞏固生字的認讀。
4、出示字寶寶。
(1)自己試著讀。
(2)同桌互相考一考,認讀字寶寶。
(3)出示字卡搶讀識字。
5、師生接讀課文。
四、再讀課文,理解內容。
1、指讀課文,用“———”畫出作者向大海提出的問題。
指名回答,指導朗讀。
指名讀,強調“么”要讀得輕而短。
師示范讀,讀出疑問的語氣。
全班齊讀。
2、師問:“那么海水是怎么回答的呢?”請大家找出文中的句子讀一讀。
3、為什么海水的懷里抱著天,海水就那么藍呢?
4、那么“漁人”是干什么的?,你們知道嗎?
5、師小結:捕魚人的汗水居然把一望無際的海水變成咸的!這讓你想到了什么?
6、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五、指導寫字。
1.出示生字,自由認讀。
2.學習新筆畫“撇折”,指導書寫。
3.指導書寫“回、因”。
4.師范寫,生書空。
5.指名說筆畫順序。
6.觀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⑴生描寫,師指導。
⑵指導書寫“問、為、什、么”。
⑶說筆畫,說要點。
⑷描紅,練習寫字。
⑸師個別輔導。
⑹展示作業。
六、小結。
這節課,同學們收獲真大,收獲了詞寶寶、字寶寶、讀熟了課文、還學會了寫字,了解了大海的知識,你們真棒!老師獎勵你們一首歌曲〈〈趕海的小姑娘〉〉。
七、課堂檢測。
1看拼音寫字。
wènwèishénmehuíyīn
()()()()()()
2.給句中帶點的字選音節
zhǐzhīshǔshù
(1)一只()小羊在吃草。
(2)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
(3)天上的星星多的數()不清。
(4)我喜歡學語文,也喜歡學數()學。
《柳樹醒了》是人教版新課標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這是一篇引人入勝的童話。課文中的插圖,讓人感到春天跳動著的生命力。春天是美好的,春天是迷人的,春天是催人奮進的。下面是我對《柳樹醒了》的教學反思:
理清課文內容。這是一首兒歌,講述了在春雷、春雨、春風、春燕的作用下,柳樹悄悄地發生了變化。在整體感知環節,先讓學生自讀課文,找一找是柳樹是在誰的幫助下醒了?學生讀文后能夠很快地找到是春雷、春雨、春風、春燕讓柳樹醒了。這為學習課文內容做好了鋪墊。
注重語言文字訓練。春雷轟隆隆,好像在跟小柳樹說話,他會說些什么呢?引導學生想象說話,有的說:“小柳樹,小柳樹,快醒來吧,春天已經到了?!庇械恼f:“小柳樹,快睜開眼睛看看,春天來到了?!边@一說話訓練的設計即深入引導學生感悟春天到了,萬物在春雷的催促下發生著變化,又訓練學生依據創設的情境說合理的話。這篇兒歌句式相似,用詞準確豐富生動,是訓練學生準確表達的好例子。學完課文后,在課堂拓展環節“春天來了還有什么醒著呢?”同學們根據課前的觀察,回答的非常踴躍。然后出示句式引導學生說話:__________跟__________說話了,說著說著,_________。如:有的同學說:“春雨給小花洗澡了。洗著洗著,小花喲,紅了?!庇械耐瑢W說:“春風給小草梳頭了。梳著梳著,小草啊,綠了。”從他們的口中,美好的春天以詩的語言源源流淌。
誦讀與背誦結合。課文優美生動,篇幅短小,段式相似,于是我將讀誦和背誦結合起來,提高效率。先感情朗讀,引導注意用詞的豐富多樣,如“呀、喲、啊”等語氣詞的變化,然后看著板書,和老師一起背,最后激發比賽欲望,看誰背得又快又美。
這堂課我將教學環節刪繁就簡,整合提煉,縮短教學時間,突出重點,提高實效。當然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孩子剛剛開學,還處于收心階段,注意力不夠集中,發言積極性不夠高,朗讀放不開,感情不到位。在接下來的教學中,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參與課堂,參與活動,以便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質量。
《對韻歌》
教學目標:
1.學會3個生字,認識3種筆畫。
2.注重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生識字能力。
3.正確地讀兒歌,結合插圖了解句子的意思。
教學重點:
正確掌握3個生字的音、形、義,能正確書寫3個字。
教學難點:
正確書寫3個字。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法:
培優輔差
學法:
小組合作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感悟漢字的演變過程。
二、讀兒歌
1.自己讀兒歌,把讀不準的字畫上小問號。
2.學生質疑讀不準的字,其他同學幫助解疑。
3.同桌同學互讀小兒歌,相互糾正讀音。
4.指名讀兒歌,其他同學聽聽讀音是否正確?
5.通過讀兒歌,你知道了什么?借助插圖理解句子的意思。
三、學習生字。
1.學生讀準每個生字的音。
2.小伙伴互相讀一讀,比比誰讀得好。
3.教師抽讀卡片,順讀,逆讀,打亂讀。
4.鞏固生字的讀音,做貼字游戲。教師出示生字卡片請學生讀,讀后把生字卡片貼在黑板上。再指名讀生字卡片,讀對的就把卡片獎勵給他,讓他把生字貼在拼音下面,其他同學當裁判共同參與。
四、了解字義。
1.這些生字大家讀得真棒,那么你們在生活中用過這些字嗎?想想,一會兒說給大家聽一聽。
五、記憶生字的字形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讀不帶拼音的生字卡片。
2.指名讀兒歌。
二、書寫生字
1.要想寫好每個字,光能按筆順描下來是不夠的,還要認真觀察每筆在田格中的位置,這樣才能把字寫得更好。
2.請大家先認真觀察4個字的每一筆在田格中的位置,然后獨立寫一個。(書上田格中的字)
3.學生提出認為難寫的字,師問:你們認為哪個字難寫?(水)
4.學生看老師是怎樣寫的?
5.請學生書寫田格中的第二個字。教師巡視,個別輔導,糾正學生的寫字姿勢和執筆方法。
6.學生評議。
三、鞏固練習
四、課堂小結。
課文用生動的語句和細膩的語言描寫了樹和喜鵲由孤單到快樂的生活經歷。告訴學生有了鄰居,有了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游戲,才能享受快樂的生活。
本課的一個重點是根據上下文理解詞語“孤單”的意思。在學習這一段時,我首先讓學生談談自己對這個詞語的理解。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談的非常好:有的說是沒有朋友玩,有的說是孤獨,有的說是寂寞,有的說無聊,沒意思??磥?,學生能懂得這個詞語的意思。那么聯系上下文怎么理解?讓學生讀課文,從哪些詞語看出“孤單”的意思?學生在老師啟發下,找出了“只有,一只一棵一個”,看出樹和喜鵲真的很孤單??磥?,一年級的孩子也真不簡單。在理解課文時,我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讓學生與實際生活相聯系,說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情感。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到沒有伙伴和朋友的生活是孤獨的。理解了“樹很快樂,喜鵲也很快樂”這句話,也就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從而教育學生同學之間要互相幫助、互相關心,我們的生活才會很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