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aa_丁香花高清在线观看完整版_国产高清日韩_久久精品亚洲94久久精品

銀行金融精準扶貧心得精選范文5篇

| 陳惠21147

扶貧工作作為我國實現現代化進程的重要一關,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那么,心得體會該怎么寫呢?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銀行金融精準扶貧心得,方便大家學習

銀行金融精準扶貧心得1

中央2015年提出精準扶貧工作以來,__農商銀行積極投身于精準扶貧工作中,采取靈活多樣的扶貧工作措施,主動履行社會責任,加強與縣級各部門的溝通協作,組織各支行認真落實扶貧工作,努力奮戰在金融精準扶貧第一線。

一、涉農信貸投放總量持續增加

一直以來,__農商銀行始終堅持服務“三農”、服務縣域經濟、服務中小企業的市場定位,科學把握信貸規模和節奏,著力控制信貸風險增長,全力服務縣域經濟發展。截至2017年5月末,各項貸款余額20.95億元,其中涉農貸款余額16.85億元,占各項貸款總數的80.4%。2017年累計投放各類貸款7.79億元,其中涉農貸款投放5.42億元,占投放總量的70%。貸款規模連續多年位于縣域同業排名之首,獲得__縣支農先進單位獎。

二、農村薄弱環節信貸支持顯著加強

一直以來,

我們支持三農的市場地位沒有動搖,支農力度不斷提升,但隨著經濟下行、同業競爭的

不同階層融資需求,為信貸經營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力地支持了縣域經濟的發展。

四、推進“信用村鎮”步伐,不斷營造良好的農村信用環境

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2016年5月份,__縣政府下發了《關于加強__縣信用體系建設的通知》,成立了__縣信用體系建設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__農村商業銀行,辦公室主任由__農商行行長__擔任。由我行基層客戶經理負責具體落實。

(一)以“雙基聯動”為抓手,扎實做好信用村鎮創建工作。我行以“雙基聯動”工作站為依托,充分宣傳農戶建檔評級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大力開展宣傳活動,讓廣大農戶知曉農村信用工程建設的目的意義、參評要求及優惠條件等,使農村信用工程建設深入人心,形成戶戶關心、人人參與創建的工作局面,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鼓勵貸款戶誠實守信,同時通過貸款利率定價,以及信用村評選結果,讓講信用的人得到實惠。

(二)加大宣傳,營造“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良好局面。今年以來,我行通過微信平臺先后推送了“這些事都將影響你的征信”、“帶您復習:信用報告逾期怎么記”、“個人征信報告的七大誤區--您掉進去幾個”等信息,鼓勵朋友圈轉發,盡可能輻射到更大的范圍,引導大家關注、珍惜自己的信用記錄;通過張貼重要公告、柜臺宣傳、上門指導等方式,對我行貸款結息方式變更等事項進行告知,讓客戶貸的清楚、用的明白。

五、認真落實金融助推脫貧攻堅各項政策,切實履行社會責任

2015年來,__農商行積極響應黨中央、省委省政府脫貧攻堅號召,推進與政府、監管部門和其他金融機構的良性互動,充分發揮在脫貧攻堅戰中的金融主力軍作用,積極研發推出“富民貸”管理辦法,大力實施“5321”扶貧工程,即:貸款最高金額5萬元,期限最長3年,原則上免保證、免抵押,一律實行利率優惠,力助金融精準扶貧工作。

(一)以“扶貧融資平臺”為載體,發揮融資主力軍作用。我行與縣扶貧辦主動對接,在原簽訂《精準扶貧儲備金合作協議書》的基礎上,擴大基金注入規模,嚴格按照1:10的放大倍數,不斷完善“金融+精準扶貧”模式。更好地為貧困戶,參與扶持的新型農業主體提供融資服務。截止2017年5月末,我們與縣扶貧辦合作,累計發放小額農戶扶貧貸款408戶,1930萬元,企業幫扶貸款24戶,2957萬元,能人大戶帶動脫貧貸款14戶,136萬元。

(二)精準對接,在真幫、真扶、真貸上下功夫。2017年5月份,我行與縣扶貧辦簽訂了《2017年精準扶貧貼息貸款補充協議》,進一步明確了貸款利率、方式、條件、期限等。對存量及新發放的扶貧貸款利率,統一執行人民銀行公告的同期同檔次基準利率,即:1年以內(含),月利率為3.625‰,1-3年(含3年)月利率為3.9583‰,額度5萬元以內,期限3年,統一信用方式發放,無需提供抵押和保證。同時對于貧困戶征信顯示不良記錄的情況,我行采取區別對待,確因疾病、子女上學或歷史客觀等原因造成的不良記錄,經總行領導簽字后可實施征信救助,盡大程度給予貧困戶資金扶持,真正做到“扶真貧、真扶貧”。

自金融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我行通過多種形式宣傳貸款政策、介紹貸款內容,讓群眾明白貸款數額、條件,使建檔立卡貧困戶愿意貸、敢于貸,確保精準扶貧小額貸款放得準、用得好、能收回。做到了優先向建檔立卡的貧困戶發放貸款;優先向有勞動能力、有貸款意愿、落實 ……(未完,全文共2846字,當前僅顯示1809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

銀行金融精準扶貧心得2

__年,我縣扶貧開發工作在縣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區、市業務部門的關心支持和社會各界的廣泛參與下,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貧困人口為基本對象,堅持以整村推進貧困村為重點,深入推進開發式扶貧、精準扶貧,加快扶貧開發進程,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增強,農業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改善,全縣扶貧開發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實施整村推進,改善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我們緊扣自治區關于2014年整村推進工作意見的具體要求,確定了25個整村推進村和1個整鄉推進鄉,圍繞實現41941名群眾就地發展目標,累計整合整村推進資金3.6億元、整鄉推進資金3434萬元,以實施“四到”扶貧攻堅工程為重點,扎實推進整村及整鄉推進試點等各項扶貧工作?;A設施到村方面,按照水、電、路、氣、房和環境改善“六到農家”標準,全面啟動了25個整村推進村的村道建設、骨干壩工程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產業項目到戶方面,著力實行差別化、個性化直接到戶產業政策,通過完善“補(“雙到”扶貧)、借(互助資金)、貸(信貸資金)、貼(貼息)”四項到戶產業扶貧機制,基本實現年初預定的貧困村、貧困戶扶持全覆蓋目標。培訓轉移到人方面,深入探索和創新部門聯合培訓模式,完成村干部、致富帶頭人、農民實用技能等培訓13期740人次。幫扶責任到單位方面,積極組織協調25名扶貧開發指導員開展駐村指導工作,并動員各級幫扶單位向貧困村加大投入。同時積極爭取閩寧協作基金和兩縣(區)對口幫扶資金,社會幫扶工作有序推進,有效促進了貧困農戶增產增收。

1、加強組織領導,細化責任分工,確保整村及整鄉推進試點工作有序開展。縣委、政府高度重視整村推進及整鄉推進試點工作,把此項工作列入了政府承諾為民辦實事重點工作,堅持做到組織領導、責任分工、督查考核、經費保障“四個到位”。一是健全領導機構。成立了由縣委主要領導為組長,27個相關部門(單位)和8個鄉鎮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在縣扶貧辦專門設立了領導小組辦公室,各鄉鎮也設立了相應組織機構。政府常務會議、縣委常委會議多次專題研究部署整村推進、整鄉推進試點有關工作。二是規范運行機制。將整村推進及整鄉推進試點工作納入2014年全縣工作要點,并制定下發了《鹽池縣2014年整村推進工作實施方案》,編制完成《鹽池縣2014年示范鄉、示范村項目建設規劃》,明確目標任務、時序進度和工作要求??h政府與各鄉(鎮)簽訂了目標責任書,落實了整村及整鄉試點工作責任。三是強化督查考核??h委、政府督查室對試點工作先后2次進行了專項督查,通報了工作進展情況,并將督查情況納入年度效能目標管理責任制考核。四是加大投入力度。自2013年開始,縣財政每年投入扶貧開發資金1000萬元,其中500萬元用于整村推進,資金投入重點傾斜盈德、營盤臺等5個脫貧銷號村扶持項目建設。今年又協調將中航油500萬元幫扶資金全部用于整鄉推進項目建設,為整村推進及整鄉推進試點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2、強化宣傳引導,注重群眾參與,著力提高群眾自我發展意識。結合正在開展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堅持和落實以人為本,走群眾路線,引導群眾廣泛參與的原則,充分利用縣有線電視、政府網站和鄉村“大喇叭”、電子宣傳屏等媒體,廣泛深入地宣傳整村推進及整鄉推進試點等工作的有關政策,切實把扶貧開發政策的知情權、扶貧項目的選擇權、扶貧資金的使用權、項目實施權、監督管理權和扶貧效益的享受權交給群眾,把執政為民的思想貫穿在整村推進及整鄉推進試點等工作的各個環節,做到“規劃民定、項目民選、實施民干、監督民管、效果民享”。

3、整合項目資金,完善基礎設施,加快改善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按照“項目跟著規劃走、資金隨著項目走、效益帶著貧困戶走”的要求,堅持“渠道不亂,用途不變,統籌安排,配套建設,各負其責,各記其功”的原則,按照“缺什么、補什么”和“綜合開發、全面發展”的要求,科學整合小城鎮建設、農村公路、城鄉環境整治、美麗村莊建設等項目資金2.6億余萬元,在貧困村集中實施了一批基礎設施和重大民生項目。年內完成通村公路162公里、村組道路119公里、小流域治理22.9平方公里、修建集雨場552處、蓄水窖100座等重點建設項目。同時在每個鄉鎮確定了1-2個整村推進重點扶貧村,按照人畜分離的原則高標準規劃,統籌推進群眾住房和教育、醫療衛生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

4、突出產業培育,夯實發展基礎,不斷增強扶貧開發內生動力。堅持走產業化扶貧的路子,充分利用灘羊、牧草、甘草等資源優勢,加大項目資金的爭取和扶持力度,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引導群眾大力發展灘羊養殖和牧草、黃花等高效節水種植,在資金投入上堅持做到項目投入的70%用于產業增收,產業增收資金的70%用于貧困戶扶持,使每個整村推進村都擁有了主導產業。一是加快壯大草畜產業。在盈德、牛記圈等18個整村推進村完成標準養殖溫棚建設1426座,在南梁、宋堡子等25個整村推進村完成基礎母羊補欄45696只、肉牛育肥420頭、建成青貯池700方、小型草料加工機械72臺,完成以苜蓿種植為主的草產業10987畝。二是在中北部揚黃灌區和井灌區貧困村著力擴大高效節水農業規模。扶持營盤臺、柳條井等16個村發展膜下滴灌及節水改造31478畝。三是在曾記畔等11個村重點扶持發展雨養農業,推廣小雜糧新品種種植28200畝、種植苦蕎10000畝,種植優質馬鈴薯種植83201畝、旱地紅蔥500畝、經濟林育苗642畝,在李莊子等7個村新建馬鈴薯貯藏窖352座、在大壩村完成黃花晾曬架150個。發展以特色種養業為主的主導產業,有力地帶動了農民增收,增收貢獻率達到了60%以上。

5、改善生存條件,治理生態環境,促進農村健康和諧發展。年內在大壩、盈德等6個村組織實施了節能暖氣安裝、太陽能熱水器安裝項目。在二步坑、柳條井村完成檸條平茬10000畝等。貧困農戶生存條件得到了進一步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得到了進一步治理。

(二)創新扶貧模式,加快脫貧致富步伐。認真組織實施村級發展互助資金項目和“雙到”扶貧工程,加大到村到戶項目創新工作力度,真正實現了扶貧資金擴面、增量,有效解決了整村推進及整鄉推進資金“瓶頸”問題。

1、創新“互助資金”金融扶貧模式,著力解決貧困群眾貸款難問題。一是年初在做好89個互助社資金管理使用、運行工作的同時,加強各互助社管理人員指導培訓、重新整理建賬、規范操作規程。二是將中航油集團公司2013年投入的500萬元社會幫扶資金、2014年整合的1350萬元互助資金(國家財政專項扶貧資金900萬元及生態移民安置扶貧資金150萬元、縣財政資金300萬元),全部用于村級互助社資金擴面、增量。三是將全縣89個互助社全部納入“千村信貸”金融扶貧機制,并積極做好“小額信貸”和“裕豐昌合作社”金融創新試點扶貧工作。截止目前,共為89個村2415戶社員發放信用貸款16727萬元;為2個試點村208戶社員發放“小額信貸”資金904萬元;“裕豐昌合作社”拿出2000萬元作為擔?;?,撬動寧夏銀行1億元的信貸資金。

2、創新“雙到扶貧”模式,力求實現精準扶貧。嚴格按照國務院有關精準扶貧政策要求,多角度鎖定扶貧對象,切實提高扶貧工作水平。一是積極爭取項目資金970萬元(國家財政扶貧資金770萬元、縣財政資金200萬元)。采取逐級篩選、推薦的方式,將今年建檔立卡識別出的3850戶12898人列為2014年“雙到”扶貧對象。并組成工作組先后深入全縣101個行政村摸底排查,充分了解廣大群眾意愿,廣泛征求鄉村干部建議及意見,結合實際確定到村到戶幫扶項目。二是將2014年“雙到”扶貧對象納入“千村信貸”金融扶貧范圍。一方面,按照“千村信貸·互助資金”金融扶貧管理模式,將自治區安排的393.8萬元“雙到”專項資金,以戶均2000元標準融入互助社,支持1969戶貧困戶優先借用互助資金,并推薦進入“千村信貸”扶貧范圍。另一方面,積極與縣信用社協調,將剩余的1881戶貧困戶也納入“千村信貸”扶持范圍,使其得到信用貸款,用于發展鹽池灘羊。年底通過項目驗收,并給予這部分貧困戶576.2萬元專項扶貧資金的貼息。

(三)落實幫扶責任,促進農戶增產增收。加強組織協調,積極爭取中央企業、區市縣各幫扶工作組投入幫扶資金851萬元、協調項目資金7557萬元。其中:中國航空油料集團公司投入500萬元,區直部門投入267萬元、協調項目資金7489萬元,市直部門投入39萬元,縣直部門投入45萬元。重點組織實施了村道維修、灘羊養殖和黃花種植等幫扶項目。全面完成閩寧對口協作校園建設、村部建設等10個重點幫扶項目的后續完善工作;有效組織實施了2014年閩寧菌草項目、示范村建設等項目。

(四)實施“雨露計劃”,提高貧困人口素質。一是積極與相關院校聯合招生,目前轉移培訓學員84名,預計年底全面完成轉移培訓任務。二是完成2014年度鹽池籍在區內外高職院校就讀的貧困家庭學生救助,每生補助1500元。三是實施燕寶慈善基金資助項目,完成2014年度鹽池籍在區內高職院校就讀的貧困家庭學生救助,每生補助2000元。四是實施貧困戶汽車駕駛證培訓項目。委托鹽池縣長城駕校,有組織對2014年建檔立卡范圍內的50名貧困戶,進行汽車B照培訓,每人補助培訓費3000元。

(五)抓好黨建黨風廉政建設,提升扶貧系統干部整體素質。一是切實組織全體黨員干部認真學習中央及區、市、縣重大方針政策,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增強黨支部實施扶貧開發的責任性和主動性。二是認真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狠抓三個環節(學習教育、聽取意見環節,查擺問題、開展批評環節,整改落實、建章立制環節)的工作落實、完成了規定動作和自選動作(學黨章、上黨課、記筆記、寫心得、談交流、征意見、大評議、查問題、深剖析、細整改),取得了積極的成效。三是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提高黨員干部廉政意識。通過建立風險防范體制機制,有效防范廉政風險。四是組織開展創先爭優、創建全國文明縣城和“六五”普法等活動,組織落實“五個好”、“五帶頭”、和“文明縣城我行動”主題教育,發揮黨支部和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提高廣大干部職工文明、守法意識。五是建立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嚴格執行“八項規定”。努力做到熱情服務,厲行節約,改進會風,廉潔從政,轉變了干部職工工作及生活作風,提高了辦事效率、服務水平。

(六)強化管理措施,努力完成其他重點工作任務。

1、千方百計完成“兩大任務”。一是爭項目爭資金任務全面完成。積極上爭到位扶貧資金7160.89萬元,完成計劃任務的102.3%。二是招商引資工作任務全面完成。引進甘肅省隴豐蔬菜專業合作社和云南滇都種業有限公司資金3150萬元,主要為麻黃山、王樂井等6個鄉鎮部分農戶發展馬鈴薯和苦蕎麥種植,完成計劃任務的105%。

2、積極籌措資金,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2014年積極籌措資金20.45萬元,完成公開承諾為群眾辦實事5件:一是春節慰問平臺村貧困戶10戶,投入資金5000元。二是為劉四渠村10戶貧困戶解決春耕化肥籽種,投入資金3000元。三是為城關街道8個居委會貧困戶發放棉鞋900雙,折合現金18萬元。四是辦黨支部與平臺村黨支部舉辦了慶“七一”聯誼活動,投入資金6000元。五是年內資助幫扶村貧困大學生3名,每人救助3500元。

3、動態調整建檔立卡,精準瞄準扶貧對象。成立建檔立卡工作組,按照人均純收入4000元以下的扶持標準,認真組織縣鄉村干部開展貧困戶動態調整建檔立卡工作。一是根據貧困現狀,將建檔立卡貧困戶指標,逐級分解到鄉鎮、村。二是廣泛宣傳發動,由我辦牽頭組織鄉(鎮)、村逐級開展建檔立卡培訓工作。三是按照“一高一低一無”的原則,采取資產評估、“倒排序”等識別方式確定貧困戶;同時實行四榜公示(公告),廣泛接受社會監督。四是收集農戶申請、會議記錄、農戶簽名、公示圖片等資料。建立完善貧困戶登記表冊,精準識別出貧困人口11612戶38965人。五是組織完成全縣74個貧困村篩選工作。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貧困村自然條件惡劣、基礎設施滯后、群眾文化素質較低,產業發展的基礎薄弱。目前全縣尚有3.9萬貧困人口,居住分散、貧困程度深、自然條件極差,是扶貧工作中最難啃的“骨頭”。二是扶貧資金不足,捆綁利用率低。財政專項扶貧切塊資金不足,每個整村推進村僅投入100萬元。特別是整鄉推進試點工作資金中央、自治區財政沒有投入。三是產業支撐力不強,實現脫貧致富的難度大。特別是我縣重點貧困村基本是“空殼村”,均沒有形成較為明顯的優勢特色產業,村級發展后勁不足。農民收入大多為政策性收入,收入低且不穩定,增收的渠道不寬。

三、2015年工作思路

2015年,全縣扶貧開發要堅持政府主導、統籌發展,堅持以增收減貧為核心,以提升扶貧開發整體效益為目標,直接瞄準貧困群體,抓好“三個”項目建設,做好“四項”重點工作,落實好“五項”保障措施,推動鹽池經濟快速發展。年內實現1559戶5455人脫貧目標。

(一)抓好三個扶貧項目建設

1、抓好整村推進及整鄉推進試點工作。一是實施整村推進。年內25個整村推進村每村投入專項扶貧資金不低于100萬元(其中8個整村推進銷號村,每村不低于200萬元)。二是實施整鄉推進。投入專項扶貧資金1600萬元,完成馮記溝、青山兩個整鄉推進扶貧開發任務。三是爭取專項扶貧資金1000萬元,打造兩個整村推進示范村。四是爭取資金300萬元,支持少數民族產業發展項目。重點落實整村推進村及整鄉推進試點鄉鎮的基礎設施、產業開發和環境整治等建設項目。實現10個貧困村脫貧銷號目標。

2、抓好“雙到扶貧”攻堅工程。積極爭取“雙到扶貧”專項資金1150萬元,完成4500戶“雙到”扶持任務。并將扶持對象納入“千村信貸”金融扶貧范圍,力爭撬動信貸資金1億元以上。

3、抓好村級發展互助資金項目。一是積極爭取專項扶貧資金1600萬元,完成89個互助社資金擴量工作任務。年內力爭350戶以上的大村(互助社)每個資金量達到70萬元、350戶以下小村(互助社)每個資金量達到60萬元;新發展一個村級互助社。二是創新金融扶貧機制。實施“千村信貸”金融創新扶貧工程。年內全縣89個互助社爭取農信社貸款突破1.8個億元。做好“小額信貸”和“裕豐昌合作社”金融創新試點扶貧工作,實現貧困戶產業增收。

(二)做好四項重點工作

1、抓好 “兩大任務”工作。爭項目爭資金、招商引資不低于縣政府下達的指標任務。

2、抓好閩寧協作工作。一是認真落實閩寧對口協作兩縣(區)第十八次聯席會議精神,全面完成閩寧對口協作年度重點規劃的幫扶項目;二是積極爭取資金400萬元,認真落實閩寧協作基金的項目建設與管理工作。同時做好閩寧產業園(區)發展資金爭取工作。

3、抓好社會定點幫扶工作。年內爭取中國航空油料集團公司幫扶項目資金500萬元以上。爭取區、市、縣幫扶部門項目資金投入達到500萬元,協調項目資金突破1000萬元。

4、抓好“雨露計劃”工作。積極爭取專項資金120萬元,組織開展貧困地區勞動力轉移技能培訓工作。培育“兩后生”800名,其中高職500名、中職300名。

(三)落實好五項保障措施

措施之一、把扶貧開發整村推進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有機結合。由縣政府或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統一部署,我辦牽頭組織各鄉鎮、各部門(單位),將專業扶貧、行業扶貧和社會扶貧資金整合投入。認真落實全縣25個整村推進村建設項目和兩個整鄉推進建設項目,形成扶貧開發合力。

措施之二、把扶貧開發與社會保障有機結合。切實做好貧困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與扶貧開發政策的有效銜接,瞄準貧困人口群體,增強扶貧開發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建立健全扶貧開發項目庫,加強扶貧項目前期規劃、評估論證和申報管理,爭取各類扶貧開發項目,促進扶貧開發工作深度推進。

措施之三、把國撥財政扶貧資金與農村信貸資金等有機結合。將“千村信貸”金融創新扶貧和“雙到扶貧”創新扶貧引向深入。年內重點加強與縣農村信用社的合作,幫助廣大貧困戶低利率借貸農信社資金,解決產業發展資金“瓶頸”問題。

措施之四、把扶貧開發與信息化建設有機結合。加大扶貧信息平臺建設力度,宣傳扶貧開發好經驗、好做法,營造全社會參與扶貧開發的濃厚氛圍。加強扶貧對象建檔立卡數據庫、扶貧項目數據庫建設,完善扶貧開發信息管理系統,實行動態管理,建立合理、精準的統計監測體系,為科學決策提供依據。

措施之五、把扶貧開發與依法行政有機結合。繼續推行政務公開,進一步建立和完善扶貧資金管理、項目安排、項目公告公示制,在扶貧資金使用和項目安排上做到公正、公平、公開,在項目資金管理上嚴格執行財經管理制度。

銀行金融精準扶貧心得3

古人云: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明確了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任務。這就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分兩步走在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要實現這一任務,扶貧工作首當其沖。

一是不斷加強理論學習,切實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攻堅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理論聯系實際,用黨的最新理論知識指導扶貧工作的實踐。

二是強化業務能力與素質的鍛煉,不斷深入農村工作的第一線,掌握扶貧工作的第一手資料,為扶貧工作決策者提供可靠信息,為確實貧困者提供最合理的扶持。

三是培養扎實的工作作風,扶貧工作者的作風尤其要踏實,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走村串戶,把好事做好、做實。扶貧工作面對的是最困難、最底層的老百姓,他們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扶貧工作的重中之重。

四是要清政廉潔,克己奉公。牢記“兩個務必”,注意自身形象,常修從政之德,常知貪腐之害,常懷律已之心。做到身可危而志不可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富不傲物,貧不易志。從平時抓起,從點滴做起,做到依法行政,清白做人。

銀行金融精準扶貧心得4

習近平總書記在《擺脫貧困》一書中曾經說過:“如果沒有一個堅強的、過硬的農村黨支部,黨的正確路線、方針政策就不能在農村得到具體落實,就不能把農村黨員團結在自己周圍,從而就談不上帶領群眾壯大農村經濟,發展農業生產力,向貧困和落后作戰。”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在農村工作的基礎,是黨聯系廣大農民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實現黨對農村工作領導不可缺失的重要環節,是領導農民群眾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核心力量。

扶貧工作就是一項解決民生實際問題,聯系群眾最直接最根本的工作。開展扶貧工作,實現貧困地區脫貧奔小康,離不開黨的關心與支持,更離不開地方自身凝心聚力,不懈奮斗。做好扶貧工作,最需要走群眾路線,最應持之以恒踐行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

一是加強動態管理。廣大農村基層,是扶貧工作的基礎,扶貧檔案的管理,科學的統計,精準的識別。這個過程就是一個動態管理的具體體現。因此,有一個好的統計管理體系,是我們扶貧攻堅的重要內容。

二是加強扶貧工作隊員的管理?,F目前,扶貧工作開展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駐村工作隊員的作用越來越明顯,重要性也越來越突出,農村缺少的是發展的意識和路徑,農村不是沒有好的東西,但是因為缺少對外溝通的橋梁,導致越來越落后,因此,只有加強對扶貧工作隊員的動態管理,讓他們發揮出橋梁作用,那么扶貧才能更成功。

三是加強督促貧困戶動起來。經過近幾年的扶貧,各項優惠政策涌入基層農村,農戶受益頗豐,但也產生了負面性,貧困戶越來越懶了,針對此類問題,我們只有加強排查,加強督促,讓貧困戶動起來,真正做到貧困戶有事可干,“逼”著他們干,最后實現自己也能干,這樣我們才能把扶貧做好,做成功。

四是讓主體貧困對象動起來,做得再好的工作,如果貧困戶不參與,不行動,都只能成為表面現象,只有讓貧困戶參與進來才是重中之重,因此關于扶貧我們是牽線人,主體是貧困主體,讓他們真的參與了,動起來了,那么我們就成功了。

銀行金融精準扶貧心得5

郵儲銀行四川分行自成立以來,踐行普惠金融理念,牢固樹立服務“三農”、服務中小企業、服務社區、打造一流的大型零售商業銀行的戰略定位,一系列金融扶貧惠農的創新探索在巴中、廣元、達州等全省多地大膽試水,結出了累累碩果。截至(20__)今年6月,郵儲銀行四川分行在全省88個貧困地區個人信貸業務結余金額已達123.36億,增速為6.75%,高于全省個人信貸平均增速0.44個百分點,在落實省委提出的精準扶貧工作中,已率先取得成效,并受到國務院扶貧辦公室主任劉永富的高度評價。

據郵儲銀行四川分行負責人介紹,該行在省內有3111個網點,居省內銀行業首位,與農村結合也最緊密,得天獨厚的網點優勢,是郵儲銀行四川分行精準扶貧工作能夠取得成效的基礎。

加大扶貧信貸 政策支持力度

扶貧工作對發展農村經濟、實現小康社會,至關重要,郵儲銀行與“三農”結合最密切,在扶貧惠農工作中,更應該發揮重要影響力。為不斷提升金融服務民生、服務“三農”能力,該行出臺了對貧困地區的信貸投放規模原則上不予以限制等優惠政。同時,為及時發放扶貧貸款,還開辟了審批綠色通道,對貧困地區上報的各類貸款實行優先審批,針對貧困人群生產生活的貸款實行優先發放。

結合實際情況,該行還建立差異化的業務考核機制,對貧困地區在收益、資產質量、績效等方面進行差異化考核;同時,適當提高資產質量容忍度,通過適度寬松的考核政策,提高市、縣級銀行對貧困地區扶貧惠農工作的積極性。

拓展創建新模式,扶貧服務化

一是服務拓展渠道多樣化。為了實現扶貧工作信貸額度規?;⒎鲐殞ο蠡?,該行大力拓展合作空間,積極主動尋找各種類型的合作伙伴,先后搭建了“銀政”、“銀協”、“銀企”、“銀擔”、“銀?!钡染C合服務平臺;同時,與省委農工委、省扶貧移民局、省農業廳、省林業廳、省科協等部門陸續簽訂合作協議。

二是創新抵押擔保方式。該行結合國家以及省市政策,開展農村產權抵押融資、林權抵押貸款試點工作,將林權、土地經營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農村集體土地房屋產權逐步納入抵押范圍;同時,探索大型農用生產設備、水域灘涂使用權等創新擔保模式,切實解決貧困居民融資難問題。

三是著力信貸模式創新,全力扶貧促雙贏。為進一步整合資源,該行加強與農業龍頭企業的深入合作,推廣“核心龍頭企業或專合社加農戶”的信貸模式,以提供優質的服務為基礎,通過批量開發、提前授信等方式優化貸款流程,為貧困地區各類經營主體提供良好的信貸資金支持。

該行十分重視涉農優質產業鏈和龍頭企業的開發,挖掘涉農核心企業上下游農業生產經營主體,設計開發適合的產品,創造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與新希望集團、通威公司、四川馳陽農業等龍頭企業合作,開發了“公司+農戶”貸款模式。截至目前,與新希望集團合作貸款結余5084萬元,與通威公司合作貸款結余983萬,與馳陽農業合作貸款結余1136萬元。

該行創新營銷模式,通過四川省科協牽線搭橋,創新了“銀會合作”模式,截至2017年5月末,通過科協、農技協渠道,全省已累計發放貸款7412筆,金額8.26億元,結余4.55億元。

勇于首創,扶貧小額貸款 試點工作有成效

該分行與四川省扶貧移民局建立合作關系,在巴中市南江縣創新開展扶貧小額信貸工作,加大扶貧貼息貸款投放力度,得到廣大農戶及各級領導的高度贊譽。

在巴中,市縣兩級郵儲銀行與扶貧部門明確職責、合理分工、協調配合,共同推進扶貧小額信貸工作試點。自去年啟動以來,郵儲銀行四川分行與巴中市各縣扶貧移民局緊密配合,創下“五個全市第一”:與市扶貧移民局第一家簽訂了《扶貧惠農小額信貸業務合作框架協議》、聯合出臺了第一個《巴中市扶貧惠農小額貸款實施辦法》、制定了第一個《貧困戶評級授信標準》和《村級風險管控小組職責》、第一個“扶貧惠農”金融服務工作站成功在南江縣栗園村掛牌、成功發放全市第一筆扶貧小額貸款。

針對貧困戶個體特點,該行量身打造了“四最”扶貧小額信用貸款產品,即:最簡的手續、最靈活的使用周期、最低的成本、的可獲得性,為貧困戶個體提供快速優質服務,為他們的脫貧加油助力。

國務院扶貧辦公室主任劉永富深入到巴中,在該行“扶貧惠農”金融服務工作站視察,詳細了解小額信貸產品要素、流程和運作模式后,對郵儲銀行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敢于承擔社會責任的做法十分贊賞,高度肯定了郵儲銀行創新“扶貧惠農”小額信貸、開辟“銀村合作”的金融扶貧新模式。

巴中市委、市政府對該行精準扶貧工作高度認可,同時,為大力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的深入,市政府已組織建立擔?;?000萬元。

落實扶貧工作會議要求 全面高效完成目標任務

為認真落實省委十屆六次全會精神,該行圍繞“四大片區扶貧攻堅行動”、“五大扶貧工程”和“五個一批”扶貧攻堅行動計劃,將進一步提高金融服務水平,不斷創新金融服務模式,不斷拓寬支持貧困地區發展的融資渠道,出臺了“全面落實《四川省委關于集中力量打贏扶貧攻堅戰,確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的實施方案”。成立了“金融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同時,要求各二級分行參照省分行領導小組組織架構,成立“金融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負責具體方案實施以及外部機構協調溝通工作,確保88個貧困地區都有領導作為幫扶督辦人,部門負責人作為包干責任人進行連點督導。各扶貧地區支行成立扶貧開發工作小組,支行長作為當地“扶貧開發工作”第一責任人,負責具體的金融政策執行,實行定點聯系幫扶。

該實施方案明確了扶貧工作目標:到2017年,在全省設立500個“三農”金融工作站和扶貧工作點;到2020年,在88個貧困地區的信貸規模翻兩番,投放“三農”、小微貸款合計1200億元,力爭全省“普惠金融”貸款增速、增量居省內國有銀行首位,全面完成省委、省政府交辦的定點扶貧工作任務。


銀行金融精準扶貧心得精選范文5篇相關文章:

銀行精準扶貧工作心得精選范文5篇

精準扶貧心得匯總精選范文5篇2020

精準扶貧工作心得精選范文5篇2020

精準扶貧工作開展心得精選范文5篇

精準扶貧心得匯總精選范文5篇最新

精準扶貧工作心得體會精選范文5篇

精準扶貧心得匯總最新精選范文5篇

精準扶貧工作開展心得最新精選范文5篇

做好精準扶貧工作心得體會精選范文5篇

銀行工作心得精選范文5篇

1289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红河县| 新绛县| 奉新县| 江华| 洪雅县| 门源| 东源县| 衡阳市| 香港 | 精河县| 文水县| 西乡县| 二手房| 镇坪县| 闽侯县| 临汾市| 安陆市| 喀喇| 卢龙县| 南召县| 苗栗县| 仁布县| 永济市| 馆陶县| 吉林省| 遂溪县| 松潘县| 绥阳县| 文安县| 达州市| 泸州市| 宣威市| 长宁县| 扎赉特旗| 海伦市| 隆德县| 桦甸市| 滨海县| 涞水县| 如东县| 翁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