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抗疫日記》個人讀后感心得有哪些?對抗疫情,我們不能心存僥幸,但必須清醒冷靜。唯有眾志成城,才能形成戰勝疫情的合力。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武漢抗疫日記》讀書心得,方便大家學習。
身在福中,請惜福”。
我偶爾想,淡忘是一個中性詞,它并非是惡習。我們可以淡忘傷痛,抖掉一些生命的負重,這是生之所幸;但有關生活的美好,有關你獲得過的一些饋贈,我們不應該遺忘。
2020年是布滿傷痕的一年,它用疫情、洪災給自己定了性,它注定被寫入史冊。
而與此同時被歷史記載的,是中國人民面對國家災難時的團結一致,是一夜之間萬城空巷、一夜之間數千人回鄉抗洪的民族凝聚力。
無數的抗疫勇士身先士卒,倒在茫然無措的抗疫第一線。他們付出的是年輕的生命,換來的是感謝、美譽、惋惜和哀悼。疫情被控制住了,可他們不在了。請我們不要忘記。
緊隨疫情而至的洪水,又令湖北一帶人民飽經挫折。無數搶災救險的普通人又相繼用生命挽救了他人。災情終將過去,可他們不在了。請我們不要忘記。
這是最近翻閱這本《武漢抗疫日記》抗疫實錄、翻看社會熱點信息時的感慨。
《武漢抗疫日記》書里的每一個作者,明明很樸實的文字,卻時不時讓我感懷感傷。一線醫護人員的大無畏和小擔憂,患者的矛盾心理,志愿者們無私的付出,書里的每一件小事,都讓我覺得欽佩。我不禁自問,圍觀和感恩付出容易,當我們面臨這種困難時能否做到那樣的付出呢?設身處地想一想,這些看似平凡的人和事,其實,都是那么不平凡。
當災難遠去,即將歌舞升平的時候,請我們不要忘記那些“饋贈”。
看了書,掃了碼,完成了這份醫護公益捐贈。
我心稍安。
風雨同舟,披荊斬棘。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國上下眾志成城,萬眾一心,采取各種“硬核”措施防止疫情擴散蔓延,以責任和擔當筑起了 疫情防控堤壩。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少數“未感染群眾”也打算抱著“試試看”“反正街上沒人”“出去曬曬太陽”的心理去“以身試毒”。如何抵擋“麻痹”“僥幸”“焦躁”的“心理飛沫”,守住全民戰疫階段“戰果”,還需各地政府和黨員干部繼續壓實責任,多措并舉,為群眾戴好“護心口罩”,直到這場“疫情阻擊戰”取得最終勝利。
拴緊為民“兩端系帶”,抵擋“麻痹心理飛沫”。連日來,在 各級政府 黨員干部和群眾的共同努力下,交通管制 居家隔離已成為遏制新型冠狀病毒傳播蔓延的有 效手段。但隨著管制和隔離時間的延長,很多群眾也沒有 了 武漢“封城”之初的驚慌,慢慢放松了 警惕,“反正我沒事”“有 什么可怕的”心理也有 所顯現。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將是疫情防控最要害的“窗口期”,全民提高警惕顯得尤為重要。各級黨員干部一定要提高政治站位,把 中央決策部署要求落實到最末端,把自己與群眾的“兩端系帶”拴緊拴好,“軟硬結合”抓好宣傳與排查,切實克服麻痹思想,把“反正”心理徹底消除,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做好充分思想打算。
緊壓醒民“金屬護條”,抵擋“僥幸心理飛沫”。隨著季節的變換,春天真真切切踱步而來。居家隔離一段時日,再見春日暖陽,恍若隔世,一些人也開始有 了 “出去曬曬太陽”的想法。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從初期“沒有 證據顯示人傳人”,到目前指出“可能造成持續的人傳人”,甚至可能發生變異。所以,迫切需要各級黨員干部時刻保持審慎態度,把疫情看得嚴重一些 把疫情蔓延的風險估量得大一些,堅持“點面并重”,緊壓防控“金屬護條”,讓“耍大膽”“不 設防”的“僥幸心理飛沫”無法“入體”。深入動員群眾徹底拋棄幻想,把防控措施落實好,真正做到早發明 早報告 早隔離 早診斷 早治療,嚴嚴實實織好全民“防控網”。
拉開困民“ 中間褶皺”,抵擋“焦慮心理飛沫”。近些天,很多人天天睜開眼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手機,然后掃瞄鋪天蓋地的疫情信息。新增多少確診病人 官方公布的確診病人行動路線 醫療物資是否充足,每遇“重點”趕緊看看自己是否“入列”,甚至有 的人只是尋常感冒也不 敢出戶,怕“被隔離”。加之不 能走親訪友,不 能逛街旅游,甚至怕口罩不 夠用,出門散步都是能免則免,“忐忑不 安”“看報道就流淚”的焦慮心理也有 所見。所以,需要各級政府動員和組織力量,堅持線上與線下咨詢相結合 身體健康與心理安定并重 確診患者與疑似人員心理輔導相結合,做好戰疫期大眾心理干預工作,把困擾群眾心的“ 中間褶皺”拉開,聚力增強“鎮定感”,確保安穩“過關”。
總之,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是全民之戰,黨員干部要堅定站在 疫情防控第一線,引領群眾在 疫情應對上不 “麻痹” 不 “僥幸” 不 “焦慮”,出“實招”“硬招”防止呈現掀開“護心口罩”隨處“裸跑”的現象,真正當好群眾的“貼心人”和“主心骨”,在 這場“疫考” 中交出一份讓人民群眾滿足的答卷。
沖鋒在 前,奮戰一線率先抓落實,不 缺執行力。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在 這危難時刻,廣大黨員干部要帶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挺身而出 英勇奮戰。基層一線的黨員干部“臨危受命”,“逆行”沖往防疫最前線。闔家團圓日,奔赴“疫區”支援,他們說“國家的大事,我們義不 容辭”,直抵防控最核心戰場,他們說“若有 戰,召必回,戰必勝”,率先抓防控落實,需要他們沖鋒在 前,這是黨員干部的職責,更是為人民服務的使命所在 。落實防控責任必須依靠基層一線強有 力的執行力,疫情防控目標和各項措施需要落到每個崗位 每個黨員干部的具體行動 中,廣大黨員干部要團結帶領人民群眾堅定貫徹落實黨 中央決策部署,“執行”的過程就是給老百姓“定心”的過程。
鐵拳出擊,積極應戰抗疫現成效,不 缺戰斗力。疫情嚴重亟需引起全面重視,但絕不 是制造恐慌,公眾的恐慌來源于抗疫信心的缺失,黨員干部的戰斗力就是人民群眾“駁擊”恐慌的最有 力支撐,任何時刻任何情形,黨員干部都不 缺戰斗力,鐵拳出擊 有 條不 紊就是最“扎實”的擔當。面對疫情阻擊戰,醫務戰線的黨員干部前赴后繼迎難而上,有 了 他們的“不 計酬勞 無懼生死”,才有 了 “疫霾”下一點一滴的“捷報頻傳”。每一份_書承載著的都是勇敢的決心,他們說“作為醫護人員,我責無旁貸”,疫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他們不 眠不 休從未言棄,這是黨員干部的擔當,更是擊退“肺炎”的戰斗力所在 。好消息不 斷傳來,千萬人心的匯聚就是真正的信心和力量。
科學應對,鉆研科普及時解疑難,不 缺“免疫力”。在 這場看不 見硝煙的戰役 中,“病毒”是我們共同的且是的“敵人”,科學應對 信任依靠 尊重扶持是增強“免疫力”的良藥。科研戰線的黨員干部與時間賽跑 與“病魔”賽跑,開展疫情應急科研攻關,強化防控診療技術研發及成果應用,為堅定遏制疫情蔓延勢頭提供科技支撐,他們一直在 行動,這樣的科研“智囊團”,是人民群眾的自豪與信任所在 。情緒狀態與“免疫力”密切相關,科普戰線的黨員干部與謠言抗擊 與質疑抗擊,信息公開不 隱瞞 專家回應解疑惑 穩定情緒增定力。尊重科學是提高“免疫力”的不 二法寶,黨員干部要帶頭理性應對,讓科學 透明 作為成為抵抗病毒的強有 力屏障。
特殊時期需要特殊方案應對,非常情況需要非常手段防控。在 這場疫情阻擊戰 中,黨員干部要“有 所作為”“有 所擔當”,科學防治 精準施策,讓擔當作為成為人民安心“定心丸”。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盼望著,盼望著,終于迎來了春節,可沒想到今年的春節令人心寒,原來的街道車水馬龍,現在寂靜無聲;原來景區人山人海,現在寥寥無幾;原來的超市熙熙攘攘,現在一片蕭條……這是因為新型冠狀病毒蔓延全國,傳播速度之快,傳染密度之大,令人聞之色變。但是,我們身邊有很多人,他們不懼風險迎難而上,用實際行動踐行使命擔當,他們是舍小家顧大家,他們守護人民的`生命安全,他們就是抗擊疫情中的最美“逆行者”。
他們穿著嚴嚴實實的防護服,帶著沉重的護目鏡,他們夜以繼日地工作著。當他們脫去防護服時,衣服已經濕透;當他們摘下口罩時,臉上留下了深深的印痕;當他們累了,就在躺在墻角邊地板上小歇一會兒……他們除了完成工作室里的工作,還要照顧病人的生活起居,甚至還要給病人進行心理疏導,他們無微不至,照顧每位病人,卻忽略了對自己家人的關愛,他們就是“中國脊梁”,他們就是新時代的先鋒人物,他們就是可敬可親的白衣天使。
看完《武漢抗疫日記》這本書雖然我不知道他們是誰,但我知道他們是為了誰。他們的形象在我心中是那樣鮮明,他們不計得失,不求回報,默默堅守的精神,使我深受感染。他們守護健康,拯救生命,再苦再累都無怨無悔。普通的我們無法與病毒作戰,我們只能做好配合工作,不出門,勤洗手,戴口罩,不給他們添麻煩。
祝愿白衣天使們——最美逆行者早日凱旋而歸!
2020年,我們過了一個不平凡的春節。當我們和親人團聚時,你們卻響應疫情戰號召,舍小家沖鋒陷陣奮斗在防控疫情的第一線,面對來勢兇猛的疫情,你們直面迎上,全力救助每一位患者。
在武漢,在上海,在西安……在全國各地。每位醫護人員都是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戰士。疫情突發,打得人們措手不及,是你們,毫不猶豫地披上戰甲。奔赴戰役第一線。身為醫護人員,你們比任何人都知道這未知的兇險,但使命在肩,還是選擇勇敢前行!因為你們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打贏這場關乎人民性命的阻擊戰。完成使命,給親朋好友,給國家遞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疫情急迫,你們披甲上陣,與死神搏斗,因為你們堅信,這是責任與使命,一定能戰勝疫情。你們穿著防護服,雙手被汗水浸濕,臉上被口罩勒出一道道深痕,冒著被病毒感染的風險,隔著玻璃,依舊面對微笑。你們的堅強,讓我們淚流滿面,給了我們全國人民極大的信心和勇氣,你們是這個時代最可敬丶最可愛的人。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是你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成了一道道堅固的長城。你們是最可愛的天使,也是最偉大的戰士!加油,所有的白衣天使,你們辛苦了!
《武漢抗疫日記》讀書心得精選5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