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大力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使廣大教師樹立良好的師德師風,為我校的建設和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根據新時期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新需要和教育部修訂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要求,按照市教育局文件要求,結合黃莊中心學校的部署我校全體教師積極參加了學習,提高認識、對照檢查、認真扎實地開展了師德主題學習活動,圓滿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
一、組建了領導小組,加強了組織領導
為加強對本次師德主題學習活動的組織領導,全面推進師德師風建設的順利進行,學校成立了以張振華為組長、以陳彩云為副組長,以全體教師為成員的“學規范、強師德、樹形象”師德主題學習活動領導小組,統一領導師德師風建設工作,并對領導小組成員各自職責做出了明確的分工,做到了任務到人、責任到人,領導小組的成立,為全面完成師德教育活動各項工作任務奠定了堅實的組織保障。
二、精心部署,周密安排
學校專門召開了領導小組會議,認真學習了《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界首市教育局關于開展以“學規范、強師德、樹形象”為主題的師德主題學習活動的通知》,黃莊中心學校關于學規范、強師德、樹形象的工作安排,研究制訂了《界首市黃莊中心小學“學規范、強師德、樹形象”師德主題學習活動實施方案》,對整個師德學習教育活動做到了精心部署,周密安排。
三、積極動員,認真開好動員部署大會
為使我校“學規范、強師德、樹形象”師德主題學習活動迅速開展,學校專門召開了“‘學規范、強師德、樹形象’師德主題學習活動”動員大會,對本次師德主題學習教育活動做了整體安排。其次,對我校部分教職工在師德師風方面存在個別教師政治意識、大局意識不強,工作缺乏事業心,不講奉獻、只求索取,缺乏進取心、滿足現狀,工作缺乏研究探索,教育管理學生方法簡單,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組織紀律淡漠、法制意識淡漠,不能正確對待組織和他人等九個方面的突出問題進行了重點指出,并對本次活動的開展提出了明確要求,動員部署大會的召開,為整個師德學習教育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教師是教育過程中的主導力量。教師道德品質不僅是教師自身的行為規范,而且還是作用于學生的教育手段。其高尚與否,關系到到素質教育能否得以正確順利地實施。通過暑期的學習,我對師德的含義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會。
教師必須有高尚的品德。教師職業的最大特點是培養、塑造新一代,自己的道德品質將直接影響下一代的成長。在教育活動過程中,教師既要把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傳授文化知識傳授給學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響學生、感化學生,使學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長發展。因而教師必須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純潔美好的心靈。在工作中,教師要安貧樂教,甘于奉獻。必須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挫折,將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實踐中去,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說的“捧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教師對學生要有一顆慈母般的愛心。教師對學生慈母般的愛心應來自對教育事業的無限忠誠,對教育事業的強烈事業心和高度責任感。教師的母愛精神有巨大的感召作用和教化力量,她能徹底地化解學生的逆反心理和對抗情緒,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如像母親一樣,無微不至地關心學生,幫助學生,對差生不嫌棄,不歧視,給他們多一點愛,就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使其在學習上有無窮的力量源泉。很多教師的成功經驗都證明了母愛力量的神奇作用。
教師要不斷更新充實自己的學識。博學多才對一位教師來說當然很重要。因為我們是直接面對學生的,學生什么問題都會提出來,而且往往“打破沙鍋問到底”。沒有廣博的知識,就不能很好地解學生之“惑”,傳為人之“道”。但知識絕不是處于靜止的狀態,它在不斷地豐富和發展,每時每刻都在日新月異地發生著量和質的變化,特別是被稱作“知識爆炸時代”、“數字時代”、“互聯網時代”的今天。因而,我們這些為師者讓自己的知識處于不斷更新的狀態,跟上時代發展趨勢,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改革教學內容和方法,顯得更為重要。否則,不去更新,不去充實,你那點知識就是一桶死水,終會走向腐化。
良好的師德師風的形成,除了在制度約束的基礎上,還需要我提高自律意識,自覺改正自己生活、工作中的不好習慣,在幼兒心中建立起良好的師德師風形象。
我認為要提高自身的師德師風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下手,努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1、愛崗敬業。首先,要熱愛幼兒教育事業,要對幼兒教育事業盡心盡力。選擇了幼兒教育事業,我對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不計名利,積極進取,努力創新。認真設計每一節課,甚至一個小小的動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只有這樣幼兒才能接受老師的教育而愿意學習,不斷進取。
2、尊重每一個幼兒。每一幼兒都渴望得到老師的愛和尊重。要與幼兒平等相待,不能把幼兒當下級隨便呵斥。只有把愛傳遞給幼兒把幼兒看重,幼兒得到老師的尊重,他們才會尊重老師喜歡老師,愿意學習這個老師所傳授的各種知識。
3、努力進取。作為傳道授業的老師,只有不斷的更新自己的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幼兒。如果自身散漫,怎能要求幼兒認真。要提高自身的素質,這要求自己不斷的學習,積極探索,不斷開辟新的教法。
3、以身作則。教師的言行對幼兒的思想、行為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的一言一行,幼兒均喜歡模仿,這將給幼兒成長帶來一生的影響。因此,教師一定要時時刻刻為幼兒做出好的榜樣,凡要求幼兒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堅持嚴于律己。
因此,師德——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一種精神體現,一種深厚的知識內涵和文化品位的體現!師德需要培養,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師的自我修養!我愿我的愛奉獻在我熱愛的工作崗位上,我愿我的愛能感化每一個我教過的孩子。在我的人生中,不需要轟轟烈烈,只要將作為教師的美德繼續下去,讓自己在不斷自我剖析、自我發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中實現我的人生價值!
12月3日,我們學校教師培訓活動,有幸聆聽了師德報告,深受感動和啟發。師德高尚的優秀教師,無一不是在平凡的崗位上,用自己高尚的人格、無私的愛為孩子撐起了一片廣闊的天空,金校長身上表現出的高尚的師德風范是任何溢美之詞都無法形容的。他不僅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推動了公民道德建設的深入開展,更是所有教師學習的楷模,行為的指南。
教師應具備積極的事業心。事業心來源于職業感,責任感,是一種堅定的職業信念,是把自己所從事的工作上升到偉大事業的高度來看待追求,不論遇到什么困難都堅信自己的選擇。我們選擇了教育事業,就要對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不計名利,積極進取,努力創新。只有不斷的更新自己的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學生。教師的事業心就是堅信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是崇高的事業,因而全身心地投入,這是熱愛教育的集中體現,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強大動力。一名優秀的教師對工作應該兢兢業業,埋頭苦干,在具體繁雜的工作面前他們努力工作,不辭辛苦,不怕勞累,一心一意把工作做好,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他們對工作不斷進取,隨著工作情況的不斷變化,新的問題不斷出現,需要去研究,去克服,去摸索,特別是來之學生中的情況,找到更好的解決辦法,讓學生在我們的辛勤勞動工作之中,不斷成長,若干年過后,一代新人走上社會,我們就會無比的欣慰。我深刻的體會到,一個教師要成為好的合格的教師必須要有強烈的事業心,這種事業心能使人有更高的境界,有更大的智慧,有更大的耐性,因此強烈的事業心是師德師風的重要條件。
有人說:“如果一個教師把熱愛教育和熱愛學生結合起來,他們就是一個完美的教師”反過來說,如果我們只知道教書而不知道育人。那么,只能稱其為“教書匠”。由此看來,道德的培養和提高,不管是對教師自身還是對學生都是尤為重要的,依靠自己的師德標準去潛移默化的影響每一位學生,從而在教書育人中感覺一份愉悅,一份成功。我要向師德標兵金校長學習,在我的教學中用我的優良的師德去愛護我的學生,體現我的自身價值,為教育事業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做教師已經近二十幾個年頭了,切工作二十幾年,很少真正用心體會教師的真諦。今天,我觀看了優秀教師師德報告會,心中感慨萬千,久久不能平靜。像王子華、楊榮等眾多師德高尚的優秀教師,都是在平凡的崗位上,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偉大的人文關懷、無私的愛為孩子撐起了一片廣闊的天空.她們身上表現出的高尚的師德風范是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和敬仰的。
就像楊榮說的,平凡的工作每個人都可以做,但是這種執著與堅持是很少有人能夠做到的,可以這樣說她們是偉大的。“用心做教育”是一句質樸、簡潔凝練而又具有豐富內涵的話。這句話看似直白,實則意味深長,耐人尋味,令人深思,用心做教育就是要努力認識、感悟教育的規律,努力把素質教育的理念轉變成自己的教育實踐,把自己的教育工作不僅看成是一項事業,而且是自己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斷地想著它、念著它、琢磨它、感悟它、享受它。今天這幾位優秀老師的所做無不讓我們感受到他們在工作中的用心之苦,用心之多,
古語云“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表達的就是這個道理。用心去聆聽學生的心聲,用心去觀察品味教育現象,用心去感悟教育中的規律,用心去思考教育的智慧,用心去創造學生發展的廣闊空間,用心去實踐教育等均源自“用心”。用心做教育方能留心觀察、細心品味;用心做教育方能專心實踐、恒心堅持;用心做教育方能達高致遠、寵辱不驚;用心做教育方能童心不泯,擁有愛心;用心做教育方能心懷感激、胸襟坦蕩;用心做教育方能展示自我、感悟生命。
用心做教育就需要教師留心觀察、細心品味、專心實踐、恒心堅持、以平常心去面對譽辱成敗、用童心和感恩的心態去面對生活和工作。這也是我將努力的方向。
再有,李校長等幾位領導作了師德師風建設的有關報告,特別是傳達了昌圖縣師德建設“七個堅決十個不準”,深有感觸,作為教師,應嚴以律己,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我本人絕不“亂補課、亂發行、亂收費”等違反師德行為的事情,雖然我離優秀教師還有一定的距離,但我一定努力,爭取做一個合格的人民滿意的教師。
學了師德報告,我認識到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個方面都要為人師表。要想成為一名新世紀的合格教師,應當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熱愛教育事業,忠誠教育事業,獻身教育事業 教書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我們教師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自己不單單是為教書而教書的“教書匠”,而應是一個教育家,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因此始終要把熱愛教育事業,忠誠教育事業,獻身教育事業放在首位。
二、關心學生,理解學生,尊重學生
愛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教師是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應具有十分強烈的質量意識,要真正在培養學生高尚情操、塑造學生美好心靈方面下功夫。一個教師只有對自己的學生充滿執著的愛,才能激發出做好這一工作的高度責任感,才能堅定不移地辛勤耕耘,獲得豐碩的育人之果。愛和理解學生,是教師全部職業活動中最寶貴的一種情感,沒有對學生的愛和理解,也就不可能有真正成功的教育,教師應當把它無私地奉獻給全體學生。
三、 培育教師人格魅力。
俗話說:“教育無小事,事事是教育;教育無小節,節節是楷模。”師德的魅力主要從人格特征中顯示出來,歷代教育家提出的“為人師表”、“以身作則”、“循循善誘”、“誨人不倦”、“躬行實踐”等,既是師德的規范,又是教師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體現。在學生心目中,教師是社會的規范、道德的化身、人類的楷模。教師的人格魅力來源于對事業的忠誠,他們不是僅僅把教書看成謀生的手段,而是毫無私心雜念地投身其中,以教書育人為崇高的職責,并能從中享受到人生的樂趣。他們以自己的真誠去換取學生的真誠,以自己的純潔去塑造學生的純潔,以自己人性的美好去描繪學生人性的美好,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去培養學生高尚的品德。他們應是最能以身作則的人。教師時時處處要以大局為重,克服個人主義,自覺遵守憲法和社會公德守則,遵守校紀校規,以模范行為為學生做出表率。
總之,一個合格的教師應該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健康的心理素質和為祖國教育事業無私奉獻的敬業精神,有新時代所推崇的新思想,新觀念,有探索精神和創新精神。
師德,即教師的職業道德;師風,即教師的行為作風。“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良好的職業修養是教師職業道德最基本的要求,教師師德素養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健康成長,作為一名教師必須正確認識自身的職業價值,愛崗敬業,強化職責意識,嚴格要求自己,才能將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干好、干實。
一、愛崗敬業,盡職盡責
三尺講臺,日復一日,似乎十分平淡,也十分平凡,但是我們不能沉悶,不能倦怠。我們教師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自己不單單是為教書而教書的“教書匠”,而應是一個教育家,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既然我們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我們就應該干好教育這一行,努力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我們要激情澎湃地滿懷希望地用高尚的師德、強烈的責任心、溫暖的愛心去教育影響自己的學生,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培養出建設者和合格接班人。
二、勤奮學習,提升素質
在知識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知識和技術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每個人都會面臨落伍的危險,如果不經常處于學習狀態,沒有終身學習的意識,我們的知識結構很快就會落后于實踐的要求,作為傳道授業的老師,只有不斷地更新自己的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地完善自己,才能教育好學生,要提高我們的自身素質,這要求我們要多學習,不斷地給自己充電,虛心學習,不斷創新,開辟新的教學方法,確立“邊學邊干、邊干邊學、終身學習”的觀念,緊跟當代知識和技術的發展步伐,做貼合社會發展的合格教育工作者。
三、熱愛學生,尊重學生
“親其師”,才“信其道”。為師者,愛學生,是一切教育成功的基礎;熱愛學生,誨人不倦是教師的天職。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理解和尊重,在教育教學當中,要熱愛學生,了解學生,尊重學生,不歧視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教師對學生的愛,是師德的核心,是一種只講付出不記回報的、無私的、廣泛的且沒有血緣關系的愛,這種愛是神圣的,偉大的,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我們應當相信每一個學生都能成功,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發現他們的閃光點,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品嘗到成功的喜悅。
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我認為首先要有足夠的愛心,愛學生、愛事業,對學生的成長全面負責。參加工作三十年來,我對師愛、師德內涵有了一定的理解,下面我談一談對師德師風的點滴心得體會:
1、教師要以德立身,心身立教。教育是愛的事業。愛崗敬業,熱愛學、尊重學生是教師最基本的道德修養。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要全身心投入教學中,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處事要公正公平,在學生中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正確引導學生的品德和言行,努力塑造學生良好的個性。如有些學生由于家庭環境的影響而形成不良的習慣,教師要用溫情去融化他們,使學生能愉快地學習。總之,我們教師應做到“為人師表,教書育人”,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潔的儀表影響人,以和藹的態度對待人,以豐富的知識引導人,以博大的胸懷愛護人。
2、愛與責任是師德之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是把愛獻給教育的人,用平凡的工作鑄就師德之魂,把愛獻給教育的人不僅有付出也有回報,當我們看到桃李滿天下,用心血培育的學生成為棟梁時,付出的愛就得到回報,就會覺得很欣慰,這就是愛的教育的真諦。沒有責任就辦不好教育,“我是老師”反映了教師強烈的責任意識,表現教師形成了承擔責任和履行義務的自律意識和人格修養,這是師德的一個重要內容。如果沒有責任,就沒有責任意識,就會不明確自身的職守,不明確自己肩負的歷史任務,那就辦不好教育。
3、努力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不斷充電,提高師德的境界。作為一名教師,一名人民滿意的的教師,這并不容易,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師德素養和業務素養,認真搞好教學科研活動,備好課,上好課,深入鉆研教材教法,虛心求教,通過學習充實自身知識和提高學歷標準,才能正確處理教與學的關系,才能真正提高教學質量,才能提高對師德的認識境界和愛的層次,才能把學生造就成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讓高尚的師德成為我們工作和生活的一面鏡子,時時為我們敲響警鐘,這樣才能更好地推進教育事業的進步和發展。
在新的時代條件和形勢下,教師要把愛與責任的教育放在師德建設的首位,必須做一個關注學生精神成長,又能成為學生精神成長示范者的人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