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勝利閉幕,會上深刻分析了我國發展環境面臨的復雜變化,提出了到2035年要實現的遠景目標,明確了下一階段發展的具體任務。軍令狀已經下達,集結號已經吹響,藍圖變為現實,是一場新的長征,要堅定信心、凝心聚力、狠抓落實,走好“藍圖變實景”的長征路。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吶喊整理了一些關于2035年遠景目標心得感悟,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日前,《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全文發布,提出發展數字經濟,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指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創新,既是數字經濟的內核,也是驅動數字經濟不斷演進發展的動力。5G等通訊技術的迭代和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崛起,是數字經濟落地應用的基礎,正是這些技術創新推動數字經濟發展壯大。除了技術創新,模式創新和監管創新也不可或缺。模式創新是讓數字經濟煥發生機的關鍵,推動實現金融、消費等細分市場的變革。監管創新則既是數字經濟發展的結果也是進一步推動數字經濟健康發展的動力,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中國的現代化治理水平也得到了全面提升。
“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在此次大會上再一次得到明確。在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實現過程中,數字經濟恰可以發揮重塑的作用,推動前者實現質的飛躍。比如,數字經濟賦能的工業互聯網體系,在原材料、商品制造和銷售渠道全流程中建立了緊密聯系,實現智能化、機械化全生命周期的控制管理,解放低端勞動力,釋放了工業生產的巨大活力。再比如農業生產,數字經濟的出現讓柔性生產線成為可能,在供給和需求兩端建立了有機聯動的農業生產機制,避開了經濟學中開放蛛網模型的時滯效應,減少了谷賤傷農等情況的發生;借助智能化、機械化的手段可助力農業實現規模化生產,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和行業生產率。
要素是生產的前提條件和客觀基礎,一個先進、強大的社會生產離不開高效的要素市場配置,而數字經濟正可以成為要素市場資源配置的優化工具。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在重創實體經濟的同時也嚴重影響了勞動力市場的供需匹配,互聯網平臺打造的網上就業平臺幫助整合勞動力資源和企業需求,借助數字經濟手段激活就業市場和生產市場的活力,保障了居民就業和企業的勞動力供給。
如果說要素是生產的前提,那么消費則是生產的目的。隨著經濟的發展,投資對經濟的邊際帶動作用逐步減低,消費已經成為推動經濟發展更為重要的三駕馬車之一。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指出,要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數字經濟助力消費市場開拓了不少新的業態,直播經濟、跨境電商、互聯網金融等新互聯網模式的出現,促進人們消費理念升級,豐富了人們的消費渠道。同時,以互聯網巨頭為代表建立的以消費者為中心的反向訂制平臺,拉近了消費者和生產者之間的距離,更好地滿足了人們的多樣化需求,這對提振消費也大有裨益。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明確了產業升級、要素流動、擴大消費等多種發展路線,在其背后是未來10年壯大數字經濟的美好愿景。數字經濟將融合要素、生產、消費的多方力量,形成促進經濟整體提質增效,高質量發展的合力。
在鄉機關組織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會上,大家集中學習了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通過這次學習,使我深刻領會了全會精神的正確性、科學性和重要現實指導意義,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理論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是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把方向、定目標、繪藍圖,體現了我黨高遠務實的宏偉戰略,凝聚了治國理政的中國智慧,為第二個百年奮斗新征程開好局、起好步提供了根本指導方針。結合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我對于此次學習會有以下三點心得體會:
一是要認清形勢,把好自己的脈。只有立足基本國情,尊重客觀規律,才能找準科學發展的道路和戰略方針。全會深入分析了我國發展環境面臨的深刻復雜變化,正確把握了不變與變、成績與短板、繼往與開來、當前與長遠、國內與全球的辯證法,提出了高瞻遠矚的奮斗目標和一系列務實管用的發展措施,有利于社會主義新征程行穩致遠。作為年輕干部,我們要胸懷大局,找準人生定位與奮斗目標,把個人際遇融入時代發展大局,做“十四五”時期的奮進者、開拓者、建設者,匯聚萬人一心、眾志成城的合力,跑好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接力賽。來到鄉鎮工作的一年多時間,讓我對自身能力素質和工作崗位有了充分認識,在政法專干和駐村工作隊員的崗位上都需要跟基層群眾打交道,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一方面要不斷增強理論知識的學習,掌握鄉鎮工作技巧;另一方面更要沉下身子去,讓額頭多掛幾滴汗珠,讓腿上多沾點泥水,用真誠與熱情為基層群眾服務,贏得大家的認可。
二是要堅定信念,走好自己的路。我國在“十三五”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階段取得決定性成就,尤其是今年新冠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充分展示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再次證明了我們黨是帶領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政黨。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和各種圍堵遏制中國的聲音和行為,我們要保持政治定力,堅定不移地走好自己的路。作為基層鄉鎮干部,要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始終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民主與專政有機統一,面對國際敵對勢力的意識形態分化思潮要堅定信念、站穩立場。在實際工作和生活中堅持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指導方針,堅持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發揮青年干部在宣傳工作中的先鋒作用,講好黨的故事,宣揚黨的先進思想。
三是要擔當實干,辦好自己的事。辦好自己的事是我們應對外部風險沖擊的制勝法寶。要緊緊圍繞全會提出的2035年遠景目標和“十四五”期間主要目標,切實將“創新”“人民”“改革”“法治”等高頻詞作為今后工作重點,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引領地位。就基層地方政府而言,要加強依法行政,加快推進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積極鼓勵改革和創新,加快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讓廣大人民群眾切實享有創新和法治成果。作為基層青年干部要不斷加強學習,增強本領,磨練意志。用黨的科學理論武裝頭腦,在具體工作實踐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實干擔當,為黨和人民的事業貢獻出自己的力量。要干好工作,三分在謀劃,七分在落實。總書記說幸福都是奮斗處來的,再宏偉的藍圖也是要靠一磚一瓦地堆砌才能轉換成高樓大廈,我們只有實干擔當,做好自己的每一件本職工作,才能把全會精神真正學懂、弄通、悟透、做實。
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篤定前行。山再高,往上攀,總能登頂;路再長,走下去,定能到達。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全面總結“十三五”的決定性成就,令人鼓舞;科學擘畫“十四五”乃至2035年的發展新藍圖,催人奮進。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把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重大決策部署上來,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堅守初心,篤定前行。
以“一枝一葉總關情”的情懷為民服務。群眾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再好的規劃、再好的藍圖,最終的落腳點都是群眾的幸福生活。要深化為民情懷,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我們的奮斗目標,聽民情、知民意、解民憂,聚焦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利益問題,著力解決群眾身邊的難心事、操心事、揪心事,為民造福。要堅持把群眾滿意不滿意、答應不答應作為我們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生活過得好不好,人民群眾最有發言權,要從人民群眾普遍關注、反映強烈、反復出現的問題出發,拿出更多改革舉措,努力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滿意感和獲得感。
以“敢教日月換新天”的信念銳意進取。歷盡天華成此景,人間萬事出艱辛。當前,我國發展仍然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但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困難。察勢者智,馭勢者贏。要樹牢大局意識,始終胸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保持戰略定力,抓住機遇、應對挑戰、增強信心、不等不靠,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要發揚斗爭精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是干出來的,要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擔當攻堅,奮力拼搏,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藍圖一步步變為現實。
以“一張藍圖繪到底”的擔當狠抓落實。事業只有干出來的精彩,沒有等出來的輝煌。把“十四五”規劃提出的奮斗目標從藍圖變為現實,來不得花拳繡腿,容不得敷衍塞責,不僅要真抓實干、埋頭苦干,更要爭分奪秒、緊抓快干。要充分發揮領導干部“頭雁效應”,以上率下、樹好標桿,真抓、緊抓、善抓、敢抓落實,把美好藍圖一步步變成現實。要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拿出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闖勁,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韌勁,激發“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強化“一日不為、三日不安”的責任心,敢于擔當、埋頭苦干,不斷開創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藍圖不可能一蹴而就,夢想不可能一夜成真,要緊緊圍繞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勠力同心,頑強拼搏,奮力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
我的2035,我30歲了呢!歲月光陰逝去如流水啊!來看看我的祖國、家鄉、人生有了哪些變化吧!
先從最小的個體——我講起吧!古話說得好“三十而立”。到了三十歲,我在社會上立足且有所成就。我有幸福、美滿的家,在工作上大有成效。我成為了一名律師。我是多么期望有一天有一枚屬于我的刻有“天枰”的胸章!而現在不再是夢想,成為了現實。在網絡上更小說,已有百萬粉絲讀者了呢!我是個話較多的人,沒事空閑的時候,我喜歡寫文章、作詩,記錄下我的心情和感受。我很享受文章、故事里的一切。我喜歡將自己的想象帶入其中。業余,我練鋼琴,彈鋼琴陶冶情操。我已通過演奏級的考核,經過不懈奮斗,我舉辦了一次鋼琴演奏會。無論是律師也好,作家也好,或者是鋼琴家也好,我在三十歲,有所成就。有所作為的一年里為其它人、為國家做出一份貢獻。雖說,這份貢獻或許不會有多大,但每個人都貢獻出這么一份力量,數億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就匯集成無限大的能量。當然,我希望我貢獻的那份力量越大越好,從祖國的花朵成長為棟梁之材。
再說說我的家鄉可能有哪些變化吧。我的家鄉是南京,南京2035年空氣更加清新,綠色植物增多,草坪面積更大了。現在的南京一派生機,到處都能見到花草。春天,鳥語花香、鶯歌燕舞。夏天,有了樹蔭的遮蔽,頭頂上方的太陽光似乎變得柔和了,再也感受不到_年的“熾熱”。秋天,現在的科技非常發達,落葉自動被吸入一個垃圾通道。這樣道路上就變得干凈整潔了許多。冬天,專門有機器為樹木枝椏清理積雪,以免樹枝被壓斷。現在,街道上懸浮著的許多很小的納米空氣凈化器,它們是固定的,不會飄動,有它們在,我們的空氣清新了許多。總之,2035年的南京是我們舒適的家,是個一年四季、三百六十五天都使人們心情愉悅、放松的地方。
說了2035年我美好的生活,家鄉有著美好的改變。最后壓軸,講一講2035年的祖國將會是什么樣!
2035年的祖國,更強大、更加繁榮昌盛,在祖國懷抱中的人們能有比17年前的_年的生活更加美好!2035年祖國的一切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人們踏著新時代的腳步,在新科技發展中前行。
回到_,不由感嘆道:"我的2035,一個美好的2035!"
在“十四五”規劃中,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扎實推動共同富裕”,到2035年使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人民群眾的共同期盼,在新發展階段通過民生建設扎實推動共同富裕,是一項必須完成的重大歷史任務。
從一定意義上看,實現共同富裕是古往今來人類的夢想。我國自古就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說法,古代中國__世界和近代西方烏托邦社會都是人們追求共同富裕的美好夢想。從孔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到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再到《禮記》描繪的“__”社會的狀態,都體現了人民對共同富裕的期盼。
共同富裕一直是我們黨帶領全體人民不懈奮斗的初心使命。建國之初,毛澤東同志提出國家富強的發展目標,指出“這個富,是共同的富,這個強,是共同的強,大家都有份。”改革開放之后,黨和國家領導人也多次強調共同富裕。進入新時代以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實現共同富裕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
“讓一部分先富起來”“先富帶動后富”再到“共同富裕”,是我們黨從長期歷史實踐中摸索出來的發展目標變遷的規律性認識。但脫貧只是邁向幸福生活的第一步,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
如何實現共同富裕?如何探索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富裕道路,在“十四五”期間乃至更長一段時間里應主要做好兩個統籌--區域統籌和城鄉統籌。站在決勝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更高起點上,緊密結合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長遠戰略目標,最終協調好區域之間、城鄉之間發展差距問題,為實現共同富裕夯實基礎。
共同富裕,說到底就是要讓人民群眾過上好日子,這是一項長期任務,我們要按照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描繪的藍圖,更加積極有為地實現各項目標任務,一起朝著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標不斷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