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作為一種獲取知識交流情感的方式,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項重要內容,下面小編給大家整理的2021年會議精神學習心得體會范文五篇,希望大家喜歡!
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4日召開會議,聽取了《中共中央關于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稿在黨內外一定范圍征求意見的情況報告,討論了《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方案》稿,決定根據這次會議討論的意見進行修改后將文件稿提請十九屆三中全會審議。
黨和國家機構職能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重要保障。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是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的必然要求,是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
全面深化改革,就是為了下決心解決黨和國家機構職能體系中存在的障礙和弊端,更好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與新時代新任務提出的新要求相適應,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要求相適應,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要求。
此次機構改革,必將遵循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穩扎穩打、持續遞進,要以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為統領,以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導向,以推進黨和國家機構職能優化協同高效為著力點,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明確了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指導思想和目標,強調改革必須貫徹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優化協同高效、堅持全面依法治國的原則。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精神,就要牢牢把握深化機構改革的四個原則,增強推進改革的自覺性和堅定性。
黨的全面領導是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根本保證,完善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的制度是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首要任務。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努力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就必須突出這個最本質特征、發揮這個優勢。只有以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為統領,把加強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貫穿改革各方面和全過程,優化黨的組織機構,確保黨的領導全覆蓋,確保黨的領導更加堅強有力,才能不斷提高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
以人民為中心是黨的根本宗旨所在,是黨的一切工作所依,是我們必須堅持的改革價值取向。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老百姓關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進什么,通過改革給人民群眾帶來更多獲得感。
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必須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體現在各方面制度安排上。只有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健全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體系,完善為民謀利、為民辦事、為民解憂、保障人民權益、傾聽人民心聲、接受人民監督的體制機制,才能為人民依法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優化協同高效是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著力點,改革的目標是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高效的黨和國家機構職能體系。優化就是要科學合理、權責一致,協同就是要有統有分、有主有次,高效就是要履職到位、流程通暢。
只有堅持問題導向,聚焦發展所需、基層所盼、民心所向,優化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加強配合聯動,提高效率效能,避免政出多門、責任不明、推諉扯皮,下決心破除制約改革發展的體制機制弊端,才能使黨和國家機構設置更加科學、職能更加優化、權責更加協同、監督監管更加有力、運行更加高效。
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式,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必須以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導向,堅持在法治軌道上進行,堅持改革和法治相統一、相促進,依法依規完善黨和國家機構職能。既要發揮法治規范和保障改革的作用,在法治下推進改革,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據,又要通過改革加強法治工作,做到在改革中完善和強化法治。
“秉綱而目自張,執本而末自從。”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四個原則,既是深化機構改革的認識論,又是推進機構改革的方法論,是改革沿著正確方向推進的重要保證。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和集中統一領導,牢牢把握、始終遵循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指導思想、目標、原則,不折不扣抓好黨中央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我們就一定能確保完成各項改革任務,全面提高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為形成更加完善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創造有利條件。
轉變政府職能,優化政府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是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重要任務。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以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導向,提出“形成職責明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體系”的重大任務,為轉變政府職能、提高效率效能、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指明了方向。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面對新時代新任務提出的新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新期盼,通過改革使政府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適應經濟社會的發展變化,進一步理順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的關系,才能有力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切實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轉變政府職能,關鍵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系。“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增強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必須堅決破除制約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體制機制弊端,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和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調整優化政府機構職能,合理配置宏觀管理部門職能,推動構建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經濟體制,不斷增強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
深入推進簡政放權是轉變政府職能的重要突破口。要根據時代發展要求健全管理體制、創新監管方式,完善市場監管和執法體制,改革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管理體制,完善公共服務管理體制,強化事中事后監管。要堅持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原則,進一步做好簡政放權的“減法”、加強監管的“加法”和優化服務的“乘法”,加大力度補上加強監管和優化服務的突出短板,啃下政府職能轉變的“硬骨頭”,真正做到審批更簡、監管更強、服務更優。把該管的事管好管到位、該放的權放足放到位、該提供的服務提供到位,就能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營造良好政策環境和社會氛圍,不斷推動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
為政之道,以順民心為要,以厚民生為本。以人民為中心是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重要原則。轉變政府職能、深化簡政放權,要堅持為民辦事、為民解憂、為民謀利,規范行政行為,優化辦事流程,轉變工作作風,全面提高政府效能,讓廣大人民群眾不斷感受到改革帶來的新氣象、新作為,不斷增強對改革的獲得感。
在十九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的契機,應不斷加強黨員學習憲法、學習黨章,采用“兩學一誦”的方式促進全體黨員進行新黨章學習。
一、利用“主題黨日學”。以支部為單位,集中開展學習新黨章主題黨日,加強學習新黨章更改內容,不斷更新理論知識內涵,學習內容應有連續性、規劃性及可行性,可采用多種方式方法開展學習黨章主題黨日活動,改變以往書本學的陳舊模式,提升黨員學習新黨章熱情,創造良好的新黨章學習氛圍。
二、利用“考試學”。經常性開展新黨章知識競賽,以黨支部為個體,利用各種形式,例如問卷、搶答、隨機抽問等,并且考試成績與支部的年末考評相掛靠,提高支部重視程度,加強黨員自學力度,提升黨員學習熱情,以確保全體黨員能夠將新黨章融匯貫通。
三、利用“入黨背誦”。在新黨員入黨、預備黨員轉正前,要強化新黨章學習力度,在入黨、預備期轉正時采用新黨章閉卷答題式入黨轉正考察,在入黨時就提升黨員基本素養,提高黨員對新黨章的理解力度,加強培訓強度,確保黨員隊伍素養逐步提升。
2021年會議精神學習心得體會范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