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在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指出,要“構建金融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通過學習,我深刻感受到,財政金融與信用建設工作要著力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營造誠實守信的良好市場秩序,為“十四五”時期綿陽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一是不斷強化信用信息的歸集共享。進一步完善市公共信用信息目錄,推動政務、商務、社會、司法等領域信用信息歸集共享和使用,探索全面歸集水、電、氣、停車等公共服務管理類信用信息。著力推進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信息全量歸集和依法依規公示工作。
二是努力提升服務實體經濟水平。重點落實落地國、省“信易貸”工作,探索建立“信易貸”綿陽模式。組織企業、重點項目與銀行、券商等金融機構有效對接,積極引導本地企業與金融機構加強合作,讓更多金融產品服務企業,助力實體經濟發展。三是加快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實行信用分級分類管理,推動形成事前信用承諾、事中分級分類監管、事后聯合懲戒和治理的全流程信用監管。強化信用評價結果運用,構建“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聯合懲戒機制。有效開展“紅黑名單”認定工作,梳理聯合獎懲措施清單,不斷提升監管效能。四是積極營造社會誠信守法氛圍。廣泛開展信用宣傳活動,加強守信褒獎和失信懲戒,提高社會誠信意識。以政務誠信建設引領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建設,不斷提升綿陽城市信用綜合水平,促進全市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是我們黨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點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全會就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行專題研究,作出了全面部署安排,這對我們黨和國家事業的興旺發達、長治久安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高瞻遠矚。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抓每一項工作,都是站在全局和戰略的高度,既長遠謀劃、宏觀設計,又狠抓落實、一抓到底。一系列決策部署,層層遞進、漸次展開,深刻回答了“堅持和鞏固什么樣的國家制度”這一歷史性課題,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戰略謀劃、系統思維、歷史擔當。
有力擘畫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壯麗藍圖。這次全會與時俱進地對黨的領導和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13個方面的制度進行了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必將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治理效能,更加有效應對前進征程上的各種風險挑戰,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邁入新起點、開辟新境界,書寫出更新更美的時代篇章。
集中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我們不僅要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而且要不斷改革完善各項具體制度、機制,使之更加成熟定型。這次全會著眼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構建起一整套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這更加超越了西方政治、經濟、社會制度的固有模式,將使全世界更好了解為人類美好社會制度提供的中國方案。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10月18日上午9時在_人民大會堂開幕。_公路管理局離退休人員管理科組織局機關離退休黨員干部在局辦公大樓十一樓會議室集中收看十九大開幕式盛況,
觀后組織老同志們暢談黨的十九大精神的發言,“熱學熱議”黨的十九大報告;11日2日,參加局黨委中心組2017年第六次以“扎實抓好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精神的深入學習,推動十九大精神貫徹落實”為主題的集中學習;11月6日,在局辦公大樓十一樓會議室集中收看_電視2臺直播中央宣講團成員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在_省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宣講報告會。
我深刻體會到,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要在學懂上下功夫。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了我國進入社會主義新時代的科學論斷,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我們常說,社會主義的優越性體現在堅持全國一盤棋,調動各方面積極性,集中力量辦大事,在抗震救災、扶危濟困、基礎設施建設中,這種制度優勢都體現出了強大的動員力和高效率,這為許多國家所羨慕和欽佩。中國的制度優勢特別是在今年的與新冠疫情的抗爭中為全世界所矚目。
五中全會公報中,多次提到了統一戰線的工作范疇。比如,全會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中,明確提出“中華民族凝聚力進一步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進一步增強”,這是我們統戰人的基本工作職責。
統一戰線是我們的法寶,它在革命戰爭年代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在和平年代,我們仍然要創造性地開展好統一戰線工作。中國目前面臨著一系列的內憂外患,和平幸福的生活來之不易,中國必須強大,不強大就會被人欺負,而強大的前提是中華民族必須團結起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必須進一步增強,統一戰線的法寶從來不曾過時。
五中全會公報中指出“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堅定文化自信,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近幾年來,在我們宗教活動場所,國旗、憲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四項內容已經進入到了各寺廟、宮觀、教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形式上進入到了這些宗教活動場所,但是要真正把這個24字的核心價值觀融入到信教群眾的內心當中去,使宗教真正做到與社會主義相適應,還需要較長的時間,還有大量的工作等著我們去做。
另外,五中全會公報指出“統籌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把安全發展貫穿國家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防范和化解影響我國現代化的各種風險,筑牢國家安全保障”。這一段文字也與我們的工作有關聯,在宗教領域特別是在_方面,我縣仍然是防止境外_滲透的重點地區,近幾年以來,陸續有韓國的“新天地教會”、“佳息教會”等重點人員到我縣活動,這些活動被我們民宗局和縣公安局及時發現并制止,但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看似歌舞升平,但暗流在不斷涌動。我們肩上的責任還很重很重,我們要做的工作還很多很多。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緊緊圍繞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一重大戰略任務,明確提出了黨和國家制度建設的總體目標、戰略重點、工作機制和推進方式,必將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上新的里程碑,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確保黨和國家興旺發達、長治久安,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應急管理體系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事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大局。積極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應急管理能力現代化,既是貫徹五中全會精神應有之義,更是我們當前首要政治任務,必須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找準應急管理工作的定位,聚焦關鍵領域、重點問題,持續發力、久久為功。要緊緊圍繞五中全會確定的總體目標,發揮長期以來形成的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人民當家作主、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堅持全國一盤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改革創新、與時俱進等體制機制優勢,不斷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法治體系、行政體制、治理制度,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構建和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應急管理體系,努力防范化解安全生產和各類自然災害的重大風險,為社會經濟健康平穩發展保駕護航。
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全黨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我們要立足應急管理工作崗位,積極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應急管理能力現代化,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懈奮斗。